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20年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上了解到,目前人工智慧已經與教育領域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開展的個性化學習覆蓋學生已超千萬。
會上專家介紹,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線上教育實現的「停課不停學」,如今這種教育模式也實現了常態化應用。
同時,人工智慧還可以實現個性化學習。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課業短板,從而生成針對性作業,減少重複練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董奇:在我們國家一個班少的也得三四十人,多的可能四五十人。有了人工智慧以後,幫助老師比較清晰地知道不同類型的學生他可能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人工智慧專家 吳曉如:這幾年全國學生學業上的過程中的數據,大概已經超過了300多億條。大概覆蓋的學生數目大概是幾千萬,都是已經用到了實際的教學裡面。
專家介紹,今年高考有9個省針對語文、英語作文等主觀性命題引入了機器閱卷。將機器閱卷與人工閱卷結合,當機器與人工閱卷結果分差較大時,會自動挑選出來交給專家組進行最後判別,從而減少主觀評價的差異性,使得主觀題的評價更加客觀、公平。
此外,本屆大會還就大數據挖掘與應用、腦科學、心理健康測評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編輯 胡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