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危化品航空救援隊運用應急救援直升機開展訓練

2020-12-27 瀟湘晨報

12月25日上午,嘉興市應急管理局部署嘉興市危化品航空救援隊和應急救援直升機基地開展危化救援訓練。嘉興市危化品航空救援隊由嘉興市應急管理局負責組建,由三江嘉化救援隊和桐鄉市危化品救援隊的核心隊員組成。今天安排了三江嘉化救援隊的核心隊員上直升機訓練。三江嘉化救援隊位於嘉興港區化工園區,是我市唯一一支省級危化品專業救援隊,在去年的浙江省「海正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能競賽中,三江嘉化救援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多項單項獲得第一名。危化品航空救援隊員攜帶裝備後,從嘉興港區臨時起降點上直升機,對嘉興港區化工園區、貨櫃碼頭、海岸線、道路交通等進行了巡查。本次訓練完成了攜帶裝備規範登機,在直升機上凌空觀察、溝通交流、空中決策,熟悉嘉興港區地理環境等訓練內容。時間就是生命,應急救援直升機具有不受公路擁堵、路途較遠的限制,能夠快速到達事發地點的優勢,這為危化品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應急救援直升機及機組人員自今年7月1日正式入駐嘉興市常態化備勤點以來,嘉興市應急管理局按照省廳「全災種、全天候、全覆蓋、綜合性、高水平」的總體要求,以「健全嘉興航空救援體系,爭創全省備勤示範窗口」為目標,努力打造航空應急救援品牌,大力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快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目前已完成對各個縣(市、區)臨時起降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臨時起降點航線勘察,建立嘉興市域應急救援航空網絡;制定備勤基地訓練計劃,開展機組人員和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常態化訓練;健全備勤基地管理制度,加強直升機和機組人員的日常監管;結合我市災害特點,組建了醫療航空救援隊、危化品航空救援隊等8支全災種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在嘉興港區海岸線巡查、錢江(海寧)觀潮節安全巡查和備勤值守、舟山嵊泗漁船失聯海上搜尋救助、嘉興市暨秀洲區小微園區應急演練和嘉興市應急救援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會等情形中調度使用直升機。

【來源:嘉興市應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救援力量丨浙江:提升協同救援能力 打造「5+3+N」航空救援模式
    近日,根據浙江省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指令,浙江省航空護林站派遣3架直升機赴麗水市雲和縣梅壟村開展森林火災救援工作。在地面力量的配合下,不到4小時,明火全部被撲滅。這並不是浙江省第一次進行航空應急救援。今年8月,颱風「黑格比」登陸浙江時,溫州市首次啟用直升機巡視災情,第一時間掌握災情。
  • 已選定3個直升機備降點,新區應急救援即將開啟空中模式
    日前,錢塘新區應急管理局聯合金匯航空公司在建德千島湖機場基地開展了一場直升機應急救援實戰演練,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骨幹及7支社會隊伍負責人參加了學習訓練。此次培訓,參訓人員初步了解掌握了直升機救援技能,有效提升了社會救援力量與航空救援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為今後應急救援實戰打下良好基礎,這也意味著不久後新區應急救援新增添空中模式。
  • 航空應急救援專業化力量建設的戰略性思考
    警務航空服務基地主要視各省需求, 建議有條件的省、市、自治區加快本省警務航空隊建設,加快警用直升機及救援設備的配置,加強對省內直升機起降的布局建設,形成省內警務航空服務基地網絡。鼓勵在有條件的綜合性醫院、醫療急救中心和緊急救援中心規劃建設直升機停機坪,並設立必要的燈光和標識,便於開展直升機航空醫療救護作業。
  • 嘉興市地震與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正式成立!
    近年來,市應急管理局按照「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培育特色」的原則,以地震地質災害易發和歷史上多發的平湖、海鹽、嘉興港區為重點區域,依託平湖市景舟應急救援中心的大型機械裝備、海鹽縣新眾救援隊的電力交通車輛設備、海鹽縣藍天救援隊和嘉興市尖峰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中心的破拆及水上救援裝備、平湖市曙光應急救援中心的醫療救護裝備及隊伍中醫療救護人員等優勢,吸納嘉興市地震地質災害專家
  • 市航空應急救援隊迎接北方航空護林總站組織的飛行觀察學員晉級考核
    根據北方航空護林總站關於考核飛行觀察學員的工作計劃安排,11月27日、28日,北方航空護林總站副總站長帶領四位考核專家組成員一行5人來到市航空應急救援隊,組織5名學員進行「三級飛行觀察員」晉級考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直升機保駕護航 國網通航公司助力首都空中應急救援
    12月3日上午,國網通航公司H225直升機正式執行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應急飛行任務,本次巡視主要包括北京定陵機場至官廳水庫區域,共計飛行45分鐘。國網通航公司與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於近日達成正式合作,為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中型直升機組租賃和機場綜合保障服務,積極打造以森林滅火任務為核心的綜合性空中救援力量,重點保障首都地區應急需求,開創了政企聯合、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 敦煌市:建設四類救援隊 應急搶險保平安
    為進一步做好全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敦煌市修訂印發了38個專項應急預案,完善市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協調機制,加大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形成了以「綜合性應急救援大隊為主、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輔、鎮級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為補充
  • 《中國應急管理報》:四川成都瞄準高水平 建強應急救援社會力量
    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中,有四川石化消防救援隊、中石油西南管道搶修中心、中石油104油庫救援隊以及在各區縣設立的救援分隊等專業隊伍。在社會志願者救援隊伍中,有防震減災藍天救援隊、防震減災天虎救援隊、四川山地救援隊等應急救援隊伍。
  • 緊急救援丨以肉身搏命,只為守護他人,這就是海上救援
    派出直升機的同時,救援船也同時出發,前往預定海域等待接應載著漁民的直升機,而在救援船抵達港口的時候,救護車早已經等待多時,第一時間將傷員送到了醫院進行救治。因為救援及時,所以最終受傷漁民脫離了險境。在到達實發海域前,搜救隊通過遠程聯繫,指導傳播展開自救,等待救援艦隊的到來。
  • 山東省濱州市開通空中應急救援通道
    1月6日上午,一架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濱州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濱州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濱州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北京999急救中心醫療直升機首飛雪場救援
    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孔曉琦)昨日上午9時許,一名女遊客在北京懷北國際滑雪場摔傷,導致下肢骨折並暫時昏迷,999急救中心接到報警後派出醫療直升機,救援隊在20分鐘後到達現場,對傷者進行簡單治療後將其抬上飛機送往附近醫院。這是999急救中心首次舉行醫療直升機雪場救援演練。
  •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心理救援分隊開展應急心理響應能力培訓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理救援分隊心理救援志願者應急心理響應能力培訓現場。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理救援分隊心理救援志願者應急心理響應能力培訓現場。紅網時刻3月25日訊(通訊員 宇靜 梁瓞綿)近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心理救援分隊開展應急心理響應能力培訓。本次培訓,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應急心理救援學科建設「建立培訓體系、推廣湘雅經驗」規劃的開場第一課。
  • 助力應急救援 湖南新華保險向藍天救援隊捐贈4萬元救援設備
    藍天救援隊隊員指導湖南新華志願者穿戴激流救生衣,並進行實戰演練。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通訊員 吳文捷)近日,新華保險湖南分公司向湖南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捐贈4萬元資金,交由湖南省紅十字會專項採購激流救生衣,用於社會應急救助服務。
  • 中國首都紅十字999航空醫療救援中心齊魯醫院分中心成立
    央廣網濟南7月2日消息(記者王成林)為了進一步開展首都航空緊急醫療救護領域的合作,縮短急救反應時間,今天上午,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聯合進行了一次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急救演練,同時也宣告中國首都紅十字999航空醫療救援中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分中心正式成立,這是999航空醫療救援中心在北京之外設立的第一家分中心。
  • 官方:中國已初步形成扁平化應急救援指揮體系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瓊色指出,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後,成為了中國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責大幅拓展,任務大量增加。在原有防火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基礎上,水災、旱災、颱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為了救援的主責主業。面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完善應急救援機制。
  • 陽信首個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建成使用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8月19日,陽信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應急救援停機坪的啟用不僅彌補了陽信縣空中救援的空白,更是全縣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應急救援停機坪。據悉,自全市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建設任務部署以來,陽信縣應急管理局將停機坪建設納入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大局,結合陽信縣化工園區的實際情況,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於2020年8月12日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空中救援基地位於山東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
  • 河北張家口崇禮區綜合應急救援隊崗前培訓班開訓
    河北新聞網訊(王亞楠)4月22日,由河北省應急救援和訓練中心承辦的張家口市崇禮區綜合應急救援隊崗前培訓班開訓。在崇禮區組織開展此次異地定製培訓班,是河北省應急救援和訓練中心在訓練模式上的一次創新,同時也是在疫情防控形勢下開展應急救援訓練工作的積極探索。
  • 濱州建成10處停機坪 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月6日上午,一架 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我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我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我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山東將配備11架H135直升機用於應急救援 明年5月底實現全省30分鐘...
    在道路擁堵,地面救護車輛無法抵達現場的情況下,山東省應急廳迅速調集兩架直升機,從雪野航空基地起飛,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在交警、消防、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全程用時30分鐘。  12月23日上午,山東省應急廳在濟南大東環高速濟南服務區附近舉行了高速公路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演練。
  • 全省第一支市級道路應急救援隊在威海成立
    12月10日下午,威海市道路應急處置大數據技術與應用中心揭牌和威海市道路應急救援隊授旗儀式在山東威幟汽車救援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威海市應急局黨委書記、局長梁皓和山東威幟汽車救援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偉一同為威海市道路應急處置大數據技術與應用中心揭牌,梁皓向威海市道路應急救援隊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