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香港食安中心官網消息,德國喜寶(HIPP)奶粉被檢出預先包裝嬰兒配方產品樣本不符合營養標籤規定,而被要求停售。
具體來看,香港食安中心發布的「違規樣本檢測結果」報告顯示,喜寶有機雙益嬰兒奶粉(1號)「L—肉鹼」含量不符合標籤標示值,且檢測值與標示值相差甚遠。
從上圖可知,該款產品總重量達800g,標籤顯示奶粉中的L—肉鹼含量為26.1mg/100g,而實際檢出的含量只有15mg/100g,相差42.5%。
這份檢測報告發出,香港食安中心就呼籲有關商戶「停售影響產品的有關批次」,表示正在追查有關產品的分銷情況,且會繼續跟進事件和採取適當行動。
據了解,L—肉鹼是一種促進脂肪代謝的平衡的物質,在嬰兒配方奶粉中添加該營養素可防止嬰兒水腫,增強嬰兒心臟力量,改善肝臟代謝功能。
在GB10765-2010嬰兒配方食品國標中,L-肉鹼是可選擇性成分,也就是在嬰配奶粉中可添加也可以不添加。國標中對L-肉鹼添加量最小值是0.3mg/100kJ,最大值沒有要求。
而湯伯健康膳食研究院分析了國內外添加L-肉鹼的298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數,在0~6月齡寶寶食用的1段奶粉中,該營養成分添加量最大值是23mg/100g,最小值是6.5mg/100g。
也就是說,在添加了L-肉鹼的奶粉中,喜寶奶粉添加量標示的很高,但實際檢測出的含量並未達到相應水平。
但奶粉標籤標示值與檢測值產生較大出入的原因並不一定都是企業偷工減料,還有可能是營養素添加過程中存在誤差,或者奶粉臨近有效期,內置部分營養素出現衰減。
而喜寶的這款被檢測的產品保質期到2021年1月24日,也就是說,這款產品還有3個月產品就將過期。因此,其營養素實際含量低於標示值也可能是臨近有效期的緣故。
公開資料顯示,喜寶品牌創立於1899年,被認為是德國有機奶粉的鼻祖。2011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主銷產品包括奶粉、米粉、果泥和果汁等產品,而且已成為其除德國本土外的第二大市場。
其實這款深受中國寶媽喜愛奶粉品牌,卻不止一次因產品問題受到關注。
今年7月,喜寶一款兒童奶粉因涉嫌虛假宣傳而被德國聯邦消費者協會告到法院。
據德國媒體報導,喜寶因過度宣傳自己的奶粉營養全面,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鈣質。廣告語暗示更適合兒童使用,引起了德國聯邦消費者協會不滿,認為其虛假宣傳,將其起訴到慕尼黑地方法院。
經法院審理作出裁決,認為喜寶的兒童奶粉虛假宣傳,判決要求喜寶修改廣告用語。
而在更早之前,喜寶的奶粉和輔食米粉產品還因質量問題未準入境。
2019年3月,我國海關總署公布未準入境食品信息顯示,因維生素A、維生素D2、維生素D3、鐵和鈣含量均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喜寶一批南瓜雜糧米粉被拒入境。
2018年10月,海關總署發布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喜寶大米米粉、五種穀物混合米粉中鈣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而未準入境。
早在2014年,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曾通報,因偽造衛生證書以及未通過出入境檢驗檢疫,由寶和信國際貿易(武漢)有限公司從湖北口岸進口的德國喜寶嬰幼兒配方奶粉被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