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在三明|擴量提質,持續增強百姓教育獲得感——三元區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側記

2020-09-11 三元區融媒體中心

●三明日報記者 羅鳴灶 三明日報三元記者站 黃柳青 張 毅

九月,開學季。

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桌……新學期,走進三元區新東霞小學,呈現在師生眼前的是一個美麗的新校園。

新東霞小學一角

教育承載著百姓對孩子上好學的熱切期盼。近年來,三元區委、區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有效緩解轄區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問題,加快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新起點接續譜寫三元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

只爭朝夕 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9月1日,三元區建設小學五年段學生告別舊教學樓,進入校園右側新建的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A幢教學樓上課。

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是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之一,學校用地面積約26畝,總建築面積17072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億元,設計規模為36個教學班。

去年10月,第三實驗小學徵遷工作啟動,歷時100天完成6家企業8幢廠房和6棟居民樓191戶居民徵遷任務。今年3月23日,校舍建築進入施工階段。8月23日,經過150個日夜奮戰,A幢教學樓如期於秋季開學交付使用。

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

只爭朝夕,苦幹實幹。三元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按「天」計算的速度背後,是市、區黨委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凝聚著三元區廣大黨員幹部和教育戰線教職員工的辛勤汗水。

徵遷是項目落地重要保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教育用地徵遷納入『衝刺50天、徵遷大攻堅』活動重中之重項目,確保徵遷工作按時完成、按時交地。」三元區教育局黨委委員鄧福生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洋片F地塊徵遷指揮部抽調124名幹部,分14個小組,採取分組包幹、領導掛包方式,堅持「五加二」「白加黑」,每天一通報,每周一匯總,與時間賽跑、與任務角力,籤約、騰房、拆除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在100天內交出全面完成第三實驗小學徵遷任務的亮眼成績單。

東霞小學閱覽室

新東霞小學需新徵用地14368.51平方米。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指揮、親自協調,富興堡街道和城東鄉密切配合,徵遷幹部加班加點,如期完成房屋徵收和菜地徵用工作,學校建設按序時推進。

項目一旦確定,徵遷迅速啟動。第三實驗小學和新東霞小學今年秋季開學能夠部分或整體投入使用,是三元區高效推進地塊徵遷的生動註腳。

目前,在市區6個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中,三元區新臺江小學已在進行「三通一平」施工,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富興校區在完成土地農轉用報批後,將啟動徵遷工作。

三明市第十二中

徵遷工作高效完成,項目建設如何提速?

機制活則全盤活。我市建立健全推進教育應急項目建設工作機制,按照「程序不減、時限壓縮、應急管理、四項保證」要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在徵遷、地勘、立項等各環節交叉作業,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壓縮審批辦理時限。市城發集團倒排進度,日夜趕工,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按照應急項目建設工作機制要求,全力配合,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為項目建設速度發揮應有作用。」鄧福生說。

10月30日,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將整體交付使用。「新東霞小學建設用時250天,我們前後用時210天,一所建得比一所快。」三明學院附小副校長、附小三元分校執行校長陳永進說。

三元區第三實驗幼兒園

加大投入 辦學條件提檔升級

辦好教育要帶著真摯的為民情懷,更需要真金白銀投入,才能把惠及千家萬戶的實事辦實辦好。

8月30日,新東霞小學校長黃明全在學校藝體館學術報告廳,為一年級家長作了一場新生入學報告會。走出報告廳,家長們紛紛在大門口的展板前駐足觀看,由衷地感慨新舊東霞小學對比發生的顛覆性變化。

時光回溯35年。三元區東霞小學創辦於1985年9月。1996年8月,原三元區富興小學合併到東霞小學,學校佔地面積907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675平方米,原設計招生容量為18個教學班,900個學位。

城鎮化進程加快,學校學位不足。近年來,東霞小學通過佔用功能室,超負荷招生開辦了27個教學班,學生數1400多人。隨著南部新城東霞片區永嘉天地、御江首府,以及中央學府、南城首府、東霞D地塊等樓盤先後開發,東霞小學學位缺口更加嚴重。

「原來的校園非常擁擠,學生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黃明全指著兩張原東霞小學生課間操照片說。

新東霞小學佔地面積2344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862平方米,建有三幢教學樓、一幢綜合樓、一幢藝體館、一條200米跑道,學校可以開設48個教學班,新增1050個學位。

「智能化」是新校園最大亮點。「學校有完善的智慧校園系統,各班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黃明全說,專用教室應有盡有,其中還有機器人教室、3D創客室等專用教室。

走進「智能書法室」,「人工智慧+書法教學」技術,將傳統書法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讓書法學習更加系統、直觀、簡便,不僅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明三中書法室

和新東霞小學一樣,智慧校園系統同步建設,第三實驗小學軟硬體不斷提檔升級。

以各班級的納米黑板為例:打開按鈕,可以用無線鍵盤、滑鼠無線上網;計算機屏幕與黑板連為一體,輕鬆實現手寫文字、繪圖、加注等功能,使用流暢穩定可靠……

「新設備非常便捷,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三實驗小學五年(3)班張桂芳老師說,新教學樓不僅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教師講臺改成了辦公檯,教室安裝了護眼燈,為學生們營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

三元區教育局以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為契機,對全區教育城域網進行技改升級,轄區學校萬兆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成為全市第一個全網萬兆接入的教育城域網,實現了優質、高速、穩定「校校通」。

辦學條件提檔升級需要加大投入。目前,三元區僅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就需投入7.18億元。同時,區委、區政府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建立的「政府統籌、國企代建」「應急管理」等機制,用足用好專項債政策,保障了各項目建設能夠順利實施。

巖前中心幼兒園

合理布局 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有學上」,還要「上好學」。三元區教育局加大學位供給力度,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今年秋季入學時,新東霞小學的家長為孩子們能在新校園上學而感到高興;建設小學不少家長發現學校班額變小了,教室的活動空間更大了。

變化只是開始。目前,三元區正加快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預計今年10月,三元區實驗幼兒園可以完成整體驗收並交付使用,三明學院實驗幼兒園明年春季可以開園,三元區新臺江小學、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富興校區明年秋季開學將迎來新生。

直面短板,自加壓力。在加快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的同時,三元區今年規劃實施了新建三明十二中教學綜合樓等8個民生項目,並同步實施教師周轉房建設等6個項目。

三元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紙藝坊

據統計,三元區6個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和9個教育民生項目建成後,可以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710個、小學學位7020個、初中學位1800個,轄區學校布局將更加科學合理,大班額現象將逐步消除。

以建設小學為例。學校設計規模18個班、900人,隨著入學人數逐年增加,擴招到30個班、1500多人,不僅佔用功能室,形成大班額,而且學生活動空間不足,學生做操時手伸不直,只能在樓上走廊安排學生做操。

第三實驗小學與建設小學連為一體,兩校合併辦學可以設48個教學班,既可以分流老學校一小半學生,每年還可以多招收3個班,增加學位900人,周邊居民不再為孩子上學焦慮了。

大處著眼,科學謀篇布局;細處著手,精心規劃設計。為了充分發揮新建學校育人功能,三元區教育局以項目為單位,提前組建由教育局幹部、相關學校領導組成的籌建工作小組,從項目設計階段開始,提前介入項目建設每個環節。

「學校附屬工程、校園環境設計等方案,都是經過反覆討論、反覆修改、幾易其稿才形成,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環境育人作用。」陳永進說。

新東霞小學校園規劃布局合理,處處洋溢著濃厚文化氛圍。

「校園裡,桂花香,一朵一朵競芬芳。枝兒擺,葉兒搖,請你別在樹下跑。」漫步新東霞小學校園,師生創作的童謠處處發揮著育人作用。

童謠創作傳唱活動,是東霞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特色工作。「新東霞小學和原校園連廊相通,臺階相連,形成一個整體,童謠校園文化也得到很好傳承。」黃明全說。

三元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辦好教育,硬體是基礎,質量是生命,教師是關鍵。三元區設立教學質量獎教金,全額兌現教師文明獎、綜治獎等,落實農村中小學教師鄉鎮工作補貼、生活補助等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2020年,共4位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86位教師獲區級嘉獎、優秀教師、優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廣大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疾。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三元教育將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相關焦點

  • 滿意在三明丨三元區教育民生工程結碩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切實緩解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的問題,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三元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在2019-2022年間,新建、改建、擴建一批教育應急建設項目,進一步補齊教育領域突出短板,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滿意在三明 | 精心辦學惠民生!三明市多措並舉加快補齊教育短板
    教育事業是有效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如何才能給學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去年以來,我市通過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補齊硬體短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舉措,推動全市教育軟硬實力發展,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滿意度。
  • 營口持續提升百姓教育獲得感
    圍繞關鍵補齊短板 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營口持續提升百姓教育獲得感營口市實驗中學的體育課上,學生分為兩組開展足球訓練。記者徐鑫在政策、資源、財力、建設上優先保障教育,強化師德,整治行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打造教育新生態,讓營口教育的社會滿意度持續提升,民眾獲得感明顯增強。而營口教育系統新近提出的樹立全程教育觀理念,即把高中階段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前置到小學和初中,更是讓許多在校生的家長感到滿意和放心。
  • 三明三元:為民建城 城為民享
    11月30日,在三元區荊東村荊東老街改造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搶抓工期,加緊開展沿街立面改造工作,確保春節前序時完成目標任務。荊東片區開發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五個十」重大項目之一,也是三元區「四大片區」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打造山區教育「三明模式」
    臺海網9月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三明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基礎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不斷深化「均衡發展、協同培養、正向激勵」三大機制建設,著力補齊教育短板,抓改革、塑內涵、提質量、促公平,教育質量和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教育改革部分做法經驗得到省教育廳充分肯定並推廣,打造了山區教育的「三明模式」。
  • 三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秘密」在這裡
    三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近年來,三明市著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開展「六無」村(社區)建設活動,去年全市694個村(社區)達到了「六無」村(社區)建設標準;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調解優先,在聯動大調解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做強人民調解、深化行政調解、推進司法調解、創新行業調解,不斷提升調解智能化水平,構建和諧社會,讓平安城市更有底氣。
  • 三明:三元區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讓山更青,讓水更綠!
    規劃先行 注重集成 三元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9個,包括東牙溪、薯沙溪流域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溪源溪、漁塘溪流域綜合整治項目,沙溪流域荊東小溪水環境治理項目,槐坑垃圾填埋場整治工程,以及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
  • 三明:加速補齊教育短板
    臺海網8月7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8月初,記者走進三明市區建設中的滬明小學,看到教學樓已基本完工。據悉,這是三明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之一,去年12月開工,目前已完成項目主體工程超過90%,學校領導班子已配備齊全,首批18名教師到崗到位,教學設備基本採購完成,9月可正式投入使用。教育項目快馬加鞭是三明補齊教育短板的抓手。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讓山更青 讓水更綠 ——三元區推進山水林田...
    在充分考慮減輕全區自籌資金壓力的基礎上,三元區科學合理地將轄區內在建及近三年(2018-2020年)急需建設的項目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增強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的針對性、系統性。加強組織 統籌推進生態修復工程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
  • 莆田市仙遊縣全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設教育強縣
    會上通報了教育強縣工作取得的成效,公布了仙遊縣教育局《關於表彰2020年中高考成績優異師生的通報》等,這是該縣實施教育強縣戰略結出的豐碩果實。近年來,仙遊縣委縣政府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出發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力補齊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整體實力,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眼下,新學期拉開序幕,全縣上下正以一鼓作氣的魄力,勇於擔當的實幹,辦人民滿意教育。
  • 關於徵集三元區部分學校校名的公告
    為切實緩解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的問題,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三元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在2019-2022年間,計劃新建小學2所、幼兒園1所。為給這3所學校取個具有內涵的校名,達到「聚人心、高起點、樹品牌」的目標,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部分學校校名。
  • 三明市加快補齊教育短板 多所新擴建學校秋季投用
    ,為了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努力實現「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優化市區學校布局,通過新建學校、擴建學校,擴大全市學位供給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盼,努力讓群眾共同享受到教育發展的成果。
  • 遍栽桃李樹 廣育棟梁材——仙遊縣全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設教育強縣
    會上通報了教育強縣工作取得的成效,公布了仙遊縣教育局《關於表彰2020年中高考成績優異師生的通報》等,這是該縣實施教育強縣戰略結出的豐碩果實。近年來,仙遊縣委縣政府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出發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力補齊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整體實力,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眼下,新學期拉開序幕,全縣上下正以一鼓作氣的魄力,勇於擔當的實幹,辦人民滿意教育。
  • 潮州潮安區推進教育現代化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   潮安區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0年,潮州市潮安區教育系統為全區人民交上了一份答卷:中小學校布局持續優化,多所「麻雀」學校撤併整合;區第二中心幼兒園正式開園
  • 三元區這3所學校,由你來命名
    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部分學校校名具體內容如下↓↓↓為切實緩解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的問題,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三元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徵名學校基本情況1.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與建設小學合併辦學徵名。
  • 城廂:補齊短板 教育擴容提質
    包括泗華小學在內,新學期城廂區有7個教育類項目交付使用,新增學位超過1萬個。今年底,該區還有一所幼兒園和一所小學將投用,可再增加學位1350個。除了完善教育布局外,城廂區還在基礎設施提升、教師培養等方面發力,優化資源配置,全力推進教育擴容提質,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踐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 三元區這3所學校,由你來命名
    ↓↓↓為切實緩解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的問題,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三元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該校位於三元區建設小學邊,學校佔地面積26.08畝,總建築面積1.7萬多平方米,總投入1.2億元,能容納48個教學班2400名學生就讀。目前,9月新學期該教學樓先安排8個班的教學,10月底全面竣工交付使用,交付使用後擬與建設小學合併辦學。
  • 三明市三元區這3所學校,由你來命名
    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部分學校校名,具體內容如下↓↓↓為切實緩解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足的問題,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三元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在2019-2022年間,計劃新建小學2所、幼兒園1所。
  • 慶元網丨補齊教育民生短板——我縣加快教育項目建設
    後田幼兒園新建工程佔地面積6070.36平方米,建築面積4650平方米,按省一級示範幼兒園標準建設,規模為12班360個學位,總投資約為2788.8萬元。該項目是國務院、省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中需補建的幼兒園項目。「當前項目按照計劃進度在有序推進,爭取於2021年竣工驗收,並實現秋季開學招生。」吳學洪說。後田幼兒園新建工程只是我縣抓教育補短板的一個縮影。
  • 滿意在三明 | 環境優美,各具特色!三明市區這3所新學校已投入使用
    important}本學期,梅列區滬明小學、三元區東霞小學、三元區第三實驗小學等一批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孩子們進入新學校就讀滬明小學是市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項目位於原三明紡織廠內,用地面積約50畝,設置48個教學班,新增學位216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