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提醒中國學生謹慎考慮赴澳學習。公告稱澳大利亞在疫情期間出現了「歧視性事件」。
然而,澳大利亞高校組織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 )的執行長維姬·湯姆遜(Vicki Thomson)反駁了中國稱澳大利亞對留學生來說不安全的說法。
「這樣的公告,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非常讓人失望而且沒有根據,它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擔憂。」
高校組織八校聯盟執行長維姬·湯姆遜
澳洲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接受電臺採訪時,對主持人福特漢姆(Ben Fordham)說:
「在澳洲的留學生仍表示,他們選擇澳洲作為求學的目的地。這不僅是因為我們的高質量的教育水準,還因澳洲為他們提供的安全(環境)和保障。」
澳洲貿易部長伯明罕
伯明罕同時聲稱,澳洲高校留學生的流失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學生獲得多樣性大學學習經歷的機會。
「對於這些中國留學生來說,這也會是一種損失。我們將失去在全球一大最安全國度裡獲得高質量英語教育的機會。」
澳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說,中國聲稱澳大利亞對國際學生實行種族主義是「垃圾」。
「那是垃圾,這只是一個荒謬的主張,我們堅定不移地拒絕它。」
中國的留學中介紛紛表示,他們不建議赴澳留學,並聲稱要把成千上萬的赴澳留學生轉移到英國,與此同時,澳洲的留學產業因其與最大貿易夥伴之間的爭端而陷入困境。
這些評論是中國教育部周二發出的警告將對消費者產生影響的第一個信號,這些留學中介現在紛紛指責澳洲歧視留學生,把他們當成搖錢樹。
北京留學中介Austlink的董事長莫女士(音譯,Amy Mo)在澳洲市場深耕15年,她說,雙邊關係惡化將「給澳洲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她說:「如果澳洲政客還不迷途知返,還要繼續打著價值觀的名義當美國的跟屁蟲,中國遊客和留學生都不會再去了。」我希望澳洲能夠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如果一個國家只喜歡中國的錢,但不喜歡中國人民,中國肯定不樂意跟它做生意。」
莫女士每年向澳洲輸送2000名留學生。她表示,除非雙邊關係改善,否則她將考慮「開拓英國市場」。
在八大盟校中,中國學生約佔整體留學生源的60%,當中雪梨大學高達69%,新南威爾斯大學為66%,墨爾本大學為56%,蒙納士大學為57%。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佔37%,在雪梨科技大學,佔53%。
在澳洲的教育機構中,73%的中國留學生是留學中介輸送的。
對入學人數和大學財務狀況的分析表明,2018年,這10所大學約有11萬名中國留學生,價值約31億澳元,佔這些學校從留學生身上獲得的54億澳元總收入的一大半。
澳洲政府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由於旅行禁令和籤證限制導致國際學生人數減少,2020年的留學收入至少將下降30億澳元;未來6個月內,澳洲高校可能將有2.1萬人失業,其中約7000人是與研究有關的學術人員。
中國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安辦主任熊杰今天在6月例行記者會上透露,正與相關國家就調整國際客運航班事宜進行溝通,從工作進展情況看,與相關國家的航班近期有望適度增加。
可以適當增加航班的國家需主要須具備4類條件:
迄今向中國輸入病例較少且同我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
綜合考慮中國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的國家;
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的國家;
境內外有復工復產需要、已同中國建立「快捷通道」的國家(目前包含: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英國、義大利、法國、瑞士。)。
熊杰說,下一步將在確保防疫安全的條件下,繼續穩妥有序恢復部分國際客運航班,進一步滿足我國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回國要求,為各自國家復工復產、深化合作、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和通暢做出積極努力。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歡迎轉發和評論~
作者:弗林德斯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