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偉大的政治家,在處理大問題的時候,使用的方法,就是「求同存異」。其實這四個字,用在婚姻中,也是最合適不過。
01.什麼叫「求同存異」
「求同存異」的本意,就像字面意思一樣。在相同的方面,要多多交流,不同的方面先擱置,先以相同的方面為基礎,增進感情,儘快達到統一共識的目的。
周總理將這「四個字」用在外交上,為國家帶來了很多寶貴的盟友。
其實人與人,就像國與國,可以有共同的目標與追求,但一定有不同的意見。這個時候「求同存異」,就派上了用場。
02.「求同存異」用在婚姻中,很合適
婚姻,是一件需要讓兩人都幸福的事。若只有一人感覺幸福,這婚姻就不算是一個好的婚姻。
與我國一樣,婚姻最需要的是「民主」,絕不是「專政」。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一言堂」是最錯誤的存在。婚姻中,自然也是如此。
兩個人,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到「筷子碰筷子,碗碰碗」,不只是生活方式的改變,還帶有心理的適應。
婚姻中的兩個人,總會出現矛盾,小到這一頓吃什麼,大到買哪兒、買什麼樣的房子,都有可能出現矛盾。
如果出現矛盾之後,總是一個人服軟,另一個人說了算,這就像是「一言堂」,於婚姻不利,很不利!對於另一人來說,一次兩次是愛,十次二十次就是壓迫,有壓迫就有反抗,而婚姻中的反抗,每個成員都承受不起。
所以婚姻需要「求同存異」,在共同的基礎上,發展感情。
03.「求同存異」用在婚姻中,又有點不合適
求同存異,是先看重相同的,然後把不同的先放一邊不問。
在婚姻中,小事積累成大患的,比比皆是。
我覺得在婚姻中的「求同存異」,應該有所變化。它應該是有相同的很好,就算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要允許對方說出來,然後兩人通力合作,一起將「異」變為「同」。
我與妻子一起去吃小龍蝦,但是我不想去,我想吃糖醋裡脊,可妻子非要去。
如果妻子不允許我有不同意見,是最不可取的行為。一次兩次可以當作「可愛的刁蠻」,次數一多,就成為了婚姻內的「壓迫」,我肯定委屈,不願意,想反抗。
我覺得妻子要聽一下我的意見,然後再利用現有條件,商量一下解決辦法。
妻子問我想吃什麼,我說想吃糖醋裡脊。但是妻子很喜歡吃小龍蝦啊。
妻子就問我,是不是今天必須要吃到糖醋裡脊?
我看著妻子,有點害怕,但還是壯著膽子說,是!我今天必須要吃到糖醋裡脊。
經過商議,我們知道了兩件事,妻子今天一定要吃小龍蝦,我今天一定要吃糖醋裡脊。
最後結果:我們一起把糖醋裡脊打包,帶去小龍蝦的店,因為小龍蝦不好打包。
事情解決。
04.婚姻中的「求同存異」,需要變通
在我看來,婚姻中的「求同存異」,是允許對方有不同意見,並允許對方講出來,然後兩人一起解決掉。
並不是先把「異」擱置,然後以「同」為基礎,大力發現感情。
我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說明不是什麼事物都能以直接移植的方式存活。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關係,使用同一個方法,要學會變通。
所以婚姻中的「求同存異」中的「異」,非但不能暫時擱置,還需要早早說明,早早解決,如果積壓久了,婚姻就可能像火山口的石頭一樣,被噴湧而出的熔巖,吞噬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