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天攻堅罕見炭質泥巖,其古頂隧道順利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珠海6月3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陸橋軒 李森強 張怡興)今天上午9時,梅大高速梅州東環支線其古頂隧道右洞順利貫通,此前左洞已於5月初貫通。該隧道雙線貫通,為項目後續施工打通關鍵節點。
安全管控,每隔5米布設一個斷面強化監測點
其古頂隧道左線長2151米,右線長2164米,Ⅴ級圍巖比例高達55%。自2017年9月開工以來,受地質條件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沉變形等情況。類似「黑巧克力」特質的炭質泥巖,遇水易水化、遇風易風化,開挖後圍巖自穩能力差,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被認為是目前廣東省建設難度最大的隧道項目之一。
項目黨支部迎難而上,圍繞「黨建引領、紅梅花開」主題,通過開展支部共建,設立「紅梅責任區」,打造「紅梅先鋒崗」,壓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各黨員骨幹在工程建設中的先鋒帶頭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先進地質鑽機對掌子面前方圍巖每隔40米進行軟弱破碎帶及斷層富水體鑽探,每隔5米布設一個斷面強化監測點,採用短臺階開挖法,提高初支預留變形韌度加強支護,及時仰拱徑向注漿封閉成環,加強全流程安全管控,確保整體結構受力穩定。
984天攻堅罕見炭質泥巖,其古頂隧道順利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克難攻堅,隧道施工「七步法」攻克炭質泥巖
據梅州東環支線項目負責人梁輝如介紹,前期項目對整座隧道的地質結構進行技術性分析,明確了隧道工程保安全、保質量、樹標杆、穩步推進的原則。施工過程中,黨員技術骨幹深入一線,通過監控量測及現場檢查、檢測,不斷總結經驗、調整支護參數和開挖方案、優化工藝流程,逐漸形成了一套適合其古頂隧道的「一鑽、二控、三清、四快、五嚴、六早、七勤」的隧道施工「七步法」。
「建設過程挺苦,今天雙線貫通了,感覺還是很甜,就像吃了一塊黑巧克力。」已經在項目鏖戰了2年的施工工人李師傅說。
984天攻堅罕見炭質泥巖,其古頂隧道順利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穩步推進,113人「安家」隧道口板房奮戰「最後一公裡」
「全長15.08公裡的梅州東環支線項目是梅州環城高速形成閉合的最後一段。受疫情影響,復工時間比原計劃至少滯後了20天,我們必須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負責人梁輝如介紹道,一方面聯繫湖北、溫州籍施工人員組建微信群進行『雲辦公』,並提前聯繫好隔離酒店、核酸檢測機構,讓外地返梅人員能夠順利完成復工檢疫流程,儘快返崗;一方面招聘符合條件的施工人員。同時,項目在施工點附近搭建板房貨櫃34間作臨時住所,讓初期到崗的113名工人「安家」在隧道口,奮戰隧道施工「最後一公裡」。
梅大高速公路梅州東環支線項目,是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2020年底建成通車。為確保如期安全完成任務,項目通過科學管控、質量管理,繼續發揮好高速公路建設對穩增長、促投資的「先行官」作用,全面助力粵東地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