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致力於「不務正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1-02-19 看理想

曾經在豆瓣看到過一個熱門話題,叫做「讀博厭學期間你都幹成了什麼不務正業的事?」

這個話題下面的回覆簡直五花八門,有成為樂高大師的,有和朋友一起經營貓舍的,有成為B站舞見的,還有回家劈柴餵雞的……

只能說俗話說得好,寫不出論文的人總有一雙充滿了好奇的眼睛,能夠在這個世界的各種地方發現樂趣。

同理,工作之餘的「不務正業」行為也令人精神振奮,當工作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業餘愛好才是生命中的火光……

就此,我們發起了一次徵集,收集了大家引以為豪的「不務正業」的故事。雖然無聊是生活的常態,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做一個有意思的人。

「做紙模和拿手術刀本質上是一回事」

@白襲明  95後

我是一個醫學生,做紙模這個愛好可以說比較符合「不務正業」這個主題吧,畢竟學醫課業還是很繁重的。

做紙模相當耗費時間,主要晚上累了的時候或是閒下來的時候做一點。一個紙模可能就要做兩三周了。

*紙模:一種由紙(通常是厚紙或卡片)製成的模型,需要用剪刀把列印在卡紙上的部件一件件的剪出來,再用膠水進行拼砌。製作是一個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難度比較高。有些精密紙模可達到數千個零件,製作周期需要半年以上。

第一次做正好趕上五一假期,當時同學都出去玩了,我在宿舍宅了兩天,最後是通宵做到早上五點完成的。

我覺得做紙模既需要很好的耐心,又需要比較精細的操作,比如用美工刀裁紙、很小心地折模型、粘模型之類的,對於耐心和操作都是一種很大提升。所以也算是間接培養了做醫生的品質了。

「如果生命也像一座可以環行的島就好了」

@大亮 95後

我是一個學習生物科學的學生。大學期間,有段時間壓力比較大,不想學習,就覺得自行車車輪轉動時鏈條和齒輪的聲音,像白噪音一樣,解壓舒適而令人上癮。

在臺灣交換期間,毅然決定去單車環島。7天,1029公裡,一個人,一輛車,一頂帳篷,一個睡袋,我的練習曲。

我一直在練習獨自行走,想著如果有一天能夠走得更遠更穩了,就回去吧。

一直想去看看大地的盡頭是什麼樣的, 所以不惜在到達恆春的傍晚,摸黑多騎四十公裡去墾丁最南端。大地的盡頭是什麼樣的呢?其實什麼都沒有哦,因為是晚上啊。但是很寬闊。

就在那裡,也許是因為害怕,也許是因為太累了,我第一次被那種強烈的「想要回去」的念頭佔據了思維。如果生命也像一座島就好了,這樣當我枉然地遠行,最終還是會與那些生命重逢。

那天晚上,我的耳朵裡只有潮溼的蟲鳴、海浪和鏈條的奏鳴聲。鏈條聲真的很好聽。

清晨時在屏鵝公路孤星、月光、朝霞與早潮陪伴下的鏈條聲,很好聽;花東縱谷驕陽烈日下,風吹麥浪之中的鏈條聲;很好聽;下坡路時一路迎風呼嘯中的鏈條聲,很好聽;飛馳而過的機車和留下的加油與鼓勵中的鏈條聲,被淹沒了,但我想也會很好聽。

一個人騎車最大的敵人是寂寞,人一寂寞就容易瞎想,比如我想明白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單身了二十年,而且還完全沒有找男朋友的欲望?因為,如果一個男生沒有辦法一個人在7天之內完成單車環島,那麼他也就只能作為拖後腿的存在了。

想起了《練習曲》裡面的一句話,好像真的是「有些事現在不去做,就永遠不會做了。」

「想要用編程來創造一個賽博朋克世界」

@YUKIHIME  80後

我之前的工作是給企業客戶做技術諮詢,現在在自己邊做項目邊學習量化分析,算是自由職業,寬客。

寫小說是我最開心的事,我有空就會閱讀,加上我程式設計師的「世界觀」,一做到個有意思的夢、或有感而發,我就寫下來,所以時間久了,積累下來了些零碎的素材。

真正想自己寫個小說是在我認真做了《一千零一夜》的筆記之後,我一下子覺得以前讀的書經典太少了,所以一邊讀新的題材的書,一邊就想表達自己想法。

這種念頭是2017年開始的,我去年離職後就抽空寫了。現在還會堅持每天寫點東西,或多或少的,科幻題材是最感興趣的、充滿希望的領域。

我的個人感覺是做程式設計師真的很幸福,可以想什麼點子就能實現出來。我未來的目標是要用程序、或書寫文字、或畫畫來創新出來一種編程思想。

這麼說太玄,舉個例子:畢贛的路邊野餐就是畢贛的編程思想,徐冰的拼音文字、表情包、天書就是徐冰的編程思想。

至於我自己的編程思想,可能和未來的賽博朋克世界與實現自由平等博愛有關吧。

「瞎畫多年,一朝成真」

@linlan7421  90後

我過去是一名程序媛,現在是一名藝術館運營。

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神奇啦。過去的工日常是各種軟體測試的活兒,現在換成了以藝術館的公眾號運營 + 溝通展覽合作 + 計劃去下一個展覽/藝術館取經為主要內容。

我本科是計算機專業的,但從小喜歡瞎畫,大學的時候在小賣部看上了一個小小的空白本子,買了,然後每天上課/夜自習/放空的時候,繼續瞎畫。

後來也在學校裡找過美術老師,老師見我這麼一個非專科、對西畫和傳統水墨均一竅不通、也沒見什麼天賦、而且嘴巴這麼笨只會說「我想畫畫」的人,可能是嫌我煩了想趕緊把我打發走,最後說:明天你來畫室看看吧,先待個幾天,待不了就走。 

寫字畫畫就此進入了我的生活。

後來幾年一晃,我大學雙學歷拿到了,但是考研失敗了(中國美術),意志不夠堅定的我考慮了現實情況之後,回到了計算機的路上,幾乎沒有再寫字畫畫。原因是,幾乎每次鋪好紙,拿起毛筆,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畢業之後到一家IT公司實習了一年多。期間各種內心糾結、煎熬。那部電影——《烈日灼心》,差不多就是大學畢業之後我在那段時間的感受吧。

實習合同到期之後,在家待了將近一年,想要做個決定,做個了斷。

然後就跑到一家藝術館應聘了,賺點基本的生活費,工作內容也是跟藝術相關的事,工作時間也比之前寬鬆很多。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有在「狠命」補藝術館內各種展品相關的知識,上軌道之後,有時候兩三天每天晚上都寫、畫,有時候整個月都沒碰過筆。

今年年後從老家回來,忽然又覺得,就這樣嗎?這樣,跟之前IT的時候有什麼區別呢?覺得挺沒意思的,於是又開始有規律地寫字畫畫了。

現在差不多是每天上班前畫個把鐘頭,晚上睡覺前寫個把鐘頭吧。總之,逐漸相信自己能擁有一個更好的心態來活著。

「寫故事是平凡生活中的大冒險」

@薊犁的瘋狗  85後

我的本職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生產工程師,決定去年在機核寫故事的初衷是想要自我挑戰,而且本身覺得會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

我很喜歡讀小說,在讀了很多好的小說和一些糟糕的小說之後,覺得自己或許也能寫。

此前斷斷續續寫過一些,屬於自我娛樂的那種故事,所以決定18年在機核網每月寫一篇短篇故事,對於自我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有一種冒險即將開始的感覺。

「現代神話」這個主標題是機核的編輯給出的,其實很契合我所寫的故事的主題。我原本的主標題是「眾神的節日」。我將所有故事的主題定為「克蘇魯神話和節日的結合」也是多少受到機核上很多文章的啟發,加之我本身更傾向於喜愛非現實性題材,所以在這個主題下,我在正式動筆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很多有趣的點子,可以來擴展成為一個好的故事。

12篇「現代神話」故事裡沒有全部都和克蘇魯神話相關,《中秋》一篇是關於意識投影的,《中元節》是一個鬼故事,《萬聖節》是一個重寫了好幾遍才最終定型的鬼故事,《端午》和《重陽》是關於中國本土神話的。最後一篇《冬至》則是和最初的一篇試水故事《門》聯動的,也算是作為首尾呼應。

整個12篇寫下來,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構建故事的樂趣。

 

史蒂芬·金在他的《寫作這回事》(《On Writing》)一書中說,他認為故事就像是埋在地下的化石,而作家要做的事將化石儘量完整地挖掘出來。

現在寫故事這件事已經變得更有意義不僅僅是對於個人的一種修行,而是成為一名創作者,為讀者帶來快樂。感謝我所得到的支持,感謝那些讀我故事的人。這是人生的一小步,也是自我的一大步。

「練琴是我延遲獲取快樂的能力」

@180****1928  90後

作為一個工作也很忙的會計,自己最「不務正業」的愛好就是拉大提琴了。我算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業餘選手,目前已經可以拉《夢幻曲》(六級)、《天鵝》(八級)。

我從五歲多開始學鋼琴,不管有沒有條件找老師的情況下,都沒丟下過,所以可以說有學其他樂器的基礎吧。

小時候沒條件完成我大提琴的心願,所以只能等工作之後,趕緊攢了半年的工資,買了心愛的大提琴,然後幸運地找到了我的老師,開啟了我的大提琴業餘生活。

為了練習大提琴,我甚至戒掉了午睡,在沒有特殊事件的時候,基本保證每天中午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雖然犧牲了睡眠,但我比之前更快樂了。

忽然想到了道長說的那句「延遲獲取快樂的能力」,不知道表達得準確不準確,大概是這個意思吧。我覺得獲取幸福感,往往是在這些沒用的事情裡

其實在發起這次徵集的時候,只以為大家「不務正業」的行為都是枯燥生活中的某種調劑,最後卻發現這些「沒有用」的愛好往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說,什麼是「正業」,什麼又是「不務正業」呢?


如果一個愛好在漫長的時間中悄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讓我們變成了一個更有趣、更豐富的人,這還算是一種「不務正業」嗎?

畢竟,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很有發言權的梁文道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

我們總希望做的每件事、度過的每一刻都要有用,於是不再留時間散步了,不願意坐在窗下發呆了,換句話說我們不閒了,這樣其實少了很多孕育靈感的機會。

當我們失去這些機會,人就不太會有大的變化,很難跳出原有格局。

為什麼?你看「用」是什麼意思?它就是你設想好的目的。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那些既定目標,你就沒辦法發現在這個目標範圍外,更廣闊的可能性是什麼。

所以,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而那些「不務正業」的人,其實也正在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人生。

Hi~ 這裡是「看理想·小紙條回收站」,一個想和你聊一些有的沒的的小專欄。

我們會在微博@看理想vistopia 上拋出話題,收集大家的小紙條投稿,再加上一些公司內部的私貨,共同組成這個不太正經但是很有意思的「小紙條回收站」。

期待你的參與,也期待與你的下次見面。

內容編輯:蕎木

策劃:看理想編輯部


轉載:請微信後臺回復「轉載」

商業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相關焦點

  • 你在「動森」裡遇到的那些「醜動物」,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被高價收購的網紅動物,和那些被嫌棄趕走的小可憐《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共有 383 位動物居民,但並不是每一隻動物都深受玩家喜愛。「怎麼樣才能讓小動物主動提出搬家的請求?」類似的討論在遊戲上線初就引發了玩家們激烈的討論,有玩家認為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自己的自由,即便是在現實中,大家也有權利選擇自己和誰成為朋友,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動不動就上升到「道德」的層面;另一方面,也有玩家覺得那些「醜動物」固然不討喜,但大可好好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再做定論,你會慢慢發現「醜動物」也有特別美好的那些閃光點,繼而也會發現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面。
  • 那些一吵架就把孩子「支開」的父母,後來都後悔了
    Photo|Jordan Willi沃特斯後來把自己的感想發在美國的『情感〈Emotion〉』雜誌上。我們翻閱了她寫的這篇文章,總結一下她的觀點:● 你總是覺得,壓抑那些負面情感,能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但其實這不對。
  • 那些因為懷孕而結婚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大多數人也同樣是這樣做的,先結婚再生子。可是,不得不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是在婚前已經懷孕待產,而不得不匆匆結婚,以完成先結婚再生子的「固化流程」。其實傳統意義上,大家都會覺得這樣並不十分光彩。但是為什麼現在又會有那麼多人都是「奉子成婚」呢?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將就」。
  • 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人在高考的時候,就有這樣一種想法:熬過這段時間,等上了大學就輕鬆了。所以,有些同學上大學後,真以為自己是來享福的。學習不上心,時間都花在娛樂上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Power Clean : 這個「不務正業」的清理工具,卻十分好用 #Android...
    Power Clean : 這個「不務正業」的清理工具,卻十分好用 #Android 一個清理工具應該是什麼樣的?
  • 「極端性格的背後」那些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形容。為此,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父母,不斷濫用自己的權力,每日裡以「愛孩子」的名義,卻生生把自己的孩子嚇得要命。又因為這些受害者「只不過是孩子」,他們的痛苦一直被淡化、被無視,被忽略不計。最讓人悲傷的,是這條高贊回答下面,大量陌生網友找到了強烈的共鳴。他們說:「原來我不是一個人。」「看到突然很難過,因為一樣一樣的。」
  • 那些對工作說了886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恰好,前段時間很多人在後臺給我們留言說自己在工作上遇到各種各樣的糟心事,但因為實在是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既想離職又捨不得。於是上一期的槓局我們就徵集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從中挑選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發言,一起來看看那些決定了886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
  • 那些喜歡喝奶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圖片來源:網絡 六夫人看了一眼說:「哦,這是在排隊買網紅奶茶,俗稱『打卡』……」 我當時就驚了,甚至一度懷疑是什麼「小鮮肉」明星在賣奶茶,或者是商家請來的群演
  • 「不務正業」的馬斯克開了一所小學,人工智慧是必修課
    「我們讓孩子動手去拆發動機」Ad Astra 的名字來自拉丁語,意思是「to the stars」,通往星星。聽起來就很有馬斯克身上的浪漫主義理工男氣質。2014 年,因為不滿意傳統的教學模式,馬斯克為他的 5 個兒子創辦了這所學校。到現在,這裡大約有 40 名學生,其中一半是 SpaceX 的員工子女。
  • 後來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怎麼樣了
    有人高考失利,有人荒廢高考,後來有人去了清北,有人去了本科,有人去了專科,原來的我們還可以平等坐在一起學習,後來我們變成了漸行漸遠的平行線。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終於你們都畢業了,人家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事業,年薪百萬,而你無處可尋,無處可落,曾經在一起胡吃海喝的也散了,你們最後的還是被現實分在了不同的階級。
  •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經得起命運敲打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我們誠意推薦幾個精選過的優質微信公號,願能拓寬你的視野,更新你的觀念,每一篇推文都值得點開,快來關注,在這裡看見另一種可能!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簡介:國家大事從不缺席,輿論場中抽絲剝繭,作為專業的國家級新聞媒體,《中國新聞周刊》始終堅守著新聞人的立場和擔當。
  • 網上那些經常「呵呵」的,都是什麼人?
    經常「呵呵」的人,你心裡一定有許多的苦吧。不然,怎麼修煉出這幅鬼樣子。陰陽怪氣,裝神弄鬼,自作聰明,唧唧歪歪。。。這些詞,都是你們的寫照。中國遊客瑞典事件,你們呵呵;扶人被訛事件,你們呵呵;馬雲退休,你們呵呵;劉強東美國事件,你們呵呵——有話不說,有屁不放,你們呵呵個什麼勁。梁漱溟先生說過,「苦悶的來源,即在於心地不單純。」
  • 那些在 4S 店裡銷售的新能源車,後來怎麼樣了?
    「造車新勢力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發力,其中特斯拉「一馬當先」拿下 21,952 臺,蔚來「產能有限」收穫了 5,291 臺,理想僅憑藉「單一車型」也取得了 4,646 臺,小鵬則穩步提升到 4,224 臺,大家都在刷新了各自的交付記錄。 那麼「造車新勢力們」歷史新高的銷量表現,會不會讓傳統品牌感到一些危機感,在終端銷售策略上有一些調整呢?
  • 那些畢業後選擇在國內做博士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在國內做博士後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呢? 師資博士後的困境與拼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全國共有 67 所高校實行師資博士後制度,其中 53 所為「雙一流」高校。
  • FGO:各職階不務正業從者大盤點,想知道他們佔了多少比例嘛?
    搞得如今比起近戰弓兵,要是哪天實裝了一名只會遠程攻擊的弓階英靈才讓人驚訝不已……而如今各職階不務正業的英靈已經非常的多,小編此回也將這些英靈以及其在職階中所佔的比例整理計算出來了,到底不務正業是不是主流呢?一起來看看吧!
  •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太多家長把孩子的「善良」當「懦弱」
    一項調查顯示,如果你再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81%的家長會回答「成功的、幸福的孩子」,而不是先前所說的,希望孩子成為「懂得關愛的好孩子」鼓勵寬容、慈愛的同時,卻不要求孩子具備這些品質,於是,「善良的孩子」越來越少,習慣、享受和別人競爭的「成功孩子」越來越多。
  • 「爸媽必修課」訓練孩子自覺性從「照鏡子」開始
    其中有一道問答題:「你每天早上睜眼之後,到晚上睡覺之前,你有沒有主動去跟10個陌生人打交道?」「信任」能縮短人與人的距離這個調查背後透露出一個重要元素——信任。信任大家都不會去做越軌的事情,你才會很放心地跟初次見面的人打招呼、道早安。
  • 那些在 4S 店裡銷售的新能源車,後來怎麼樣了?_易車網
    「造車新勢力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發力,其中特斯拉「一馬當先」拿下 21,952 臺,蔚來「產能有限」收穫了 5,291 臺,理想僅憑藉「單一車型」也取得了 4,646 臺,小鵬則穩步提升到 4,224 臺,大家都在刷新了各自的交付記錄。那麼「造車新勢力們」歷史新高的銷量表現,會不會讓傳統品牌感到一些危機感,在終端銷售策略上有一些調整呢?
  •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像電氣這樣的工科專業,一般就讀的女生很少。對多數女生來說,哪怕學習很好,但在就業方面,都不如男生有優勢。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但是,實話說,女生學電氣又怎樣,至少在青春年華中,也同樣有過迷茫、有過無措,並有著對此的堅韌努力和不屈奮鬥的苦和累,有著如今回想起來的翻翻感慨和那些已經銘刻的韶華記憶。。。截圖來源:知乎,部分內容來源網絡,證才通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