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香港科大-越秀集團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以下簡稱「百創大賽」)圓滿落幕,今年大賽總冠軍的獎金額度提升至了100萬,獲得總冠軍的思坦科技董事長劉召軍在現場表示:「未來我將把百萬獎金用在公司成為百億市值公司的最大支撐點上,那就是讓香港科大EMBA課程為我們商業賦能。」
這個答案並不令人震驚。香港科大百創大賽舉辦十年來,吸引了5000多個團隊參賽,硬體科技創業者們紛至沓來,比起高額獎金,他們更看重的是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帶來的平臺效應。香港科大以科技立校,其商學院也蜚聲海內外,由香港科大和凱洛格商學院合辦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EMBA) 課程在最新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課程排名中再度位列榜首,十度榮膺全球第一EMBA課程,成績冠絕全球。能通過百創大賽接觸到全世界最頂尖的商科院校,也是吸引參賽者的重要原因。硬科技從基礎科研到產業化,除了擁有硬實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具備商業思維的商界領袖和管理型人才也必不可缺。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就具備這一最強大的優勢:為硬科技創業者進行商業賦能。
圖:第十屆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全國總冠軍思坦科技
硬科技創業者普遍「偏科」,百創大賽為理科生商業賦能
中國在科研成果產出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科技成果轉化卻嚴重不足。按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統計數據,中國科學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但是據《中國科技成果轉化 2018 年度報告》顯示,截至 2018 年底,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 10% 左右,而美國轉化率高達 70%,意味著我國每年投入萬億元的科研投資,僅有極少數科研成果從研發機構走向了實體經濟,絕大多數科技成果還沒有服務於產業進步和經濟增長,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圖:中國 2017 年主要科技指標和國際地位
《2019中國硬科技發展白皮書》指出,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是推動產業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而我國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評價體系尚未有效建立,成果轉化所需的職業經理人較為缺乏。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主要人員要參與到科技成果轉化全過程,不但要具有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知識又要熟悉科技成果轉化過程工藝,以及產品的推廣策略。這就要求參與者,前端要面對科學家、技術,後端要面對市場與產業。
圖:香港科大商學院內地辦事處主任、2020全國總決賽執行副主席袁冶女士
而硬科技創業者們大多普遍「偏科」。市場、營銷、管理等商學院學生必備的技能,卻是鑽研技術、研發產品的理工生們不曾觸及到的領域,這些技術之外的工作恰恰是硬科技創業不可缺少的一環。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在陪伴硬科技創業者的十年裡充分意識到,硬科技創業者們雖然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科研攻關能力,但是技術能否落地,團隊能否走得更遠,取決於創業團隊是否具備市場應變能力、融資能力等一系列技術之外的能力。「初創企業往往只有單項能力突出。大賽的平臺作用,正是要幫助這些年輕創業者將團隊、管理、市場運作能力等補齊,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香港科大商學院內地辦事處主任、2020全國總決賽執行副主席袁冶女士說道。
思坦科技董事長劉召軍所提到的香港科大商學院EMBA課程,正是香港科大的王牌,在2020年最新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課程排名中香港科大和凱洛格商學院合辦的EMBA課程再度位列榜首,十度榮膺全球第一EMBA課程,成績冠絕全球。在這樣頂尖的商科資源支持下,百創大賽這一平臺的商業賦能就更加誠意十足。
硬科技創業者向科創企業家的轉身,百創大賽成創業者的新起點
百創大賽的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了持續成長的空間,教授學術、投融資、產業對接、商業合作等創業需要的資源,都可以在這裡獲得。創業者們除了能夠得到香港科大教授們的學術支持,獲得科技賦能,還能藉助世界頂尖的商科資源補齊商業短板,進行商業思維的擴充,成為技術過硬,也擁有管理和帶團隊能力、整合資源能力的複合型科創企業家。
圖:香港科大2020十大準獨角獸
從第十屆百創大賽走出的「十大準獨角獸」雲洲智能如今憑藉無人船技術領先世界,創始人張雲飛現場開玩笑到雲洲無人船是第一屆百創大賽的倒數第二,大疆無人機則是倒數第一,比賽名次並不是最重要的,今天所有獲獎的準獨角獸企業,其實都是香港科大創新精神在社會上的一個個縮影。創業從0-1的過程,讓張雲飛感觸頗多,難倒他的不是技術,而是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安全地解決客戶的需求。香港科大給張雲飛提供了一切創業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商業賦能,讓張雲飛和團隊找到了發展的方向,精準定位了市場和客戶需求,助力他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回饋母校,發揚香港科大的創新精神,雲洲智能與香港科大始終保持深入的交流合作,加強技術成果轉化,共同推動無人船艇產業發展。
圖:雲洲智能獲得「十大準獨角獸」
今年正值百創大賽成立十周年,香港科大不僅為冠軍團隊提供了100萬元大獎,還為全國十強提供了後續扶持計劃,大賽現場百創大賽與八大投資機構籤署了合作意向書,今後將全力支持創業項目的發展。此外,百創大賽全國十強將入駐南沙,與香港科大(廣州)同發展,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也籤署了商業管理賦能意向書。這對初創企業來說,他們獲得了遠遠超過資金的全方位創業支持,在政府和香港科大(廣州)的全力推動下,藉助大灣區的地理優勢和國家政策扶持,便於他們接觸到社會和產業實際的需求及所需的資源,實現產業對接和商業合作,幫助創意和想法更容易地落地。
圖: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商業管理賦能意向書籤署儀式
香港科大的持續成長平臺,讓硬科技創業者們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硬科技因為是技術驅動的,存在技術壁壘,前期研發投入大,短期見效慢,因此被稱為難啃的「硬骨頭」,但是香港科大百創大賽卻在這塊「硬骨頭」上陪創業者們啃了十年,為硬科技創業者提供資金,提供資源,進行商業賦能,不錯過每一個讓好項目發光的機會。借著十周年的契機,百創大賽也上線了【官方微信平臺】--「香港科大喊你回家」小程序,邀請往屆的參賽團隊線上報名,幫助往屆參賽團隊再發展。正如袁冶女士在本屆大賽開場時所說的,百創大賽為創業者插上了翅膀,他們在這裡實現了創業夢,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