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菲律賓訓練已經接近尾聲,六周時間轉瞬即逝。應拳擊時代之邀,對此次「走出去」的訓練交流經驗做一個小結,供廣大從業者和拳迷們參考討論。另:鑑於呂斌比賽尚未開打,不對呂斌的訓練做任何透露,避免洩秘,望讀者見諒。
這次呂斌隨帕奎奧一起訓練備戰,國內共有7位職業選手陸續赴菲集訓,有相對較老資格的徐雀、楊永強、劉中,還有新秀姜磊、吳舉,拳力聯盟新科狀元董有禮和全國錦標賽前三名夏玲傑。所有人差不多開始訓練一周之內就開始打實戰,而且最多一周三次,最少也有兩次,因為曼尼和呂斌的訓練計劃就是每周的二、四、六實戰,每次實戰的時候來自將軍城乃至周邊城市的很多俱樂部都不約而同的趕來觀戰、約戰。下面我從三個部分來總結,分別是執靶訓練,實戰,早操和體能訓練。
打靶訓練
首先來談談菲律賓教練對我國選手執教的過程。由於這次曼尼召集了幾乎所有菲律賓的著名教練匯聚到他的訓練營,所以我們的選手有很多機會邀請他們給與指導,包括至少三個佩納羅薩兄弟和老多奈爾,波波和諾諾教練也經常給與指點。菲律賓教練最大的執教特點我認為是模式化的、標準化的執靶訓練。解釋一下,我國的教練會根據選手的特點或者需求,在執靶或者其他專項訓練時給與完全不同的指導或調整訓練模式,而菲律賓教練不同,無論哪位選手無論什麼特點,先來跟我猛打6回合模式化的手靶再說。從第二次訓練開始,也還是在打靶過程中他們通過不斷發現技術動作上的問題,然後給與糾正和指導。所有技術訓練和指導的90%可能都在手靶訓練中完成,所以我早就總結過:菲律賓教練更多時候把自己定位於一個訓練師甚至是靶師的角色,而非傳統意義上的Coach (主教練)。不過老多奈爾和美國著名體能教練賈斯丁則不同,這二位的訓練方法跟理念則明顯區別於其他幾位菲律賓著名教練。重申一下,幾位教練尤其是喬納森佩納羅薩,其執靶的水平絕對驚豔,所有幾位打了他的靶的選手都有兩個字的感悟:"累"和「爽」
老多奈爾給徐雀架靶
實戰訓練
諸位選手剛到達一周之內,甚至有的是到達第二天,就進入了實戰環節,尤其夏玲傑,在濟南參加拳力聯盟第四季8人現金大獎賽角逐並拿下130磅冠軍後第二天就馬不停蹄趕往菲律賓,達到訓練營第二天則進入實戰狀態,也是夠拼的。值得一提的是聚集過來的菲律賓選手們實力非常強勁,各個戰績彪悍,其中有數位全勝戰績的洲際拳王和一位WBA過渡世界拳王。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集體實戰,楊永強被安排了一位17勝1負14KO、三星半、WBC和WBO雙料世界青年頭銜,並籤約德拉霍亞的選手,該選手後手拳勢大力沉,上來就給楊永強來了個下馬威,還好楊永強頂住壓力,打個四個回合,並不輸。後面楊永強還跟這次作為帕奎奧特別定製陪練的澳大利亞新人王George Kambosos Jnr 打了多次實戰,這位新秀是四星級選手,輕量級世界綜合排名第26,澳大利亞第一。
中間這位是George Kambosos Jnr
楊永強實戰片段
另外一大亮點是徐雀第一場實戰被安排了17戰全勝14KO的118磅WBA過渡世界拳王頭銜Gaballo,實戰情形如出一轍,該選手上來就劈頭蓋臉的狂掄重拳,第一回合把徐雀打得回不過神來,好在徐雀作為126磅的老選手,身體和經驗都不輸,第二回合開始展開反擊,第三回合漸漸取得優勢,並在第四回合一記腹部左勾拳重擊擊倒對手使其提前退出了實戰,這算是一個tko的結果。這下兒可好,中國選手ko了WBA world champion,接下來一周的時間裡這句話成了訓練營裡諸位教練和菲律賓選手們的家常,徐雀這位歷經坎坷的職業老將不僅一戰成名,還打出了個更大的目標,他希望接下來能努力成為衝擊世界頭銜的中國選手之一!
徐雀與Gaballo
徐雀實戰片段
另外還有劉中,這個打法比較特別,速度有點慢,發力比較怪異的選手,被認為屬於俄式打法,幾個菲律賓教練居然給他起了個綽號:中國戈洛夫金,我們自己也是醉了! 剩下幾位年輕選手也分別跟不同的對手打的多次實戰。我國選手跟他們的普遍差異在於單拳的發力水平不夠,節奏感不好,重心不夠穩定,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速度相對有優勢,攻防轉換和技術運用的變化相對比較豐富,畢竟他們都有很多年業餘拳擊專業的訓練和比賽基礎。最後,通過大量的實戰比對,我的總結是雖然我們的選手有缺點也有優點,但絕不比這些戰績卓越的菲律賓悍將差,如果有總體上的差距,那無非是我們的職業賽經驗還不夠,畢竟我們起步晚,戰績數據也在那兒擺著。
劉中實戰片段
早操及體能訓練
早操及體能訓練: 每周六次早操,5:30出發,目的地分別是體育場、海邊公路、秀麗大山,和曼尼家裡的籃球館。每次早操都有特種部隊和警察部隊兩個部門的裝甲車和軍車相伴左右,也是夠新鮮刺激的。晨跑長度從10000米到5000米不等,最可怕的是跑山,估計有7000-8000米,對體能和腿部耐力的考驗很大。跑步後是三四個回合的空擊,然後就是著名的帕奎奧式腹肌訓練,值得一提的是曼尼每天要做兩次這樣的腹肌訓練,而我們的選手只是早操跟著做一次,已經有點吃不消。曼尼的這一套腹肌訓練強度非常大,三個姿勢換完小小的停一下喘口氣然後馬上進入下一組動作。整套大約15-20分鐘的腹肌動作幾乎是一口氣完成的,也難怪我們的選手有些吃不消。在曼尼家籃球館的循環素質訓練其實並不新鮮,只不過賈斯丁的這套循環動作還是有一些新意的,有從前沒見過的部分。時間關係,真的沒法寫太多,因為明早又是5點30分出發。總之曼尼和呂斌訓練備戰非常的努力、專注、專業和完善。我們的選手從中學習到很多,也通過實戰交流發現了問題,找到了位置。這是一次成功的、收穫頗豐的「走出去」訓練嘗試,可以為以後的訓練和比賽提供內容豐富的參考。最重要的是藉此提示中國拳擊,學習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國人擅長專注於揚長避短,卻經常迴避取長補短,我認為這是觀念上的大問題,需要轉變!對於技術方面的細節問題,今後找機會詳解。最後,讓我們預祝曼尼·帕奎奧和呂斌能雙戰告捷,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