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城:創新教育辦學機制縣鄉聯姻建強基層

2020-08-09 周口日報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徐松 通訊員 胡健康 巴志建 王洪振

8月8日,一場秋雨滋潤著鄲城大地,寓意著鄲城教育的美好前景。當天上午,鄲城縣南豐鎮中心小學五裡校區正式掛牌成立,南豐鎮黨委書記朱祖振和縣教體局副局長劉廣峰共同為南豐鎮中心小學五裡校區揭牌。

據悉,南豐鎮五裡小學坐落於南豐鎮中心位置,服務區域為陳莊行政村、蒿莊行政村等周邊村莊,現有小學、幼兒園適齡學生260多人。「五裡新校區組建後,將充分利用南豐鎮中心小學物力、財力、人力資源,實現學校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確保五裡新校區成為第二個『南豐鎮中心小學』。」南豐鎮中心校長刑建儒介紹,根據教體局黨組「鄉村學校振興」戰略,南豐鎮充分發揮鎮中心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組建南豐鎮中心小學五裡校區,使鄉村孩子就近有學上、上好學成為現實。

資源共享,學校「聯姻」,深度融入,共同發展。「為促進教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全縣教育系統在新任黨組書記、局長羅明黨的帶領下,研判當前教育形勢,創新教育辦學機制,組建學校之間幫扶新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劉廣鋒說。

針對學校未來發展,劉廣鋒要求學校間要深度融合,資源共享;中心校要重點關注,主動指導;局股室站要傾力支持,做好保障;學校要加強協調,爭取支持;要群策群力,確保學生家長滿意。讓每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不讓一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失學輟學,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體現,也是確保用教育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核心使命。

劉廣鋒說,「辦好農村教育是鄲城教育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基本表現,只有農村學校辦好了,鄲城教育這個大樹的根才會更深,鄲城教育才能枝繁葉茂,老百姓才能就近入學,上好學,我們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的才會實現。」

揭牌儀式由南豐鎮副鎮長王振領主持,南豐鎮黨委副書記王乾宇和教體局教研室主任於傑、幼教辦主任李磊、鎮學校老師代表及當地群眾代表等200餘人參與了揭牌儀式。

相關焦點

  • 讓貧困地區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河南鄲城把教育扶貧作為治根...
    「城鄉學校『聯姻』,教育資源共享,辦學環境等得到了大力改善,村民也放心把孩子『留』在家門口。」鄲城縣第三實驗小學吳臺校區校長韓學東看到報到的學生人數,臉上漾開了笑容。新學期開學,這所偏遠鄉村學校的生源非但沒有「流失」,還從縣城「回流」了14名學生。鄲城縣原是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年6月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 獨家|河南鄲城 教育「熱」縣的「曉秋」之涼
    市場信息報(中原經濟區信息採集中心 謝斌)鄲城一高,河南省示範性高中,鄲城可謂教育」熱「縣,可原丁村二中的校長耿直(化名)心裡卻「涼涼」的,到底怎麼回事呢?通往學校的路來到之後我痛下決心,想盡了千方百計,爭取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終於在2020年6月份離職時,不足四年時間裡,從根本上改變了辦學環境
  • 32名清華北大,鄲城教育品牌再鑲明珠
    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落實惠教政策。「鄲城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鄲城教育的高質量推動鄲城發展的高質量。」縣委書記羅文閣、縣長李全林多次表示。這一年,鄲城重黨建,促行風,持續提升廣大教師的幸福感。
  • 2020年,鄲城教育桂冠再鑲明珠!
    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落實惠教政策。 「鄲城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鄲城教育的高質量推動鄲城發展的高質量。」縣委書記羅文閣、縣長李全林多次表示。 這一年,鄲城重黨建,促行風,持續提升廣大教師的幸福感。
  • 清華大學實踐隊圓滿完成對鄲城基層教育的調研工作
    清華大學「豫見·浙裡鄉學」社會實踐支隊進駐鄲城進行鄉村教育調研活動01 7月8日至12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豫見·浙裡鄉學」社會實踐支隊在鄲城進行鄉村教育調研,此次實踐活動主要是通過深入基層學校,了解農村教育的實際狀況,全面的對農村學生、學生家長、鄉村教師、鄉村學校進行調研
  • 鄲城:「戰時高考」向人民交出優秀成績單
    鄲城縣不斷在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等方面推陳出新,在頂層設計上不斷完善,探索出「三項工程」創新模式、「專家治教」「專家治校」管理體系、「聯盟辦學」模式、教師管理「兩個意見」、「城區學校提質 鄉村學校振興」發展戰略等。這些積累讓鄲城教育厚積薄發,為鄲城教育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簡報》曾以《鄲城縣紮實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見成效》為題,在全省推介鄲城教育改革經驗。
  • 破舊立新強基層深耕不輟再創新
    原標題:破舊立新強基層深耕不輟再創新   2001年,江蘇省南通市啟動城市管理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2015年,南通被中央編辦確定為全國綜合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城市
  • 鄲城一高32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
    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落實惠教政策。 「鄲城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鄲城教育的高質量推動鄲城發展的高質量。」縣委書記羅文閣、縣長李全林多次表示。這一年,鄲城重黨建,促行風,持續提升廣大教師的幸福感。
  • 鄲城二高舉辦教師節表彰大會
    9月10日,鄲城二高舉行2020年第36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鄲城縣副縣長肖煒,政府辦副主任楊培爭,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明黨,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衛華、劉廣鋒等參加表彰大會,鄲城二高校長趙耀主持表彰大會,表彰大會在張瑞老師和學生們歌伴舞《幸福中國一起走》中拉開帷幕。
  • 鄲城一高32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
    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落實惠教政策。 「鄲城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鄲城教育的高質量推動鄲城發展的高質量。」縣委書記羅文閣、縣長李全林多次表示。這一年,鄲城重黨建,促行風,持續提升廣大教師的幸福感。
  • 「地方篇」71湖北省科協:強基固本 接長手臂 提升縣鄉科協組織力...
    亮點導讀湖北省科協把「3+1」試點作為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下大力氣「強基固本」,不斷「接長手臂」,激發「三長」工作活力,豐富「三長」活動載體,實現了縣鄉科協組織全覆蓋。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群團組織改革要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近年來,湖北省科協緊抓深化改革歷史機遇,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3+1」試點為主要抓手,大力加強縣鄉科協組織建設,推動縣鄉科協組織全面建立、工作條件全面提高、活動質效全面提升。
  • 西北政法人才培養機制:法學教育「聯姻」司法實踐【2】
    原標題:法學教育「聯姻」司法實踐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   為誰培養人才,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對於這個育人的根本性問題,西北政法大學多年來創新機制,以服務國家重大特殊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卓越法律職業人才為切入點,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 鄲城一高舉辦2020屆優秀畢業生歡送會
    8月26日,鄲城一高在學術報告廳召開2020屆優秀畢業生歡送會,副縣長肖煒,縣教體局副局長劉廣鋒,一高黨委書記、校長劉成章等領導同志,、優秀畢業生代表和家長代表以及在校師生代表6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張暉主持。 會議的主題是「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徵程」。
  • 破舊立新強基層 深耕不輟再創新
    20年來,南通在探索過程中,抓牢「強身」基層的目標,以整合基層執法力量為突破,持續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完善縣鄉機構職能體系,創新基層管理體制,形成「一支隊伍管執法」實踐經驗,推動形成黨全面領導、體制簡約、運行高效、多方協同、法治保障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 培養選拔好幹部 建優配強好班子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必須準確把握目標任務,就是要建設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的領導班子,建設嚴守黨規、依法執政的領導班子,建設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領導班子,建設改革創新、敢於擔當的領導班子,建設能力過硬、實績突出的領導班子。 培養選拔好幹部、建優配強好班子,必須進一步堅定各級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提高領導班子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
  •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為深化群團組織改革,實現婦聯機關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縣婦聯通過建立健全「五聯」工作機制,以聯心婦女群眾為宗旨,以聯合相關部門、聯絡社會力量、聯繫社會組織、聯動各級婦聯為抓手,著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納米」,該項工作經驗做法在《浙江婦女研究》2020年第3期刊登。一.
  •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創新辦學機制 培養高素質人才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創新辦學機制,主動對接社會發展需求,全面創新辦學機制,積極培養素質高、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人才,成為眾多學子心儀的理想學府。
  • 鄲城光明中學屢出問題,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再出問題吊銷辦學許可證!
    違規收費,鄲城光明中學被「全縣通報」2018年6月,正值學期末尾,鄲城縣光明中學提前布置,準備收取下學期的費用。當時,家長們通過鄲城縣政府網站縣長信箱、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版等方式,向有關部門反映了該校發生的亂收費問題。
  • 我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每年對市縣兩級開展督導評價
    構建省、市、縣分級教育督導機制,督促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在督學方面: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定標準,建立分級分類督導工作機制,督促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在評估監測方面:建立教育督導部門歸口管理、第三方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貫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評估監測機制,為改進教育管理、優化教育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