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公布了《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的相關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稱:考慮到《史記》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在八年級上冊從《史記》中選擇《周亞夫軍細柳》替換《陳涉世家》,且避免歷史學科中出現重複內容。
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一課專列「陳勝、吳廣起義」,詳細介紹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並引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全文如下:
關於《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的說明
日前,有網文稱「新版語文教科書刪掉了課文《陳涉世家》」。現答覆如下:
《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語文統編教材工作啟動後,語文教材編寫組從思想立意、文質兼美、適合教學等角度,吸收以往各個版本教材的優點,結合教材的整體設計結構,綜合考慮安排選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經典性,又兼顧多樣性,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編選最具代表性的,且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文章。
同時,在三科統編教材編審過程中,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複,三科編寫組根據學科特點,統籌安排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的相關內容。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歷史必須講述的內容,因此,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一課專列「陳勝、吳廣起義」,詳細介紹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並引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考慮到《史記》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在八年級上冊從《史記》中選擇《周亞夫軍細柳》替換《陳涉世家》。《周亞夫軍細柳》刻畫了周亞夫治軍嚴明、令行禁止、不畏權勢的形象,文章篇幅較短小、情節性較強,比較適合初中文言文教學。
特此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2月25日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中小學教材修改的傳言多次引發網絡熱議,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多次就此類問題進行回應或澄清。
對於網上反映國家統編教材刪除關於張衡及地動儀的內容。2018年10月1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
經查閱,實際情況是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兩漢科技與文化」一課中專門設計了活動,具體內容及要求如下:「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但是,這個地動儀早已毀損失傳。後來,人們根據《後漢書》的記載,結合自己的研究,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地動儀復原模型。請搜集不同的復原模型,並嘗試理解這件古老的驗震器的設計原理。」
此外,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專門設置「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一課,介紹了中國古代科技巨人及科技成就。
地動儀模型
回應將文天祥從歷史課本中刪除:
教材中有詳細介紹
2018年5月份,網絡上流傳著「將文天祥從歷史教科書中刪除」的說法,引發網民廣泛關注。對此,2018年5月2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稱:
實際情況是,2018年2月已經投入使用的統編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下冊專門介紹了文天祥的事跡。
統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材的第10課《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中,明確寫到「南宋大臣陸秀夫、文天祥等人擁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員,繼續展開抗元鬥爭」。
同時,相關欄目詳細介紹了文天祥「不受利誘,威武不屈」的事跡,還配有文天祥頭像等圖片。
該欄目引用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特別指出文天祥在獄中「寧死不屈,寫下了大義凜然的《正氣歌》」,並「嚴詞拒絕」元世祖的親自勸降,最後從容就義。
回應衛青霍去病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
在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中補充相關內容
有網友反映,2017年新版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舊版,刪除了相關章節,衛青、霍去病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2017年12月1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
關於歷史人物衛青、霍去病的學習內容,原有版本歷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階段,這次統編歷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階段,具體在高一上冊其中一課中專門講授。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英雄人物的了解,編寫組決定在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中補充相關內容。
回應教材刪除魯迅文章:
調整並不是刪除,而是將其安排在最適合教學的地方
對於報導中稱「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刪除魯迅文章」,2013年9月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各套教材中,魯迅作品都佔了較大比重。在這套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入選作品數量排在課文作家首位。
在2001年版的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把魯迅先生的《風箏》編入七年級上冊以「親情」為主題的單元。在十餘年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反映,魯迅的《風箏》一文部分段落涉及的思想背景超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理解力,影響到學生對主題的把握。因此,在這次調整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尊重教師的意見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將《風箏》換下,以避免教學困難。
對魯迅作品在語文教材中的安排,編者是有通盤考慮的。我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不同學段、不同冊次的教學需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和學習的相關作品,慎重放入教材。因此,調整並不是刪除,而是將其安排在最適合教學的地方。
此外,對於有爭議的課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進行過回應。
回應《愛迪生救媽媽》細節引爭議:
新版教材不再選用
對於網上有人對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愛迪生救媽媽》一文提出質疑。2017年3月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
中央對中小學教材建設高度重視,教育部從2012年開始組織全國一流專家編寫了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新版一年級教材於2016年9月替換了原人教版語文教材,2017年9月替換二年級教材,2018年後人教版所有舊版教材將全部更換為新版教材,舊版教材不再使用。在新版教材中,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宋佳音)綜合報導,參考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
監製:王然
編輯: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