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物件,能聯想到什麼呢
寒假作業要求之一,選做項目,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
有意思吧
首先把稱放在他作業的桌子上
按下開始,把另外一個小玻璃杯,放在上面,出現了杯子的重量
按下開始,去皮,數字回歸到」0「
孩子抓了一把米,放在稱上的杯子,直接直到10g
哇,這麼多大米,這要數到啥時候呢
好吧,就先小試一把
定了從2g開始
孩子放進去一點一點的大米
0到1g,然後再放進去一些,一下子變成2g
看來是多了,用手不好抓
我記得寒假時發的工具裡有個鑷子
然後一個一個大米再夾出來
發現字數會變了3,一會是5,一會是4
為什麼,手碰到杯子的時候,或者夾子碰到杯子,就會影響數字的變化
我找來了一個勺子,這樣最初放大米就會比較方便
重新開始,測量2g
量出的大米,倒在桌子上,用鑷子分別撥出來,每5個每5個一起,孩子就分別加在一起,5個,10個,15個……,不完整的米粒就2個或者3個湊一下算一個米粒
第一次,112個
第二次,110個
第三次,81個
第三次的數據為什麼這麼少麼?
我覺得數的有點多
和孩子商量,從1g開始
因為這次測量的更少,就用勺子
超過1g,我就用手把稱上的杯子拿起來,倒在勺子上
然後把杯子重新放在稱上
把勺子裡的大米倒一半再逐個放,要數字慢,就要等等,1-2秒看數字的變化
第一次,33個
第二次,28個
第三次,34個
1g和2g也就2倍的差距,為什麼數出來,將近3倍的差距呢
然後把後三次的大米,從桌子上互擼在我手上,然後再測一下
第二次的再測,28個,沒有變化
第三次的再測,24個,一下子就少了10個
怎麼又少了這麼多
我和孩子都產生了疑惑
我忽然看到了我油光發亮的手,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兒」油水「
孩子不明白油水是什麼意思
我說,你看媽媽後面測1g時用手碰杯子的次數更多
那杯子上就會附著這我的油脂,無形中會減少了大米的數量啊
我講了一個銀行的怎麼去賺錢的例子,他好像沒有聽懂
我就講了市場賣菜的一個不好的行為
比如,一個西瓜,100元一斤吧。
有的稱吧,你看著是個0,等西瓜上了,他就把稱做了手腳,把稱的基礎變成2兩,那你的西瓜其實就是沒有本來的那麼重,你就多花錢了
1斤是500克,2兩是100克,那就是20元啊
孩子和我嘟囔著數字,說明白了
我在寫剛剛的文字,其實才意識到20元,我也才算明白
昨天就是表達了會相差一些錢的問題
很晚了,還需要做補別的作業
決定了下還是第一次2g的前2次數據可以採用。
好的,數學問題告一段落
1、萬事有準備,認真仔細對待
其實想了幾次是不是要去個超市去量大米,畢竟那裡有電子秤,但是吧,要去,更重要的是小計量買的話,會不會被嫌隙
孩子很期待這個大米的測量,我熬了幾天,後來還是覺得買個電子稱在家最現實
在測量的過程中,不管是測量的動作,還是數數都要仔細,那個小米粒呀,還要小小心翼翼,我特別怕自己一個噴嚏把大米弄得亂了
2、小小的變化,有大大的力量
比如如果2g有20個誤差,那500g就是差了5000個大米的差距
如果2g有110個大米,那5000個大米,相當於91g,相當近2兩哇。相當於五分之一的斤數
這要是100元一斤的大米,那相當於將近實際相差20元
哪裡有買一斤大米的,基本都是10斤裝吧,想那就相差200元,哇哦不是一筆小數目哦
3、有些問題,需要團隊的力量
他一個人很難去完成這個測數目的方法,可能告訴他在具體的操作中,也會問題百出。那媽媽就和他一起去解決嘍
其實,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
也很考驗人的耐性和堅持,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
過程中,我們的情緒沒有厭惡和厭煩,這點值得表揚
圖片:本人拍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