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7句話

2020-12-24 父母世界Parents

本篇文章尖叫君梳理了7個容易被忽略的致命隱患或誤區,並附上相對應的防範與自救方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點提醒與幫助。更希望您看完之後,不僅僅是收藏,而是能夠隨手轉發出去。

我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但人總是有心力不逮與疏漏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利害,只是心存僥倖;有些時候我們也可能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也有些時候可能根本沒有接收到這些信息。我們的隨手轉發,或許就能給他們多一個了解的渠道,多一分警醒。這是尖叫君始終堅持分享安全教育內容的初心。

「孩子鎖在家,出去串個門買個菜沒啥事?」

高空墜樓是暑期兒童安全需要特別防範的事故之一。光是這個7月,報導出來的墜樓事件就已經不勝枚舉。

那裝了防護網,是不是就能比較放心了?也不是。

先別怪孩子熊,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若發現自己獨自一人在家中,一般都是驚慌失措,他們可能會想到窗前或陽臺看看父母在哪裡,何時回來,甚至會想辦法走出去找父母。

所以要預防兒童墜樓慘劇,以下這幾件事至關重要:1)最重要的當然是:千萬不能把7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在家裡。別存僥倖心理,很多大人總以為孩子睡熟了,自己出去一下很快就會回來沒關係。也許曾試過1、2次,孩子都沒事,就放鬆了警惕,以為會一直沒事。但誰能保證一直會無事?孩子隨時隨地都會醒來,一醒來看不見大人,就會下意識去找。意外往往就是發生在你存在僥倖心理之時,哪怕只是短短幾分鐘,都可能足以讓人悔恨一生。2)不要在窗臺、陽臺旁邊擺放可以讓孩子輕易攀爬的物品,如桌椅、柜子或靠墊。3)必須安裝防護欄,高度密度要足夠防護。窗戶建議使用內倒窗,這種窗戶從上方打開,從根源上杜絕了孩子爬出窗外的可能性,而且也防盜。

圖片來源|網絡

萬一遇上孩子墜樓怎麼辦?不要盲目搬動,高空墜落往往會造成全身多部位損傷,搖晃會加重病情;這時要做的就是撥打120,呼叫專業救助人員!

「孩子遊泳,我在邊上守著很安全了」

夏日天氣炎熱,水是解暑的好方法之一,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去遊泳解暑。這也讓溺水成為暑假最常見的安全殺手之一。據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的統計,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佔56.04%。

如果施救及時與得當,死亡率或許並不會這麼高。但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很多人對於溺水有非常大的誤區,以致於錯失施救時機。

就像前幾天福建一13歲女孩學遊泳時溺水身亡,事發時教練與媽媽均在旁邊。

據女孩媽媽回憶:

當時娟娟(女孩化名)在深水區練習遊泳,她同伴第一次遊到深水區的時候,看到娟娟弓著身子在水裡,就觸碰了她一下,娟娟沒有反應。當同伴遊了一圈後第二次到達深水區的時候,娟娟身子還是弓在水裡沒有任何反應,這時,同伴才趕忙呼救娟娟的母親。10點28分,在賴女士和張教練的幫助下,娟娟被打撈上來,賴女士和教練一邊打120一邊給娟娟做心肺復甦,直到120趕到,才宣布搶救無效死亡。

很多人可能都誤以為溺水者會奮力掙扎或大聲呼救,其實真正溺水的人通常是無聲無息的。很多時候孩子是在水裡安靜地死去,而在身邊的大人可能渾然不知。

你以為溺水的人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

但實際上他們卻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一張圖生動地告訴你溺水時的十大跡象: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認真記住這些溺水的跡象。特別是爸爸媽媽們,帶娃出去遊泳或溺水,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狀況,而就算你沒有孩子,如果你去海邊、去泳池……若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就可以救一條命甚至是一個家庭。

那如果真的碰上了溺水,孩子該如何自救?從開始溺水到窒息,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但前1-2分鐘,是「自救」的黃金期。所以讓孩子學會自救至關重要,哪怕不能自救成功,也能延長等待救援的時間。只需要2步:

1)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可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這樣反而會加速下沉速度。

2)先屏住呼吸(沒錯,正確動作不是呼吸,而是不呼吸),使身體浮起。四肢放鬆,儘可能把頭向後仰,露出面部,保持仰泳姿態「躺」在水面。如果身邊有適合的漂浮物如空的礦泉水瓶子等等,可以抓住,減緩下沉速度。

待身體逐漸穩定後,再開始調整呼吸(呼吸時,呼氣宜淺,吸氣宜深,這樣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便於他人施救),再作出下一步應對——嘗試呼救或等體力恢復後遊回去。

如果遇上他人溺水,該如何施救呢?救人一定要量力而為及專業。不會遊水的話,別盲目下手,首先是尋找專業救生員及報警;會遊水的話,一定要從背後接近溺水者,託起身體,讓頭露出水面,採用仰泳或側遊上岸。

將溺水者救上岸後的施救方法,最有效的只有一個:

心肺復甦法!!!

千萬不要相信網上流傳的「倒掛控水法」。

如何防範溺水?要避免意外的減少,防範遠比事後補救來得重要。除了要教會孩子必要的自救知識之外,家長也要做好以下幾點:

1)儘量帶孩子去有專業救生員的正規遊泳場所,並且不要讓孩子離開視線。陪同孩子遊泳時,千萬不要分心聊天、看手機或者離開。

有時意外的發生,可能只在幾分鐘之間。前幾天廣東就有一位3歲半女孩溺亡,事發時媽媽剛好到更衣室換衣服,只是寥寥數分鐘時間,天人永隔。

2)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絕對不能獨自或跟同齡人一起到江、河、湖、海及水庫裡遊泳。即便有大人陪同,大人也應該提前熟悉環境並且準備好相應的救生設備。

3)告訴孩子:遠離漩渦及排水口。同時小孩子儘量穿戴好救生衣或泳圈。排水口及漩渦的殺傷力之大,可能誰也擋不住。

(排水口的吸力通常可達到每平方釐米23公斤。一個0.6米深的小型兒童遊泳池,蓄水能力約800公斤左右,如若將泳池內排水口打開,別說是一個人,就算是一頭牛也會被吸住。這也是上文提及的4歲女孩被排水口吸住,2個大人都拉不住的原因。)

孩子很容易對漩渦產生好奇心,家長可以在家中用小盆子及塞子做一次排水口的吸力試驗讓孩子能夠更生動地明白當中的利害關係。

圖片來源|網絡

4)慎防「二次溺水」。遊泳後或一次溺水獲救後,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如呼吸困難、倦怠、乏力、嗜睡、過敏、痙攣等症狀,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我這會兒有點忙,孩子應該能簡單照看好自己」

雖然說國家對人販子的打擊力度提高了很多,但是仍然無法遏止這種犯罪活動,而且人販子的拐賣招數越來越新,稍有不察,孩子就會被帶走。杭州女童小子欣的悲劇就給我們每個人都敲響了警鐘。

然而,比人販子更難防的,是孩子會因為各種原因突然走失,有時即使是在家中,可能就是你到廚房倒杯水的時間,孩子就會消失在你眼前。

比如這個月初浙江一4歲女孩,本來好好的在家裡看動畫片,但就在姥姥去廚房倒杯水迴轉的時間,孩子就不見了,一起不見的還有一個小書包。(據報導:孩子後來在山路的渠中被找到,送醫搶救無效後死亡。)

這絕對不是個案。光是這個7月,各地兒童在街頭走失,險象環生的事件就不勝枚舉。

這些孩子遇險的原因無一不是要去找爸爸媽媽。令人心塞的是,爸爸媽媽們都是過了好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孩子不見從而報警,或者是接獲報警才知道孩子不見了。

這些孩子能遇到好心人是幸運,但若在未遇到好心人之前就出了意外呢?相信父母一定會悔憾終生:為什麼不在事前就做好防範呢?

而對於孩子走失,相信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致命誤區,那就是等24小時後才報警。其實不是,如果發現孩子走失,第一件事應該是:

立刻帶上孩子的近照到附近派出所報警,並請警察幫忙將孩子的信息上傳至團圓系統。

(不管孩子是貪玩走失、還是被拐都可以立刻報警,千萬不要等24小時!!切記切記!!)

除此之外,日常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呢?

1)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外出途中,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在家中無其他大人照料的情況下,哪怕是有事需要外出一小段時間,也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讓孩子獨自留下非常危險,他們會想下意識想要找爸爸媽媽或其他可依靠的親人,走失、撞車等事故經常發生在孩子獨自一人的時候。

2)日常除了要給孩子灌輸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等等安全意識之外,也要教會孩子4個自救技能:

2015年一名5歲女童在上學途中被拐,憑著自己的沉著機智脫險,堪稱兒童「防拐教材」。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戳視頻參考

3)萬一孩子走失或被拐,除了報警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啟用「十人四追法」,留一人在家中,發動親友至少10人向四個方向尋找。

「這些地方車速慢,司機也會讓人,沒太大安全問題」

交通事故也是十分常見的兒童安全殺手之一。

引發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身形較小,容易處於司機的視覺盲點(特別是大型車如公交車、貨車、土方車等);另一原因則是孩子好動,喜歡在馬路、地下車庫跑跳,如果大人沒有及時拉住的話,很容易會釀成事故。

據附近目擊居民講,事故發生在中午11點46分,當時男童正坐在家門口的路面玩。距離男童五六米外停著一輛白色小汽車,「白色小車可能打算在通道裡調頭,估計沒看到小孩,一腳油門下去,把孩子壓到了。」居民說。

事發後物業工作人員稱,「當時車輛速度不快,可能孩子個頭小,司機沒注意。孩子頭部流了好多血,當場就有人報了警。」後經醫務人員確認,男童當時就沒有了生命體徵。

另外,在乘坐公交車時,如果站位不當,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事發後,有公交車司機解釋,車禍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小女孩剛好站在了公交車右前側的視野盲區內。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事故類型,還有兩種交通事故家長也需要特別注意。

一個是兒童騎共享單車引發交通事故。

另一個則是開車門不當引發交通事故。

希望各位車主在發動車子之前能夠仔細觀察周邊環境,以避免慘劇的發生。另外爸爸媽媽們也要做好以下相應防範措施:

1)不要讓孩子在馬路上、地下車庫或大型停車場等車流量較大的地方跑跳玩耍。

2)禁止12歲以下孩子騎自行車。12歲以上孩子過馬路需下車推行。

3)不管坐前排或後排,都要系好安全帶。很多人坐後排為圖舒服,都不喜歡系安全帶,但一旦發生事故,沒有系安全帶的話,容易在撞擊時被大力甩出車窗,或者是帶著巨大的衝力撞向前排,前排的駕駛員容易受到更大傷害。

4)如果有兒童,一定要正確安置安全座椅。15個月以下寶寶的兒童座椅最佳安置方式是反向安裝。

反向安裝| 圖片來源|網絡

4)不管大人、小孩開車門時都應使用「荷式開門法」。即開車門時用距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開車門,強迫自己扭動身體向後看。(如下圖所示)

更多「荷式開門法」介紹可點:

出遊一定要懂「荷式開車門」,爸媽們記得教會寶寶要這樣做!

5)遠離大型車5個視覺盲區(見下圖),特別是在等候公交車時,不要搶跑,不要在車前玩耍,車未停定時,和車保留至少3米的距離。

車輛正前方

長2米,高1.5米處為盲區▼

左右兩則A柱區

3米範圍內為盲區

右後視鏡下方

2米內為盲區

後車輪附近

1.2米範圍內為盲區

車尾

3米範圍內為盲區

「陽臺隨手丟點垃圾,沒人看到的」

除了高空墜樓事故頻發之外,高空拋物致死致殘事件近年也時有發生。

上月深圳一5歲男孩被高空墜落的玻璃砸中,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最終男孩仍然因為傷勢過重不幸離世。

無獨有偶,事隔一月,深圳再次發生高空墜物致6歲女孩受傷事件。

高空拋物除了造成不少孩子傷亡之餘,也讓不少孩子成為「殺人兇手」,被眾矢之的。

高空拋物頻發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貪圖方便,同時也有可能是對其中的危害性預估不夠。

高空墜物的殺傷力有多大?一張圖可見分曉:

圖片來源|常青藤爸爸

那麼怎樣防範高空墜物呢?天降橫禍,難以預測,只能儘量避免。給大家幾點小建議:

1)外出時儘量避免在老化樓房、廣告牌下長時間逗留;遇到施工、裝修路段請儘量繞行,莫為了爭幾秒時間而悔恨終生;如果行經路段有屋簷遮擋,儘量靠裡面行走。

2)從自身做起,減少隱患。定期檢查老化窗戶、防護欄等,一旦發現問題,及早維修更換;不要將任何物品擺放在窗臺、陽臺上。

3)發現他人高空拋物一定要及時制止或舉報。當然,對自家的孩子一定要灌輸相應的安全常識。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可能會想知道高空拋物會產生什麼結果,可以在家裡做一些跟高空拋物相似的物理小實驗或讓孩子看一些相關視頻,讓他們清楚當中的後果。

4)如果條件許可的話,請為高空拋物作以下呼籲:在高樓附近適當的地方,安裝監控,以便確認高空墜物的來源。

(請大家一定要知悉,高空墜物若沒法確定肇事者,受害人可以向所有可能加害的人追責。除非能自證清白,否則整棟樓的人需共同擔責。)

你的一個小善舉,可能會挽救一條生命或一個家庭,甚至是避免自己遭受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天啊,我把孩子落在車裡了!」

據統計,每年夏季,兒童因被遺忘在車內導致窒息及高溫死亡的慘劇時有發生。

近幾年,全國各地幾乎都曾發生過因為大人疏忽而將孩子遺忘在車中致死的事件。新京報曾做過一項統計,從 2013 年到 2018 年7 月的 5 年間,僅僅媒體報導的兒童被困車內事件就多達 141 起。

圖片來源|新京報

那沒被報導的呢?還有多少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在高溫灼烤中掙扎?

數據表示:

6-8月是兒童被鎖車內高發期。被鎖兒童中0-3歲約佔7成,校車是「重災區」。其中因父母忽略封閉環境的危險性而將孩子故意留在車內的案例佔3成,但因大人疏忽大意遺留的死亡率最高,後果最嚴重。還有部分是因為忘帶鑰匙、誤操作等導致車子自動落鎖孩子被困或是孩子貪玩爬進車子被困的

圖片來源|新京報

因一時疏忽嘗一生之苦,你還敢大意嗎?

而比這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父母拒絕即時救援被困車內的孩子。

最後因天氣炎熱,經過消防員的勸說,男孩媽媽同意破拆。消防員用了32秒將車窗破開,這時孩子已經滿臉通紅,渾身是汗。

這波操作簡直令尖叫君目瞪口呆。這位媽媽,你知道孩子被困在車內是什麼感受嗎?一塊車窗難道比孩子的命更重要?

孩子被困車內到底有多可怕?這個公益微電影或許可以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上半小時就能致命。

下圖是成人在不同溫度下的感知:

圖|中國天氣網

而由於兒童發育未完全,體溫上升、體內水分散失的速度遠比成年人快,呼吸系統和耐熱能力也不如成年人,所以他們面臨的高溫風險也更甚於成人。

要如何避免這類慘劇的發生呢?4個要點:

1)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大人下車之前請檢查後座以免遺忘,也不要因為時間短暫就把孩子留下車裡。上車前可以把手機錢包等重要物品放在後座或者在車中貼張紙條提醒自己。

圖片來源|網絡

2)不要貼太暗的車窗膜。萬一不小心把孩子遺忘在車裡,也能讓路人及時發現及時救援。

3)車內準備一些小喇叭、哨子、水壺等物品讓孩子可以通過聲音發出求救信號。有條件的話給孩子準備兒童電話手錶或手機等通訊設備。

4)3歲以上的孩子,要教會他們以下自救方法:

打開雙跳的同時拍打車窗(大多數車的雙跳燈在任何時候都能夠開啟。但多數時候,打雙跳都容易被路人當成違停車輛無視了…)鳴喇叭(但不是所有的車子都能按響的,爸爸媽媽需要測試一下自家車子)打開車門(多數車輛的主駕駛車門都是可以從裡面打開的,如果其他車門因為童鎖打不開的話,嘗試爬到主駕駛位置按下中控鎖)從後座將後排座椅放平(可以連通後備箱),然後拉後備箱的那根逃生的線,這樣後備箱就會開啟,然後從後備箱出來(但不是所有的車都有逃生線)。以上方法,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自家車上具體測試一下。

另外,今年6月發生的一場慘劇也提醒我們要注意一個多數人都會忽略的盲點:後備箱。

除了教會孩子必要的自救方法之外,也一定不要忘記儘早教會他們安全常識,遠離危險場所。

「安全帶沒什麼用,擺樣子的」

暑期裡,各種大型兒童遊樂設施及遊玩項目也迎來了旺季,但同時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就像文首提到的黃山景區遊樂設施下陷致8歲女孩身亡事件,其實並不是偶然。

這只是其中部分案例,由於遊樂設施造成的安全事故遠不止這些。可能有家長會質疑,意外之所以稱之為意外,就是因為發生機率不高,總不能因為這些小概率事件,而阻止孩子體驗的機會吧?

確實,不是所有的意外都能夠避得過,但是若能提高安全意識,儘量排除安全隱患,即使躲不過,至少不受大傷害。那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圖片|國家應急廣播

暑假裡,除了以上7大容易被忽略的致命隱患之外,還有很多安全隱患父母應該要多加注意,比如——

火災

關於火災的防範及自救方法點這裡:

感動又揪心!父母築人牆護女1死2傷:家庭救生包及火場逃生法get!

坐自動電梯、旋轉門或地鐵搶閘有不少人坐地鐵、自動電梯或者是旋轉門都喜歡「搶閘」,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怎麼預防?記住10字箴言:寧等一輛車,不搶一扇門。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景區、小區、商場、廣場的噴泉或景觀地燈觸電景區或小區的噴泉、地燈也是危及人身的安全隱患之一。今年5月,杭州一對小姐妹的遭遇就讓許多父母揪心。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作為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幫孩子進行風險控制。而危險意識,每一位孩子的看護人都必須擁有,並且牢記於心。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快樂成長。

孩子放假,但家長的危險意識切勿跟著放假,別因為一時疏忽而遺憾終生哦。

相關焦點

  • 暑期找兼職實習,這幾點最容易被忽略!
    下面,小袋就給大家說說暑期找兼職實習,有哪些注意事項吧!1.認真查看實習職位的招聘說明。儘管你不可能預測到面試中的所有問題,但是準備一些常見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幫助你想起那些最相關的回答。你可能會被問到以前的工作經歷、相關的課程,還有你的性格等,做好準備會讓你應對得體,也容易得到面試官的好感。 以上就是同學們暑期找兼職實習最容易被忽略的5項內容,希望大家能能過找到合適的暑期實習工作吧!
  • 9個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兒童安全隱患
    育兒路上無小事, 9個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兒童安全隱患 一定要多多留意轉來讓更多的父母看一下~
  • 照顧新生嬰兒這7個重點,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父母千萬別大意
    千萬別忽略一些很小的錯誤,因為也會造成不幸的後果,所以新生兒出生後要注意以下7點:1、不要讓任何人親吻寶寶嘴巴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周,暴露於細菌和細菌會給寶寶造成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僅僅親吻就可以使您的寶寶患有有害疾病,因為嬰兒的免疫系統不足以保護身體或抵抗疾病。
  • 照顧新生嬰兒這7個重點,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父母千萬別大意
    千萬別忽略一些很小的錯誤,因為也會造成不幸的後果,所以新生兒出生後要注意以下7點:1、不要讓任何人親吻寶寶嘴巴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周,暴露於細菌和細菌會給寶寶造成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僅僅親吻就可以使您的寶寶患有有害疾病,因為嬰兒的免疫系統不足以保護身體或抵抗疾病。
  •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容易忽略掉的4點
    父母最容易忽略什麼,取決於父母生命狀態和意識狀態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愛、自由、規則和平等,這些都需要養育者提供的。當這些兒童成長起來成為父母的時候,由於自身的缺失,由於意識不到,所以就容易忽略孩子成長過程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愛與自由,規則與平等。
  • 兒童從眾心理的作祟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暑期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01這段時間,孩子們都已經放暑假了,雖說暑期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刻,但也是危險事故最高發的時候。 因為孩子在家,少了老師和父母的管束,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尤其是當朋友來引誘時,出於個人英雄主義,就更加無法拒絕了。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開學了,請父母嘴下留情
    以下這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管再怎麼生氣,或者開玩笑,也不要對孩子講。1「咱家什麼條件你不知道啊」「咱家什麼條件你不知道啊。」「誰讓咱家這麼窮呢!」特別是最近開學了,父母們都少不了給自家孩子置辦開學裝備,小到筆和本,大到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因價位選擇而產生的親子矛盾在近期尤其尖銳。 窮人家的孩子被富養,固然是一種病。但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說窮,更給他灌輸不安全的金錢觀,長大後要麼過分苛責自己,要麼過於愛慕虛榮。
  • 權威發布 | 暑期私家車出遊、「小候鳥」出行風險加大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出暑期少年兒童交通安全預警
    2020年暑期來臨,少年兒童假期外出遊玩、農村「留守兒童」到城市探望父母等出行需求增加。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少年兒童的出行方式也將呈現出一些新變化。根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分析研究,今年暑期少年兒童交通出行將面臨以下安全風險。一是暑期短途自駕出遊需求增加,少年兒童乘坐私家車出行風險上升。
  • @家長們,這份暑期安全指南「拍了拍」你,快來get
    暑期來啦!難得的放鬆時間,孩子們在家是不是已經放飛自我?每年暑假,既是孩子玩得最嗨的時候,也是各種危險容易爆發的時期。小編提醒家長們,在孩子享受假期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安全防護!@家長們,快來get這份暑期安全指南吧~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們要保持日常的疫情防控,提醒孩子重視個人防護,外出要佩戴口罩、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外出回家先洗手、居家時多開窗通風、不去疫區旅行等。
  • 暑期安全常識——防欺凌篇
    暑期安全常識——防欺凌篇 2020-07-31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市小學7月1日起放暑假 暑期安全提示發布
    上海市小學7月1日起放暑假 暑期安全提示發布時間:2020/7/3 9:48:24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陸梓華    選稿:張丹洋 本市小學7月1日起放暑假。據市教委今年5月發布的通知,本市初高中分別於7月8日、7月15日起放暑假。
  • 愛情中最忌諱說這7句話!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確實會忽略對方的感受,也難免會吵架和鬧矛盾,這個時候"會說話"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我們脫口而出的話,可能會狠狠地傷對方的心,而傷了的那顆心可不會說好就好。今天呢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下:愛情中最不該說的7句話,看看你說了幾句?
  • 暑期兒童安全事故頻發 家長要做好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目前正值暑期,少兒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一次次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據統計資料顯示,意外傷害事故已成為威脅兒童安全的「定時炸彈」,兒童意外傷害發生最多的地點是在家中;其次是在學校和幼兒園、街道和公路上。教育專家認為,少兒意外傷害事故是監護人疏忽大意引起的,監護人要承擔起相應的監護責任,教育孩子暑期不要到外邊野泳,不要輕易相信他人,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一些容易引起意外的物品,同時,暑期家長千萬不能留兒童獨自在家。暑期兒童安全事故頻發7月8日,杭州市淳安縣9歲女童章子欣失蹤案件發生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9個極易被父母忽略的兒童安全隱患!!!
    9個極易被父母忽略的兒童安全隱患!!!
  • 小桃園社區舉辦暑期安全教育講座
    南報網訊(通訊員 陶群)放暑假了,青少年們假期的安全問題也成為家長最掛心的事兒。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平安而愉快的假期,7月4日上午,小桃園社區校外輔導站邀請社區民警李警官和吳警官,在社區會議室組織了一場以「愉快的暑假,安全記心中」為主題的青少年暑期安全知識講座。
  • 陽澄湖鎮澄苑第一社區開展暑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
    暑假是孩子們最喜歡遊水嬉戲、外出遊玩的時候,也最容易成為各種危險集中爆發的階段。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平安、愉快、有意義的假期,這是學校、家長、社區共同關注的問題。7月22日下午,澄苑第一社區聯合蘇州安康通共同開展了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
  • 2020年學生暑期安全手冊來了,請查收!
    現在已經是8月上旬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暑假已經開始了暑期生活豐富多彩但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每年的暑假也是學生安全事故的高發期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們遠離意外傷害呢《2020年學生暑期安全手冊》請各位家長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字馬女孩身後的女孩倒地,提醒父母,孩子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這幾天那位高考結束後做一字馬動作的女生爆紅網絡,如果仔細看視頻,有一個情節再次提醒父母:孩子安全教育刻不容緩。7月8日,長沙一中考點,高考結束大門剛打開,一位紅衣女生難掩興奮,邊向外衝邊做出體操動作一字馬。
  • 80%父母最容易忽略這幾點
    02、不同階段的奶粉轉換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情況之一。這些狀況常常讓新手父母誤以為是奶粉的問題,所以就頻繁給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奶粉,尤其是對1歲以內的孩子,這是非常不妥的做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一款奶粉的味道和母乳相似,因為奶粉的奶源是牛奶或羊奶,這怎麼可能和媽媽奶是一樣的味道呢?寶寶對新食物的適應,真的需要一個過程。
  • 【暑期安全】50條暑期安全提示,給幼兒園、中小學和高校學生
    7.不讓孩子獨自或結伴到馬路邊、水邊、建築工地等危險區域玩耍,防止交通、溺水等事故。8.做好家庭陽臺、平臺等區域的安全防護。教育孩子不向樓下拋東西,不攀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謹防摔傷、墜落。9.中小學暑假安全溫馨提示一、防疫衛生安全1.關注衛生和疾病預防知識,預防傳染病及暑期中暑、中毒,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