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重點監控20家上市藥企部分藥品:毛利率普遍超70% 多見於腫瘤...

2021-01-08 每日經濟新聞
廣州重點監控20家上市藥企部分藥品:毛利率普遍超70% 多見於腫瘤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1 00:08:51

日前,廣州市衛計委一份關於藥品重點監控指導目錄的文件流出,共計67個品種被納入目錄。知情人士表示,這應該是個指導目錄,會給不同情況的醫院留出自由調整的空間,同時也要求各個醫院根據文件的相關精神分別制定監控流程和制度。

每經編輯 許自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許自然 每經編輯 陳旭

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地方陸續對一些藥品進行重點監控,業內常提到的輔助用藥概念更是被「關照」的主要對象。A股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經營前景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12月初,廣州市衛計委一份關於藥品重點監控指導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的文件流出,共計67個品種被納入目錄,其中不少都在業內被冠以輔助用藥的品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獨家求證到該目錄屬實,知情人士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般來說,這應該是個指導目錄,會給不同情況的醫院留出自由調整的空間,同時也要求各個醫院根據文件的相關精神分別制定監控流程和制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此前很多地方出臺的監控目錄,廣州版本涉及的藥品種類多,且多數品類與其他地方目錄也有重合,故以這67個品種為樣本,來觀測上市藥企所受到的影響。

廣州衛計委的文件要求廣州市各醫療機構,結合本醫療機構前6個月使用金額排名前30位,或前6個月使用金額排名前100位,且使用量與上6個月相比增幅在20%以上的藥品,以及本機構認為有必要列入重點監控的其他藥品進行遴選,編制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其中包括能量及營養成分補充藥物、免疫增強劑、腦循環與促智藥、活血化瘀類藥物、抗腫瘤輔助藥。

這67個品種藥品囊括了化學藥、生物製劑以及中成藥三大品類,涵蓋了例如注射用核糖核酸II、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常見藥品。

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上述《目錄》詳加梳理,並與上市藥企定期報表加以比對,得出結論共有20家A股上市藥企涉足該67個品種藥品的生產、銷售業務,其中不乏大量明星藥企,包括舒泰神(300204,SZ)、吉林敖東(000623,SZ)、復星醫藥(600196,SH)、華潤三九(000999,SZ)等。

從多個維度分析,舒泰神核心產品蘇肽生赫然現身於《目錄》中,而蘇肽生的銷售收入佔到舒泰神全部營收的85.6%,在20家藥企中名列第一。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絕大多數《目錄》中多涵蓋藥品毛利率均超70%,而且相關藥品用途多聚焦於腫瘤領域。此外已有多家藥企在最新發布的定期報表中坦言受相關政策影響,營收出現下滑。

舒泰神產品蘇肽生現身《目錄》

根據上述《目錄》,其38項為鼠神經生長因子,劑型為注射型,品類為神經營養用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舒泰神主要產品蘇肽生正是我國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領域第一個國藥準字號產品,其適應症為「具有促進神經損傷恢復的作用,用於治療視神經損傷」。

根據舒泰神2017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蘇肽生銷售量較2016年同期實現13.21%的增長,居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細分品類中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正是由於處於細分領域第一的位置,從實際收入角度,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對於舒泰神的業績貢獻頗多。

2017年上半年,舒泰神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實現營業收入6.06億元,毛利率高達97.45%,而同期舒泰神全部營收為7.08億元。換言之,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這一品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到公司全部營收的85.6%,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了鼠神經生長因子,《目錄》中另一個引人關注的是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劑型。

2015年末,復星醫藥核心產品之一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奧德金)因「出於配合國家食藥監部門的例行檢查以及自身為提升藥品質量標準而對原料供應渠道等環節進行內控升級等」曾停產數月而後恢復生產,自此,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開始被各方投資者重點關注。

據復星醫藥2016年年報內容,2016年集團共有18個製劑單品或系列銷售過億元,奧德金銷售額超過5億元。

年報還顯示,2016年復星醫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核心產品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46%,主要由於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產品銷售量增長所致。

不過,有意思的是,據年報中主要產品集中招標採購中的中標情況這一欄數據顯示,2016年,針對3種不同規格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醫療機構的合計實際採購量分別為3200萬支、1900萬支以及100萬支。而2015年復星醫藥的此項數據為5320萬支、3233萬支以及228萬支。

通過對比兩年數據可以發現,事實上,2016年復星醫藥旗下的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產品在醫療機構的合計實際採購量上,已出現明顯的同比下滑。

多藥品毛利率均超70%

除上述提到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高達97.45%的毛利率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多個《目錄》中所載藥品毛利率都超過70%。

以上海凱寶為例,據公開資料,其主營產品為痰熱清注射液,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化痰。上海凱寶表示,痰熱清對於由流感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上下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療效。另一方面,痰熱清位於《目錄》63項,劑型為注射。2017年上半年,上海凱寶針劑類產品營收8.84億元,毛利率高達83.15%。

再比如紅日藥業,其主要產品為血必淨注射液,據公開資料,血必淨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唯一經SFDA批准的治療膿毒症和多臟器功能失常症候群的國家二類新藥。紅日藥業2017年半年報實現營收14.4億元,其中血必淨注射液營收1.77億元,毛利率達90.45%。

多款藥品用途聚焦腫瘤領域

另外,記者注意到,腫瘤及抗癌領域是《目錄》關注的一大重點,有包含胸腺五肽、注射用香菇多糖、複方苦參、艾迪注射液等多種藥品現身《目錄》。

A股市場中,已有包含翰宇藥業、雙鷺藥業、振東製藥以及益佰製藥等多家上市公司分別生產和銷售上述4種藥品。

以翰宇藥業為例,據2017年半年報,其注射用胸腺五肽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據公開資料,胸腺五肽為免疫調節藥物,適用於惡性腫瘤病人因放療、化療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而對于振東製藥而言,其主打產品「巖舒牌複方苦參注射液」在中藥抗腫瘤注射劑中排名第五,市場佔比5.99%。

事實上,隨著受相關政策的影響,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出現波動,並在公開資料中予以言明。

以康恩貝為例,在2017年半年報中,公司表示旗下產品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按終端銷售額計,位列國內心血管用藥的前10位。但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因繼續受醫保控費和醫藥流通「兩票制」政策等影響,實現銷售收入2.97億元,同比略降2.28%,呈現企穩態勢。

相比之下,紅日藥業的境遇似乎更為嚴峻。2017年上半年,公司血必淨注射液實現營收1.77億元,同比下滑達64.65%。針對此種情形,紅日藥業坦言,公司藥品業務受到多重政策因素影響承受了較大壓力。血必淨產品在不同區域的銷售情況差異較大,說明公司在醫學循證成果轉化為臨床指南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相關焦點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
  • 誰是醫藥股的毛利率之王?
    據公開信息顯示,在A股288家醫藥企業中,有17家營收過百億,上海醫藥位列榜首;淨利潤超過20億元的企業共5家;毛利率超過90%的藥企共9家。什麼業務能產生如此之高的毛利率?行業的整體情況是什麼樣的?這與《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通知》的出臺不無關係,通知中除了列舉了20個國家重點監控的藥品外,還限制西醫開具中成藥處方。
  • 上市藥企研發費用披露 廣生堂、普利製藥佔比超10%
    近期隨著年報的披露,部分上市藥企過去一年的研發費用也被公之於眾。  截至4月19日,A股生物醫藥行業總計有15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研發費用數據。其中51家企業研發費用超億元。此外,14家企業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10%。  以廣生堂(300436,股吧)、普利製藥為例,所投入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較高,均遠超10%。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製藥網 行業動態】強調科技創新屬性和「硬科技定位」、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成為我國醫藥生物公司上市的選擇。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資料顯示,立方製藥是一家集藥品製劑及原料藥的研發、生產、銷售,藥品與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於一體的創新型醫藥企業,對醫藥工業及醫藥商業形成全產業鏈覆蓋,主要產品涉及心血管類用藥、消化系統用藥、皮膚外用藥等領域。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淨利潤1.05億元。
  • 多家藥企產品入圍醫保目錄 目前128個藥品擬納入
    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版《目錄》僅調入的西藥獨家品種就超過70個,糖尿病藥、降壓藥、神經系統藥物這三種慢性病藥物佔據了新調入西藥產品的70%以上。其中,進口藥物依然佔據六成以上。而在本土企業中,通化東寶、華邦健康全資子公司華邦製藥、甘李藥業、江蘇豪森等藥企則較有優勢。
  • 毛利率或高達90% 藥企扎堆牙膏市場
    王維宣攝藥企獨一味日前宣布搶灘牙膏市場,無獨有偶,片仔癀不久前也宣布,將借華潤渠道經銷,計劃在五年內將片仔癀牙膏打造為主要的營收增長點。行業觀察人士表示,賣牙膏比賣藥掙錢讓很多藥企躍躍欲試,但目前,高價功能性牙膏,很難擺脫雲南白藥的 「影子」,闖出差異化路子來。獨一味6月24日發公告稱,牙膏已於日前研製完畢,現已委託江蘇蘇州清馨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生產,即將上市銷售。
  • 藥審改革「良幣驅逐劣幣」 倒逼上市藥企重金創新
    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7月22日發布「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簡稱「117號文」)開始顯效,上市藥企近期紛紛撤回藥品註冊申請,或待補足臨床數據材料後重新申報,或(因品質欠佳且與市場已有品種重複)而直接撤回不再申報註冊。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總局共收到154家企業提出的撤回224個藥品註冊申請的函件,其中有相當部分來自上市藥企。
  • 獨家大數據|12家兒童藥企財報對比:下一步走向何方?
    全國工商聯藥業商會的調查顯示,在中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藥品的僅10餘家,有兒童藥品生產部門的企業也僅30多家。未來網記者統計分析當前十二家A股兒童用藥企業2019年的經營情況發現,兒童用藥生產經營仍需進一步落實。
  • 科創板系列62.苑東生物:布局抗腫瘤、心血管等多個大病種的化學藥企
    目前,公司有注射劑、凍乾粉針劑、片劑、膠囊等多劑型和原料藥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也已布局生物藥領域。   公司共有16個化藥製劑和11個化學原料藥品種,涵蓋抗腫瘤、心血管、消化、麻醉鎮痛及兒童藥等領域。製劑方面,公司有3個品種為首仿,2個品種為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原料藥方面,富馬酸比索洛爾和烏苯美司等多個產品獲得歐盟、日本、美國等藥政市場的認證或註冊受理。
  • 82家藥企再撤131個藥品註冊申請
    12月14日晚上,CFDA再發公告,又有82家藥企131個藥品註冊申請主動撤回。自今年7月CFDA發布通知,要對新藥臨床試驗進行自查、核查後,記者統計發現,在進行自查核查的1622個註冊申請中,目前已總計有721個藥品註冊主動申請撤回,包括意見不統一不予批准、未提交也未撤回(不批准)、現場核查「被斃」的27個申請在內,全部撤回、不批准率已達46.11%。
  • 2018廣東企業競爭力500強,7家藥企躋身TOP100
    其中在醫藥領域,共有27家藥企上榜。   根據榜單,醫藥行業中,廣州醫藥、國藥一致、海王集團、康美藥業、海王生物工程、健康元藥業、麗珠醫藥等7家藥企位列總榜單TOP100。   廣州醫藥:排名25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醫藥成立於1951年,擁有在醫藥批發和零售領域經營近70年的標誌性品牌,是廣州地區和廣州藥品儲備承儲單位、廣東省急救藥品供應單位、廣州亞運會運動員專用藥械配送單位。
  • 多家上市藥企互動平臺回應
    多家藥企近日在互動平臺上對投資者的疑問進行了回復,多數公司表示該政策對公司經營沒有重大影響。據了解,「4+7帶量採購」是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試點地區範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4+7城市)。
  • 藥物臨床試驗腐敗案公開 凱萊英等近20家藥企捲入
    來源:中國經營報藥物臨床試驗腐敗案公開 近20家藥企捲入本報記者/高瑜靜/北京報導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的一封刑事判決書,揭開了藥企「圍獵」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隱情。今年4月23日,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庭審現場視頻提到,經審理查明,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藥臨床研究中心原主任顧俊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先後通過提前藥品臨床試驗排期、違規從事藥物臨床試驗等方式,為多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包括重慶恆真維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凱萊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內20家藥企的賄賂款共150餘萬元,並收受多家公司乾股。
  • 追問中國藥企鍊金術!100塊疫苗50塊銷售費用5塊投研發,為何大筆砸...
    相較之下,美國上市藥企中,僅諾華製藥一家,2017年就投入研發費用89.72億元,佔營收的17.9%,默克集團更投入超百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5.44%。以步長製藥為例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A股有170家生物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超1億元,有74家對銷售費用投入超5億元,有37家投入超10億元,有9家投入超30億元,步長製藥和、復星醫藥和恆瑞醫藥等3家企業投入超50億元。
  • 江西6家藥企將被重點監管
    6月29日,江西省藥監局通報20家藥品批發(零售連鎖)企業飛行檢查和處理情況。具體來看,在這20家藥企中,6家藥企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其中江西省蘆溪縣立新藥業有限公司被撤銷藥品GSP認證證書;江西華太醫藥有限公司、江西鴻璟興盛實業有限公司、江西長信醫藥有限公司、江西廣靈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贛州市邦健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家被約談,限期整改。
  • 以年報窺全貌,130家藥企的營收、淨利、研發投入、戰略維度分析
    上市公司是觀察一個行業最好的窗口,年報是了解一家企業最佳切入點。動脈網(微信:vcbeat)選取了已公布年報數據的113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及17家H股醫藥上市公司(A+H上市算作A股)。從營收、淨利及增幅,研發投入、核心戰略等層面對130家上市藥企進行多維度解讀,管窺醫藥行業。
  • 益佰製藥10年併購路:貴州藥企「一哥」讓位 多個腫瘤醫療布局無疾...
    根據該計劃,益佰製藥、信邦製藥、貴州百靈等三家公司均納入產業規劃以進行重點培育範圍,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大跨步發展。其中,益佰製藥將率先成為100億元級醫藥大集團;貴州百靈和信邦製藥則計劃分別成為50億元級、20億元級的醫藥集團。而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僅有益佰製藥尚未完成上述目標。另外,信邦製藥已反超益佰製藥,成為貴州省內第一家總資產達百億元級的醫藥公司。
  • 超過20家生物製藥公司港股上市,如何走出破發怪圈?
    而今,港股允許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政策已經實行兩年,已經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在港股上市。從它們的股價變化中,或許能夠一窺二級市場對於生物醫藥企業的偏好。從數據來看,2018-2020年11月,港股共有36家生物技術公司,總市值未超過8000億元。
  • 超過20家生物製藥公司港股上市,如何走出破發怪圈
    而今,港股允許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政策已經實行兩年,已經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在港股上市。從它們的股價變化中,或許能夠一窺二級市場對於生物醫藥企業的偏好。擁擠的賽道如何容下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企業PD-1/L1從未上市前的千億市場夢想到上市後不斷減價,常常被認為是生物醫藥泡沫破滅的一個表現。PD-1/PD-L1免疫藥物是這幾年新出現的抗癌療法,對於很多腫瘤患者來說更是個救命的新希望。
  • 每3.75天就有一家藥企上市,密集布局背後是「資產大挪移」? | 醫線...
    (國家衛健委)2019年全國查處製售假劣藥品最新通報來了近日,國家藥監局對2019年全國各級藥監部門查處製售假劣藥品情況進行了通報,通報顯示,2019年全年共檢查藥品生產企業22342家次,藥品批發企業35746家次,藥品零售企業937648家次,責令停產停業1394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