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四校的學生果斷把握自招。
定位控江的同學,如果無法走自招,在本區裸考性價比高。
定位其它市重點高中的同學,可以嘗試外區同層次高中的自招或零志願謹慎填報,不要執著於本區中考。
2020年徐匯區中考報名人數約5600人,市統籌下達到徐匯區的高中個階段各類學校招生計劃數約4650人。注意,這4650個招生計劃不含包括通過自薦生、國際課程班、中職校藝術類和航空服務類、中本貫通、中高職貫通等被錄取的考生人數,如果將在這些招生項目中被錄取的人數計算在內,以徐匯區考生的競爭力,2020年徐匯區實際招生總計劃有可能會超過徐匯區中考報名人數,這對考生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意味著2020年徐匯區每一位中考畢業生都有一個進入高一級學校讀書的機會,只是學校類型和培養方向有所不同。
統籌到區的4650個招生名額中,普高4100人。即徐匯區普高錄取率73%。徐匯考生自招競爭力很強,每年除推薦成功的學生,還有幾百名學生通過自薦自招成功,因此,原則上來說2020年徐匯區普高錄取率應>73%!但是徐匯區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招和中考的優勢方面並不相同。
一模定位上中、南模的考生,在徐匯區參加自招和中考有著明顯的優勢。
定位在位育及以下市重點高中學生建議嘗試外區優質高中自招,降維打擊概率大。
定位在區重點以下的考生以中考為主,爭取保本區西南位育或徐匯,否則的話容易高分低就,建議謹慎選擇零志願高中撿漏。
2021年浦東一模沒有區排,A檔是全區前50%,即為普高線,A檔最低分為470分。也就是:470分,浦東區排50%。家長分享:541分,被建平預錄。從以往浦東新區的招生計劃和人數分析,考取不同層次高中的比例大致如下:如果你目前的定位可以考上上實驗以上層次高中,那區內的資源還是可以盡情享用,並不存在分數「溢價」,但如果定位下上實驗以下,則建議儘早把握外區自招,否則中考會面臨高分低就的局面。
閔行區區內四校總部,如果裸考的話需要考到3%以內才有機會,這對考生來說要求是不低的。所以前3%的考生一定要利用好一模優異成績的敲門磚,敲開四校自招的大門。
對於定位四校分校、七寶的同學來說,也可以嘗試外區的南模、建平以及四校分校的自招。
一模10%以後的同學建議中考可以夠得到的高中和七寶之間的差距較大,建議利用自招的機會去尋找其它區區內第二梯隊的市重點高中彌補這個斷檔。
一模20%以後的同學建議自招嘗試普通市重點,自招撿漏,否則中考可能無緣市重點高中。另外做好80%以上精力備考中考裸考的準備。
雖然閔行區比其它的郊區市重點高中數量多出不少,怎奈何考生數量是人家的一倍,生源質量又高,最終難以逃脫和浦東一樣的命運。
以前普陀區最好高中曹二封頂,一個連八校都不是的高中是一個區最好的高中,這在十年前是被人嗤之以鼻的。但是如今,普陀區中考東風已來,2020年華二普陀分校入駐,只面向普陀區招生,可謂是給普陀區的教育資源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另外,曹楊二中近年的表現也十分搶眼,從綜評的升學率來看,已經穩穩地躋入八校行列。普陀區一模人數:4000+,這是一個比較友好的數量級。根據普陀區的招生計劃和一模人數,考取各類高中的比例如下:從普陀區的各高中錄取分數來看,沒有「溢價」,區內各個層次的中考學生都可對號入座,不存在高分低就的可能。2021年普陀區未出排名百分比:部分初中一模最高分(總分605分):宜川附校570,梅隴中學568分,進華中學566分,曹楊中學565分,中遠563.5分。建議各位考生對應自己所在初中的排名百分比,推算自己考入市重點高中的概率。前2%的頂尖學生無疑是要把握自招去外區衝擊四校,但如果你不想有特別大的壓力,留在本區也是個非常舒適的選擇。
另外定位八校的同學留在曹楊二中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除了建平、南模、七寶值得你去拼一下,其它高中說實話實力也未必比曹二高很多,如果你可以拿到推薦表或者曹二的電話邀約,就籤了吧,也是省心便利高性價比的選擇。
在宜川層次左右的考生則可以試試看郊區、或者外區的末位市重點,以免中考出現意外掉到區重點高中層次。
這個區在和閘北合併之前被認為是最佛系區域,中考人數和長寧相近,只有2000多,區內卻有市西、育才、華模三所市重點高中以及民立這樣的優質區重點,要知道那個時候,很多郊區4-5000的考生體量下只有一所市重點高中啊。不過現在的靜安區因為考生人數翻倍,已經沒辦法說是最佛系區域了。區內高中的質量近幾年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除了市西中學還在緊緊追趕八校級的升學率,其它市重點高中的含金量真的無法和八校抗衡,華模、第六十這樣的高中甚至在綜評中完全不見蹤影。所以靜安區的考生如果希望未來爭取到更高的升學天花板,必須全力把握自招這個機會。靜安一模沒有具體排位,據悉靜安已經兩年不給排位了,今年也聲稱不公布排位。可以參考靜安區各初中最高分(總分650):市北初633,揚波:631.5,靜教院628.5,市西初628.5,青雲613,新中初級612.5,華東模範初級608.5。從中考人數上來看,靜安區已經從2018年的4775增長到2020年的5593,人數增加,學校質量和數量卻沒有跟上,目前根據招生計劃和人數,考取各類高中的比例如下:和普陀區類似,頂尖學生還是要把握自招衝擊四校,不同的是,靜安區頂尖考生留在本區連四校分校都沒有,真的比較吃虧。
靜安區本區的高中升學天花板略低,如果說你未來的目標就是考個211,那麼市西、市北夠了,如果你的天花板是清北復交,那一模後一定要把握外區層次高於市西市北高中的自招或者利用好未來幾個月提升分數,通過零志願考到外區八校級高中。
還有個特別大的弱點,區內末位市重點同分不同質,外區同樣的中考分數進本區的末位市重點,怎麼說也有著市重點的一本率,平均50%以上過自招線,但是第六十、華模、回民這三所實在是有點名不副實。難怪風華、民立的投檔線要高於區內市重點高中的分數,話又說回來,這個檔次的學生不妨試試看郊區的市重點。
考八校性價比最高區域,考四校級的比例和其它區是差不多的,差異就在於區內14%的考生都可以考到老牌八校,這個比例你換到其它區試試?一模4%以內的考生把握四校級高中的自招,留本區有點委屈了。
14%以內的考生和24%以內的考生盡情享受黃浦區的先天優勢,這個比例進老牌八校是非常高性價比的。
24%以後的考生,這個比例的考生如果去別的區,大概率是去區重點了,但是在黃浦依然有市重點高中可以上,還是比較幸運的,不過也不要對黃浦區的末位市重點抱以很高的期待。從備考策略上來說,這個一模百分比的同學去參加自招的敲門磚含金量不高,建議安心備考中考,力爭往前進一個層次。
2021年長寧區沒有出排名,老師搜集到的數據顯示: 596+分,區排5%左右;586.5+分,區排10%左右。按照往年招生計劃的人數測算,考上長寧區各高中比例如下:從長寧區的中考分數看,也是佔了人少的便宜,考延安的分數相對於外區其它八校的分數來說,並不高,甚至還不如一些非八校的投檔分。但如果上不了延安呢?這個處境就比較慘了,特別是男生,一下子就掉到了新晉市重點高中復旦中學,就好像從上只角掉到了下只角,中間沒有暖衝。如果是女生呢?如果是在十幾年前,能進市三女中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如今我們看市三女中的投檔分和市三女中近幾年來高考綜評中的表現,都是在走下坡路,所以女孩子也沒比男生幸運到哪裡去。如果你的定位低於延安,但又不甘心掉落幅度太大,建議要把握住自招的機會,去外區尋覓機會,低於延安高於復旦/市三的外區高中還是不少的,就在市三女中不遠處的市西就是個好的選擇,學校好離家近。
如果你的定位就是在市重點邊緣,那也無妨,天山也是長寧區老牌區重點了,當年晉升市重點的時候其實就是天山和復旦之間二選一,兩者實力接近。這個比例的學生就安心備考中考即可。
從黃浦到虹口就一條天潼路之隔,地皮價格差異巨大,中考的關注度也差異巨大,但其實在虹口中考是個不錯的選擇,是被人遺忘的中考舒適區。除去上外附中這所神仙學校,虹口區依然有著高中低三個梯度的市重點高中,復興—華一—北郊,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相比長寧來說,虹口對考生更友好,並沒出現明顯的斷檔。3%以內的學生可以考四校,這個比例在全市看起來也是比較友好的。
復興雖然近幾年沒有特別耀眼的表現,但畢竟還是八校,前13%的考生進去也不能算虧。不過對自己有要求的同學,還是爭取自招拼一拼外區八校或者類似曹二、進才這樣的黑馬級高中。
再往下百分比的同學還是安心備考中考,最好的策略就是學習,5月中考填志願的時候可以把握下零志願嘗試外區市重點撿漏。
2019年一模人數直逼6000,2020年達到7000+。區內原本市重點高中有三所:行知,吳淞,上大附中。本來也是郊區中教育資源算多的區了,而且行知中學在郊區市重點中的表現也屬於可圈可點,升學率可以劃入市區第三梯隊。2020年華二寶山入駐寶山區,給到本區考生又是一大利好。不過依然是僧多粥少的問題,在寶山區中考,考取各類高中的比例如下:2021年一模考試,據網傳信息,540+分,區排名308,大家可以推算自己孩子的排名。寶山區考上四校分校以及行知中學所要求的投檔分數和其它區同層次高中的分數要求比並不高。對於定位行知以上的學生來說,依然有優勢。
不過行知以下的高中在三年以後的升學率表現平平,定位在行知以下的學生可以嘗試普陀、靜安、虹口這類區域的第二梯隊高中的自招或者零志願。
定位在區重點的同學可以利用零志願嘗試其它郊區高中市重點撿漏。
2021年一模人數4617人,市重點高中資源為交附嘉定和嘉定一中。不過交附嘉定不像浦東復附、華二普陀/寶山那樣只針對自己去區域內的考生招生,它還面向全市招生,所以要考上這所超牛逼的交附分校必須是區裡的佼佼者啊。如果不是,大概率還是嘉定一中的,但是嘉定一中和交附嘉定之間的差距大概又需要N個八校和優質市重點來填滿。嘉定區的學校斷檔嚴重,各高中之間的投檔分斷檔也很嚴重,可見該區考生整體實力差異巨大。本區的市重點高中嘉定一中基本被嘉定幾所民辦初中的學生包攬。頂尖學生自招或中考交附嘉定是高性價比選擇。但是如果夠不到交附嘉定分校,建議去外區自招嘗試八校或者其它優質市重點或者謹慎填報零志願,否則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一模人數約3700+,市重點高中有復附青浦分校、青浦高級中學、朱家角中學。所幸區內考生人數較少,競爭也不算激烈。區內34%還能上個市重點,也是滿佛系的一個區。
如果能上青浦復附,那在本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復附青浦以下的學生,如果你的目標是985、211,還是把握自招和中考零志願吧。如果沒有自招,在郊區中考基本上都是「不成功便成仁」,要認識到本區教育資源和市區資源的差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要麼抓住自招要麼努力搞好課內知識,只要是能上自己區內第一梯隊高中,高考依然有制勝可能。
徐匯、楊浦區內最頂配的資源,同時也配著區內強手如雲的考生們,徐匯和楊浦是不是中考自招天堂,完全取決於你能不能在牛蛙雲集的地方脫穎而出成為強中強,否則的話要麼咬緊牙關逼自己一把,要麼早做打算考慮去外區擇校,不然也會面臨高分低就的結果。
閔行、浦東新區雖然資源多,但也架不住人的數量多,質量高,兩大人口導入區的中考競爭如此慘烈,特別是20%以後的考生中考分數和對應的區內高中質量不成正比,在這2個區各位家長一定要早做規劃,巧用自薦、推薦。
長寧、虹口、黃浦區是「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小富即安」的區,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可謂是比較舒適的區,人少,學校數量和質量都適中。對升學天花板要求不高的考生儘管留在本區中考或自招,都是高性價比的選擇,但對於區內頂尖學生來說,千萬不要滿足於本區相對舒適的環境。
靜安、普陀區雖然相對冷門,低調,但其實進可攻退可守,這2個區頂尖學生還是要把握自招衝擊四校。
寶山,嘉定,青浦這3個區有四校分校(華二寶山、交附嘉定、復附青浦),頂尖學生在本區中考有個奔頭。松江、金山、奉賢、崇明這4個區資源少,人也不多,想衝擊四校八校考生依然是要把握好自招的機會。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昂立新課程」,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