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花是我們常見的花卉,它是虎耳草科植物,品種繁多,花色不一。盛開時繁花似錦,星耀奪目,幾盆繡球能變成一個花園。在北方,繡球還是好養耐活的花卉。但是如何把握多開花、開不同顏色的花,很多人沒有成熟的方法。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養護繡球變為我們的花園。
1、繡球的養護環境。繡球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既喜歡溼潤又不能積水;既喜歡光照通風又不能暴曬。雖然稍微耐半蔭,但是盆栽繡球最好每天有4-6小時光照。在山東大部分地方,露天栽植的無盡夏生長勢頭良好,枝節短促有力,不易倒伏、葉片肥厚,花大而豔麗。在山東半島以南,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度,可耐零下五度低溫露天越冬。
2、養護繡球的腐殖土。繡球花喜歡中性、微酸性、弱鹼性、沙質種植土。日常養護時,要保持土壤溼潤、肥沃而又疏鬆透氣的狀態,不要長時間乾旱,因為繡球花喜歡肥水。如果要繡球花長得好,花開得好,就要使用大花盆。大花盆的有利條件是盆土多,水肥多,足夠繡球根系獲取營養物質。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每年換盆移栽;最少也要兩年換盆。
3、修剪繡球花。無盡夏和圓錐繡球都是新稍形成花芽,其它品種都是老枝形成花芽。所以修剪時要注意,對於無盡夏和圓錐繡球,可以在花後修剪定型,清理無效枝和過密枝;其它品種在花後修剪,但是最晚不能遲於8月中旬。對於過長的分枝可以保留15-20cm短截,短截後形成的分枝到20cm時打頂摘心,使整個繡球盆栽形成一個球面。有的分枝因為生長勢頭足需要摘心兩次。三年生以上的老枝如果不短截,基部形成木質化,但是分枝少,開花部位外移。
4、繡球花需要的肥料。繡球花喜歡大肥大水,但不是濃肥水。一般來說,在山東室外生長,5-6月份花期過後,就要半月用一次腐熟的有機肥,花肥以磷鉀肥為主,少用或者不用氮肥。目的就是生長健壯有力的枝條,形成頂花芽。繡球形成花芽的時間多是在7月下旬到秋末。因此盆栽繡球,從立秋到寒露這段時間,不能缺少有機肥。關於澆水次數,筆者的看法是,只要腐殖土不積水,你每天澆三次也沒事。
5、關於繡球花調色的原理和方法。植物的花葉顏色由花青素決定的,全世界已經發現了200多種花青素。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的花青素,如牽牛花含有牽牛花青素,遇酸變為紅色,遇鹼變為藍色;只有飛燕草花青素遇酸變為藍色,遇鹼變為紅色。而花青素的形成受到光照、溫度的影響很大,就是說光照越強,紫外線越強,花青素合成越多;15度以下的低溫與30度以上的高溫也會減少花青素的合成。春秋季節溫度適宜,紫外線照射強,這就是春秋季節很多植物的花朵和嫩芽異常豔麗的原因,也是夏季高溫和高溼下,紫外線弱的時候合成花青素少的原理。這說明花青素是植物用來抵禦紫外線照射的一種防護方式。
大多數花卉都是遇到酸性土壤變成紅色或者紫色、粉色,而繡球花是自然界中少數遇酸變為藍色的花卉。這是因為繡球花含有一種飛燕草的花青素。大家都知道,凡是含有飛燕草花青素的花卉都開冷調藍色花,而開藍色花的植物需要的陽光較少,如藍鳶尾、地丁等,都是喜歡半蔭、陰坡,即飛燕草花青素最不喜歡紫外線。我們用硫酸鋁和硫酸亞鐵的目的是什麼?是改變土壤酸鹼度,而且硫酸鋁的效果要比硫酸亞鐵更長效,繼而改變繡球花內的細胞液酸鹼度,而不是飛燕草花青素與鋁離子結合形成藍色。因為筆者僅使用硫酸亞鐵就能讓繡球花變成藍色,硫酸亞鐵內並沒有什麼鋁離子,所以說這是沒有道理的偽科學。
回到正題,改變繡球花的顏色前提條件是改變土壤酸鹼度,以土壤ph值4-4.5最佳。從時間上來說,硫酸鋁和硫酸亞鐵要早用,在換盆後度過服盆期或者萌芽後就使用,如果出現花苞再用就晚了,如5月份的繡球花就不行了。這是讓繡球花變為藍色的方法,如果使其變為紅色,可以使用過磷酸鈣和草木灰、木炭,使土壤變為弱鹼性。需要注意的是繡球花開完花以後,要及時補充氮磷鉀肥,補充鈣鎂肥。因為酸性腐殖土中鐵、鋁活性大,其它元素流失嚴重。補足這些肥料可以促進花芽分化。
總結:養植繡球花,不能認為所有繡球都能紅色變為藍色,只有含有飛燕草花青素的大葉繡球花才具備條件,如無盡夏一類;又如有些開白花的安娜繡球花、圓葉繡球花就不能變色;也不能認為開紅花就是喜歡鹼性土壤,所以日常養護要使用微酸性疏鬆透氣的腐殖土。越冬時要保持8度以下低溫,促使休眠,來年春天花苞又肥又大。繁殖繡球,一般採取分株和扦插的方式。3月中旬剪截粗壯枝條,每節長約10-15cm,有3個芽眼,用細河沙作為基質,少加點生根粉,預計一個月就生根了;而換盆時可以分株,一個小苗多用點腐熟的豆餅,一年就爆盆了。
以上所述,僅是拋磚引玉,恭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