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連嶽讀書 261個
·《我愛問連嶽7》
·《健康真相日曆2022》
·《啵》
·《不一樣的卡梅拉》(1-17冊)
·《小無知歷險記》(全3冊)
·《寂靜的春天》
·《陀思妥耶夫斯基精選集》(全5冊)
·《三希堂法帖》
·《中國通史簡編》
·《第一推動叢書》(全54冊)
·《複雜的引擎》
·《生命的邏輯:遺傳學史》
·《牛津通識讀本:隱私》
·《牛津通識讀本:科幻作品》
· 2021年《譯林》雜誌第六期
▼
·《我愛問連嶽7》,如約而至 >>
《我愛問連嶽7》
《我愛問連嶽7》從2019-2020年連嶽公號的問答文章中精選,囊括了擇業·職場、戀愛·婚姻、家務·財務、親子·教育、人生·心理五大板塊內容。
「連叔、嶽叔、連嶽叔叔、連嶽老師、連哥、連兄、連爸爸……」,來信者依舊用著不同的稱呼方式,提出了多種多樣的煩惱問題。面對形形色色的煩惱,連嶽從不草草回復,他時而溫暖鼓勵,時而幽默調侃,時而犀利下筆,將事態如何清晰地擺在你的面前,又把好觀念融入其中。
問題是私人的,但連嶽的回答卻是給所有人的。像一面鏡子,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又像一盞明燈,指引、陪伴我們前行。
羨林先生所說:「不完滿才是人生。」,生活掉一地雞毛,那就撿起一地雞毛,生活逼你強大,那就贏給它看。
《健康真相日曆2022》是由「未來醫生」的專業醫學團隊,百位專業醫生聯合編寫、審定和推薦的,具有權威性與專業性。365條健康科普緊緊貼合當下,涵蓋生活起居、醫療急救、合理用藥、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常見病防治、養生保健、健康誤區等豐富內容。書中還有一幅幅趣味十足的插畫,不僅讓整本檯曆變得妙趣橫生,還降低了理解難度,把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融入每個人的日常中去。在排版上,字體、圖案都足夠大。標題字體更是放大醒目,核心內容提醒作用顯著。圖片也幾乎佔據一半的面積,對於小孩和老人來說,看起來也輕鬆不費力。放一本在家中,老人能夠看懂,孩子覺得有趣;或是擺在工位案頭,讓你知道日期、節日的同時還能學到一些有用的小知識,何樂而不為呢?這隻超愛親親的小老鼠,就是今天讀的繪本的主角了。繪本的名字叫做《啵》,作者是日本繪本作家福田直。它還入選了2021年10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託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專家遴選的幼兒圖畫書推薦書目,是一本非常可愛的小繪本書。全書只出現過「啵」這個字,每一頁的故事都跟「啵」密切相關,仿佛由親吻組成了一曲清新愉快的樂章,充滿了不加掩飾的溫柔與愛意。書中出現過很多動物,老鼠是其中最小的一個,但它卻最先主動對別的小動物釋放愛意。愛是無形的財產,就像空氣,就像陽光,就像水源,會滋養生命,讓你開心。 一隻雞,生來就應該趴在雞窩裡生蛋嘛?「下蛋,下蛋,總是下蛋!」法國農場裡的一隻小白雞卡梅拉對此忿忿不平。2000年,法國畫家克利斯提昂·艾利施和法國作家克裡斯提昂·約裡波瓦合作創作了《不一樣的卡梅拉》之《我想去看海》,書裡的主角小白雞卡梅拉想到,生活中一定有比下蛋更好玩的事可做。於是她在一個夜晚悄悄地離開,朝著鸕鷀佩羅故事中一望無際的大海奔去,她想去看看大海。就這樣,《不一樣的卡梅拉》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此後其以每年一本的速度被創作,短短幾年之間便獲獎無數,暢銷數千萬冊。這套由譯林出版社帶來的《小無知歷險記》(全3冊),是蘇聯國寶級作家尼古拉·諾索夫的得意之作。他出生於演員之家,曾擔任電影導演,也熟知兒童心理。他創作的小無知三部曲——《小無知遊綠城》《小無知遊太陽城》《小無知遊月球》,這三部童話都曾榮獲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克魯普斯卡婭國家獎。 作者的語言幽默,故事卻跌宕起伏,還用淺顯又準確的語言對機械原理、發明創造、星際旅行、宇宙飛船、太空人登月等進行了描寫,既讓童話世界有更強的真實性,也讓小讀者的視野更開闊。或許,課業之餘,用這樣的一套童書,填充孩子的閱讀指南,想來也是一件不錯的選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開始廣泛使用化學殺蟲劑。它們在生產商的包裝下看似無害,但公眾對真相一無所知。於是,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爾森開始搜集資料,閱讀數千篇研究報告,耗時四年完成了這部經典之作。卡爾森運用了大量的客觀事實,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充分論證了人們為了追求淺近的物質利益而濫用DDT所造成的殘酷現實。一經面世,《寂靜的春天》就引起了極大的震蕩和討論,喚醒了廣大民眾,催生了現代環境運動,是一部真正意義上關注環境保護、敦促人類反思的科普作品。這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經典,入選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適合小學五年級及以上的學生閱讀,也適合想讀的成年人閱讀。假如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那一定是「苦難」,類似的帶有死亡意味的黑色玩笑不止一次地出現,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寫作時筆筒掉到地上,滾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過程中用力過大,結果導致血管破裂,當天去世。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200周年誕辰,譯林出版社適時推出了一套集合一眾名家譯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精選集》,裡面包括他的四部經典長篇《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白痴》,以及《地下室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說集》。乾隆皇帝的書畫水平雖以在歷代名作上極具破壞性的題跋而「聞名」,但一顆愛書畫的心卻不容置疑。他痴迷於對歷代珍品的收集,在書房中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稀世墨寶,並時常把玩,還因此將書房從「溫房」更名為「三希堂」。1747年,乾隆皇帝更是敕令朝臣收錄內府所藏魏晉以來書法家名跡,並由人鐫刻,成就了這本中國古代規模最大、集歷代書法之大成的——《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原書共32卷,收入魏晉南北朝至明代的書法計135家340餘種,包括魏晉南北朝5家,隋唐五代11家,宋代69家,金代1家,元代21家,明代28家,堪稱是歷代法帖中的煌煌巨製。所收書法作品全部為名家真跡,藝術價值與珍貴程度無以復加。我們常常克制不住地想了解歷史,但又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如果有一本書,能用精煉簡明的語言介紹我們國家的歷史,讓我們整體了解一遍就好了。今天帶來的這本由江蘇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中國通史簡編》,正是這樣一本書:用不到六十五萬字的篇幅,以凝實精煉的語言,從三皇五帝的上古講到了鴉片戰爭的近代,還兼介紹歷朝歷代的政治、制度、文化、學術、經濟、宗教、民族等等,其中既有史實又有史論,詳略安排得當,可見作者的史學功底。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精選了一批關於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世界名著,請有關學者譯成中文出版,其目的就是為了傳播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精神和思想,從而起到倡導科學精神,推動科技發展,對全民進行新的科學啟蒙和科學教育的作用,為中國的進步做一點推動。叢書定名為「第一推動」,當然並非說其中每一冊都是第一推動,但是可以肯定蘊含在每一冊中的科學的內容、觀點、思想和精神,都會使你或多或少地更接近第一推動,或多或少地發現自身如何成為自身的主宰。在我們周圍無窮無盡的事物中,還有一類僅僅依賴於簡單的化學物理定律自發形成的概率幾乎是零的複雜事物(II型),如我們自身和計算機、宇宙飛船等人類智慧產物。地球不同於其他行星的獨特之處便是具有II型複雜事物。那麼,這些概率上完全不可能的複雜事情是如何產生的呢?答案在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所著的《複雜的引擎》這本書中可以找到。作者將信息、複雜性和進化綜合考慮,用信息和進化將技術、生物學和計算機聯繫起來,從獨特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困擾了許多傑出思想家數世紀的關於複雜性來源的問題,讀後令人腦洞大開。《複雜的引擎》用非專業讀者也能理解的語言探討複雜性形成的機制問題。本書適合專家、高中以上學生和科研工作者閱讀,尤其是在校學生,畢竟人類學習也是由「複雜引擎」運作的。20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的奠基人之一,諾獎得主,法國分子生物學家弗朗索瓦·雅各布,在《生命的邏輯:遺傳學史》中,帶領我們追溯了人類對生命現象的理解如何從宏觀過渡到微觀,進而聚焦到分子尺度上。與此同時,他也考察了時間、偶然、個體等觀念的演變。書中不僅如教科書般嚴謹,環環相扣地描述了科學的發展,還生動地講述了很多「曲折離奇」的故事,讓你了解其一後,就急不可耐地想知道後續的發展脈絡和原理。尤其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伴隨著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我們更想在這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生物學已經放棄了它曾經懷抱的諸多幻想。它不再尋找真理——它正在構建自己的真理!本書從法律和道德層面討論了隱私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而什麼又構成對隱私的侵犯。從某種程序上說,侵犯隱私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網際網路給各種形式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所帶來的風險,在二十年前是難以想像的。人們搜集、存儲、交換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已經永久性地改變了,而隨著網絡日誌、社交媒體以及資訊時代其他發明的驚人增長,可訪問私人數據的生成規模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而這無疑會給我們的隱私帶來令人不安的威脅。對於譁眾取寵的媒體不斷散布的謠言,人們常常在無比憤怒之餘,也在不斷降低自身對隱私域的合理訴求。雷蒙德·瓦克斯通過考察隱私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討了作為一種基本價值的隱私該如何與諸如安全、言論自由之間的利益衝突達成和解。從《三體》獲雨果獎,到《流浪地球》橫掃46億票房,科幻在近幾年頻頻進入國人的視野。然而即使如此,我們對主流科幻作品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這時候,一本簡明扼要,能站在學術高度反映科幻歷史和現狀的通識性讀物就顯得非常寶貴。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由英國文學批評家戴維·錫德撰寫的《牛津通識讀本:科幻作品》,正好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空白。戴維·錫德著眼於科幻作品的內容,把全書劃成五個主題,分別為「太空漫遊」、「遭遇異族」、「科幻與技術」、「烏託邦與敵託邦」和「時間的小說」,介紹這些領域內科幻作品的內容、起源、背景和發展。全書才一百多頁,卻幾乎涉及了科幻的所有重要議題,覆蓋全面,又並非枯燥,內容精準又簡明扼要。《譯林》每期以全文譯載一部外國新近長篇小說為主打,兼顧多部短、中篇小說、散文,體裁多樣,類型豐富。同時也開拓了多個新穎欄目,各期有所不同。圖文並茂介紹了外國的風土人情、大師軼事、流行資訊等等,不僅適合外國文學愛好者,也可作為文學研究的時新資料。隨書附贈《譯林書評》小冊,收錄多篇對名家名作的評價與討論,羅列譯林最新書訊、推薦書目。《譯林》雜誌為雙月刊,16開本,本期為總第227期(2021年第6期),2021年11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