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核查!最新海外核查網站解析_全媒派_騰訊新聞

2020-12-13 騰訊網

馬克·吐溫曾說:「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半個世界。」發展到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媒體更是為謠言傳播提供了沃土,前有Google News添加事實核查標籤,後有Facebook全面阻擊十大殺招,足見事實核查已經成為資訊獲取者的剛需。

那麼,面對假新聞,我們怎麼能練就火眼金睛、去偽存真的本事呢?

前不久,杜克記者實驗室(Duke Reporters』Lab)發布了一份事實核查的「全景式地圖」,標記了全球120個正在活躍的核查網站,並進行分類整理,附有網站連結和簡介,用戶可依據地域維度選擇核查入口,十分方便易用。

網站地址:http://reporterslab.org/fact-checking/

全媒派(qq_qmp)精選其中六家詳細解析,各位裝備起來!

PolitiFact.com:打分制的真假檢測儀

PolitiFact.com 是聖彼得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發起的一個項目,同樣是旨在尋求美國政壇中的真相。網站的工作人員會檢查國會議員、白宮工作人員、遊說團體和利益集團的種種言論,並在「真假檢測儀」(Truth-O-Meter)上進行打分。打分分為五級,分別是True(真實),Mostly True (大部分是對的),Half True (50%是對的),Mostly False(大部分是假的),False (假的),Pants On Fire (大錯特錯)。

比如,對川普的最新言論「總統專機造價高昂(40億美元),應予以取消」,該網站進行事實核查後在「真假檢測儀」上標出,這條言論的準確率是50%(half true)。網站指出,雖然對專機估價合理,但成本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而對Blogger的言論「Lady Gaga在川普下臺之前都會捂臉不見人」,網站也是毫不客氣的指出「大錯特錯」(pantson fire),並批評道「一個盲目追求訪問量的假消息」。

網站連結:http://www.politifact.com/punditfact/

FactCheck.Org:真相PGC,來自權威的聲音

FactCheck.org是美國非營利、無黨派性質的政治消息核查網站。它監控著美國政治體系中政客言論的準確性,旨在促進新聞行業的專業程度和豐富大眾知識,避免漏洞和盲區。在這個網站中,你可以檢驗電視廣告、辯論、演講、採訪、新聞等諸多活動中的言論。

你可以在這個網站中瀏覽已經回答的問題:

也可以就新問題進行提問:

比如,有網友問到,總統選舉團可能在12月19號把票投給希拉蕊嗎?

網站的回答是:根據憲法是總統選舉團有權利這麼投,但在現實的票選中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

網站連結:http://www.factcheck.org/

Snopes.com:給你真相,還給你證據

Snopes.com是1995年由Barbara 和 David P. Mikkelson建立,是目前最好的謠言破解網站之一。網站涉及眾多議題,並對所討論的話題提供充分證據。

比如,在圖中第二個話題中,網站討論了一則「科學家發現一種澳大利亞漿果可以在48小時內治癒癌症」的新聞:

網站給的結論是「不完全正確」,並在文章中分別標明新聞中正確的信息有哪些、錯誤的信息有哪些,並附上信息的來源,用強大的邏輯和豐富的證據來說服讀者,給出結論。

網站連結:http://www.snopes.com/

TruthOrFiction.com:郵件真相捍衛者

TruthOrFiction.com是郵件信息核查網站,在這裡你可以核查謠言、病毒提醒、求助消息、傳奇故事、傳教消息等各式各類的信息。可以說,只要是發到你郵箱裡的都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進行核查。

即使你是一個老司機,有時也難以分辨有些網上謠言的真假。如果把這類消息轉發給了朋友,就會使他們有上當受騙的風險。

所以,如果你收到了一封郵件內容如下:

「汽車空調裡有有害氣體,可能導致肺癌和阿爾海默氏病。」

「當你使用Windows系統F1鍵時可能激活一種新病毒。」

你可以在TruthorFiction.com 上檢索關鍵字,然後就會得出結論:第一條錯誤(Fiction),第二條正確(Truth)。

網站連結:https://www.truthorfiction.com/

HoaxSlayer.com:擊破網絡詐騙那些套路

就像這個網站的名字那樣,這個網站意在幫助用戶破解各種網絡騙局、打擊病毒並為網友提供豐富的網絡安全知識。

網友可以在Hoax-Slayer上檢索郵件信息,Hoax-Slayer自己也會在網站上公布常見的郵件詐騙類型。同樣,Hoax-Slayer也在網站上發表一些怎樣拒收垃圾郵件、怎樣更好的維護系統安全等信息,增強網友的安全意識。

網絡連結:http://www.hoax-slayer.com/

OpenSecrets.Org:選舉監督界的二郎神

OpenSecrets.org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事實核查網站,它主要核查的對象是美國選舉和政策出臺過程中「金錢」的影響:這個網站會跟蹤並公布國會議員接收公司或遊說團體的捐助金額。根據這個網站提供的信息,你可以進一步分析政府的決策是不是受了金錢的影響。

比如,網站就公布了國會議員的收入情況,並進行排名,包括淨收入、工資、額外收入、資產列表等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民眾對議員進行監督。

網站連結:http://www.opensecrets.org/

看了這麼多事實核查網站,是不是覺得這個世界安全多了?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事實核查神器,一起較真起來。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防假新聞,谷歌設置事實核查標籤_全媒派_騰訊新聞
    然而,在Facebook解散」熱門話題」團隊,採用機器算法抓取頭條新聞之後不過三天,就爆出了假新聞的烏龍事件。機器算法或許尚不及人們預期的智能?在假新聞層出不窮的今天,專業的事實核查機構也隨之興起。如何讓這些探尋事實真相的報導不被信息海洋淹沒?
  • 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與爭議
    事實核查新聞在美國發展較快,但不普及,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生產流程和新聞倫理。儘管如此,事實核查新聞面臨公信力和社會效果的爭議。事實核查新聞在美國的實踐表明,在新聞業不被信任、政治極化、缺少共識的社會環境中,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遭遇挑戰、合法性受到質疑、社會效果較為有限。
  • 考前必備19丨終極預測1:事實核查制度一定要看!(附考前必備全集)
    這道題選自我們今年的《真題解析》一本含電子書,每萬字不到兩毛錢的《真題解析》竟然被某公眾號未經允許刊載,並申請了不少媒體開始展開事實核查工作,以驗證政治人物言論,並逐漸將其發展成一類專門報導內容,成為事實核查新聞(fact-checking journalism)的早期雛形。4. 進入21世紀,作為第三方事後核查的事實核查型新聞正式誕生。如《華盛頓郵報》Fact Checker欄目、PolitiFact網站和Storyful網站。
  • 馬斯克錯了,但為什麼我們還要支持他建立「事實核查網站」?
    終於,忍無可忍的他在 Twitter 上宣布要建立一個新聞核查網站 Pravda,對新聞機構和記者的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進行評分,以此打擊靠假新聞賺取點擊量的媒體們。一石激起千層浪,馬斯克的這句話引起了媒體行業的齊聲駁斥。其中,以《大西洋月刊》的「埃隆·馬斯克對抗媒體的愚蠢戰爭」為典型代表,指出馬斯克認為那些揭露特斯拉缺陷的新聞不過是新聞記者的本分,馬斯克根本不懂新聞是什麼。
  • 谷歌圖片添加對ClaimReview或事實核查模式的支持
    據外媒報導, 谷歌周一宣布為谷歌圖片(Google Images)添加ClaimReview或Fact Check(事實核查)模式支持。 這是繼2016年穀歌在谷歌新聞上支持之後,又在普通網頁上提供支持。
  • 繼新聞搜索後 谷歌宣布在圖片搜索中引入事實核查程序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3日早間消息,據外媒報導,谷歌周一宣布,將開始在全球谷歌圖片搜索結果上展示事實核查標籤。近期,關於如何解決誤導性內容病毒式傳播的問題,科技公司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 保守黨社交帳號冒充事實核查機構 被批誤導公眾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在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詹森和工黨領袖科爾賓19日展開電視辯論期間,保守黨更改了旗下一個社交媒體帳號的名稱,使其看起來像是提供事實核查服務的帳號,引發社交平臺的警告。
  • 海外10大新聞「爆料」神器盤點
    大事件爆料追蹤、海量數據精準搜索、社交媒體信源篩選核實...多類工具,全媒派打包收羅!大佬家的新聞爆料、追蹤平臺, 第一時間助攻記者搶獨家!社交時代,記者搶獨家似乎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事情。YouTube Newswire上的視頻流覆蓋了查爾斯頓教堂槍擊案,以及德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洪水等新聞事件。YouTube表示,該服務未來將覆蓋全球和本地新聞,並將通過Twitter消息和每日郵件來介紹最新、最優秀的視頻。
  • 國際媒體核查了一則華人發布的簡體中文謠言|事實核查
    原創文章,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編輯:新約客 ★ 我們不站隊任何政黨, 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我們在乎事實
  • 識別虛假信息,事實核查專家用哪些工具?
    BuzzFeed 的媒體編輯、事實核查專家 Craig Silverman 推薦了 CrowdTangle, Hoaxy, DNSlytics 等工具。圖: CanvaSilverman 是一位研究假新聞和虛假信息專家,他撰寫並編輯了許多關於如何識別信息操控的書籍,包括免費的《如何驗證突發事件中的網上內容?》
  • 最好用的10個新聞核實與較真工具
    別忙著搶頭條,打開Verification Handbook《真相核查手冊》查查先。本書作者系BBC,Storyful,ABC,Digital First Media等知名媒體的資深記者和顧問。書中列舉了多個例子,講述在UGC時代,如何核實圖片、視頻等內容的真實性,如何報導災難事件,如何利用社交平臺和計算機核查新聞真實性,最後列出核查圖片、人物和地方的常用工具。
  • 川普之後 趙立堅部分推文被加「事實核查」標籤
    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表的關於新冠病毒來源的貼文也被推特(Twitter)加上「事實核查」標籤。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28日報導,美國社交平臺推特已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表關於冠病來源的貼文加上「事實核查」標籤。據報導,被標籤的其中一則推文在3月12日發出,內文的中文版為「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個現行。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
  • 【推特給川普推文貼上「事實核查」標籤 川普發推回懟】推特...
    2020-05-27 08:21:52來源:FX168 【推特給川普推文貼上「事實核查這一警告標籤提醒讀者,儘管總統發表這一看法,但「事實核查」稱,「沒有證據」表明郵寄選票會增加舞弊風險,而且「專家說郵寄選票很少與舞弊聯繫在一起。」每條推特下面都寫著:「了解郵寄選票的事實。」它連結到該平臺創建的一個事實核查頁面,該頁面上有更多關於這一主題的新聞文章的連結和摘要。數分鐘後,川普就指責推特「幹預2020年總統大選」。
  • _全媒派_騰訊新聞
    全媒派(quanmeipai)編譯DIGIDAY一文,試圖揭開GiveMeSport背後,AI在新聞編輯部的應用之謎。GiveMeSport大膽地將AI技術應用在了兩大新聞領域——分析型和感受型新聞以及突發新聞。在這之前,網站上每個月生產約2000篇文章,由團隊中的14名專業撰稿人和50名自由撰稿人完成,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感受型新聞。
  • Facebook出現假新聞:人工智慧靠譜嗎?
    但是,在算法盡善盡美之前,Facebook需要更強的事實核查團隊。有評論指出,一個10人的小組就能解決目前算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可以避開私人信息和主頁,只對公共話題進行事實核查。更有業界人士給予建議,認為Facebook的事實核查員可以有三點任務:一、剔除發布假新聞的新聞源。Facebook可引入「事不過三」的制度,減少假新聞網站的連結傳播。
  • 推特首次給川普推文貼上「事實核查」標籤
    推文發布7小時後,推特官方終於行動了——川普推特首次被貼上「事實核查(fact-check)」標籤。對「明顯誤導性信息」進行「事實核查」,是美國媒體的常見做法。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這是推特首次回應外界長期以來的批評,即該公司對於國家領導人的推文過於放任,同時認為這一舉動會加劇美政府與推特之間的緊張關係。
  • YouTube和Ins的內容攻略_全媒派_騰訊新聞
    YouTube頭部內容品類概覽在研究兩大平臺如何調動用戶內容分享熱情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時下海外哪些視頻內容品類最受歡迎。根據YouTube數據追蹤工具VidStatsX顯示,在排名前10的頻道中,有3個為個人頻道,其餘均為垂直話題,包括音樂、遊戲、體育、電影、新聞等。
  • BBC發布事實核查:哈佛大學有關「新冠疫情8月在武漢傳播」論文結論...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崔妍】6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事實核查文章,就此前哈佛大學發表論文聲稱「新冠肺炎早在去年8月底可能就在武漢暴發」一事表示,該論文的結論「缺乏足夠證據」。該文章提出了2點質疑,認為哈佛大學的論文結論「站不住腳」。
  • 動車D6578乘客吳某的核查情況公布!
    動車D6578乘客吳某的核查情況公布!昨日一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吳某於1月13日在廈門北站乘坐動車」的消息引發巨大關注昨晚吳某的最新核查情況公告出來了
  • 反疫苗宣傳:陰謀論不必以理服人,事實核查還有效嗎?
    在Facebook和Youtube等平臺將「Plandemic」影片刪除後,很快就有反疫苗群組的人開始修改網站上影片的資訊以繞開平臺自動審核、刪除的程式。他在文章中寫道:「這些反疫苗人士一直在為此進行練習。」 今年5月中旬,一項由美聯社和芝加哥大學展開的調查顯示,美國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表示願意接種治療新冠肺炎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