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動畫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是對於動畫片,家長朋友們往往不知所措。給孩子看動畫片,確實能解放雙手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待上好一會,但是一旦孩子對動畫片上了癮,就會視力下降,影響社交。
其實吶,只要你選對了,動畫片也可以是優秀的「哄娃神器」~下面這份乾貨,就請大家接受吧~
動畫片該怎麼挑?下面這些誤區別踩
誤區一:大熱門就是好動畫
並不是所有動畫片都可以給孩子看的,別人都在看的動畫片未必適合你的孩子。你所挑選的動畫片必須要符合孩子的理解力、心理髮育狀況和年齡,千萬不能盲目跟風,讓孩子觀看不適宜的動畫片。
國外的動畫片有嚴格的分級制度,任何一部動畫片都有明確的定位,可以給什麼年齡段的孩子觀看,大家可以以此為參考來篩選:
1-2歲孩子可以觀看主題單一,臺詞簡單、容易理解、和日常生活認知相關、可以幫助語言開發及習慣培養的動畫片。
3-4歲孩子可以觀看人物可愛、臺詞日常化、情節簡單有故事性、寓教於樂的動畫片。
5-6歲孩子可以根據性別不同觀看動作略顯誇張、趣味性強、能夠引導社交能力發展,有助於認知世界的動畫片。
誤區二:男寶寶喜歡英雄片,女寶寶喜歡公主片,按愛好挑動畫就好啦
男孩子都喜歡英雄片,諸如《豬豬俠》、《奧特曼》等超人類動畫片就頗受歡迎;女孩子多喜歡公主片,諸如《巴啦啦小魔仙》這種動畫片就深受女孩子們的喜愛,家長在選擇動畫片時也會偏向於這種分類。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科學。
像超人類動畫片中有很多暴力行為,孩子看後很容易模仿動畫片裡的情節,拿著「武器」到處攻擊他人。而某些低質的公主片,不僅語言粗俗,還有很多暴力打鬥、勾心鬥角、甚至是男生調戲女生的情節,很容易影響孩子的三觀。
要知道,孩子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表達欲望。動畫片中的人物,從外貌到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行為舉止都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要當好「質檢員」,為孩子嚴把「動畫偶像」質量關。
誤區三:節奏歡快、色彩豔麗就是好動畫
眼科專家指出,孩子的視力正在快速發育中,不建議觀看色彩過於豔麗、場景變化較快的動畫片。孩子看這類動畫片似乎很專心,其實對視力發育和培養專注力非常不利。
此外,這類動畫片節奏較快,孩子大腦無法及時思考和處理視覺信息,會影響對動畫片內容的理解。
建議大家讓孩子看一些色彩柔和、節奏緩慢的動畫片。
誤區四:電視臺播的動畫片都是經過專業人員篩選的,可以看
不要盲目相信電視臺的動畫片,這些動畫片有好有壞,有的動畫片三觀不正甚至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看看下面的幾個案例:
男童模仿灰太狼烤肉,造成同村兩名小朋友被燒傷;
7歲男童模仿光頭強拆電扇,導致手掌被高速旋轉的扇葉絞爛;
10歲女童模仿光頭強,用電鋸將妹妹臉部鋸傷等等。
像電視臺經常播放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片中,有很多粗俗語言和暴力鏡頭,就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引導。儘管這些動畫片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但內容低俗,並不適合給孩子看。
孩子看動畫片的正確姿勢
1.用電視播放
用平板電腦和手機看動畫片,無法讓孩子保持正常坐姿。建議大家用電視播放動畫片,這樣孩子坐的更舒服,活動空間也更大。
觀看動畫片時,一定要讓孩子和屏幕保持合適距離,並保持正確坐姿。
2.不要讓動畫片成為保姆
家長要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一起討論故事情節,及時給他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明辨是非、分清善惡。
3.控制觀看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孩子最好不要看電視;18個月到兩歲孩子每天看電視不要超過60分鐘,最好每隔20分鐘休息一會。
比如,運用「20-20-20」法則就很不錯。這個法則的含義是,孩子每看電子屏幕20分鐘,就讓他看20英尺(6米左右)外的事物20秒以上。
4.警惕不良廣告
即使是質量優秀的動畫片,也很難保證不出現不良廣告。建議大家儘可能屏蔽掉廣告,或者讓孩子在廣告時間離開座位活動一下。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