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父母賜予孩子生命,將孩子養大成人,等到父母老去的時候,孩子就要反哺父母,給父母養老。
可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別說孝順父母了,不贍養父母,打罵父母,遺棄父母已經都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人們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是不免有些唏噓,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養大,本以為晚年能夠享福,沒想到卻過得十分悽慘。
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並非一蹴而成,也不是因為一件事就不贍養父母,反而是從小就有徵兆。
1)是我的,不給你
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發展,佔有欲會越來越強,這是正常現象,不過佔有欲也分程度,如果孩子只是不給小朋友分享也就算了,慢慢引導就好。
但要是連父母都不給的話,那可就要注意了,孩子自私的性格已經暴露出來了,這樣的孩子如果再不重視教育,任由其發展的話,未來會成什麼樣父母心裡應該有數吧。
孩子年紀小,心裡是怎麼想的會在表面上展露無疑,因此孩子的一舉一動就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對父母都自私的孩子,長大後又怎能孝順呢,肯定都凡事以自己為先。
2)你們的東西將來都是我的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通過網絡或者是家長聊天慢慢就會了解到很多事情,從而慢慢影響自己的三觀。
如果孩子經常將「你們的東西將來都是我的」這句口頭禪掛在嘴邊,父母別再沾沾自喜以為孩子很聰明了,這其實都是不孝順的徵兆。
能夠說出這句話的孩子,證明將父母給自己的所有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他已經認為將來都是自己的,這樣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後基本上不會孝順。
3)都賴你,和我沒關係
喜歡說這句口頭禪的孩子基本上也不會孝順,首先這樣的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其次這樣的孩子比較喜歡冷漠,不管對方是誰,自己都能高高掛起。
這樣的人長大後又怎能孝順父母呢,多半是即使看著父母日子過得苦,但也不會幫助一把,並且還有可能會說一些挖苦的話。
1)讓孩子明白感恩
現在的父母都非常寵溺孩子,不管孩子要的東西還是不要的東西,父母都會主動拿到孩子面前,父母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認為父母給自己的都是理所當然的。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感恩,學會感恩,不管是誰只要是對自己好的人都要給予回報,即使是父母也一樣,不要讓孩子成為白眼狼,不然以後想改都改不回來了。
2)讓孩子有同理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要總是讓孩子在溫室裡成長,適當的也要讓孩子明白下外面的風雨,並且明白父母為了保護他們付出了什麼。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這樣孩子才能夠理解,雖然有些逼著孩子懂事了,但為了孩子能成為一個三觀正的人,這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教育。
3)父母做好榜樣,言傳身教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孩子才能有樣學樣,將父母的品格傳承下去,想要孩子將來孝順,父母首先就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正面形象。
例如讓孩子看到自己是怎樣孝順老人的,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被父母的行為影響到,慢慢一點點就讓三觀發生改變,未來不管孩子是否有出息,在孝順父母這方面都是能夠做到的。
4)與孩子建立良好「情誼」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天生的,在小的時候不管父母什麼態度,孩子都會毫無原則的愛著父母,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同樣的愛與尊重,就會讓孩子因愛生恨。
有時候孩子不孝順都是父母逼迫的,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父母最好能成為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建立良好情誼,至少在想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能與你敞開心扉。
養兒防老,前提也是要養,而這個養不僅僅是用金錢將孩子養大,還要看父母付出多少心血,精力,時間,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生孩子,只不過是讓家裡多一雙筷子吃飯而已,這種養育孩子的方式又怎能養育出孝順孩子呢。
今日話題:你有好好陪伴過孩子麼?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