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同學,兩個孩子,她說她的生活簡直是焦頭爛額,目前小的還好,大的簡直讓她崩潰。於是打電話向我傾訴,還說一些氣頭話,說如果有可能,她一定把大的塞回肚子裡。並問我與孩子相處的方法。
想起之前看過網上一個段子:疫情期間,長假讓很多家庭關係陷入焦慮,還有人調侃說「這段時間把能學會的菜都炒了,剩下的就是吵架了」。
的確,長時間的相處,會讓人心生厭倦。各自看對方不順眼,尤其是對於孩子的管教,擔心學習跟不上,使用電子產品過多視力下降,缺少運動產生肥胖等,實在是心焦而束手無策。
這樣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升級,親子關係惡化。
而我,回顧2020,同時翻了翻今年的公眾號記錄,可以說,今年是我們的家庭關係最好的一年,包括在五個月足不出戶的時期,我們家幾乎沒有吵過架,沒有紅過臉,可以用「相看兩不厭」來形容。
因為我們知道,這段時間的相處非常珍貴來之不易,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根本不會讓一家人團聚如此之久,並且沒有過多的工作和學習的壓力,只要保證身體健康就足以。
那麼,如何做到長時間的面對面和諧相處,也能「相看兩不厭」,可以歸納幾點(僅供參考):
01
—
用一顆感恩的心,珍惜來之不易的親子時光
首先,我們認為這段時間非常的寶貴並來之不易,因此用一顆感恩和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因為,平日裡忙碌的爸爸終於有了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可以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看劇,最主要的,是幫我幹活。
第二,當國家將全民的健康上升到第一位時,其他任何事情就退居二線了。由於少了些平日裡工作的壓力、學習的壓力,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的。
全國人民集體過著「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並且毫無愧疚感。因為「待在家裡,好好吃飯睡覺」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多麼光榮的任務啊!
第三,我們知道,所有歲月靜好的背後,都有一些人在負重前行。
我們感恩那些奔赴在一線的各行各業人,感恩國家的有情有義,感恩中國人的遵守和配合,才能在如此重大的事件面前,處理地這樣有力有效。
因此,心態非常關鍵,用一顆平和、積極、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事情,而不是焦躁、焦慮和急不可耐,這樣才能為親子關係建立穩固的基礎。
02
—
放下手機,從事真正有意義的親子活動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除了心態外,還需要開展一些親子活動。
如果三個人一起在家的時候,我們是很少看手機的,因此微信信息可能回復不及時。
很多人糟糕的親子關係是從輔導作業開始的。我們遵從的原則是:獨自完成,遇到不懂的問題幫她講解。其他都交給她自己。
只要平時學習認真對待,關於考試、成績什麼的,我們不強求,不悲不喜。
空閒時間,我們三個人經常會找一些共同的事情來做,親子活動非常豐富。例如:
從每屆的「歌手」到「脫口秀大會」到「吐槽大會」到「王牌」等,這個時光的快樂無以言表,不僅是節目的幽默風趣,更是看劇的儀式感,葛優躺、零食、飲料等。
5.睡前的讀書或英語之聲(Reading/English radio time)
如果時間充裕,我們坐在一起看看書,或者聽一聽英文小故事,再比比誰的聽力好,了解異域文化。
6.每天悠閒的放學路(After school time)
步入初中的孩子,很多已經不需要家長接送了,都是自己獨自走路回家或者騎車回家。
女兒也會時不時地要求自己放學,但大多數時間還是我接送的。我知道,她也會很快不需要我接送了。
所以,我非常珍惜這段時光,每天接她放學,竟成了我一個非常期待的事情。感覺一天的好心情就是從接她放學開始的。
短短的放學路,我們走得很漫長,她滿心歡喜地將學校一天的見聞分享給我聽,我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時不時地看電影、聽音樂劇、節假日的出遊等。
全身心地陪伴、投入、參與到親子活動中,享受其中的樂趣。
03
—
人在心也在,培養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要做到全身心地陪伴與參與,就避免出現「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保證人在心也在,這也是Live at the present的具體內涵。
只有這樣,你的能量和氣場會很好地被孩子接收到,把他感染到,把他帶入到一個非常舒適的安全的氛圍裡,他才能全身心地參與和享受其中的樂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培養他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這也是高質量親子關係帶來的結果。
和諧的家庭關係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正如畢淑敏所說:「好的關係,像是一罐新鮮的牛奶,芳香醇厚極富營養,可以滋養生命從幼小走向壯健。」
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是上天帶給每個父母的一場修行。但願都有修成正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