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江,漢族,中共預備黨員,貴州省畢節市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土木水利學院17級土木(3)班學生,現擔任校第二課堂服務中心副主任、土木水利學院田徑隊副大隊長。
曾獲2019年「寶冶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建築軟體技能認證大賽-BIM算量大賽三等獎、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優秀志願者、新冠防控志願者,以及省三好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30多項榮譽稱號。
以志願服務傳遞人間真情
馬旭江來自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雙農,靠種一畝三分地和打臨時工勉強維持家裡窘迫的生活。但他始終堅持自強不息,嗇己奉公,熱心公益,忠誠志願。
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在中學期間他受到了「壹個村小」的資助,還是貧困學童免費午餐的受益者,在社會關愛下、在溫暖陽光下,在他心裡很早就種下了一顆叫「愛心」的種子。2017年高考剛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的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跟隨貴州師範大學組建的「為愛留守威寧」支教團隊前往貴州省威寧縣二塘小學去開展支教活動。從此,「支教」就成了他最熱愛的志願服務項目。
他心懷感恩,不忘初心。他的暑假從來都與眾不同,連續兩個暑假到林甸千秋希望小學、到貴州省仁懷五七小學,30餘天720多小時,他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支教」中,他授課、家訪、談心,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回報並延續曾經他得到的那份愛。
2019年暑假他創辦「築羽遠博」支教隊,從選拔培訓成員、設計教學活動、組織統籌,從大慶出發跨越3400多公裡,抵達貴州省仁懷五七小學。共服務幫扶小學生120人、初中生3名、高中生1名,圍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素質拓展、自護教育、思想引領、心理輔導等,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34人、留守兒童11人、孤兒2人設計了更加有針對性的輔導清單。在支教期間組織成員們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仁懷市武裝部榮譽室等紅色革命聖地,在四渡赤水紀念塔下重溫入團誓詞,引領同學們感受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做新時代合格團員。
他用了兩個假期的時間,感受了中國農村的純樸,看到了貧苦地區的現狀,從中領悟了青年一代的時代責任。支教期間,他利用自身學習土木工程的專業特長,深入30餘戶農村家庭宣傳國家危房改造政策,讓更多老鄉改善觀念向著幸福努力。他所帶領的支教活動被中國青年網、千校千項、人民網強國論壇、大慶日報等14家媒體廣泛報導,兩次被評為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此外,他還積極參與高校志願者進社區、關愛留守兒童、服務養老院、流浪動物站,免費午餐驛站等的各項公益活動,在黑龍江志願服務平臺參與活動24次,服務時間累計已達148小時;參加國家國際大型賽事志願者服務工作已達600多小時。
以體育精神踐行追求卓越
馬旭江熱愛體育,勤於鍛鍊。作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長跑運動員的他,每天兩次訓練,每次訓練量是10公裡長跑、100個跨欄跳、多組1000米衝刺跑,令人驚嘆的訓練量、多次肌肉拉傷,卻從未讓他止步,在省第十七屆大學生運會上取得3000米障礙賽第四名的好成績。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令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成績、學生組織工作、科技競賽等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
2019年暑假正在回家的路上,接到班主任楊光老師的電話「小馬,你立即返回學校,準備參加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家已盡在咫尺,他卻毅然從貴陽直接返回學校。在備戰國賽期間,不舍晝夜地設計和製作模型、加載實驗,用掉數不清的膠水和材料,一次又一次的枯燥重複,帶著製作模型輾轉於鄰校測試,再優化再完善再精益求精,甚至還要承受加載倒塌的一瞬間,釋放出大量的彈性勢能而造成砝碼飛出擊中面部、身體的危險……帶著使命和責任全力衝刺,這前後從校賽、省賽到國賽歷經200餘天的層層考驗,終於為我校首次參賽贏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這被譽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的國內高校土木工程學科最高水平競賽結束當晚,他和老師、隊友們都激動得徹夜無眠。
在追求科技之光的路上,他先後榮獲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建築軟體技能認證大賽-BIM算量大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競賽校區特等獎、全國計算機輔助技術培訓項目證書等10多項科技創新類榮譽。
以敢於擔當添彩錦瑟年華
他敢於擔當,以身作則。從入學開始,他便選擇擔任一名學生骨幹。從普通幹事到校第二課堂服務中心副主任、土木水利學院田徑隊大隊長,他認為「一份信任,萬分挑戰」,以身做則、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敢於擔當的做事精神,贏得了老師的信任和同學們的尊重。他時刻懷著一顆為同學服務的紅心,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為大家做好事、做實事,他主動積極參與、擔任校第十五次黨代會、60周年校慶、畢業生晚會以及科技文化節等工作人員100餘次。
以率先垂範頑強抗擊疫情
他不畏風險,挺身而出,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放假回到家鄉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麻乍鎮的他,聽說家鄉疫情防控形勢緊張、人手短缺後,主動申請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他在村支兩黨委幹部帶領下,到威寧縣麻乍鎮二田村疫情防控勸導點和防疫監控點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勸返、登記外來車輛和人員信息,勸阻村內人員外出,跟村支兩委負責人走訪村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引導群眾做好自我防護。
危急關頭作表率,關鍵時刻勇擔當。南方的冬天,寒氣逼人,但他每天堅持騎10多公裡的摩託車,九點就準時到達指定工作地點。剛開始時連工作用的口罩都需要自備,在值班「卡點」記錄處只有一個簡易帳篷,很多時候只能在寒風中守護,有時還要走上幾公裡的山路為村民講解相關防控條例。
馬旭江說:「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面前,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雖不能去疫情防控前線,但是可以在家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後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彰顯共產黨員先鋒本色。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展現共產黨員擔當作為,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把黨的旗幟舉起來、黨的聲音響起來、黨的形象樹起來,統一思想,聽從指揮,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學校園裡,他用頑強的鬥志和不懈的努力詮釋了一個自立自強的新時代大學生應有的品格。
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工作務實,辛勤付出;潛心科研,求實創新;熱心公益,知恩感恩。
肩負時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馬旭江在追夢的路上不懼風雨、砥礪前行。
來 源 :八一農大青春在線
實習編輯:張怡然
責任編輯:陳薇薇
中國大學生(微信ID:dxszzcn)
投稿:chinaun@126.com
中國大學生網(微信ID:dxszzcn)
投稿:china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