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旅遊出行...

2020-12-23 中國財經時報網

超級黃金周來了,旅遊進入了旺季。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

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

買時容易「誤操作」

「一不小心手滑買了」「看訂單金額才知道買了」「買完之後後悔了」,在使用出行軟體時,你有沒有這樣「手滑」的經歷?

中證君近日在某出行平臺上購買機票提交訂單時,發現頁面彈出「航意航延組合險」窗口,中證君並未勾選圖中的任何一項,而是直接點擊了「去支付」按鈕,本以為到了付款界面,結果再一次彈出了「您尚未添加出行保障」頁面。

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彈出的窗口中,中證君差點習慣性點了右邊的確認按鈕。

遇到上述情況的不止中證君。據中證君身邊朋友和網友反映,不少在線出行平臺通過頁面設計「小技巧」誘導用戶無意間選擇某項附加選項。

一位網際網路公司人士向中證君分析:「某些平臺會在互動設計上,用高亮顏色突出某個按鍵,抓住用戶眼球,引導用戶點擊。」

另一位人士表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左邊選項代表『是』,右邊選項代表『否』,但這個APP卻把這個選項顛倒,這就很容易讓沒有購買保險需求的人誤點『是』,從而購買此類保險。」

購買航空意外險、航班延誤險等選項,已經成為很多在線訂票平臺頁面的「標配」。

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

此外,酒店取消險的「出鏡率」近段時間也有所升高,其購買提示看起來頗為誘人,很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購買心理。

中證君試著在出行平臺預定了一間6天後入住的酒店,預定頁面顯示,「您將在5天後入住,行程變更未入住在理賠範圍內最高可賠90%房費」。

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

另一家出行平臺酒店取消險的購買提示看起來更「誘人」,不僅「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而且賠付金額也比前述APP更高,「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讓人很難不心動。

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

理賠「難於上青天」

「對於商務人士來說,出行計劃變更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一些出行保險如果真的像商家聲稱的那樣,取消可以賠付部分費用,那我覺得很有必要購買。」某消費者表示,但事實卻非常讓人失望,「當真的遇到問題時,卻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和『自己以為的保險』大相逕庭」。

以「最高賠付90%房費」的酒店取消險為例,中證君在某在線出行平臺相關頁面並不明顯的圖標上,打開保險條款,發現只有遇到17種情況時,才可以申請賠償金額損失的90%。如「指定入住的客人身故、遭遇意外傷害事故致嚴重受傷或罹患突發性疾病,經當地醫院醫生診斷不宜繼續原定行程」「酒店入住前15天內因下列事故之一而致使被保險人取消酒店預定……」

某業內人士表示,有關平臺的購買頁面並無具體理賠情況介紹,必須要點擊連結才會顯示,這顯然不合理。

圖片來源:某出行平臺APP

某消費者表示,「看完這17條,感覺自己在看『意外險』的保險條款,而非酒店取消險。對於取消險來說,這些條款未免太過嚴苛。」

根據部分消費者反映,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一些消費者被拒賠,在線出行平臺客服稱「無理由取消險」並不是指所有的取消行為都能獲賠。有消費者提出質疑:「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當真的出現上述原因而需要理賠時,則要提供一系列材料,如醫生診斷證明、醫藥費單據等,非常麻煩。一些消費者的理賠訴求,還被出行平臺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理賠時間長達數十天。

很多消費者直言,理賠如此之難的「酒店取消險」簡直就是「坑」。

有資深保險從業者表示,市面上的酒店取消險,都會有限制條款,可以「隨意取消」的幾乎沒有。按照法規要求,保險在銷售時都應該盡到告知義務,消費者在購買時也一定要仔細閱讀條款。

而航空延誤險的理賠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改籤後不能順延,導致保費被「薅羊毛」,遭致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圖片來源:微博

某保險業分析人士表示,航延險無論從風險損失的角度,還是從保險利益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問題的。因為保險解決的是經濟損失的問題,這個損失是實際存在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而航班延誤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什麼則比較模糊,可能就是你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這個成本很難衡量,損失無法界定,保險標的也無法界定。

「保險公司賣航延險,別說賺錢,不虧錢就很牛了。那為什麼保險公司還願意出這樣的產品,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獲客方面的考量。」上述保險業人士表示。

相關焦點

  • 買時容易賠付難,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真的...
    (9月19日《今日關注》播出視頻)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很多熱門酒店想要拿到好價格,一般都要求預付全款,還不能退。 近日,記者在多家酒店預訂平臺看到,在用戶預訂酒店房間時,頁面會推薦購買「酒店無理由取消險」。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快速到帳難兌現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 攜程推「無理由取消險」任何理由都能獲賠
    遊客因任何理由取消已預訂的旅遊產品,可以獲得實際損失金額80%到100%賠付,最高額度為10000元。這是國內首個無理由取消行程也可獲得賠償的旅遊保障服務。目前已覆蓋多個熱門出境旅遊目的地。由於旅遊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自己挪不開時間、懷孕、生病,旅遊目的地突發不安全事件,霧霾、颱風等惡劣天氣災害,都會使得預訂好的旅遊行程泡湯,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旅費也可能付之東流。
  • 取消訂單變取消保單?「取消險」不是無條件理賠
    市民張小姐近日向羊城晚報爆料稱,自己在OTA(在線旅行社)平臺上預訂酒店併購買取消險,因行程有變點擊取消訂單時,卻發現自己被取消了保險。19日,經過雙方協商,平臺承擔了取消酒店的違約金。9日,因同伴的籤注出現問題,張小姐在訂單頁面點擊取消訂單。「當我確定不能去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取消訂單,我認為,購買因故取消險後,如果我取消訂單,那麼保險會進行理賠。」但隨後,張小姐收到被撤保的通知,購買因故取消險時支付的63.8元返回到自己帳戶上,想取消酒店必須另付違約金。
  • 旅遊平臺「取消險」理賠不容易
    張先生近日花費了2000餘元在飛豬旅行訂了普吉島一酒店的標準間,還特意花130元購買了一個「因故取消險」。到達後發現酒店房型不合適,想退房。「這才發現這取消險用起來有很多限制。」北京晨報記者發現,攜程、同程、去哪兒等多個平臺都存在各類「取消險」,但購買頁面並無具體理賠情況介紹。律師表示,據《保險法》,保險人應向投保人說明合同內容。
  • 國內首款「無理由取消險」:因故取消旅行賠損失
    隨著暑期的來臨,計劃出行的人不在少數。近日,平安產險與攜程網推出國內首款「無理由取消險」,即投保人臨時取消預訂的旅遊產品,可獲得其損失金額80%至100%的賠付。不過,記者多方諮詢了解到,該款產品僅與攜程網上部分出境線路自由行產品搭配售賣,消費者無法單獨購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旅行無理由取消險面市 僅針對出境遊自由行產品
    攜程網與平安產險近期推出國內首款「無理由取消險」,即使投保人臨時改變主意取消預訂的旅遊產品,也可獲得其損失金額80%-100%的賠付。  天氣變化、身體不適等因素時常導致旅行改期甚至取消,而消費者因退訂機票等通常要蒙受一定的損失。據了解,目前這一保險主要覆蓋攜程的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等出境線路自由行產品。
  • 國慶長假出行,帶上一份旅遊保險攻略
    選擇適合出行的保險「傍身」,不僅僅為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免得打個措手不及,更能讓旅途安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2018年,旅遊出行保險總體上呈上升趨勢,酒店取消險、航班延誤險等消費體驗更強的保險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之前去泰國旅遊乘船時經歷了很大的風浪,從那以後我就真切地意識到了旅遊風險的無處不在。
  • 旅遊險的「逆襲」:酒店取消險、航班延誤險更受青睞
    大多數旅遊者對旅遊險缺乏了解,投保意識薄弱並心存僥倖;同時旅行社人員對旅遊險的知識缺乏也影響了遊客的購買熱情。再加上,由於旅遊險屬於利薄的小險種,在眾多保險種類中並不受重視,保險公司推出的旅遊險產品單一,缺乏推廣的力度,導致旅遊險一直遇冷。隨著全民旅遊時代的到來,選擇出境遊、自由行、自駕遊的人越來越多,購買旅遊保險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必要性。
  • 2017年至2018年旅遊出行保險總體呈上升趨勢 保險漸成假期出遊標配
    春節假期也是一年的旅遊旺季。航班延誤、行李丟失、意外受傷……很多出遊者都提早對旅遊保險做統一規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至2018年,旅遊出行保險總體呈上升趨勢,保險漸成假期出遊標配,酒店取消險、航班延誤險等消費體驗更強的保險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
  • 酒店預訂後「不可取消」是霸王條款嗎?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理事,飯店收益管理資深專家祖長生分析,由於櫃檯現付式無需客人預訂時預付任何款項,客人可以隨時取消預訂,因此,酒店退訂難的問題只可能發生在使用押金擔保式和預付式預訂酒店的消費者身上。酒店官網同樣在房型列表以及預訂頁的醒目位置上清晰明了地標註了同一產品在不同條件下的預訂取消條款。不僅如此,支付訂單在提交前,這幾個平臺的頁面都會再次跳出產品相應的取消條款細則,提醒消費者確認。作為商家,無論是OTA還是酒店,在預訂產品能否取消方面都表現的並沒有那麼「霸道」。從2018年9月起,攜程聯合10萬家酒店供貨方,推出「有條件取消」政策。
  • 航班突然取消 訂好的酒店能退嗎?到底什麼才算「不可抗力」
    中秋、國慶臨近,許多人早早地開始制訂出遊計劃的同時,記者從多個旅遊平臺了解到,近期因取消預訂酒店引發的糾紛也呈上升趨勢。到底什麼才算「不可抗力」9月2日,張先生通過某旅遊平臺預訂了中秋節後西雙版納一家度假酒店的「皇冠豪華雙床房」。
  • 境外旅遊你買對保險了嗎?如何挑選和理賠?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市民肖女士表示,一份保險也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買個安心。萬一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也能有個保障。  如今像肖女士這樣有意識買保險的人越來越多,不過,也有人考慮到理賠的問題而沒有購買。在一家國有企業上班的小林告訴記者,「保險條款太多了,我並不是業內人士很多內容都不懂。在新聞上也看到不少出國者發生意外,在理賠上發生糾紛的事。自己多多注意,也就沒必要買了。」
  • 淘寶退貨運費險價格調整:投保金額掛鈎理賠次數
    依據理賠流程,保險公司很快和快遞公司進行了對接,核實退貨情況後,在三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6元錢的運費理賠。  不過就在這次賠款完成後,唐小姐卻在近期的網購中發現了「變化」———「雙十二」的購物付款時,唐小姐發現,同樣是賠付6元,自己要交的保費卻從0.5元升到了2.6元,「咋回事,退貨險漲價了?」  多次退貨購買資格咋被取消?
  • 解密「老虎襲人」事件背後的旅遊保險:壽險理賠無爭議 旅意險免責...
    解密「老虎襲人」事件背後的旅遊保險:壽險理賠無爭議 旅意險免責條款多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2 01:
  • 想要出國旅遊的注意了!出國最好必備的境外旅遊險
    出國旅遊必備的保險出國旅遊保險、旅遊醫療保險、旅遊救助保險、旅行社的責任保險、旅行意外傷害保險什麼是境外旅遊險境外旅遊險,指的是能夠針對投保者在境外旅遊的過程當中發生的一些意外狀況進行賠償的一種保險一般來說,中資保險公司的醫療險、意外險又或者是重疾險等等,並不會對在境外旅遊時發生的意外和傷害進行賠付。而部分的中外合資的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理賠雖然不限制醫院的種類,但是也是需要境內醫院的診斷書才能進行理賠。所以,當境外旅遊時發生的問題想要在境外解決的時候,只能依靠境外旅遊險。
  • 2017網際網路旅遊險報告:6-10月保費佔全年旅遊險總保費近50%
    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呈現以下情況:  (一)2017-2018年,旅遊出行保險總體上呈上升趨勢,酒店取消險、航班延誤險等消費體驗更強的保險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春節期間旅遊出行相關保險累計總保費1.93億,受上述2項因素影響,同期下降約15%;但仍是2016年春節期間保費收入的150%,這從側面反映了旅遊出行保險在這兩年呈上漲態勢。
  • 旅遊險理賠的幾個時間節點你了解嗎?
    旅遊險理賠時間節點有以下幾個:提出申請理賠的時間根據旅遊險保障內容不同,能夠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理賠的時間也不同。例如1、財產遺失險:如果在旅行中被保人的貴重物品或證件丟失,被保人應在24小時內前往警局或相關機構報案並取得書面證明。2、如果是醫藥費用索賠,那麼被保險人在支出醫藥費用後,要保留所有相關文件,在治療結束日起的三十天內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
  • 旅遊意外險有必要買嗎?旅遊險的種類有哪些?2020旅遊險最全購買指南!
    下面具體來看看,哪些旅遊險最值得買? 三、國內旅遊險,哪款值得買? 旅遊險網上有很多,價格差異也非常大,深藍保實驗室找遍全網,為大家優選出 7 款旅遊險:
  • 學生團新加坡行程因疫情取消,利寶保險全額理賠
    這個時候,大家紛紛開始向旅行社申請退款,殊不知,不少旅行社習慣在行程開始前,就跟目的地方的酒店、景點等進行了提前的付款預約,這就會造成,很多申請的退款,退不下全額,從而造成了不少糾紛事件。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團,卻是要幸運的多,雖然出行被迫取消了,但好在每個人的團費得到了全額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