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幾年雖然研究生招生數量不斷增長,但增幅要遠低於報名人數增長幅度,導致研究生報錄比不斷提升。
但是,很多研友對報考研究生的具體數據還不是特別清楚。這裡小編就為大家進行一下系統地分析。
考研報錄比創歷史新高
2019考研報名人數增加到290萬人,報錄比預計為3.6:1,較2018年明顯提升。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再次上漲,共計 341萬,報錄比預計為4:1,達到近20年來最高。
近三年,各大高校的報錄比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上海財經大學從2017年的5.6:1上漲到2019的7.4:1,東南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報錄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研究生實際畢業生數低於預計畢業生數
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下,研究生實際畢業生數卻低於預計畢業生數,並且兩者之間差距不斷拉大。
2003年預計當年研究生畢業生數為13.1萬人,實際畢業生數為11.1萬人,近15%未能按期畢業。
到2018年,研究生預計畢業生數為77.3萬人,實際畢業生數為60.4萬人,超過兩成的研究生延期畢業。
更慘的是博士研究生,目前有近6成博士生延畢。
近年來我國博士研究生的延期畢業率持續上升,延期畢業逐漸成為常態化現象。
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畢率約46.5%,在2012年延畢率突破60%後仍不斷上升,到2018年延畢率已達到64%,說明有超過六成的博士研究生無法正常畢業。
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延畢率遠高於專業學位博士延畢率。
從2010年至2018年,學術學位博士延畢率保持在將近60%以上,而專業學位博士延畢率最高在2017年達到40.7%。
其中,受2009年專業學位研究生全面招生等因素的影響,專業學位博士延畢率從2013年的近3.6%直升到2014年的34.1%。
報考研究生的學生情況
從本科院校來看,報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為非「雙一流」,只有不到兩成的考生來自於「雙一流」高校。在考生群體中,以非「雙一流」考生居多。
從報考的專業方向來看,絕大多數考生報考的專業方向與本科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其中,近六成選擇了報考本專業,近兩成考生選擇了相近專業。
從考研選擇專業的因素來看,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大部分考生都會考慮的因素;其次考慮較多的是對該專業感興趣程度;第三則是該專業考取的難易程度。
從考生了解考研信息的渠道來看,網絡是最主要的信息來源;其次則是老師和學長學姐;參加輔導班、現場諮詢會等線下活動、書刊等也是獲取信息的來源。
從考研備考的複習時間來看,45%左右的考生備考時間在6至12月之間,約37%的考生備考時間在6個月以內,也有18%左右的考生備考時間超過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