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積極探索音協組織新定位新職能新機制,更大力度地團結服務音樂工作者
中國音協作為黨領導的音樂界人民團體,本職就是做人的工作。中國音協始終把最廣泛團結音樂工作者尤其是新興音樂群體作為中心任務來抓,作為衡量深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以多層次多樣式的培訓班為抓手,著力加強音樂骨幹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領,努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3月起啟動實施的全國會員大培訓工作,歷時一年半,獨立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18期,現場培訓會員4374人。2018年,中國音協組織舉辦了10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專題培訓班,培訓音樂骨幹1195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結合音樂工作的對象、方式、手段、機制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中國音協不斷完善創新會員發展和管理制度,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會員服務與管理水平。為更好團結、服務、引導新興音樂群體,成立「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工作委員會」和「中國音協新興音樂教育工作委員會」,標誌著新興音樂群體有了自己的組織,有了自己的「家」。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探索構建推動音樂創作工作新格局
中國音協堅持把出精品、出人才作為中心工作來抓,探索構建了集採風、委約、徵集、評論、推廣、培訓於一體的推動音樂創作工作新格局,推出了一批優秀音樂作品,培訓了一批音樂創作骨幹。赴西藏和內蒙古採風創作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深扎」活動,行程周期長、創作任務重、群眾期待高。中國音協舉辦了「格桑花開新時代」——西藏採風創作歌曲演唱會和「歌從草原來」——內蒙古採風創作歌曲演唱會,切實將「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宗旨落到了實處。「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2017-2021)——『聽見中國聽見你』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以重要時間節點作為創作選題方向,計劃每年推選「年度優秀歌曲」20首,在5年時間共推出100首精品歌曲,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為適應新時期音樂事業發展需求,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青年音樂人才創作隊伍,2012年中國音協成功舉辦了第一期全國優秀青年詞曲作者高級研修班,現已成功舉辦6期(含特培班),吸收近150多名來自全國的優秀青年詞曲創作人才。
(四)紮實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和文藝志願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中國音協堅持把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向基層群眾學習作為重要使命,廣泛開展「送歡樂下基層」「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匯報」等文藝惠民活動,組織音樂家深入革命老區、邊疆海防、貧困地區、工廠學校、軍營哨所、生產建設一線、地震災區等,為當地群眾送去了最美精神食糧。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帶領音樂家走進基層百姓之中,走進火熱生活之中,彰顯了音樂藝術在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中的獨特優勢,日益成為基層百姓最期待的文化盛事,成為文藝志願服務隊伍中的一支激昂旋律,一項為百姓送歡樂、為音樂鑄輝煌的品牌活動。具有「小分隊、大夢想,小作品、大情懷,小投入、大作為,小天地、大世界」特點的「中國新興音樂群體輕騎兵」自2018年成立以來,成為新興音樂群體展示藝術才華、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和品牌活動,新穎獨特、接地氣的表演形式,零距離的互動形式,贏得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
(五)大力加強音樂界行風建設和音樂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風氣
中國音協高度重視行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在制定發布《中國音樂工作者自律公約》《中國音樂家協會個人會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成立中國音協行風建設委員會,並發出《新時代音樂工作者「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倡議書》,積極倡導廣大音樂工作者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對於業界失德失範行為,中國音協及時發聲,號召廣大音樂工作者自覺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人格修為,努力以良好的職業精神和社會形象贏得人們的尊重和喜愛。針對個別會員因個人原因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情況,按照相關程序開除中國音協會員的會籍,並通過各團體會員深入了解存在違法違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會員情況,執行行風建設情況年度報送制度,努力做到主動發現、及早處理。舉辦賀綠汀、冼星海、聶耳、李凌、雷振邦、趙渢、李德倫、周小燕、馬可、李煥之、瞿希賢等老一輩音樂家百年誕辰系列活動,激勵廣大音樂工作者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
(六)深化音樂評獎改革,強化音樂理論評論,不斷提升音樂評獎評論的公信力和引導力
為發掘和選拔各領域優秀音樂人才,中國音協組織開展了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音樂評獎賽事活動。全國兒童歌曲大獎賽、全國少兒鋼琴展演比賽、鼓浪嶼鋼琴節、長江鋼琴音樂節,以及中國音樂「小金鐘」鋼琴、琵琶、電子鍵盤、民族器樂大賽等一系列專業性賽事,為發現和培養優秀後備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在更大範圍發揮全國性文藝大獎的導向性、權威性和專業性,第12屆金鐘獎將從廣州移師成都舉辦,並在評獎形式上推出很多革新性的措施。圍繞重點作品、音樂思潮、音樂現象等組織總結研討是中國音協的一貫傳統。1978年9月,剛剛恢復不久的中國音協在武昌召開聲樂創作座談會,次年又召開全國器樂創作會議和理論工作會議,在此之後舉辦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座談會、「改革開放30年中國音樂發展回顧與反思」研討會等會議。2015年以來,中國音協先後召開了「全國音樂創作座談會」「新時代歌曲創作座談會」「全國交響樂創作與發展座談會」等會議。
(七)深入開展對外和對港澳臺音樂交流,在世界舞臺傳播展示中國好聲音
中國音協充分發揮音樂無國界的獨特優勢,廣泛深入開展對外及對港澳臺音樂交流,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音樂界建立聯繫並保持友好交流與合作,增強中國聲音的感召力和輻射力。近年來,中國音協成功舉辦10屆「海峽兩岸合唱節」、3屆「絲綢之路」音樂節和10多場「絲路花語」中國民族音樂海外巡演等大型音樂品牌交流活動,為傳播和推廣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強化與國際音樂組織、團體以及知名音樂家的交流合作,積極開展民間對外音樂交流活動,不斷提升中國音樂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1979年中國音協加入國際音樂理事會,2003年正式加入國際青年音樂聯盟,並成功舉辦2007國際音樂理事會大會、第61屆JMI代表大會。多位協會領導曾擔任國際音理會副主席、國際青年音樂聯盟執委等職務。
奮進:欣逢盛世 獻禮祖國
新的時代給了中國音協新的挑戰,也賦予中國音協新的機遇。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音協也將圍繞這一重大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原創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音樂會、紀念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周年——優秀採風創作成果匯報音樂會、 「我和我的祖國」——百場公益音樂會、「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徵集推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交響樂作品展演等一系列獻禮活動,展現新中國的音樂成就,展示新中國音樂家風採。我們相信,通過這一系列慶祝活動,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大音樂工作者的自豪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使命感。我們也相信,新時代的中國音樂事業必將隨著新中國的發展壯大而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