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的大名應該不需要多介紹,好萊塢電影改編的金礦,所寫的長篇短篇有無數個好萊塢改編版本,我們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贖》《閃靈》《迷霧》《小丑回魂》等等,都是改編自他的作品,而史蒂芬金到現在還筆耕不輟,時不時推出一些新作,而最新他在網上發布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說——
我一直想寫但是沒有寫,而且也可能永遠不會去寫的一個非常棒的創意就是一部叫《我,傑森》的小說,這部小說會以《十三號星期五》的主角傑森為第一人稱視角,來展現他的悲慘的命運,即在水晶湖邊,不停殺戮。不過光是想到要通過一系列途徑去獲得版權就讓我感到頭大,但是,應該有人從傑森的角度去講述故事。或許Blumhouse影業可以考慮把這個題材拍成一部電影。
《十三號星期五》是好萊塢幾個最長壽的驚悚題材之一,與《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猛鬼街》系列齊名,而其中的主角殺人狂傑森和後兩者中的弗萊迪和麥可·麥爾斯也因此一般被視為好萊塢三大殺人狂角色,相對於弗萊迪和麥可·麥爾斯某種程度上喜歡折磨人,而且有所追求不同,傑森基本上沒有什麼規則去遵守,基本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見到一個砍一個,所以在一系列類似角色中堪稱最強殺人狂。
我對於這幾個系列都在不久前一口氣重新回顧了一下,我對於《萬聖節》中的部分作品印象非常深刻,劇情、配樂和鏡頭都具有很高水準,《猛鬼街》更不用說,各種精緻特效打造出來的噩夢場景很有新意,但是《星期五》系列,說實話我幾乎啥都沒記住,因為整個系列太亂也太隨性,幾乎沒有一部能稱得上是「精緻」的恐怖片,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傑森上太空》的天馬行空和《傑森VS弗萊迪》的關公戰秦瓊。
其實相對於《萬聖節》和《猛鬼街》這兩部出自恐怖大師的經典作品,《十三號星期五》系列是典型的粗製濫造跟風之作,但是為什麼這個系列能夠延續到現在一下子拍了十幾部,並且與前兩者齊名呢?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傑森這個形象太具有代表性了,麥可·麥爾斯蒼白的面具和狹窄的短刀代表著一種詭異和病態,而傑森的硬質面具和大砍刀則代表著一種威武和暴力,這個角色身上有一種純粹的理念,因此雖然他是個沒多大內涵的殺人狂,卻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而傑森的純粹還體現在他的起源故事上,關於傑森的設定很簡單,就是小時候太醜被歧視,直接被人推到湖裡淹死(第一部傑森根本不是主角,只在結尾出現了小傑森,好像後續有設定是他沒死,然後在湖邊自給自足長大),最後為了給母親復仇成為殺人狂,這個起源故事在系列多部電影都被描述過,但是並沒有被深入探討過,不像《萬聖節》和《猛鬼街》系列,後期對於片中殺人狂的過往有很清晰的刻畫,有的就是從他們自身的視角展開的,所以史蒂芬金說需要有一個從傑森視角來展開的故事也是這個原因,傑森似乎太過純粹,大家都從來沒想過要探討一下傑森的內心和他悲慘的命運,似乎這一切看起來都太過直白和淺顯。
當然,我個人感覺,史蒂芬金的這個想法雖然另類了一些,但是其實也並沒有多大新意,而且隨著《十三號星期五》繼續往下拍,這個角度肯定還會有其他人去發掘,畢竟,自從看了歡樂異常的《傑森上太空》 ,我覺得這個題材真的是沒有任何限制,怎麼拍都有可能。
而最新一部的《十三號星期五》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畢竟上一部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我們究竟什麼時候能看到傑森歸來呢?其實新版早就在計劃中了,當初新版《猛鬼街》普遍評價不好,可能對於這部新版產生了影響,不過現如今《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已經成功續命,我覺得新版的《十三號星球五》應該也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