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動查看公式
公眾號回復2016 下載office2016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實例太典型了,是把多個結構相同的sheet,按照特定的方式合併起來,純屬數據搬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引用函數都用上了才得以解決。
先來看下題主給出的模擬數據吧:
實例文件下載連結: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4SRwB6G2Tib0vF-8C6sjRw
提取碼:yvsj
為了便於理解數據轉換中結構的變化,我們把其中一個分表和匯總表單獨截圖做對比。
A表
匯總表
通過對比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1、每個分表在匯總表裡都是一行;
2、分表的最左列(人名)是匯總表的第一行(而且是合併單元格);
3、分表的首行(標題)是匯總表的第二行(人名變化後重複出現);
4、所有數據都是單純的搬運,並不需要求和匯總。
以下內容對於新手來說較有難度,但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分析問題,找到思路,從這個方面來說,新手可以著重理解解題思路和其中的邏輯性。
搞清楚問題的特點之後,需要捋一下思路了:
這個問題涉及到三類引用問題,首先每個分表都是一個二維表,有行標題(表頭項目)和列標題(人名),要在二維表進行引用,最常見的公式組合就是INDEX+MATCH組合了;
其次,作為二維表引用,也就是兩個條件的引用,匯總表中的一個條件(人名)還是以合併單元格的形式存在的,這通常要用到LOOKUP函數;
最後,數據源在多個sheet存在,要匯總到一個表中,這就一定少不了INDIRECT函數。
分析到這裡,一個基本的思路就有了。
按照模擬數據的結構和涉及到的三類引用問題對應的公式套路,最終公式為:
左右滑動查看公式
使用這個公式右拉下拉就能完成數據的匯總了。
要理解這個公式,絕對不是一篇教程能搞定的問題,即便是結合真實的數據源去套用這個公式,都需要將公式中對應的單元格地址做細心的修改才行。
如果想搞明白公式原理,建議自己先針對某一個單獨的分表,也就是把一個二維錶轉換成一行數據,只要這一步成功,剩下的就是把數據區域用INDIRECT進行處理,能夠實現跨表的效果。
就這個例子而言,除了前面這個公式之外,老師們還給出兩個解法:
如果再想深挖的話,還有其他公式,但是核心思路都是差不多的。
總結一下這個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1、數據源的規範性無疑是首要前提,只要數據源規範,再複雜的問題也可以從中尋找到規律從而得到答案。
2、遇到問題切忌盲目下手,先分析明白比較重要,同時對於一些基礎函數的用法也需要比較熟練才行,而這些都需要長期的鍛鍊積累才能獲得,並沒有所謂的速成一說。
對於如何學習函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