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荒地上崛起的科技高地

2020-12-12 東南網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 王敏霞 攝

   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劉益清 通訊員 謝佩龍)「這裡是荒地上崛起的科技高地。」提起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全程參與籌建的所長劉海舟說。

2013年7月,在我省和中國科學院深化科技合作協議框架內,泉州市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籤約共建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這一「國字號」科創平臺落戶晉江。

位於晉江市世紀大道旁的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匯聚了國內外200多名高端科研人才,是智能製造領域我省唯一一個整建制、成體系的科研國家隊。從建立之初,泉州裝備所就圍繞「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球性人才引進,從德國、英國、法國、丹麥、澳大利亞等世界製造業發達國家的一流工科大學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引進科研人員,60多人次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福建省「百人計劃」、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等人才計劃。

跟隨機器人、基於力控的精密打磨機器人、智能識別分揀裝置……17日,記者在研究所看到,多個實驗室裡都放置著先進的機械臂、檢測平臺等精密研發裝備,科研人員正埋頭整理數據。目前,研究所共有16個研發團隊基於「優化人機互動、提升控制靈活性」開展實驗研究。已有福建省數位化裝備與柔性製造創新中心、福建省機器人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2個省級及以上公共技術平臺。

圍繞地方產業重大需求,研究所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項目和企業委託開發項目100多項,申請專利190多件,合作與服務企業200多家,推出智能電網系列裝備、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等一批高水平技術成果並實現工程應用及產業化,有力促進地方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依託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智能製造學院、智能製造科學與技術福建省實驗室正在加緊籌建。「智能製造學院計劃2020年開始招生,至2030年在學研究生將達到3000人。」劉海舟說,學院建成後將形成研究所、大學、國家實驗室「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打造成產學研合作、前沿科學基礎研究的綜合性高端科創平臺和智能製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按照規劃,近2年內我們將組建超過300人、20個研究團隊,建設2至3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研發50項以上技術領先的重大創新成果,搶佔產業技術制高點。」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科研與合作管理辦公室主任胡明強說。

近年來,晉江先後引進中科院、中紡院等9大國字號平臺,13個院士工作站和一批高校科研機構,形成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的態勢。2018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規模以上企業智能化、數控化裝備應用率達48%,區域創新創業指數位列全國縣級第三,入選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晉江市科技局局長蔣家興表示,將會出臺政策引導這些研發平臺深化產研合作,打通創新創業孵化全鏈條,孵化出新產業,培育新企業,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動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泰州智能製造研究院揭牌
    11月9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泰州聯姻合作共建重大科技創新載體,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泰州智能製造研究院誕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楊一平、泰州市副市長陳明冠共同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泰州智能製造研究院」揭牌。
  • 集美區高校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創新賦能 產才融合...
    上周五,集美區高校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創新賦能產才融合」對接會暨「中科院協同創新進鎮街」校企對接活動正式啟動。上周五,集美區高校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創新賦能產才融合」對接會暨「中科院協同創新進鎮街」校企對接活動,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舉行。今後,中科院的研究員將走出研究所,深入到各鎮街的企業走訪對接,了解企業的創新需求,用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為企業發展服務。
  •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Ralph Kennel訪問海西研究院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Ralph Kennel訪問海西研究院 2016-01-2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所長曹榮代表海西研究院向Ralph Kennel頒發了客座研究員聘書。
  •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先進電磁驅動技術研究院落地濟南
    9月29日上午,濟南市人民政府、中科院電工研究所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濟南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先進電磁驅動技術研究院」,圍繞先進電磁驅動技術領域開展研發,建設高速電磁驅動技術、高速磁懸浮技術、高速電機技術等領域的科研生產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未來將積極爭取申報國家大科學裝置,打造成國家先進電磁驅動科技創新基地,孵化出一批先進的電磁驅動核心技術。
  • 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與臺北科技大學稀土與稀有元素技術...
    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與臺北科技大學稀土與稀有元素技術研發中心籤署協議 2016-02-25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精煉純化及粉體技術研究室主任曹申一行8人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探討雙方進一步合作事宜。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線上對接會成功舉辦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線上對接會成功舉辦,圖為對接會現場。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董飛、周禹佳)4月28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廊坊)科技成果線上對接會成功舉辦,100餘家企業、投資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參加,會議旨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興產業孵化和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 個人參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等機械製造單位!
    受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現有關鍵技術人才」、安徽省「特支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博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吳傑峰博士邀請參觀學習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福建應用發展中心在福州揭牌成立
    人民網福州12月24日電(林曉麗) 23日,2018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和家庭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專家們就「兒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和人的畢生發展」議題展開專項研討,同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福建應用發展中心」在論壇上揭牌成立。
  • 智能製造專項公示:力促加快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王黎明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製造2025」總體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爭取很快發布。16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人機互動和協同安全標準化與試驗驗證系統17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智能工廠(車間)通用技術標準與試驗驗證18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電力裝備智能製造關鍵應用標準研究及試驗驗證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在北侖開工
    為進一步發揮北侖的先進位造業、創新生態、開放共享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科技創新資源、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等優勢,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侖區人民政府在寧波新材料創製中心原有規劃內容基礎上,擴展升級建設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寧波園區,重點建設「兩院兩基地」,即新材料研究院、生物醫藥研究院、研究生培養基地和新材料中試基地。
  • 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10月10日,應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信息服務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室邀請,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吳建東來所考察、交流。所長於海斌等接待了來訪客人。  吳建東一行參觀了研究所科技成果展館,並實地考察了全印製電子與3D列印實驗室、RFID與企業應用集成展示中心。
  • 無錫與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 5月22日,我市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科無錫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院及成果轉化公司,攜手打造光電技術領域科技創新高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市長黃欽會見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丁雷一行並出席籤約儀式。
  • 海西研究院與福建天利電力集團籤訂合作協議
    11月3日上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與福建天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在天利集團總部舉行了戰略合作暨項目籤約儀式。海西研究院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洪茂椿院士和福建省科技廳廳長叢林出席籤約儀式。海西研究院建設工作組常務副組長、福建物構所副所長蘭國政代表海西研究院與福建天利電力集團董事長董子傑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座談會側記:融入泉州 奉獻泉州
    感謝市領導對於人才的高度重視,我們願融入泉州、奉獻泉州、推介泉州,在這座愛人才、重人才的城市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共同為『五個泉州』建設奉獻綿薄之力。」在座談交流中,不少高層次人才代表如是表示。政策見效 「一站式」服務暖人心「醫保、社保問題終於解決了,給我帶來很大的方便,非常感謝市委人才辦的幫助。」
  • 2019中國金融發展與泉州金融改革論壇在泉州召開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深化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展開討論,並就泉州金融發展提供了新時期下的金融發展對策與建議。  據悉,此次論壇由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主辦、泉州金融研究院協辦、廈門大學七匹狼金融研究中心承辦。論壇由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黃鴻德主持,來自泉州市的企業家代表、各區縣金融辦、銀行界、證券界和實業界的代表共百餘人參加了論壇開幕式。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成立 前沿科技賦能佛山製造
    佛山日報訊 記者倪玉潔、呂潤致 通訊員王超報導:昨日,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建的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在力合科技園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市委常委、副市長、佛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蔡家華等領導為研究院揭牌。
  • 【中國科學報】逐夢高地 日新月盛
    (圖片由中科院廣州分院提供)  2019年,是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十周年。  十年來,院省合作行穩致遠,在科技創新發展上頻亮新招。  科學力量的崛起,正是東莞參與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擔當。如今,東莞市正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規劃建設「松山湖科學城」,打造世界級科學基礎設施集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必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打造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 「四唯」如何破: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 1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破「四唯」後,「立」什麼?除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一批發展突出的研究所情況較好之外,不少中科院研究所內部的評價還大量存在「四唯」現象。 目前,中科院研究所評價體系與德國馬普學會對其研究所的評價體系類似;但是,在研究所內部評價和科研人員自身對「四唯」考量上,兩大機構還有較大差別。
  • 高新區打造京津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
    本報訊(記者陳鳳來 通訊員崔曉明、張巖)近日,衡水市舉辦了2017·衡水京津冀「雙協同」創新論壇,衡水市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籤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裝備等三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汽車尾氣淨化系統等6個配套服務及高科技項目籤約進區。
  • 2019中國紡織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晉江召開
    泉州、晉江市政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關領導、國內相關高校、來自泉州市各縣區的發改、科技、工信等部門領導,以及200餘名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參加當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