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86公裡的醫療會診 5G +VR醫療助力上海中醫藥隔空「治療」

2020-12-23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7月26日報導:今天上午,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嶽陽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內進行了一場穿越1886公裡的醫療會診。上海嶽陽醫院與貴州內與貴州省習水市中醫院基於5G網絡開展了遠程會診、5G移動掌上超聲、中醫特色推拿診療技術的即時推廣應用等,實現了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中醫技術的完美融合。

  5G時代,「網際網路+醫療」迎來新機遇。今年3月,上海嶽陽醫院與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正式籤約,上海嶽陽醫院將建成全球首個雙千兆智慧醫院。隨後,上海嶽陽醫院與貴州進行了多場5G遠程會診和培訓。5G技術在醫療領域大展身手,讓患者在第一現場、第一時間就能得到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救治,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提供更多保障。同時也將助力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向基層醫院、偏遠地區的推廣應用,提高該區域的中醫藥診療水平與服務能力。

  今天上午,在上海嶽陽醫院又進行了場兩場5G遠程醫療。這仍是迄今為止,中國5G醫療跨越兩端覆蓋距離最遠的一次。雖然貴州與上海兩地遠隔近1886公裡,但通過電信5G網絡,患者病史資料包括X片、CT/MRI圖像,超聲影像實時地被傳到嶽陽醫院會診中心的4K屏幕前。端到端的時延不到20ms,完全沒有4G網絡卡頓、音畫不同步、設備清晰度等影響體驗的問題。醫生可以在屏幕上清楚的看到異地患者的真實情況,這讓遠程醫療在5G時代有望成為現實,而藉助這樣的技術,也能讓優質的醫療資源普惠到更多市民。

  5G時代,與醫療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5G +VR,360°全景展示,穿戴VR設備後,體驗者即得到流暢清晰的觀看體驗,就如「身臨其境」般。戴上AR眼鏡,1886公裡的距離仿佛瞬間消失,遠在貴州習水的醫院如同在上海嶽陽醫院內接受專家的指導。

  嶽陽醫院利用目前先進的VR和AR 技術,通過5G的無延遲傳輸,開創了中醫遠程教學,適宜技術推廣和手術現場指導的先河。

  第一位進行遠程會診的是長期飽受肩關節疼痛及上肢活動受限的困擾的肩關節炎的X先生。在查看患者病歷及相關檢查結果後,嶽陽醫院推拿科呂強副主任和超聲診斷科熊文峰副主任做出了肩關節粘連的診斷,並提出可實施「超聲引導下肩關節注射術」來改善患者症狀。

  在嶽陽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呂強和熊文峰現場演示無菌規範的注射操作,通過VR技術以及5G網絡的快速高效傳播,習水縣中醫院超聲科的醫生認真觀摩學習後,戴起AR眼鏡,通過掌上超聲影像系統向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肩關節注射。

  呂強和熊文峰則通過大屏幕觀看動態超聲圖像,並且通過手中的pad實時指導進針部位、角度及針刺深淺。經注射治療後,習水縣中醫院的醫生測試患者上肢拉升上舉等動作,X先生肩部疼痛及受限均明顯減輕,患者激動地通過屏幕向上海專家表示感謝。

  與一般臺式超聲和移動式超聲不同的是5G移動掌上超聲只有手電筒大小,具有體積小,分量輕,攜帶便捷,在緊急情況下方便使用。將來掌上超聲可還通過網絡採用直接基於雲平臺的智能超聲影像分析處理模式。

  第二位患者是一位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長期膝關節疼痛,行走受限。

  「阿婆,你慢慢走過來,給我看看」嶽陽醫院推拿科龔利主任醫師詳細閱讀並實時透過網絡詢問了患者病情、觀看了患者的專科檢查、上下樓梯、步態等情況。

  龔利通過5G技術指導習水縣中醫院推拿科醫師進一步開展體格檢查。「我定位的這個點,你看看他的肌肉張力怎麼樣?活動度如何?」只見龔利手握滑鼠在PAD屏幕上。

  龔利主任經過認真分析和熱烈討論,制定了以「坐位調膝法」為主的治療方案,並在上海,在實時5G網絡下演示傳授「坐位調膝法」,傳授膝骨關節炎「手摸心會」要點,詳解「坐位調膝法」特色推拿技術。

  視頻那端,在認真聽取嶽陽醫院推拿科專家會診意見後,習水縣中醫院推拿科醫生頭戴「VR眼鏡」仔細觀看、學習了實時5G網絡傳輸的「坐位調膝法」特色推拿技術,正確地掌握了「坐位調膝法」技術要點,並帶上AR眼鏡,在龔利指導下完成了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坐位調膝法」治療。

  「不痛了,不痛了!太神奇了!」屏幕上患者自如地上下樓梯,嘴裡在喃喃自語。「膝骨關節炎」的症狀當即緩解和減輕。「我的這條腿也給我推拿一下吧!」患者伸出另一條腿給醫生看,屏幕兩端的兩地醫生瞬間爆發出一陣笑聲。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上海嶽陽醫院院長周嘉在習水縣中醫院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場5G高清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的直播和實時的遠程手法指導,讓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插上翅膀飛向西南黔貴,服務了病患。

  周嘉表示,5G技術尤其對於以中醫藥為特色的醫院,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療法特別適合運用5G傳播,甚至可達到「觸手可及,手到病除」的效果,也有望形成中醫藥適宜技術遠程推廣模式。

  「5G 技術在醫院的全面覆蓋應用,是醫院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綜合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推進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建設,實現『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載體。」上海嶽陽醫院院長周嘉表示,5G醫療將為醫療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技術革新賦能,將進一步推動醫療衛生模式的深刻變革,驅動醫療產業升級和服務升級,它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作為全球首家5G智慧醫院將繼續積極為5G技術切實落地提供應用平臺支撐,為患者帶來更多伸手可觸、舉步可及的就醫獲得感與安全感。

相關焦點

  • 百姓不出遠門 隔空接受會診 遠程醫療服務應用越來越廣
    湖霧鎮距市區近50公裡,當地村民生了病,愛到當地衛生院來看醫生。幾個月前,邢女士因為時常胸悶、走樓梯呼吸困難來鎮衛生院做了心電圖等一系列檢查後,仍找不出病因。一時拿不準的阮彩芬醫生為她預約了遠程門診,不到24小時,便與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戈睿佗進行了一場「隔空會診」。
  • 不出國門,泰國肺癌患者獲上海國醫大師診治,中泰中醫藥跨境醫療...
    探索中醫藥跨境醫療模式,11月27日下午,「中國-泰國中醫藥中心」中醫藥國際遠程會診系統正式啟用,首場中醫藥國際遠程會診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與泰國華僑中醫院之間如期進行。泰國華僑中醫院的一名59歲女患者Angkana,被診斷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肝、腎上腺轉移,IV期,在西醫治療的同時為尋求高水平、高質量中醫藥治療,前期通過「中國-泰國中醫藥中心」請求龍華醫院專家為其診治。龍華醫院腫瘤六科主任、國醫大師劉嘉湘工作室負責人劉苓霜為患者進行了遠程會診,並制定了個性化的中醫藥治療方案。
  • 上海嶽陽醫院攜手瑞安市共建中醫醫聯體 助力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發展
    9月28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周嘉與瑞安市衛健局局長虞峰雲籤署合作管理瑞安市中醫院共建醫療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書。儀式由瑞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玉興主持,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蕙娜等出席,與100餘名瑞安市中醫院的醫務員工,共同見證了 「上海技術、瑞安共享」。
  • 家門口看大病 協和專家「隔空把脈」助力慶元精準醫療
    4月11日上午9點30分,在慶元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現場,浙江省首個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健康幫扶項目遠程視頻會診如期開展,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周立新通過遠程視頻正在對患者治療方案進行指導。慶元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吳新校,主治醫師周雅萍等端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將早已準備好的病史匯報PPT與專家和現場的醫生們分享。
  • 上海集中發布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徐匯區中心醫院打造上海首家智慧醫療健康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徐匯雲醫院」,為患者提供智慧、多元、便捷的醫療服務。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用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技術,讓社區居民實現了線上診療、遠程會診、專家預約和送藥上門等服務,為社區居民打造疫情期間無接觸醫療服務「新」體驗。
  • 上海禾新醫院八年砥礪 助力中國轉運醫療前行
    事實上,作為優先布局轉運業務的上海禾新醫院,早早根據不同需求的患者推出了6大轉運特色服務,其航空包機救護、航空擔架、直升機轉運、高鐵轉運、地面救護轉運、醫療陪護服務等,除可為300公裡內的突發事故傷員救治及病患轉院服務,上海禾新醫院將繼續深耕,未來有望進一步未來還將布局跨境航空醫療轉運服務。
  • 聊城移動公司:積極推動5G+VR建設 助力「醫療共享」直播
    聊城移動公司:積極推動5G+VR建設 助力「醫療共享」直播完成聊城首例5G+VR手術同步直播為助力開展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加快5G在遠程診療等方面的應用推廣,促進醫療資源共享,聊城移動公司深耕醫療系統需求
  • 遼寧移動助力醫大一院實現東北三省首例5G遠程醫療手術會診
    5月28日上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遼寧移動5G網絡環境下,利用混合現實(MR)及增強現實(AR)技術,成功完成了東北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右腎部分切除微創手術的實時遠程會診。本次會診打破地域限制,促進數字通信技術與醫療行業的結合,有效彌補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鴻溝,為遼寧省5G遠程醫療業務的探索與實踐打下了堅實基礎。據畢建斌教授介紹,中國醫大一院泌尿外科至今已經完成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200餘例,其中包括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迴腸原位新膀胱術等疑難手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 智慧醫療開啟新時代5G+中醫診療大有可為
    近日,在廣州召開的世界5G大會之「5G與公共衛生、健康」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來自醫療衛生領域的院士專家探討了5G將如何解決人類生命健康中的問題。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伯禮提到,近些年來,中醫藥的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中醫現在迎來了大發展時機,5G將成為中醫藥發展的內生動力,助中醫藥騰飛。
  • 市婦幼退休專家會診中心裡的「軍民融合」與「網際網路+醫療」
    在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東路47號有一個「南京市婦幼退休專家會診中心」,會診中心的專家都是各三甲醫院婦產科退休的「老主任」,大部分來自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她們的平均臨床工作經驗都在50年以上,就這樣一群「奶奶」級的婦產科醫生,不但實現了「軍民融合」而且還實現了「網際網路+醫療」的健康醫療服務。
  • 上海展會| 全新角度解讀上海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
    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簡稱上海展會),始創於1979年,隨著近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醫療行業盛會。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個世界級別的醫療器械展,本屆CMEF備受行業內外關注。
  • 5G範例|中大附屬第八醫院的智慧化醫療建設之路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頒發的《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年6月,深圳市福田區衛生健康局組織建立福田區醫療集團,醫聯體由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牽頭,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區婦幼保健院、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福田區風溼病院、深圳市中醫肛腸科醫院以及福田區83家社康中心組成。
  • 甘肅改善醫療服務:預約診療省時 遠程會診便民
    會議披露,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三年以來,甘肅通過加強醫療管理、改善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改善民眾看病就醫感受,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 甘肅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郭玉芬介紹,改善醫療服務流程方面,該省積極落實預約診療制度,目前,全省三級醫院和70%的二級醫院均已通過網絡、電話、微信等方式開展預約診療服務。
  • 朗瑪信息:網際網路+醫療打通惠民「最後一公裡」
    從手寫病歷到電子病歷,從在醫院排長隊到手機預約掛號,從疑難雜症治療難到資深專家線上會診……貴陽市深入推進大數據與醫療深度融合,讓優質醫療資源觸「屏」可及。打通基層醫療「神經末端」助力脫貧攻堅「聽說今天有專家過來給我們看病,而且來了就不走嘍。」「真的假的,我們趕緊過去看看」……在羅甸縣茂井鎮布江村,聽說村裡來了大醫院的專家,村民們紛紛趕往村衛生室,都想讓專家給自己瞧一瞧。
  • 對接上海醫療整體轉型布局 康復治療師供不應求
    記者日前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上看到,該校康復醫學院的100名畢業生頗為「吃香」。該校相關負責人稱,康復醫學院畢業生不僅招生規模逐年擴張,還一直保持百分百就業態勢。向好的職業前景背後,對接的是上海醫療整體轉型布局,康復治療師呈供不應求狀態。
  • 5G手術直播開啟廈門5G醫療行業應用
    5G手術直播開啟廈門5G醫療行業應用 2019-11-23 16:20:46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23日電 (楊伏山 呂櫟)在23日於廈門舉辦的福建省規模最大心血管介入醫學學術會議上,一場通過電信雲商務直播平臺向海峽兩岸進行的心血管手術5G直播,實現了該醫學學術峰會有史以來第一次以5G網絡遠程分享心血管治療技術。
  • 80公裡「會診一線牽」,海澱婦幼、延慶婦幼開通遠程會診
    與此同時,遠在80公裡外的海澱區婦幼保健院超聲科專家,正通過遠程會診平臺進行同步會診。此舉標誌著延慶、海澱婦幼保健院遠程醫療會診平臺正式開通,疑難病患者不出延慶,就能享受到海澱區專家的優質診療服務。 快隨「延延」小編 一起了解一下吧
  • 更多北京優勢醫療資源落地惠民
    □記者 陳鳳來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的治療,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在衡水市中醫醫院,64歲的衡水市民羅巖光在接受北京望京醫院副主任醫師張兆傑做腰椎手術後的複查時高興地說。 羅巖光患腰椎病20多年,跑了多家醫院都被建議保守治療,一直效果不佳,去一趟北京,費用高不說,還不容易掛上號。
  • 西安聯通助力西交大二附院「5G智慧醫療」建設
    西安聯通助力西交大二附院「5G智慧醫療」建設 2020-10-0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醫師醫療諮詢公益活動:兩岸攜手愛駐金寨蒙城
    有一個孝順的姑娘,聽到消息特地開車100多公裡接來患病的父親,追到醫師駐地,趕在午飯時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手足骨科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陳兆軍給看一看,並且懇請陳醫生留下聯繫方式,約好要到北京去找陳兆軍醫生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