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以後,有一系列的身體疼痛症狀隨之而來,很多孕媽都會比較緊張,但其實,孕期時的疼痛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十月懷胎,對於孕媽們來說十分漫長,不僅要忍受各種妊娠反應,還要面對身體各種疼痛,但其中有些疼痛是孕期的正常反應,孕媽們不用感到緊張,從容面對就可以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這幾種疼痛,孕媽不必緊張
1、胯部疼痛
孕中後期階段一般會出現胯部疼痛,這個時候孕媽不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會有不適感。
其實這是因為胎兒在不斷發育,越長越大導致孕婦的盆骨被撐大才出現胯部疼痛的症狀。這時,媽媽不用擔心,這說明胎寶寶發育的很好,很健康。
2、胸部疼痛
在孕婦的孕早期和孕晚期,很多孕媽會感覺胸部出現若隱若現的疼痛感,與此同時,還會發現胸部也在變化。
實際上,這是由於孕媽懷孕後,體內的激素分泌發生了變化,引起的疼痛感。這種疼痛也不用緊張,這都是正常的孕期反應,並不代表孕婦的身體出現了狀況。
3、子宮收縮疼痛
在孕期 7~8個月的時候,有的孕婦感覺子宮收縮,並伴有明顯的疼痛,甚至會出現肚子變硬的情況,很多孕媽第一反應是懷疑會不會早產,但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因為隨著胎兒的逐漸成熟,胎兒會發出一種快要降臨的「信號」,這就是假性宮縮。
只有等到孕產期真正宮縮時,才意味著產婦即將分娩,可以去醫院待產了。
PS:所謂真正的宮縮,是指產婦在接近預產期前後出現不自主的下腹陣痛,一般而言,宮縮剛開始來臨的時候,每次間隔是10~15分鐘左右,持續的時間大約為10~15秒,之後逐漸變強,間隔時間縮短至4~5分鐘,持續時間為20~30秒左右。
若孕晚期出現這種疼痛,往往暗示胎兒即將「著陸」。
4、恥骨疼
到了孕晚期,大部分孕媽都會出現恥骨痛。
因為這時孕媽的身體開始進行一系列變化,為了分娩時寶寶順利的通過產道,媽媽的恥骨會慢慢打開,然後骨盆變寬,產生了這種疼痛。
跟孕期其他正常的疼痛相比較,恥骨打開的過程中,伴隨的疼痛,可以說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但是現在越疼,分娩時就會更順利一點。
怎麼做可以緩解孕期的正常疼痛?
1、儘量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懷孕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所以平時孕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不宜時間太久。建議孕媽不要保持同一個姿勢過久,例如:如果在床上躺了一個小時後,需要站起來走動一下或者做一些類似拉伸的運動,這樣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症狀。
2、適當運動
有些孕媽懷孕後就一直在家臥床,但其實,這不是明智的做法。在孕期,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孕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於緩解孕期的疼痛很有幫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力度不需過大,以免誤傷腹中的寶寶,應當選擇比較柔和的運動,例如:瑜伽、散步等。這樣不僅能讓孕婦身體得到緩解,也能讓胎寶寶更健康。
3、保持心情放鬆
很多孕媽在懷孕後總是會擔驚受怕,擔心胎兒不健康,憂慮小寶寶是否能順利降臨等各種問題。實際上,孕期越緊張害怕,越容易焦慮,不僅會讓身體產生諸多的不適,加劇疼痛感,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孕媽需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心情放鬆,這樣也能從某種程度上緩解孕媽的生理痛。
延伸閱讀:還有一種疼要注意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很多孕媽在懷孕後,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會發現自己的牙齒比較鬆動,並且咬食物時會感覺到疼痛,其實這也有可能是因為胎兒缺鈣的原因。
大多數孕媽都會認為牙痛或牙齒鬆動不是什麼嚴重情況,往往並不在意,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所以孕媽要重視起來。
建議孕媽要多補充鈣元素,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蔬菜、海帶等。
也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促進鈣的吸收。通常陽光比較好的情況,孕媽可以在戶外活動半個小時,接觸陽光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從而達到鈣的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