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拍都是爛片?這次《巨齒鯊》用票房扳回了一局

2020-12-13 第一財經

「爛片預定。」《巨齒鯊》還未上映,就遭遇過一波差評。

當海報上同時出現中外演員,觀眾潛意識裡會萌生一種不信任。他們大多受到過相似的「欺騙」,宣傳中強調的國際化製作,坐進影院才發現是一堆不倫不類的大雜燴——國外創作者臆想中的中國,或者是山寨版的好萊塢。近有《金蟬脫殼2》《環太平洋2》,遠有《長城》,年初上映的同樣由李冰冰主演的《謎巢》也是合拍片又一失敗案例。

一部純正的好萊塢大片或者純粹的國產片都比中外合拍片顯得更有保障,這是《巨齒鯊》出品方和主控方引力影視不得不面對的困境,引力影視CEO應旭珺告訴第一財經:「中美合拍的身份相對比較尷尬,過去觀眾心目中並沒有留下特別好的印象,很多人一看到中國演員參與較多的合拍片,第一反應這是爛片。」

8月10日上映首日,《巨齒鯊》的排片並不十分理想,綜合票房佔比僅為18.2%,位列同檔期第三。上映13天後,8月22日《巨齒鯊》單日綜合票房佔比攀升至26.8%,超越同檔期的《一齣好戲》,並將《愛情公寓》甩出幾個身位。截至8月23日17點,貓眼專業版預測影片最終票房為10.1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巨齒鯊》的北美票房同樣表現不俗,上映首周末以4540萬美元將《碟中諜6》拉下北美冠軍寶座,而《長城》當年在北美最終票房僅為4554萬美元。截至目前,《巨齒鯊》全球票房突破3.18億美元,蟬聯兩周末全球票房榜首。出品方華人文化和華納都對這個成績感到滿意,《巨齒鯊》也創造了今年華納在北美最好的開畫成績。

在應旭珺看來,《巨齒鯊》的票房逆襲對業界的最大貢獻,可能是給合拍片「正名」。「下一部合拍片在宣發層面的困難就會相對少一些,觀眾會因為《巨齒鯊》而對合拍片有正面的信任和期待。」

40年鯊魚熱

1975年,史匹柏的《大白鯊》問世,「鯊魚」由此成為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極高的生物。

作為一個凝結了怪獸、災難、驚悚等多重商業元素的類型,「鯊魚」題材在北美影碟市場上熱度一直很高。Discovery頻道連續30年,每個夏天都會推出金牌欄目「鯊魚周」,已形成一批忠實的鯊魚影視愛好者。

1995年,美國暢銷書作家斯蒂夫奧頓的《巨齒鯊》(The Meg)出版,旋即橫掃全美各大暢銷榜首。過去20年間,這一系列已經出版到第五本,積累了一大批對海洋古生物有濃厚興趣的書粉。

《巨齒鯊》在美國是一個擁有巨大粉絲基礎的強勢IP,可惜版權幾經轉手,成為好萊塢出名的燙手山芋。小說出版不久便被迪士尼買下影視改編權,擱置十年未有任何動作。2007年,華納旗下的新線影業計劃從奧頓手中買下版權投拍,後因公司架構變動被取消。最後買下小說改編權的好萊塢製片人貝拉艾弗裡來到中國,與華人文化達成合作,《巨齒鯊》的影視化工作就此提上日程。

在應旭珺看來,《巨齒鯊》遲遲未能影視化的原因並非好萊塢對鯊魚題材的信心不足,主要顧慮聚焦在技術層面。「《大白鯊》中的那條鯊魚技術含量很低,到了這個時代,人們期待出現一個更震撼、更大的鯊魚,但是到底能不能創作出來足夠震撼的銀幕形象是一個巨大挑戰。」

近幾年的鯊魚題材電影包括《鯊灘》《鯊海》等通常為好萊塢B級預算,製作成本低於8000萬美元,而《巨齒鯊》對外公布的成本是1.5億美元。由於部分取景地在紐西蘭,享受到當地退稅政策,影片的淨成本為1.3億美元,這顯然是一個A級體量。

正如影片導演喬德特杜巴所言,過去鯊魚題材影片多使用障眼法,或多或少影響觀影體驗,《巨齒鯊》中的鯊魚可以不漂亮,但一定不能看起來很廉價。因此劇組在鯊魚造型上耗費大量精力,力求細節精緻,「細節決定質感,即便這很花錢。」

從《大白鯊》開始,鯊魚作為心理驚悚而存在,它往往不需要露出真身,只要露出鯊魚頭或者是一排牙齒以製造驚嚇效果。而在《巨齒鯊》中,巨型鯊魚的視覺衝擊力非常強烈,它龐大而兇悍的形象第一次在大銀幕露出真容。《巨齒鯊》和《侏羅紀公園》一樣擁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觀而非純粹的怪獸電影,只不過它所締造的世界存在於深海。

無論是華人文化還是華納都認為投資金額合理,「我們雙方都有綠燈委員會,項目的可行性、大致票房都經過嚴密預測。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A級大製作,如果沒有一定的投入,不可能達到最終呈現的效果,也不可能在全球大規模上映。」

強勢IP引入中國

《巨齒鯊》在北美市場擁有良好的觀眾基礎,但在中國是一個全新IP,即便做了很多宣傳,電影快上映時仍有很多人不知巨齒鯊為何物。「像《三生三世》這樣有小說基礎的IP和聞所未聞的題材搬上大銀幕,對觀眾的吸引力完全不一樣,而且國內觀眾沒有觀看鯊魚片的習慣。」應旭珺表示。

作為華人文化旗下的電影公司,這是引力影視首次操盤中美合拍片,面對一個體量巨大的項目,他們的底氣一方面來源於華人文化有過成功操盤合拍片的經驗,比如2016年上映的《功夫熊貓3》,在全球拿下了5.21億美元票房。應旭珺告訴第一財經,華人文化的國際化相對比國內其他公司走得早一些,並相信電影等內容產業未來與美國的合作是大勢所趨。2015年,華人文化與華納兄弟宣布共同出資成立「旗艦影業」,共同開發和製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旗艦影業也是《巨齒鯊》的聯合出品方之一。

應旭珺認為,《巨齒鯊》有可能克服中美合拍身份帶來的尷尬,區別只是過去由好萊塢影業公司主控變成了中方資本主控,從劇本到選角,考慮到全球市場的需求和平衡,所有的重大創作決定都由所有出品方共同商討。

在東方夢工廠首席創意官周珮鈴(Peilin Chou)看來,這種國際人才的協同對於合拍片而言非常重要。「共同做出關鍵決策,從人事到劇本、設計和創意。雙方可以就不同意見進行公開對話,尊重對方的意見,以便達成令人滿意的決議。這些創作者通常有著非常明確的共同目標——製作一部精彩的電影。」

和此前的鯊魚題材不同,《巨齒鯊》沒有過多血腥鏡頭,設計了一群由多族裔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塑造了一個手刃鯊魚的孤膽英雄,還有祖孫三代的情感羈絆,一點感情戲的點綴,冒險、動作、怪獸等娛樂元素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口味。

周珮鈴認為,影史上的鯊魚題材一直長盛不衰,無論人們來自何種文化,對鯊魚的恐懼以及為生存而頑強搏鬥的精神都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巨齒鯊》做到了引人入勝並且頗具娛樂效果。

據了解,華人文化對於《巨齒鯊》大IP的野心不僅限於拍一部電影。早在項目前期評估中,他們就看到這一IP開發續集、現場娛樂、文化旅遊、衍生品授權等多方面的想像空間。應旭珺認為,迪士尼的成功正是因為它擁有自己的IP,「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自主開發、主控的IP,可以打通產業鏈的其他環節,海洋元素可以結合現場娛樂,一系列海底生物形象做衍生品授權。拍一部爆米花很有意思,但也要著眼於未來。」

「中國元素」如何自然融入?

中國躍升至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中美雙方的創作者、投資人都積極地尋求合作,中外合拍片能夠參照國產片按超過40%的比例進行票房分帳,而進口片的這一比例是25%。在中外合拍片被汙名化的今天,仍有不少片方對合拍片趨之若鶩。

2012年,時任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公開提出,要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審查報送上來的合拍片,其中包括中方出資比例一般不少於三分之一,且必須有中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必須在中國取景。在此後的一系列合拍片中,「中國元素」的呈現成了合拍片能否獲得市場認可的決定性因素,不少合拍片正是因為中國元素的生硬植入,導致海外及本土市場雙雙冷遇。

《巨齒鯊》除了主演李冰冰、趙文瑄等人,最鮮明的中國元素是最後的三亞「人鯊決戰」。應旭珺告訴第一財經,這是片方反覆商討的決定。「大多數人都有夏天去海濱遊泳的經歷,這種情況下突然出現鯊魚,恐怖和震撼會讓大家都有代入感。三亞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旅遊城市,能夠引起國內觀眾共鳴,這也是三亞第一次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亮相。」

千人嬉戲的海濱浴場,本土化的海上娛樂項目,都是國人能夠心領神會的場景,這些元素讓最後的決戰呈現出一種驚悚與滑稽並存的娛樂效果。不過,由於中美團隊文化、審美有所不同,某些對白在中國觀眾看來頗為生硬,比如趙文瑄與李冰冰飾演的父女對話,有比較明顯的「翻譯腔」。

某種程度上,《巨齒鯊》更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它並沒有刻意突出「中國元素」的存在感。「《巨齒鯊》並沒有太大的野心,把商業類型做足,用全世界觀眾都能夠接受的流行娛樂元素,做喜聞樂見的夏日消暑大片,這樣的方式也相對比較容易成功。」應旭珺表示。

《巨齒鯊》的票房在北美、中國以及其他地區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不少人期望通過複製它的模式以獲得下一次的成功。在周珮鈴看來,每個人都希望破解在中國取得成功的秘訣,但並非所有人都花時間去了解這個國家不斷發展的文化和觀眾,在一些項目中,電影製作人隨機投入一些與故事無關的中國元素,只是為了讓電影有更多「中國味」。「許多人以膚淺的方式取悅他們,實際上,中國觀眾要複雜得多。」

周珮鈴參與過迪士尼唯一一部以中國故事為基礎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她認為一部成功的合拍片基於人類共通的情感,講述人類普遍的主題,它不局限於東方或者西方:「《花木蘭》的故事即使不是中國人也能夠理解,一個女孩想要拯救自己的父親,她渴望讓家人因她而驕傲,全世界的觀眾都會產生共鳴。」

在她看來,一支擁有開放心態和好奇心的創作團隊會對合拍片的成功產生巨大影響,《功夫熊貓3》之所以成為中美合拍片中難以逾越的高峰,是因為創作者經過精心研究,從建築到食物、服裝保證真實還原。東方夢工廠邀請中國導演滕華濤擔任中方顧問,帶領中國主創團隊和美國團隊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共同工作,全方面參與製作和創意,在劇本、臺詞、故事以及中國演員表演的層面上進行指導。中文版本不只是完成簡單的翻譯,而是對影片進行了一次再創作,實現中文配音與人物口型及面部表情的高度配合。

周珮鈴告訴第一財經,東方夢工廠明年上映的電影《Abominable》(暫譯《珠穆朗瑪》),包括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開發,從來不會割裂「中國元素」與電影內容進行思考。「我們對於中國元素的理解,是自然地融入在影片的核心概念中,而且是這個故事核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創意者,你首先得弄明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中國元素』融入的前提是它是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能夠助推劇情發展。」

相關焦點

  • 上映三天全球票房1.4億,李冰冰主演的怪獸大片,帶給你深海恐懼
    沒有與兇猛鯊魚正面碰撞,很多影迷心中都留下了遺憾,雖然後來特效技術進步,鯊魚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卻都很難再複製《大白鯊》掀起的全球熱。但這一次,《巨齒鯊》再度引發全球深海恐懼,自8月10號中美同步上映,截止至12號周末,上映僅三天全球票房破1.4億美元!
  • 盤點近年中外合拍的電影
    盤點近年中外合拍的電影合拍片,數年之前還是一個被冰封在人們記憶之中的名詞~它的歷史並不顯赫也不值得聲張,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將其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裡。但最近幾年合拍片的數量逐漸多了起來,今兒就一起給小夥伴們盤點一下~《功夫之王》打造中西合璧典範,開啟中外合拍新大陸該片講述了十七歲的少年傑森在唐人街的當鋪獲得了一根神秘的金箍棒,之後穿越到了古代中國,成龍和李連杰飾演的兩位師傅開始訓練傑森,使傑森成為「天行者」,而且傑森愛上了偶遇的女孩金燕子,幾人聯合起來對付玉疆戰神和白髮魔女,召喚古代中國歷史上幻想的戰神「
  • 電影暑期檔再破新紀錄,我不是藥神票房冠軍,這部日本電影成黑馬
    今年暑期檔冠軍《我不是藥神》票房31億,亞軍《西虹市首富》25.2億,這兩部影片為整個檔期貢獻了三成票房,也成了穩穩的現象級作品,前者更躋身內地影史票房前五。此外,《侏羅紀世界2》《一齣好戲》《巨齒鯊》都過了10億,位居第二梯隊;《摩天營救》《蟻人2》《狄仁傑之四大金剛》《邪不壓正》《愛情公寓》《動物世界》六部電影的票房在5-10億之間;另有十餘部電影票房在1-5億之間。
  • 北美票房:《巨齒鯊》奪冠《黑色黨徒》犀利獲贊
    索尼的恐怖電影《瘦長鬼影》首周「嚇」到可觀的1132萬美元,但被指角色空洞;寵物浪漫喜劇《狗日子》則徹底「狗帶」,三天在2442家影院僅獲263萬美元,預計下周《阿爾法:狼伴歸途》登場,「狗日子」就要被迫讓賢了。
  • 陣營粉絲團帳號被清除,蔡英文「扳回一局」
    編輯:凝冰在即將進入2020選舉的關鍵時刻,很多粉絲卻發現自己在臉書上的後援會和粉絲群都打不開了,隨後臉書官方稱網上發現了多個屬於多重的帳號,移除了118個粉絲專業和99個社團,但詳情卻未公開。「民調蓋牌」以後,綠營顯得力不從心,移除韓陣營帳號,算是替蔡英文扳回一局針對這一情況,臺灣的《聯合報刊》發表了社區評論,說自從韓國瑜發出了「民調蓋牌」以後,讓一直依賴網絡輿論來操縱選舉的綠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為現在很難再在網上通過網軍帶風向,而韓陣營最近線下也沒有大型的動員活動,多數都是在網上進行溝通和橫向聯繫,這次臉書移除了韓的後援團和粉絲團
  • 1882下空單扳回一局!1861止盈!
    1882下空單扳回一局!1861止盈!  白盤震蕩,先是洗刷了我們1877的多單,同時又洗刷了1872的空單!但,晚間我們還是在1882區域再次幹空,當前止盈在1861一線,空單大幅獲利後,扳回一局!  接下來黃金還將繼續下跌,下方進一步支撐參考在1855-1852區域,這裡是昨日下跌的低點,也是當前四小時趨勢的支撐區域,首見可多!1853區域擇機多!
  • 北影節聚焦中外合拍電影 業內:講好故事系先決條件
    作為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重頭項目,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如期舉辦。其實,回顧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合拍片已經成為了繞不過的話題。這類影片的票房不斷締造神話,但依然存在著大量的「物理合作」缺乏「化學反應」的問題。比如,很多合拍片只是單純的中國面孔植入,或者是中國資方背景。在良好的發展態勢下,如何實現中外雙方的「跨文化聯合創作」?
  • 至今都讓人無法原諒的「4大爛片」,你貢獻過幾張票房呢?
    《澳門風雲3》;作為系列電影大多都是第一部永遠的經典,越是翻拍則越爛。對於這部劇,是作為賀歲電影的,自然喜劇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炒冷飯行為,真的是令人難以接受。王晶的電影可真的是經典的極為經典,但是爛劇本就真的爛得難以入目,從第一部的驚悚刺激,絕處逢生的輾轉反側的劇情,到後來的無聊、幼稚、過家家,要不是三個影帝,撐住尷尬的場面,與觀眾賀歲的情懷,這部《澳門風雲3》的票房怕是賣房也補不回來了。
  • 解讀電影《巨齒鯊》人物特點:如何從一部電影中學習性格分析?
    這次只是把食人魚換成了遠古巨齒鯊。簡單的介紹一下電影情節。在中國邊海上有一個中外合作的科考隊,專門研究深海中的「溫躍層」。認為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是瞎扯,是把「溫躍層」當成了海溝底部。「溫躍層」之下還有更深的海底深淵。結果被他們給蒙對了。
  • 國產電影進入高質量時代卻被爛片拖後腿,最誇張的調檔次數達4次
    這個夏天的中國電影市場競爭之激烈前所未見,一部部高質量的佳作不斷呈現出來,從「藥神」出世之後,票房和口碑一路高歌猛進,本以為這部電影會在電影市場一家獨大,可是沒想到後來上映的那些電影也不遑多讓,比如「西紅柿首富」、「摩天營救」,還有後面等著上映的「一齣好戲」、「巨齒鯊」、「愛情公寓
  • 易烊千璽自評演技超謙虛 四字弟弟演技被吹爆為流量派強勢扳回一局
    易烊千璽自評演技超謙虛 四字弟弟演技被吹爆為流量派強勢扳回一局時間:2019-10-29 10:0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易烊千璽自評演技超謙虛 四字弟弟演技被吹爆為流量派強勢扳回一局 近日,易烊千璽自評演技引起很多網友關注,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正在熱映中
  • 2019國內智能音箱滿意排行榜揭曉,這次華為終於扳回了一局
    2020-01-16/14:43 驅動中國2020年1月16日消息,智能家居的風口下,全球科技巨頭都嚴陣以待
  • 奔馳車尾上「4個漢字」十分搶眼,網友:終於為國產車扳回了一局
    在國產車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估計就是吉利、長安、紅旗等車了,尤其是吉利品牌,在國內外都打響了自己的名聲,確實是一款值得信賴的品牌。吉利不僅在自身的品牌上打造的更好了,並且還做出更加傑出的成績,那就是收購了戴姆勒(奔馳)9.69%的股份。
  • 今年5月上映票房10萬,這部爛片不甘心,又殺了回來!
    今年5月,一部頂級爛片《下一任:前任》上映,由郭採潔、鄭愷、李東學、謝依霖等主演的愛情電影,尷尬到了極致。就因打上了「前任」的標籤,票房還不錯,拿下了1.2億元的高票房,但口碑極度糟糕,豆瓣2.8分。沒有《下一任:前任》的名氣,雖然也是一部超級爛片,但《你好現任》完全被忽略了,一上映就票房慘澹,最終票房才9.7萬元,實在太撲街。但《你好現任》不甘心,又殺了回來,鎖定在10月重映,時隔5個月再度重出江湖。
  • 2018開年大片慘案:英雄本色6千萬票房下線,謎巢4.8千萬票房下線
    2018可謂又是大片雲集的一年,首月眾片雲集,除了大家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8》,巨石強森新片《勇敢者遊戲》,還有廣受關注的金馬獎提名動畫《大世界》,國產大片《無問西東》《英雄本色2018》,中外合資大片《謎巢》等...大片爭相上映,票房爭奪戰必定慘烈,哪家歡喜哪家愁呢?
  • 《巨齒鯊》探班李冰冰大秀英文 與斯坦森演愛情戲
    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傑森表示《巨齒鯊》和他以前的電影區別非常大,不再是「打打殺殺」或者「開著跑車轉」,這次他有大量水下動作戲,與李冰冰也「擦出了不少火花」。  因為此前有過多部好萊塢電影拍攝經驗,李冰冰這次演起英文對白全無壓力,包括對手演員臺詞在內的213頁的英文劇本都熟記於心,對此她直言:「我是個要臉兒的人,有點老派演員作風,不允許現場因為我NG。」
  • 票房與口碑雙雙撲街,文章盡力了,網友:又一爛片之王誕生!
    ,已連續兩天登頂單日冠軍,總票房已高達3.1億,超越《李茶的姑媽》近在眼前!張藝謀的《無雙》表現同樣可圈可點,累計票房已達2.7億相比這三部電影,包貝爾的導演處女作《胖子行動隊》卻遭遇了票房滑鐵盧,首日票房僅3千萬出頭,上映5天票房僅1.2億,連《影》一半票房都不到,投資人恐難收回成本!
  • 《巨齒鯊2》正在籌備,將迎來新的中國男主演
    活動現場,華人影業發布重磅片單,其中包括2018年票房大賣的中美合拍片《巨齒鯊》的續集《巨齒鯊2》。《巨齒鯊》。圖片來自網絡 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介紹,《巨齒鯊2》將會有更多鯊魚場面和特效鏡頭,還將起用新的中國男主演。
  • 巨齒鯊的天敵是誰 只有一種生物能與之匹敵
    喜歡鑽研史前巨獸的朋友們,對於巨齒鯊的大名一定不陌生,成年的巨齒鯊可以算得上是海洋中最強大的生物,整個海洋的生物都任它享用,而能與它匹敵的只有一種。   巨齒鯊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咬合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為28噸,最大咬合力可達36噸,其牙齒撕咬力量遠遠超過了霸王龍。
  • 票房收入慘澹 《環遊地球八十天》被評為爛片
    東方網9月7日消息:隨著暑期檔的結束,北美票房統計公司昨天公布了北美暑期檔的票房總體收入。今年的北美票房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狂收40億美元,比去年的39億美元多了3個百分點。而被人們寄予厚望的成龍新片《環遊地球八十天》也在暑期檔上映,結果因為收入慘澹而被評爛片。   據分析,今年暑期檔票房走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續集和紀錄片的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