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及專業優勢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創辦於延安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正式命名組建,是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兩大主要源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專任教師1883人,其中教授659人。八十餘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的高地三大辦學特色,被譽為「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曾專門向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周年致賀信並寄予殷切希望。學校是國家歷次確立的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的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14個一級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全國領先。在國家最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9個學科獲評A+等級,政治學和哲學等2個學科獲評A等級,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和中國語言文學等3個學科獲評A-等級,人文社會科學A類學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組織開展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培訓的辦學單位,是學校繼續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範平臺,是學校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橋梁,也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與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道,共同構成了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體系。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2010年被北京市確定為「北京市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繼續教育學院是全國幹部教育培訓中國人民大學基地的執行辦學單位、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專題研修的教學服務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藝術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是針對目前青年畫家在學習油畫和掌握油畫語言方面所面臨的一些急於解決的問題所開設。通過一年的教學,從成果來看,學員在掌握油畫語言、創作實踐及理論認識等方面都有極大提高,得到了美術界的廣泛好評。在去年教學成功的經驗之上,研究班今年將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寫生、創作,加強對學生相關理論的培養,為有志於學習油畫的青年畫家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和發展途徑。
二、教學師資(按年齡排序)
楊松林 原山東藝術學院院長 教授
張祖英 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孫景波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王鏞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教授
俞曉夫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丁一林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王克舉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閆平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張曉凌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原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白羽平 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
韓子勇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黨委書記
尚輝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 、《美術》雜誌社長兼主編
顧黎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曹明 瀋陽油畫學會主席
張淳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記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王曉燕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
三、課程安排
1、中西繪畫理論研究(史論、畫論)
2、油畫人體寫生研究(導師示範以及講解)
3、油畫人物寫生研究(肖像、半身像、組合)
4、風景油畫專題研究(導師示範、外景寫生)
5、油畫技法(專題講座)
6、油畫創作專題指導油畫技法、油畫寫生、人物油畫技法、風景油畫技法、油畫創作技法等課程
四、教學安排
1、聘請國內具有豐富創作、教學經驗與突出成就的專家學者擔任工作室任課教師。
2、定期安排名家學術講座、交流等活動。
五、教學辦法
1、導師和教學組成員親自授課。
2、課堂寫生、名家學術講座、交流等活動。
3、培訓期滿,舉辦師生畢業展。
六、學習期限
非脫產學習並完成相關專業課程,學制一年。依據專業院校課程設置體系,以核心專業課程為主,以學術講座為輔,教師、名家集中授課,分班輔導。
七、報名條件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年齡18至60周歲(專業突出者可適當放寬)。
2、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報考:
•具備一定理論、創作水平的油畫愛好者;
•個人風格明顯,有明確的審美取向;
•曾在歷屆全國油畫展賽獲獎者。
八、報名流程和聯繫方式
1、報名時需交驗下列材料:
(1)《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報名表》一份;
(2)身份證複印件(函報時交複印件,報到時驗原件);
(3)7寸以上清晰作品照片或印刷品5幅。如有其他專長,一併附上;發送至郵箱:872404549@qq.com
(4)二寸免冠彩色工作照片2張(背面註明姓名及所報班別)。
2、報名材料手續驗審合格者參加評審。本著公平、公正 的原則進行,根據考生提供的資料擇優錄取。考生所提交的作品照片必須保證是本人作品,若發現有虛假行為,我院有權取消其評審資格。錄取名單由繼續教育學院電話通知。
3、持《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21年第二屆油畫創作專題研修班錄取通知書》,按照錄取通知書規定的時間到教學樓⑤樓辦公室辦理報到手續,入學時需籤訂《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研修生安全責任保證書》。
4、在京的所需證件、食宿、安全等一切事宜均需自理。
5、若發現考生實際水平與其提供的資料水平不符者,我院有權對其勸退。
6、報名時間為2021年1月8日—2021年3月20日(以當地郵戳時間為準),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報名表可從人民大學培訓網站或者繼續教育學院網站下載:http://sce.ruc.edu.cn/。
7、在收到學員完整的報名材料後,由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教師團隊共同評審,擇優錄取。
8、學員入學前必須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9、招生辦公室電話:010-62513252
電子信箱:872404549@qq.com
網址:http://sce.ruc.edu.cn
報名聯繫電話: 王老師18511679907
李老師15901051886
九、收費標準:請至網站查詢:http://sce.ruc.edu.cn/
十、證書
培訓期滿成績合格,頒發中國人民大學油畫藝術理論與創作研究班結業證書。
教師的話:
同學們太幸福了,你們的老師都是我最尊敬的,楊松林老師是我們美術界屬於大佬級的原山藝的院長、山東美協的主席,張祖英老師是我們藝委會第一屆的領導成員。為什麼有中國油畫協會、中國畫藝委會,都是因為這些最傑出、最優秀的藝委會的領導和老師,他們雖然已經退休,退居二線,但是精力還很旺盛,又想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所以先後成立了各種學會、各種機構,在那邊還繼續為我們的美術事業打拼。今天還有很多老師,像俞曉夫、閆平、王克舉,這個班是這些年我見到的一個學院裡教師隊伍水平最高、最豐富、最健全的一個班,非常難得。
——徐裡(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幾十年的教學,我還是有些感受的。咱們理論的學習密度很大,補充了大量的知識,量增加了,也產生了一定的質的變化。但是這裡面有個關鍵,從你獲得知識到今後怎麼樣更好的發展,就是魚和漁的關係。你捕了一條魚和你獲得一張網,這是關鍵。這個班給我們的經驗是要改變過去一些不是太科學的觀念和方法。我們回去以後要把每堂課每個老師講的靈魂的東西總結一下。
——楊松林(原山東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第一,我們這個班的老師不是來源於一個學校,無論到哪個高校,包括中央美院、清華,都是本校教師的高研班。現有經驗的老教師都退了,現有教員是60歲以下的,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是在全國展覽中有優秀作品有拿得出手作品的,能請到他們,很不易。看看哪一個學校的高研班是這樣的,沒有! 第二,這些老師都是事業上功成名就者,都是奮鬥的最後一族,看看還能不能奮鬥一個。都是退休以後還想再搏一下的人,都有自己的安排;能夠找到這樣的人花時間上課,無論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我認為是非常務實的。因為這跟他本身的業務沒關係,完全是責任來做輔佐。 第三,在上課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個老師都要做一個非常專業的講座,還要輔導三個作業。這種輔導的講座的水平都是能公開發表的。我們明白一點,想在一年裡技術上取得飛躍的發展不易,至少在這一年中要明白自己適合於畫什麼,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將來往哪方面走。能夠明確這一點,我認為每個同學一年時間能明白就是值得的。今天目的達到了。這是一個令人懷念的班。
——張祖英(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
我們這屆班立足點比較高,它的高主要體現在對教員的聘用上。特別是有的放矢地根據時間段,有目的地去請有經驗的教師,給大家進行充電。這一塊我覺得做的行之有效,為我們今後再辦這個班打下了基礎,可以總結經驗。
——丁一林(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丁一林)
為什麼說我們是幸運的?老藝術家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給我們的一生帶來的免疫,可以百毒不侵。人生有複雜,藝術就有多豐富。不同社會的位置,專業學習和業餘愛好將來也面臨不同的方向和命運選擇。所以,如何提高自己非常重要。有的人為了愉悅自我,有的人更多地是想服務社會,將自己的理想和現實有一種達成。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學習首先是思想性、藝術性、技術性這種提煉和淬鍊。通過八個月的學習和展覽,在油畫藝術的創作實踐和理性的理論研究中,尋求如何把握油畫的學術思想,解析當代油畫創作本土語言的現實問題,推陳出新。說起來很容易,但如何做到,老先生也好,各位學生也好,都有很好很深的體驗。無非就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在歐美博物館、美術館中,在藝術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養分。以此為基點,通過學術的交流和聚會,整合作用於油畫創作發展的理性資源,達到學術研究和探討的目的,作為我們將來更深一個層面發展創作指導的導向。這是我想談的一點。
——陳亦工(中國文聯藝術基金會大型活動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