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作者專屬活動#【導讀】: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童年的痛苦,父母的偏愛,鄰裡鄰居的冷眼、長輩之間的嬉笑嘲諷。在重男輕女的環境裡長大的女孩,要麼被漠視,要麼被輕視,然後就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慢慢毀掉。
01重男輕女的來源在哪裡?
重男輕女指重視男性,輕視女性的封建思想。
出自《林海雪原》二十:「說的白茹含羞帶樂的一撅嘴,什麼黃毛丫頭,重男輕女的思想。」
這種觀念常見於父權社會,常伴隨著男尊女卑和性別分工的觀念出現。
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會影響父母對生男生女的意願,例如:中國上古的卜辭裡就視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
02重男輕女的社會反響如何?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最直接的現象來看「重男輕女」。
現代很多影視劇中都少不了描繪一個被「重男輕女家庭所迫害」的女性人物。無論是《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還是《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再到《安家》裡的房似錦。
每次這些熱播劇上映的同時,就意味著各網絡平臺會掀起一場對重男輕女的父母的抨擊和嘲諷,這其實已經代表了絕大部分現代群眾的觀念。
03那些被「重男輕女」思想束縛的女性過得有多慘?
這些女性無一例外會在童年承受極大的痛苦,乃至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和陰影。
首先說名字,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會給女孩取名「招娣」、「迎娣」、「佳娣」「盼娣」「引娣」等等等等……各種帶「娣」的名字。
顧名思義,無外乎不滿意生下的孩子是個女孩,所以起名盼望下一胎是個男孩。
而且,這種只在取名上面有偏見是最輕的一種歧視。
其次,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喪失生命。
甲:「我二十多就嫁人了,我媽說養我這麼大都沒得到過一分錢,別人家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二十歲掙了好幾萬給父母了,我十六歲就去打寒假工暑假工了,除了學費我都給我媽了,我弟則是一分錢都沒掙過,她們根本不說。」
乙:我媽說:「你不嫁個有錢人,你弟弟指望誰養活?我和你爸都要老,他以後就是你的責任。」
丙:我是長女,有個弟弟,從小我就是聽著爸媽「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沒用,反正以後要嫁人,會生孩子做飯就行了」的念叨長大,父母都不在乎我,乾脆死了算了。
丁:從小爸媽就不喜歡我,一次過年全家人都在,我爸說:「我最後悔生了個女兒,一輩子沒個兒子。」那時候所有人坐著聊天,我跪著擦地。
這些甲乙丙丁們希望以無窮盡的付出來換得父母的愛,卻總是在自我犧牲裡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而最終,等到床前盡孝的時候。那些被溺愛的兒子們會被父母已「忙」開脫贍養義務,女兒則不能怨言的「盡孝」床前。
04送給重男輕女家庭中女孩的一段寄語
女孩們,或許你們正身處在被父母忽視的家庭中,請你們堅信,社會上有屬於你們的天地,有屬於你們的精彩在等待著你們翱翔。
關於「重男輕女」你有哪些經歷呢?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