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別人的困難的時候,你更想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還是走得遠遠的,袖手旁觀,避免「惹禍上身」。其實這個問題,在當今這個社會是爭論最多的,有人說還是好人多;也有人說我還沒遇到好人;或者有人說我不想當做「好人」
因為現在不是幫助不幫助的問題,而是道德綁架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你做了或許別人就會稱讚你,你不做或許也不會有人埋怨你,幫還是不幫,還是要看自己的意願,沒有誰必須是「良善的人」,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先學會做一個「自私」的人
6歲的小傑因為發燒和感冒,在母親的陪同下從醫院探望醫生回來。她正準備乘公共汽車,但剛好趕上下班後的尖峰時間。沒有辦法給小傑留下座位。她的母親站在她的孩子旁邊
公共汽車一站接一站地經過。在一站停車後,公共汽車上擠滿了越來越多的人。一個孕婦走過來,坐著的人沒有一個願意把座位讓給這個孕婦。然後,孕婦走到坐著的小傑面前說,「你沒看見我的大肚子嗎?起來,給我坐著。」有了這個,小傑虛弱地準備站起來
站在一旁的母親把正要起身的小傑按回到座位上,溫柔地對孕婦說:「孩子今天發燒了,需要坐下休息。尊重老人、弱者、婦女和兒童是正確的,但也應該是自願的,而不是精神綁架,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允許的話。」
聽到母親的話後,孕婦羞愧地低下了頭,最後一個哥哥給了孕婦一個座位。這位母親的話讓她6歲的兒子小傑不感到不快,因為她是被一名孕婦強迫讓座的,但卻受益匪淺。母親理性的回答給了她的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第一課
媽媽的做法並沒有錯,我覺得比起讓孩子被道德綁架,不如直接學會拒絕
作為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我建議可以這樣教育孩子:
我們不是教育孩子不幫助別人,因為這是不對的,但是我們要告訴孩子量力而行。小傑因為發燒身體不舒服,被孕婦強行讓座,雖然說要尊老幫助孕婦,但是孩子也是一個弱勢群體,不存在誰讓著誰的情況
如果孩子是在身體舒服的情況下,那不用孕婦說,我想這位媽媽也會主動讓出來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是遇到其他的事情,孩子能夠做到的,能夠幫得上忙的,肯定是願意幫助的
很多時候,如果沒有大人在身旁,可能有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強勢要求下,就會選擇同意了,就像是案例中的小傑,看見孕婦說讓他起來,他就有想起來的意思,如果媽媽真的不身邊,應該就會妥協了吧
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不想的事情可以說不,沒人有權利要求你必須同意,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權利的,不僅是面對外人,對家人也有說不的權利
當然了我們拒絕的是不合理的要求,而不是什麼事情都要說不,能幫助的自然還是要多幫助,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平常的時候孩子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最多了,我們就是孩子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我們常說言傳身教,所以要想孩子養成好的品質,那麼平常的時候我們家長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了
每所學校都有思想道德課,教師將在這一課中教給孩子許多道德教育的例子和啟示,從而進行道德教育。因此,孩子們應該被允許多聽,運用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
在我看來,生活就是最大的課堂,平常的時候無論是自己遇到的,還是看到都可以拿來當做例子去講解,只有自己看到的,親身經歷到的,才會印象深刻,教學質量更高
如果你的孩子在公交車上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做呢?
關注【威嚴爸爸說育兒】每天都有新的內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