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開學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一晃眼幾個月過去,又臨近期末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期末考試快到了……所以最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挑毛病,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什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作業太拖拉」等,到兒童醫院找原因的孩子也大大增多了。可能你想不到,孩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看似和「多動」毫無關係,竟然被診斷出有多動症。
多動症在兒童中並不罕見
先來看一組數據,目前我國多動症兒童和青少年總體患病率為6.26%,也就是說,一個常規50人的班級,平均就可能有3個孩子患有多動症。按照比例估計,全國範圍內可能有2300萬患兒受到ADHD疾病的困擾。
多動症不只是「多動」
多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發育障礙,它的醫學「大名」叫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很多人以為多動症,就是孩子小動作多、容易有衝動行為。其實,所謂「多動症」的核心症狀有三個: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
由此可見,並不是說多動症的孩子一定是「多動」的,還可能包括、甚至僅表現為注意力集中困難。所以,如果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寫作業三心二意,成績明顯下降,那麼即使孩子平常很安靜,也需要考慮他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當然,還有一部分孩子屬於混合型多動症,也就是說上述的症狀他都有。
同時,ADHD的症狀還會造成孩子學習能力下降、家庭社會關係緊張、不能遵守學校紀律等各方面的功能損害。
多動症並非兒童的「專屬」疾病
ADHD雖多在兒童期發病,但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症狀仍可能會持續到成年,對患者的學習、工作各方面帶來負面影響和不良評價,不被他人理解更會讓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傷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