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女人都會有自己的擇偶標準,能符合自己設定條件的男人,女人才會心滿意足地坦然接納。反之,則會斷然拒絕。
按說,女人有自己擇偶的標準是件正確的事,畢竟愛情和婚姻不是兒戲,只有選擇了自己中意的男人,才更有把握把以後的日子過好,這是應該的。
可女人在為男人設立條件和規定時,常會忽略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自己的條件怎樣?能不能與符合這些標準的男人相匹配?
有些女人在愛情中容易過度的自信,她們總以為自己很優秀,所以就一定要找個更優秀的男人,那樣才般配。
其實很多時候,女人身上的這種自信都是盲目地自以為是。她本身各方面的條件並不出色,卻總是感覺良好,把自己看得非凡無比,一副高高在上,不肯下嫁的樣子。
而女人一旦沉溺於這種失去清醒的自我陶醉中,愛情的道路註定就會變得艱難。
阿媛的戀情又一次結束了,這讓她感到極其鬱悶,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的擇偶條件明明已經降低了許多,怎麼還是無法得到圓滿的結果。
這次的戀情中,對方只是個普通的工薪族,收入不高,長得也不帥,房子還是小面積的老式家屬樓。按照她以前的標準,這些都是不合格的。
阿媛理想中的伴侶應該是,年齡相當,本科畢業,身高不低於一米八,長相要英俊,必須是公務員,而且房子要大,位置最好在市中心,最後是性格要好,能知冷知熱,堅決服從她的領導。
而這次談的對象除了身高和年齡符合條件外,其它的都不合格。按照阿媛以前的脾氣,這樣的男人,她連見面的機會都不會給。
而現在阿媛之所以還想要和他交往,完全是因為她36歲的年齡已經太大了,最近的一年時間,她的心裡總在發慌,害怕自己真的找不到對象了。
因此,她才主動降低了擇偶的條件,和這個她以前根本不可能瞧得上的男人談起了戀愛。
只是阿媛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對方就提出了分手。他說,他受不了她那傲慢的目光。
阿媛承認,對這個男人她是有些看不上的。因為從情竇初開的時候她就有一個美麗的夢想,那就是以後一定要嫁給一個又高又帥又有錢,還聽話的男人。
她設立這個目標是因為她一直覺得自己很優秀,所以在擇偶的時候絕不能將就,她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些年來,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夢想,達不到要求的男人,她堅決不要。
只是時間不等人,在不停地分分合合中,阿媛蹉跎了歲月,慢慢變成了大齡的剩女後,依然沒能找到那個令自己滿意的男人。
到了36歲時,阿媛開始慌了,因此,她才接受了和這個並不符合她條件的男人談戀愛。可是,她臉上不由自主帶出的傲慢毀掉了這段戀情。
這段戀情的失敗對阿媛的打擊挺大,她想不到自己已經放下身段,委曲求全了,可還是一無所獲,怎能不讓人鬱悶呢?
接下來,阿媛又開始了新的尋找,朋友給她介紹了一個40歲的離異男人。
一開始她是非常牴觸的,覺得自己再不濟也不至於找個二婚男啊?但聽朋友說,那個男人的條件還是不錯的,也就勉強答應去見一見了。
阿媛不曾想,見了第一面她就對那個男人一見傾心了。他雖然是離異,但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符合她的預期,她對這個男人感到非常滿意。
可是,自從第一次見面後,事情就沒有了下文。阿媛向朋友打聽,才知道了那個男人並不滿意他。
他拒絕和嫌棄的理由是,阿媛高中的學歷太低,不足一米六的身高太矮,工廠上班的收入太低,相貌也平平,她根本就不在他擇偶的範圍內。
聽了對方這些否定自己的原因,阿媛的心態崩潰了。她沒想到在一個離異男人的眼裡,自己竟是如此的不堪。
後來,當心情逐漸平復,阿媛經過反思,才終於發現了自己的普通。她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優秀,卻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沉迷於追求自以為是的愛情,這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也是自己這麼多年來嫁不出去的關鍵原因。
慢慢想明白了這些,36歲的阿媛內心感慨萬千:被40歲離異相親男嫌棄後,我才明白自己真的很平凡。
女人想嫁得好是人之常情,並沒有錯,給自己設立擇偶的標準也是應該。但有一點女人一定要注意,那就是擇偶的標準必須要符合自己的實際。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愛情也是這樣。如果自己的確是優秀的人,那肯定會遇到出色的男人。若自己本身就是個普通的人,卻總想嫁給非凡的男人,就顯得太異想天開了。你瞧不起那些普通的男人,優秀的男人也一樣看不上你。這是順其自然的規律,難以違背。
所以在愛情中,作為女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能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屬於什麼樣的人,就會對應吸引什麼樣的男人。如果在尋覓愛的過程中總是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僅蹉跎了歲月,虛度了光陰,也會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憂傷與失望中,那樣也就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