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公告:完成阿里雲至百度雲站點遷移工作

2020-12-18 IT之家

致IT之家所有讀者,

今日早間5:00-7:00期間,我們完成了IT之家核心數據從阿里雲平臺至百度雲平臺的遷移工作,並切換更新了域名解析。7點之後到下午4點,基本完成了遷移工作的「後遺症」處理,解決各種遷移帶來的一些訪問或者報錯問題,到現在全平臺的各項網絡服務基本全部OK。

遷移網站是個龐大繁瑣的事情,最近一直在做各項準備,最終選定今日早5點(每天訪問的低谷時段)進行了遷移,避開白天時段最大程度實現站點底層平臺的平滑過渡。

這兒要特別對大家說聲抱歉,畢竟從7月初遭遇隨機故障到後來的持續性問題,已經過去了3個半月,在此期間我們一刻也沒有鬆懈,持續與原服務平臺做各種交涉和等待改進,直到最後不得不重新接洽選擇雲服務商。下面我就把個中的具體情況和大家解釋說明一下——

本次遷移主要起因和過程簡要說明:

  • 2016年3月份IT之家正式使用阿里雲平臺,2016年7月10日開始,大約每周會出現1-3次的間歇性訪問卡頓、無法訪問故障,尤其是在21:00-22:30這個晚高峰期間,頁面加載慢或加載不了,登錄失敗……但是基本上都是5-30分鐘之後恢復正常,一般這邊接到簡訊通知異常開始排查,那邊很快就正常了。我們在這期間保持高度關注,但基本處於可忍受狀態。

  • 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早8點開始,出現嚴重的全天性卡頓(網站和APP每隔幾十分鐘就出現無法連接),ECS主機的CPU佔用率持續100%,IT之家產品部網站技術組的同事和開發組的同事10餘人投入參與問題跟蹤,從APP接口、網站性能、伺服器日誌、資料庫算法、新聞小偷非法高頻抓取、站點訪問量等各方面進行排查,沒有發現絲毫異常。在發生問題的當天為解決這莫名問題,還付費進行了伺服器硬體配置升級,卻始終被提示升級失敗;

  • 次日2016年8月15日,在工單和IM服務群裡各種催促,問題查明,阿里雲技術人員答覆物理機負荷過大,導致分配給ECS雲主機的計算資源縮水,同時滿負荷也導致無法追加新的硬體升級需求。阿里雲客服間的溝通分分鐘持續不間斷,晚上21點開始關閉伺服器主機,技術人員安排遷移雲主機到新的物理主機上,遷移只用了幾分鐘,高峰期間的CPU直接從100%降到了50%前後;

  • 次日2016年8月16日,遷移後的主機顯示配置升級成功,和客服人員溝通一切恢復正常,不再需要升級配置,但卻被拒絕:「升級訂單已生效,因此不支持退款,且伺服器降配,需要在伺服器到期時進行續費降配,請你了解,謝謝」……因為自身技術原因,客戶無奈升級配置,發現實為一個平臺本身故障的時候,也不給退款。好吧,就這樣吧,不是啥大事,只要服務穩定,忍了吧,畢竟溝通一次的成本太大,一切通過工單溝通,再設法催工單,一個簡單的事情幾個小時得到正確的回覆都算快的。然而,到了18點整,故障再次發生,這次是徹底服務中斷,伺服器ping都無法ping通,18:24伺服器恢復,客服答覆原因:物理主機宕機了……連續3天的高頻故障,遷移到新的物理平臺,竟然物理平臺死機了,所有上面的雲主機都自然「失聯」……接近半個小時的服務全面中斷;

  •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給阿里雲做了一個提案,希望阿里雲給接入一個更靠譜的平臺,物理平臺能保證不縮水所購買的計算能力,畢竟缺斤短兩這是任何時候任何商業單位都不能接受的「價值觀」。客服組非常熱情,建議我們不要對用戶發布通知公告,會有負責的領導來和我們溝通,然……

  • 2016年9月21日開始,晚高峰再次出現卡頓問題,症狀依舊認真分析排查各種可能,最後還是回歸到物理平臺的超載;阿里雲在此期間給我們發來一個通知,針對之前的各種情況,決定給我們賠償:延長服務期1天。之前有聽說過百倍賠償的各種傳聞,今天也沉默著看到了這種結果。等不來誠摯的道歉溝通和服務改進卻等來了這個,便立即開始安排網站技術組和產品部負責人去選擇新的雲平臺,必須在國慶節後第一時間安排遷移。

  • 2016年9月30日開始測試百度雲平臺,因為IT之家構建於微軟的.NET和SQL Server資料庫架構之上,這就篩掉了絕大多數國內雲服務平臺,同時考慮域名備案和國內線路的特殊性也過濾掉了外企雲平臺,從站點連通率、速度、高峰期計算能力壓力測試、CDN業務等多方面對百度雲進行了測試,一直到10月20日結束。

  • 2016年10月19日晚高峰期間,阿里雲各平臺又出現半小時以上的卡頓……再次關機進行了物理平臺遷移……

  • 2016年10月20日-24日,百度雲各項測試和接入預演;

  • 2016年10月26日早上5點-7點,百度雲RD工程師和軟媒工程師進行主資料庫遷移和域名解析,7-15點各種細節問題修復,15點開始著筆這份遷移工作匯報。

後語:

以上是事情的真實經過,我們希望這個站點遷移公告能讓所有讀者了解整個過程概況,也希望阿里巴巴集團高層和阿里雲高層能像月餅事件一樣重視目前的問題,缺斤短兩、超賣是更為嚴重的價值觀問題,直接是信譽和品行問題。我們期待著遲遲未等到的官方的回覆,我們也會收到溝通後及時向大家公示他們的改革和進步。阿里雲平臺的技術能力和客服組的熱忱,都是非常到位的,其實我們從內心深處相信,每一個雲平臺的初心都是想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的。

每次的遷移都希望是最後一次,每次的遷移都是非常的痛苦和折騰。回想2003年第一次創業做商業網站到現在,從虛擬主機、伺服器託管、雙線機房、多線機房、真BGP機房、自建節點、CDN加速、雲主機……這樣一路走來,IDC業務上該經歷的基本全經歷了,坦言說,「雲化」確實是最佳的選擇,一旦上雲,欲罷不能。

今天是遷移的第一天,我們還會持續觀察各項服務的穩定性,同時也會從今天起開始重新優化站點架構,對圖片、視頻等資源引入百度雲CDN節點加速服務,我們會很認真的做好最基礎的服務和我們的內容服務、產品服務。

再次對最近幾個月的不穩定情況向朋友們表示深深的歉意!

刺客,軟媒 CEO,

2016年10月26日,16點,青島。

相關焦點

  • 阿里雲如何打破Oracle 遷移上雲的壁壘
    【IT168 評論】摘要:2018第九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阿里雲資料庫產品專家蕭少聰帶來以阿里雲如何打破Oracle遷移上雲的壁壘為題的演講。Oracle是指「資料庫管理系統」,面對Oracle遷移上雲的壁壘,阿里雲如何能夠打破它呢?
  • 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支持Oracle等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
    5月21日,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據估算,雲上成本不到傳統資料庫的1/6。目前,已有約40萬個資料庫遷移到阿里雲上。
  • 阿里雲、百度雲、西部數碼的雲伺服器評測對比
    其實,現在的雲計算技術已經非常高效、節能和安全了,從事雲服務的廠商也在隨之增加,如何選擇靠譜的雲服務商,成為擺在用戶面前的一道難題。常有用戶詢問「阿里雲、百度雲、西部數碼的雲伺服器哪家好」,本文將從這三家雲廠商的產品、價格、服務、網友點評等多角度入手進行評測,可供大家在選擇時多一份參考。
  • 雙11雲伺服器,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哪家優惠大
    雙11期間的雲伺服器市場,只看阿里雲、騰訊雲或者百度雲的雙11活動,你會發現其實還挺好選的。因為除了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的活動價大概都在同一個梯度上。但是,如果就從這兩家買了伺服器,很有可能會後悔,因為雙11的雲伺服器活動,多家廠商對比更有看點。下面小編以兩款雲伺服器為例,給大家整理了阿里雲、百度雲、騰訊雲、華為雲、京東雲以及西部數碼的活動價格。
  • 阿里雲百度雲戰「疫」 引爆AI生態三大應用
    1月29日,阿里雲率先宣布,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周期。此前,阿里雲就曾與基因公司聯合打破世界紀錄:僅用15分鐘,即可完成高精度的個人全基因組測序。而在過去,科學界普遍需要120個小時才能完成類似流程。
  • 百度雲跟阿里雲兩者的區別在哪
    打開APP 百度雲跟阿里雲兩者的區別在哪 發表於 2019-07-06 10:24:27 科技領域有很多概念是舶來的名詞,或者名字就用了比喻
  • 印象筆記數據遷移至騰訊雲:今年上半年完成
    2018-02-09 05:04:00 作者:吳曉宇【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2月9日消息,印象筆記官方近日正式宣布,他們將在今年上半年進行數據的遷移。遷移完成之後,大部分的數據將會存儲到騰訊雲。與此同時,印象筆記將與騰訊雲進行多方面的合作,QQ空間和TIM等騰訊產品中將引入印象筆記。印象筆記數據遷移至騰訊云:今年上半年完成(圖片來自於谷歌)印象筆記與騰訊雲的合作,是他們進行本土化的第一步。2016年9月的時候印象筆記國際版的數據遷移至了谷歌雲平臺,而國內版的數據一直留在了國內。
  • 「雲計算」越來越火,伺服器遷移上雲很「簡單」?工程師:別鬧
    「雲服務」「雲計算」一直是這幾年的熱詞,「雲」可以理解為把伺服器集群進行虛擬化,可動態調整包括CPU,內存,存儲等「硬體」,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技術。人們可能還不太了解雲,但云服務卻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阿里雲伺服器雙11活動與騰訊雲、百度雲相比較哪個更好些?
    雲伺服器優惠活動雙十一促銷的活動開始時間(2019年10月24日—2019年11月11日),主見針對(百度雲、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這4個國內雲服務商大佬發表一個就活動力度、價格優惠、活動機型配置等作小小評測,主見,主見,就是幫助大家在雲伺服器購買時能夠有自己的主見,我們不做模稜兩可這種含糊其辭各自商業互吹的評測,力求真實客觀的呈現一個既定事實
  • 阿里雲宣布0元註冊域名 雲服務有了免費入口
    據悉,從5月20日起,企業只要新註冊阿里雲會員並完成實名認證,均可免費註冊一個.com或.xin域名,同時可以免費領取的還有虛擬主機和企業郵箱「阿里郵箱」。這是繼去年年初推出免費虛擬主機和免費企業郵箱之後,阿里雲再次讓利用戶,直接將域名註冊費從最高88元/首年降至0元。
  • 網盤行業再起「波瀾」,阿里雲網盤上線,百度網盤危險了嗎
    2016年年底,騰訊微雲亦發布公告稱,普通用戶的免費存儲容量調整為10GB,從10TB縮小到10GB,騰訊微雲免費用戶的儲存空間縮小了1000多倍。當其他競爭對手逐漸退出個人免費網盤市場後,市場只剩下百度網盤一家獨大,註冊用戶超過7億,市佔比超過80%;7月底,業界傳出消息稱,百度網盤將分拆上市,市場估值近400億元。
  • 甲骨文裁員折射轉型困頓:阿里雲「截」客戶
    5月10日,阿里雲資料庫產品總監曹偉在朋友圈向甲骨文客戶喊話,阿里雲提供一鍵資料庫遷移服務,歡迎遷移。嚴格地說,這種新舊企業服務的交替,正是甲骨文裁員、發展受阻的產業原因。自阿里等企業走「去IOE」化(去IBM、Oracle、EMC)的技術路線後,主營資料庫業務的甲骨文就顯得有點被動。
  • IPFS-Filecoin能否顛覆亞馬遜雲,阿里雲,IBM雲,微軟雲
    未來,你會發現雲計算越來越緊密貼切我們的生活。當然,這個全球網絡空間競爭市場也將越來越激烈。對於國內雲市場來說,目前阿里雲, 百度雲,騰訊雲是市場佔有份額較高的。那麼 它們到底又有多賺錢呢?2020年2月13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阿里雲單季收入為107億元。
  • 拋棄傳統集中式架構 江西農信攜手阿里雲實現業務系統平滑遷移上雲
    來源:時刻頭條12月4日,記者採訪獲悉,江西農信日前攜手阿里雲,使用最前沿的雲原生技術,實現了傳統業務系統從集中式技術架構下移,並平滑遷移上雲,為整體核心系統進行分布式架構升級和演進探索和積累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 挑戰極限:使用雲·速成美站搭建阿里雲官網首頁
    接下來,讓我們一步步揭曉,如何使用雲·速成美站搭建阿里雲官網首頁。【正文】   第一步|登錄後臺   雲·速成美站支持通過綁定的手機號登錄,這一點比起複雜帳號,更容易記憶,是不錯的體驗。 點擊「管理站點」按鈕,正式進入網站後臺。   雲·速成美站支持自助創建PC網站和手機網站。
  • 阿里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阿里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13家雲計算廠商進入RPA行業,人人可用的自動化時代正在開啟全文約6600字,建議先收藏再閱讀文/王吉偉在百度雲IPA百度雲沒有正式發布RPA產品,但其已低調上線數字員工IPA。百度IPA智能流程機器人,通過感知AI、認知AI技術與業務流程的融合,使得"機器人"具備模擬人工完成圖像識別、信息抽取、報表解析、文檔審核、報告生成等多項工作的能力。
  • 中國AI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超過阿里雲騰訊雲拿下第一
    而從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8至2024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93.6%,其發展潛力更可見一斑。也或正因如此,在業界現實中,雲計算與人工智慧的融合速度也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中,乃至於雲計算從雲端智能過渡為AIaaS(人工智慧即服務)正大勢所趨。
  • 點評阿里雲、盛大雲等國內IaaS產業
    2012年,杭州網互聯LinkCloud、西部數碼、太平洋電信陸續推出雲主機,如今個主要IDC服務商均有雲主機在售。到底有多少家IDC已經推出了雲主機?沒有明確數字,因為中小服務商和地方性服務商太多。從百度和谷歌搜尋引擎來看,購買了雲主機付費關鍵詞的有近20家,其他以雲主機為標題和業務的不下50家。
  • 阿里雲網盤殺到,能威脅到百度網盤嗎?
    近日,根據Tech星球報導,阿里於近日推出了一款名為「阿里雲網盤」的App,從名字上就能聽出這個APP主要由阿里雲團隊進行開發。不過在開啟會員後,阿里雲網盤的容量可提升至6TB,而百度網盤為5TB,其實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比起容量間的差距,他們更在意的是兩者的下載速度差距,這才是最影響實際體驗的點。
  • 國內雲排名:百度第四、華為第二,阿里雲繼續榜首
    具體來說,以雲計算為基礎,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基於百度大腦等領先AI能力匯聚為「智」,與業內率先提出的AI-Native服務架構打造新一代「雲」,「雲智一體」成為百度智能雲的獨特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