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剛拿到駕照的小夥伴想買輛二手車練練手,可這二手車的水實在太深。
近日,市民劉先生通過「姑蘇晚報96466微信」反映,稱他前不久在汽車之家網站上看中了一輛二手車。然而,網站上明明顯示該車輛的過戶次數為0,可實際情況卻是已過戶了2次。劉先生感覺自己被騙了。
A
賣家欺瞞車輛過戶次數買家欲討回定金
前不久,劉先生在瀏覽汽車之家網站「二手車之家」頁面時,找到了一輛標價為3.36萬元的2009款福克斯,頗為心動。他聯繫上賣家之後,到約定地點看車,雙方議價至2.9萬元。劉先生很是滿意,當場支付給賣家張女士1000元作為定金,並籤了定金單。劉先生也拍了汽車和行駛證的照片,與張女士約定第二天就去過戶。
然而,劉先生把行駛證照片給朋友看後,卻發現了問題。「朋友提醒我說,行駛證上的登記日期就在最近,這個車肯定是剛過戶的。」劉先生說,他一開始在網頁上看到該車過戶次數為0,也就相信了。看車時只注意了車況,沒對過戶次數進行核實。
劉先生立即撥打張女士的電話。張女士也承認是有過一次過戶。劉先生想了一晚上,覺得問題不大,還準備繼續交易。然而,第二天準備過戶時,張女士說那輛福克斯已經有過2次過戶了。對此,劉先生不能接受,認為自己被騙了,「我甚至懷疑他們是專門倒賣二手車的人」。劉先生想取消交易,要回1000元定金,可對方不同意。
B
賣家稱買家出爾反爾定金絕不退還
劉先生所說的那輛福克斯在「二手車之家」頁面上仍能找到。過戶次數一欄中顯示:0次(以車輛登記證為準)。記者電話聯繫上了張女士的丈夫周先生。周先生表示,確有其事,那輛福克斯確實已經過戶2次。他認為是劉先生想要壓價,出爾反爾。「前一天什麼都說好了,車也看了,定金也付了。結果說因為過戶次數要再便宜些。這怎麼可能呢!」周先生說,汽車之家網站上的信息是經過審核的,過戶次數一欄,因為沒填,所以自動變成了0次。如果劉先生想繼續交易,他們也願意。如果交易取消,周先生不願意退還定金。
記者在汽車之家網站上註冊了一個帳號,點擊「我要賣車」發布了一則賣車信息。其中過戶次數一欄沒填,結果該車輛頁面信息顯示為「過戶次數:-」並非周先生所說的沒填就自動變成了0次。
C
平臺客服:部分信息真實性不能保證產生糾紛他們不負責
記者注意到,在註冊汽車之家網站用戶名時,有相關免責條款需要勾選。條款寫明:用戶應該為自己提供資料的合法性負責,如果用戶提供的資料不準確,不真實,不合法有效,北京盛拓鴻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二手車之家網站運營公司)保留結束用戶使用北京盛拓鴻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各項服務的權利。
此外,第23條規定:二手車之家只提供二手車車源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展示,不涉入任何形式的交易。用戶與一名或一名以上用戶,或與通過二手車之家獲取其服務的第三者服務供應商發生爭議或糾紛的,北京盛拓鴻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承擔任何與該等爭議或糾紛有關的任何種類和性質的責任。
第24條規定:用戶在二手車之家登記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二手車的相關手續、車況、價格,均不構成要約和保證,具體的交易由用戶之間進行協商。
記者致電北京盛拓鴻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客服,客服表示,他們只是一個信息發布平臺,不參與任何交易。工作人員會對車輛信息進行審核,但只限於確定發布車輛屬於發布者本人。對於具體車輛狀況、過戶次數等信息,他們無法審核,需要買賣雙方看到車後才能確定。對此引起糾紛的,二手車之家可以幫助調解,但不承擔任何責任。
D
消保委:賣家和平臺均有責任免責條款屬霸王條款
賣家不肯退定金,二手車平臺又拿出了免責條款。那麼,劉先生該如何維權呢?此外,有了免責條款,二手車網站就真的能免除相關責任嗎?
蘇州市消保委調解員朱佳斌表示:「此類問題一般是看虛假信息由誰發布。誰發布,誰負責。」此案例中,賣家提供了虛假的過戶次數信息,那麼賣家應承擔主要責任。「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作出選擇,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交易合同,屬不公平交易合同,可視為無效。」
朱佳斌說,劉先生可以主張要回定金,但維權之路比較麻煩。由於目前消保委不負責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消費糾紛調解,只能是調解個人與商家之間的糾紛。因此,劉先生需至汽車之家網站所在地的消保委或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
蘇州良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現安表示,劉先生也可走司法途徑維權。首先劉先生可以對賣車的網站頁面進行公證,證明網頁及過戶次數等信息存在。之後,再向蘇州的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可以將汽車之家網站作為共同被告起訴。
針對汽車之家網站的免責條款,朱佳斌表示,這是霸王條款,應視為無效。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第60號令發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有義務核實信息的真實性。「如果用戶明確告知平臺存在虛假消息,那麼平臺必須採取相關措施。」朱佳斌舉例說,「如果在淘寶上買到了假貨,又找不到商家的,消費者可以找淘寶網進行維權,汽車之家也一樣。」
朱佳斌提醒車主,在買二手車時,一定要對車輛信息進行全方位核查,儘量選擇有資質的正規二手車市場或平臺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