許子東:感謝批評,說得不對的,也感謝

2021-01-11 騰訊網

[摘要]最近看到有微博,指出我的文學課中若干材料標點有誤或可增加補充。很感謝。說得不對的,也感謝。

文/羅皓菱

6月15日,《許子東現代文學課》出版,香港嶺南大學許子東教授開啟全國範圍內的讀者分享會,所到之處讀者的熱情可以讓任何一個嚴肅的文學學者驚訝。

8月16日,許子東回到上海,講座就在他當年投稿的《上海文學》所在地——上海市作家協會,巨鹿路675號愛神花園。當年,他也曾在同樣的地方坐在下面聽王元化、高曉聲先生的講座,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場景。

大廳旁邊的小房間,許子東說還是第一次進來,牆上掛著從夏衍、巴金到王安憶的黑白照片。「那個地方以前是文革時巴金打掃的廁所,現在已經沒有了。」他指著房間外不遠處的一個地方說到,從那裡可以看到旋轉樓梯,很多年以前,他就是沿著它走向《上海文學》編輯部,就像步入一座藝術的宮殿。

大廳裡擠滿了人,很多人舉起手機,準備拍照,據說這是近些年上海作協大廳人數最多的一場活動。當他出現的時候,現場一陣輕微的騷動,他面帶微笑,調侃自己正在進行一場「巡迴演出」,這是第五站,「錢鍾書先生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這隻下蛋的雞呢?可是現代社會不一樣,是要母雞出來秀身材,那麼多作家來書展,全部是母雞,蛋早就在那裡了。」

現代文學的「香港視角」

羅皓菱:說到「雞」和「蛋」的關係,突然想到李歐梵老師也有一個說法,他當時說再也不想參加書展了,感覺作家被「消費」得太過厲害,他當時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警惕作家的「明星化」,您怎麼看?

許子東:現在出書好像變成了一個程序,尤其你想讓你的書多印一些的話,作家必須要參與一些宣傳。這不單是書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工業的問題。印刷工業在目前的文化工業裡面是弱勢群體,是在往下走的,所以我有些理解這樣的做法。李老師的抱怨是很奢侈的。現在的情況不像80年代,寫東西寫完以後,人家給你寫書評是真的喜歡你的書,今天的很多評論都是約稿的,都是有策劃的。這樣做的壞處很明顯,大家一般都說好話,沒有真的批評。所以現在整體上沒有文學批評,現在都是文學表揚、學術表揚,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是生產鏈的一環。

羅皓菱: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其實是知識分子和傳媒的關係問題。孫鬱老師曾對您有個評價,他說,「許子東是學院派裡的活躍思想者,但使用的是非學院派的方式去表達。」一方面,我確實對現在所謂的純文學學院派自說自話的氛圍心懷不滿,另外一方面,也覺得「明星化」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方向。

許子東:以前我們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是酒香也不能巷子深。我這次一路打書,還是很感動的。你這個文學的「雞」還有人來看,這就已經不錯了。另外,就是你講的問題,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淺入深出,保持學術水準,不能為了有人來看而說話變了,這個非常重要。這個是我跟陳平原有過討論,平原說只要你對著傳媒就會變聲,我說不一定。然後我在《鏘鏘三人行》裡嘗試,不能說的話我不說,開始他們覺得我是對節目的破壞,你上來又悶,長得又不好看,說話又不好笑。竇文濤最早的時候跟我提要求,每次來要準備兩個笑話,我才不理他,其實我開始真準備了,準備以後我覺得,我幹什麼呢?我有啥好處呢?要說我的話我才做。時間久了以後我發現沒事,人家照樣能夠接受。回到你的問題,作家「明星化」?主要是不能為了傳媒改變作家的立場,你再「明星化」那也是一個作家,你的創作不能受影響。

從這本書來講,如果跟別人不一樣,也許就會有一點學術價值吧。最簡單地說,我跟北京學界傳統看法不一樣,跟夏志清也不一樣,有同行看了說有「香港的角度,還有你自己的觀感」。所有重要作家「魯郭茅巴老曹」,我希望都有自己的看法,現代文學的主要學術論爭我也都有所涉及。當然這不是文學史,是針對學生講課,有時是即興聯想,數據細節可能不如集體寫作項目般嚴謹,有時不能講得很深,只是點到。但願在那麼多文學史和現代文學教材之中,我仍然有我自己的看法。

歡迎大眾關注,有誤解也沒關係

羅皓菱: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本書的「香港視角」,對很多作家也都有不同的解讀。郜元寶教授曾說,「現代文學史沒有故事」,陳曉明說,許子東將故事完美地融入了對作家、對理論的探討之中。同時,我們也不可避免聽到一些質疑的聲音,一個知識分子在面對大眾發言的時候會冒著很多風險,「淺入」大概很多人能意識到,但是「深出」的部分未必能注意到。

許子東:這個學科我其實比較熟悉,所以想把很複雜的問題講得簡單一點。首先,歡迎大眾關注,有誤解也沒關係。行家,如果仔細看了,可能也會明白。王德威的評論,是因為他很清楚中國大陸現代文學史觀和海外學界的鴻溝與區別。更不要講,現在還有一些「新理論」,比如說張愛玲是情報局的,說魯迅是「親日分子」等等。所以他們認為我站在香港的角度、以個人的角度去說就會有學術分量。

羅皓菱:談到教師的責任,馬克斯•韋伯曾經說過,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不是去充當學生的精神領袖,而是盡力做到「知識上的誠實」,你在講課中是如何去平衡這種「自我觀點」的表述?

許子東:我給學生講課分三步:第一步,你什麼都不要看,先看作品,不要先看評論,這是我的一個哲學,直接讀張愛玲、魯迅、鬱達夫;第二步,我講的大部分內容是別人的,這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傳授知識。王瑤怎麼說、唐弢怎麼說、竹內好怎麼說、錢理群怎麼說、李歐梵怎麼說、夏濟安怎麼說;最後一步,我說,下面是我的看法,考試不考。我認為A胡說,B有一點道理,C我認為講得最好,等等,我自己的東西,大概有20%。

如果完全講我自己的觀點,學生完全受了我個人影響,將來出去以後就麻煩了。第二,沒有基礎知識的介紹,你的觀點也站不住腳。這一點我很受德希達啟發,我在香港聽過一次他的演講,我坐在很前面,距離很近,這大概是我聽英文演講理解最多的一次,我平常聽一個學者演講,大概只能懂70%-80%,德希達的英文是第二還是第三外語,他講得很慢,所以基本90%以上我都聽懂了。對我最受啟發的是什麼?他開了一個課講關於死刑,他講的很好玩,他就說柏拉圖怎麼說、亞里斯多德怎麼說、黑格爾怎麼說、海德格爾怎麼說,最後留下來10%稍微講了一下他的看法,完了。他講話的時候也不看下面的人,我的感覺就是他跟那些人在對話,眼前那些觀眾好象不存在。

羅皓菱:談到現代文學史這門學科,它其實是一種現代建制,現在有一些青年學者對於這個學科好像有一種虛無主義的傾向。

許子東:我知道的現狀,特別在大學裡面有一個講法,現代文學這個學科可挖掘的深度有限,學科前景暗淡。我參加唐弢獎的評選時發現,現在年輕一代的學者寫的論文,現代文學方面的論文側重做資料考證,花很大的力氣,比如考證出魯迅的某一部書籍的錯字,或古籍出處。相比之下,當代文學研究更多理論挑戰。

當然數據考證很重要。最近看到有微博,指出我的文學課中若干材料標點有誤或可增加補充。很感謝。說得不對的,也感謝。比如有人不相信老舎1966年8月23日經歷的事,說太象故事。然而我見過當時造反組織負責人,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卻正是史實,後來人不能設想的史實。

但是說現代文學整個學科沒有研究前景,我不同意。為什麼?我們有幾百種現代文學史,首先這些文學史的生產過程就非常值得研究,因為當你建構一個現代文學敘事的時候,其實是在研究當代中國的歷史、當代中國的文化演變。而這個演變當中,我們的疑問多了去了,大是大非的問題都有不同理解。如果認為這個學科沒啥好研究,我覺得要麼是你目光短淺,要麼就是你非常膽怯。

第二,這個學科涵蓋的作家和作品,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被超越的,還是現代中文裡面最好的。就現代白話文來說,魯迅、張愛玲、梁實秋、朱自清這些人還是最好的中文作家,怎麼能說不重要呢?

「五四」一百年了,王德威有本書叫《沒有晚清,何來五四》,我的說法是,「沒有五四,何來今天」。為什麼?我們很客觀地講,假如中國沒有「五四」,中國很可能現在仍是帝制。如果沒有五四,我們設想一下,按最好的知識分子王國維、錢基博的想法發展下去,沒有魯迅胡適他們這批人,中國也可能會像日本一樣君主立憲,也可能不如日本,憲法制約不了君主。所以,整個現代當代歷史建立在「五四」開放的基礎上。

今天大家講不忘初心,其實還有一個初心是「五四」的初心,很簡單:科學、民主、進化論。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有後來中國發生的這些變化嗎?要是你享受了後來的所有成果,然後又把「五四」丟掉,覺得「五四」要麼過時,要麼說它錯誤。公平嗎?

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說「五四」還不夠革命;現在又有人從國學的方面,說「五四」太革命了,應該恢復國學。但我以為否定「五四」是一個危險的事。

幾年前,我在香港九龍的寓所招待一些朋友,有黃子平、閻連科、劉劍梅、甘陽、陳平原等。我們一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從文」的同行,現在觀點也分化了,又是「三統」又是「二統」。但學者作家自覺操心民族文化發展方向,恐怕這也還是「五四」精神的遺傳。

為什麼要「重讀魯迅」?

羅皓菱:所以您不斷地在講魯迅,如果說「五四」是一場革命,魯迅對這場革命的貢獻最大。他的精神歷程,最能體現現代中國的精神歷程。

許子東:我為什麼現在要做一個「重讀魯迅」的課程?讀了張愛玲以後,我發現很多人迷張愛玲,我就在想,不對,我還得講魯迅。簡單地說,整個現代文學,一是「沒有五四,哪來今天」;二是現代文學裡貫穿了對「進步」的反思。進步最開始是「進化論」,現在在學術界就是指「現代性」,開口閉口「現代性」,有一種對「現代性」的迷思。簡單講,「五四」以後有這樣一個主流:新的比舊的好、西方比中國好、城市比鄉村好,只要違反這個主流就算是反動,張愛玲喜歡晚清那就是很糟糕。這些年現代文學的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對這種現代性的反思。這個現代性的反思只在學術界,遠遠沒有推廣到整體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上。當我們講先進、進步、前進,都是自然而然的正面詞,中國人傳統的循環的時間觀變成一個線性發展觀以後產生的問題,這是現代文學當中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個民族對於重大的問題都不想會怎樣?

「五四」時,魯迅他們是三面作戰:一是反國學,反傳統;二是反對胡適等現代評論歐美派;第三是反對後期創造社太陽社,那些年輕人脫離實際鼓吹無產階級文學。這些論戰都非常值得討論。魯迅當初為什麼反對國學?魯迅不是反孔子,魯迅只是反兩個東西,第一是服從,第二是思想一統。如果復興國學,別的不復興,就復興這兩點的話,再加上「唯女子小人難養也」,是很可怕的。

「女性觀」的倒退

羅皓菱:說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今年這個節點上來談論這個問題也特別有意思。除了張愛玲,其實我們今天特別值得談的一個女作家就是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在文學史上一再地被提起,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丁玲本人也是一個「女權英雄」。我發現「五四」時期不僅是丁玲,很多男作家,魯迅、曹禺等,都在討論女性問題,但是我們今天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他們相比其實是在退步。在很多男作家的筆下的「女性觀」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五四」那個時候,很多人還試圖給「娜拉」找一個出路,您怎麼看這樣一個變化以及女性的困境?

許子東:從現代文學的角度來談,如果要在20世紀中國文學找一個特別代表人物的話,就是丁玲,為什麼?兩個原因,第一,她與革命的關係是飛蛾撲火,到死為止;第二,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準確:丁玲最早的小說,她無意識寫出了她一生的願望,而這個願望也是很多女性不能說的願望,而是其深層策略。

《莎菲女士的日記》大概就是講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故事:一個男人非常喜歡女主人公,她卻喜歡另一個男人,但這個男人對她並不是真心,所以女主人公把他也拋棄了。這不只是《莎菲女士的日記》的故事結構,這也是丁玲一生感情道路的基本結構。丁玲的感情就是二元分化,她喜歡的男人、愛的男人,都比她高,這是她崇拜的,但得不到她也不發瘋,她也有很好的伴侶留在身邊,她是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

所以,這是一個徹底的背叛。所有男性對女性有「終極要求」,他們對付女人有三個方法:第一是把你關起來;第二個是給你好東西叫你別動,現在是給LV等;但是最有用的方法是給你植入一個晶片,一輩子只能跟一個男的好,否則就是玷汙了你自己。很多女的到現在還是會這樣想,這個晶片打進去以後,男人對女人的控制就非常自由,而丁玲就在這一點上反抗。張愛玲都不反抗的,張愛玲自己跟胡蘭成在一起後就傻掉了,一輩子就被晶片控制,從來沒好過。別人後來對她好,張愛玲晚年,賴雅和她一起生活,但她回憶的還是胡蘭成,你說可憐不可憐,沒辦法。但是這是很真實的,張愛玲寫得是很真實的。丁玲這樣的女性是很少的,但丁玲的反叛最要緊,她做的第一步就是年紀輕輕就把「晶片」拿出來了。

如不能夠理解丁玲對男性女性的看法,怎麼可能理解丁玲?怎麼解讀她早期的作品?而且她作品裡是無意識的,她寫莎菲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將來怎麼生活。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就會發現,眼下做的很多事情,其實二十歲就想到了,只是你當時不知道。

「我的下一個項目會寫當代文學史」

羅皓菱:除了現代文學,許老師關注當下的文學創作嗎?

許子東:關注,但來不及看。梁文道邀我今年參與「理想國」寶珀文學獎的評選,那個獎項就是針對當前青年的創作的,我特別喜歡上海有一個叫王佔黑的作家,看了以後很感動,裡面有一兩篇小說看完像看孔乙己,沒有故事,就是細節的談話,寫得好。總體而言,很多小說你一眼看過去,都沒有什麼特色,來來去去都是小資腔調,卡布奇諾咖啡館,然後就是拍拖,把做愛寫的很平淡,好像很隨便,輕描淡寫,真是沒有王安憶他們這一代好,也許是我的偏見。

北青藝評:我特別好奇,過十年我們再來看今天的文學創作,不知道會怎麼來描述?

許子東: 80年代冒出來的這批作家,佔領了文壇30年,這是陳思和說的,王安憶他們統治文壇主流30年。那也沒辦法,而且他們的確是寫得好,而且他們也努力,他們還不斷變化。當然,價值觀方面,就像你說的男女價值觀方面,還是有些問題,尤其是主流作家。我的下一個項目會寫一個當代文學史,但是大概還是要從「五四」開始講起,一部完整的小說簡史。

羅皓菱:前段時間看報導,《鏘鏘三人行》走出演播室了,你們還去伊斯坦堡拜訪了帕慕克,你對他什麼印象?這個節目現在錄了多少期了?

許子東:錄了好幾期了,我只去了伊斯坦堡,有和帕慕克一起對談。文濤他們還去了希臘,詳細你們看節目吧。

相關焦點

  • 許子東與他的「現代文學課」 現代文學的「香港視角」
    6月15日,《許子東現代文學課》出版,香港嶺南大學許子東教授開啟全國範圍內的讀者分享會,所到之處讀者的熱情可以讓任何一個嚴肅的文學學者驚訝。  8月16日,許子東回到上海,講座就在他當年投稿的《上海文學》所在地——上海市作家協會,巨鹿路675號愛神花園。當年,他也曾在同樣的地方坐在下面聽王元化、高曉聲先生的講座,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場景。  大廳旁邊的小房間,許子東說還是第一次進來,牆上掛著從夏衍、巴金到王安憶的黑白照片。「那個地方以前是『文革』時巴金打掃的廁所,現在已經沒有了。」
  • 許子東:不重要的東西我是不會讀的
    實際上,如果你仔細了解許子東的專業背景,在文學學術領域,他很早就佔有一席之地。作為「69屆」初中生,幾乎沒上過中學的許子東很早就成了「上山下鄉」裡的一份子,還曾在工農兵大學讀電氣自動化專業,但業餘時間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文學夢」。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年,許子東抓住了機會——1977年,許子東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錢穀融。
  • 感謝所有善意的批評和指正,成長在路上
    感謝這些善意的批評和指正讓我直面問題,不能逃避,沒有逃避。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在不觸及自己底線的時候,大多數還是能夠理性控制的,聽風就是雨一點就炸的暴脾氣的只是少數。所以,愈發需要在非常時刻保持理性,才能彰顯一個人的氣度。「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 鳳凰獨家|許子東:自由很重要,但卻做不到
    「公知」常常被汙名化上世紀80年代,許子東已在文學圈聲名鵲起,作為節目《鏘鏘三人行》的「鐵三角」之一,許子東被網友評價「有一股酸溜溜的刻薄」,他曾半開玩笑地說:「梁文道坐在左邊,是一個強調平等的人,我坐在右邊,最關心自由的價值。竇文濤博愛,坐在中間,左右兼顧,左右逢源,也左右為難。
  • 《演員請就位》郭敬明組第一名郭俊辰:感謝大家的批評和質疑
    郭俊辰郭俊辰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回憶,這一路走來,自己確實受到了不少批評,「感謝大家的批評和質疑。我確實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表演沒有那麼流暢等問題」。郭俊辰說,希望大家能通過比賽看到他對演戲的熱愛,「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名優秀的好演員」。
  • 蓋茨感謝武漢人民 感謝你們做出的犧牲
    蓋茨感謝武漢人民 感謝你們做出的犧牲時間:2020-04-10 11: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蓋茨感謝武漢人民 感謝你們做出的犧牲 月9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播出了對比爾蓋茨的採訪。
  • 許子東:不睜眼看現實,哪能做好學問?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作者:許子東  版本: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18年6月  本書為許子東所開課程的實錄講稿。  近日,《許子東現代文學課》出版。這本書是許子東在香港嶺南大學的講課實錄,講說範圍包括了「五四」文學革命起源,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沈從文等知名作家,是一部實錄版的中國現代文學簡史。課堂原本有一定私密性,許子東主動把它公開、出書,正是他「越界」的又一點新嘗試。
  • 張尚武:感謝陳一冰批評 未來打算開公司辦基金會
    關於現在:學會感恩  感謝國家隊對我的培養,感謝公眾對我的支持甚至是批評,感謝媒體對我的關注,甚至是陳一冰  18年的體操生涯給過張尚武榮光,也給了他一身傷病,所以,當張尚武出獄後,身無一技之長的他面臨的就是最基本的問題:養活自己。
  • 抹黑變感謝,美國務卿:感謝中國!
    不過,在8日白宮例行發布會中,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卻口逆轉公開表示「中國以及世衛組織一直在許多領域與美國開展合作,『我們對此深表感謝』」。當日,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中國是否有隱瞞(疫情)相關數據?」蓬佩奧回答:「現在不是報復(retribution)的時候,現在仍需要公開和透明。」
  • 肖戰再發新歌,感謝所有善意批評與指正
    感謝所有善意的批評和指正,成長在路上。」短醬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也是聽了這首歌,歌詞也許有對自己說的:「從未改變,最初那張臉;安靜跨越,迎接未來不管多遙遠。」
  • 「感謝老師的批評指正,我的答辯到此結束」
    「感謝各位老師的批評指正」 「我的答辯到此結束」 6月5日晚上8點, 電力學院最後一個學生 完成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答辯 我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
  • 感謝老師的(作文素材)
    nbsp;    感謝您-老師,感謝您!     感謝您,老師      老師,您是辛勤的園丁,培育了我們這些嬌嫩的種子,使我們生根發芽,在永豐實驗小學茁壯成長;老師,您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對我的諄諄教誨和無限關愛。
  • 溫格惜別阿森納,球迷:雖然經常批評你,但在告別時想對你表示感謝
    新華社/美聯溫格執教阿森納的最後一場主場比賽,「MERCI ARSENE」的標語遍布酋長體育場的每個角落,這是法語「感謝阿爾塞納」的意思,阿爾塞納是溫格的名字。場外小販叫賣著印有這兩個字的《溫格特刊》;場內的每個座位上,都放著俱樂部贈送的同樣印有標語的紅色T恤衫;俱樂部工作人員穿著的白色上衣背後,還多了巨大的數字:22。
  • 許子東:馬楠讓我們知道左派多數是假的
    許子東:不適合《鏘鏘三人行》。傅曉田:對。他在臺上他就發明了一個詞,是什麼意思呢?是一種病,他說有一種人,我覺得羅姆尼就得了那個病,什麼病呢?許子東:昨天早上9點鐘。竇文濤:專門爬起來看,你說你又在關心跟你毫無關係的事情是嗎?許子東:喝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竇文濤:沒錯。許子東:操到華盛頓去了,真是,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心想。竇文濤:但是這就像你看足球一樣是嗎?許子東:還不一樣,跟足球不一樣,沒有看足球那麼快樂。
  • 許子東:《金陵十三釵》是國家有難 性工作者承擔
    許子東:精華基本上展現,這個片花拍的好。竇文濤:你感覺怎麼樣?許子東:我感覺第一首先是很好看,看電影,我是之前一點都不知道,雖然嚴歌苓跟我說過她這個戲,但是我根本不知道情節,所以我是一個完全從觀眾角度去看,那肯定是你全場,你會很緊張。梁文道:絕無冷場。
  • 需要感謝傷害我的人嗎?
    作為公眾人物,形象很重要,對於有些空穴來風的謾罵,也只能微笑回應你們的批評才嫩讓我進步,我才能有今天。我不是藝人不能以片面的看法來表達我的觀點,但是最近發生的類似事件讓我反思。不僅是在這個事情上面 ,很多工作中也是,你是不是會感謝傷害你,逼你進步成長的人?有些人是不會的,她們會說:我如果感謝我還是感謝我自己,因為所以的進步是我自己努力的,我的成長進步不是因為他們的傷害而成長,是靠我自己勇敢的面對。"有些人會說:「我很感謝是你們嚴厲的批評使我變得更好」。
  • 不要感謝貧窮,不要感謝苦難,但一定要感謝媽媽!
    寒門出貴子,勢必會有更多的磨難和艱難,總有人說要感謝那些我們經受過的苦難,對苦難是要感謝的,但沒有苦難,或許這路會走得更加順暢一些。那麼關於苦難,從寒門走出的貴子們,是他們自己承擔了嗎?當然,但不是全部,並且所佔比很少。那麼,是誰提寒門學子承擔了苦難?
  • 感謝愛情感謝你,感謝命運讓我相遇!
    感謝愛情感謝你,感謝命運讓我們相遇。如今你已經遠去,如今我還留在原地,如今我想說,從今天開始,從此時此刻開始,我將重新起航,帶著微笑,帶著希望,追逐幸福的明天。
  • 「感謝貧窮」中的感謝用英語怎麼說
    感謝貧窮 ,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今天暫且不探討是該感謝貧窮還是感謝自己的努力、上進和家人的支持,咱分享的是「感謝」用英語怎麼說?首先,「感謝」如何說呢?我們知道「謝謝你」用英語說就是Thank you.或者Thanks.因此感謝某人或者某物就可以說Thank sb./sth.
  • 「感謝聆聽」當止,「感謝垂聽」當立
    伴隨著PPT的普及,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感謝聆聽」一詞頻繁出現在課件的結尾,意在表達授課人對聽課人前來捧場的一種客氣態度,可是,張律師明確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