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有很多感想。
我們學習的專業知識,最終都會應用於工作。
所以想討論某個專業,就要聯繫未來的工作和時代的發展。
草率的興趣
我們經常會說,對一個事物感興趣,對一個事物不感興趣,那我們問過自己:什麼是感興趣的專業?
有一個定準嗎?
是你僅僅學了一點皮毛,只摸到冰山一角,就確認對它不感興趣?
還是你在學習中遇到了一點的困難,吃不了一點的苦,就說對它不敢興趣?
聽別人說某個專業,你感到很有意思,你就感興趣了?要知道,這個專業你根本沒有學過。
成就影響興趣
很多情況下,你在一門學科上的成就,影響著你對它的興趣。
你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可能對它感興趣。
你屢次失敗,就越不可能感興趣。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高三生,數學只能考20分,很少對數學感興趣。
一個英語只能考30分的學生,很少對英語感興趣。
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工作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即便是雙胞胎,他們身上也會有不同的地方。
不同類型的的人,適合不同的專業,適合不同的工作
你性格內斂,不擅長動手實踐,喜愛文化,那麼選擇文字類的專業,未來從事文字類的工作,是最合適的。
譬如:漢語言文學,古典文學,新聞。
你性格開朗,熱愛交流,精力旺盛,可以考慮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未來從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你沉默低調,操作能力強,可以選擇技術類的專業,畢業後做一名技術員。
你數學好,邏輯思維強,可以選擇計算機類的專業,畢業後當一名程式設計師。
所以如果要細分人的類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類型。
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你的學習、工作,一切都會很自然。
限定者
限定者的定義和特點
剛才我所說的這類人,認為自己的性格、能力、習慣、性格,是很難改的。
他們不喜歡改變,限定了自己的邊界,
我把這類人稱之為:限定者。
他們活在自己的舒適圈當中,怡然自得。
限定者的優勢
當專業、工作適應他的性格、能力、興趣、習慣時,他會如魚得水。
限定者的的悲哀
限定者,要求專業、學科去適應他。
當一門學科給他帶來了出乎意料的困難時,他們會感到不適應。
當一門專業的學習難度超乎他的能力範圍時,他會突然厭惡這門專業。
當一份工作要求他突破自己時,限定者就會說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
他強迫工作內容100%地適應他,而不是他稍微改變去適應工作。
因為找不到完全匹配的工作,他會找出各種理由,不停地換工作。
最後沒掙到錢,還會怨天尤人,怪時運不濟,嫌政策不行。
為什麼不找找自己的原因?
突破者
我們都知道,人有很大的潛力,有可能做到超乎能力範圍的事情。
但人想突破這個限制,需要遭受很多的苦難。
有多苦?
就像做一道很難的數學題。
又像學習一門高深的外語。
突破者,多是主動接受這種磨難。
巴菲特,年輕時候也非常害怕當眾演講,他甚至說過自己很厭惡演講。
為了改變自己就,他去參加了卡耐基的課程。
課程中他會被要求做很多很尷尬的事情。
比如:當眾跳舞,做一些搞怪的動作,當著大家的面演講。
這門課程對他而言肯定是很難的。
但他還是通過了這門課程,從此不再畏懼在眾人之前演講。
我們看到一位名人做出巨大成就時,就會認為他本該如此,因為他是偉人。
實際上,名人也是通過對自我的突破,打破自我的限定,最終才做出了更偉大的成就。
選擇做一名突破者,你會遭受諸多磨難,但你最終會習得新技能。
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吃
高考後填報的大學專業,到了大學就不喜歡了。
究竟應該怨誰?
是誰選的這一個專業,又在大學期間後悔。
多少人做著手裡的工作,眼巴巴望著別人的工作,總認為別人的工作更好。
而當你放棄手裡的事情,做其他工作,又會發現其他工作也不讓自己滿意,於是又瞄準下一份工作。一輩子就陷入這樣的死循環。
這又能怪誰呢?
專一的力量
在我看來,選擇精修專業,是對有限生命的無限尊重。
無論你正在學的什麼,做的什麼,把它做好,做成同行業最頂尖的20%,保你衣食無憂。
你野心很大,什麼都想做,也可以,那你就要吃加倍的苦。
別人專一學習一門學科,吃一倍的苦。
你要學兩門學科,你最少就要吃兩倍的苦。
如果你吃不了,最好不要想著什麼都要做。
我怕的不是你什麼都做,我怕的是你吃不了苦,又會為自己找退縮的藉口。
這樣真的有意思嗎?
多方嘗試,而後專一
剛才我建議大家不要什麼都做,因為這樣子什麼都做不好。
但是,如果在你還沒有找到方向呢?
我認為你可以嘗試你感興趣的學科,嘗試你感興趣的工作。
一旦選中,就要不惜一切地做下去,做到最頂尖。
我就嘗試過很多工作,最後才找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並持之以恆地堅持。
萬物互聯
萬事萬物本就是聯繫的。
每一個看似獨立的專業體系,都和其他的專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片面地割裂「專一」和「多方涉獵」的聯繫,是不對的。
複合型人才
現代社會,對於複合型人才有極大的需求。
很多工作,同時對專業、英語、計算機等方面都有要求。
你不多學一點,就要被淘汰。
所以我感覺現代社會的急速發展,促使著很多安於現狀的限定者,被迫吃苦,被迫突破,成為了一名突破者,掌握了新技能。
單選題和多選題
現在我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是精修一門專業,還是多門學科涉獵?
這不是一道只有A、B選項的單選題。
而是一道可A,可B,還可AB的多選題。
精修專業的同時,在精力範圍內適當涉獵其他學科,相輔相成,相互增益。
哲學:靜止和運動
哲學上有一句話: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用於專業或工作,意思就是:你可以短時間安於現狀,因為短時間內事物的變化並不大,你已有的知識體系不會被淘汰。
但你不能長時間安於現狀,因為現代的技術迭代越來越快。
如果滿於現狀,不願努力,幾年後,你的知識體系就過時了,你會被超越,並很快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