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1071萬人。按照近四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最高81%計算,今年高考招生人數是867.51萬人左右,本科錄取人數為471.24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今年將有599.76萬考生無緣本科!203.49萬考生連專科都上不了,直接落榜!
往年大學錄取率圖表
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74萬人,同比2019年增加40萬,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壓力之大,完全可以想像。
更不要說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了!
那些曾經視中高考為無物,並同樣猛烈抨擊教育體制的學生們,卻因為自己當初的舉動,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獨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
2006年想考0分的蔣多多,因一時的衝動,毀了自己一生。
出於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滿,蔣多多所有試卷均用雙色筆答題,希望各科成績都被判為零分,借這樣的方式引起教育部門和社會的關注。
結果她的文綜科目被判為零分,總分114分,她如願成了當時的名人。
但是蔣多多的報復,其實只是毀了自己而已。
因為19歲的蔣多多已經成為村裡的名人,大家都拿蔣多多當成了反面教材。
蔣多多的父母也受到了村裡人的非議,一度讓蔣多多非常後悔,然後以淚洗臉
後來幾經周折,蔣多多進入了一家技校就讀。
回憶高考,她坦言「現在我覺得有點可笑。
20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陳聖章的經歷更豐富一些。
高考後,他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員等工作,每樣工作都做不長久,頻繁跳槽。
期間也自己做過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終,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給人開車來還債。後來成為了開貨車運土方的司機。早上7點開始工作,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交白卷的吉劍曾是個數學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後他一直輾轉各地打工。
做過餐館雜工、當過建築小工,貼過考研海報,給文化傳播公司寫過軟文;生活上,他睡過公園邊的長凳,為吃飯撿過垃圾換錢。
回想起最初幾年的打工生活,吉劍泣不成聲,認為自己毫無尊嚴,「像狗一樣活著」。
現實會教會對學習輕蔑的人一個道理:「無知,只會加重生活的狼狽與苦難!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有大學可上的你,那就好好珍惜,莫要辜負自己的青春。
沒能上的大學的你,如果是個人不學習、貪玩、放縱自己造成自己與大學的失之交臂,那還是希望你認真審視一下自己後續的人生。
因為世界從來不會輕饒任何一個頹廢的人!
高考雖然不能定論往後的一生,但絕對是對你過往學習生涯的一次總結!
不管你承認與否,學習好的同學所表現的自律性、堅持、以及吃苦的韌性都要比那些不學習同學普遍要高很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對學歷都設有門檻!
你細品之下就能得知,不只是學歷的差距,更多的是自身綜合品質的對比!
有不少人說,我可以受得了生活的苦,卻受不了學習的苦!
我可以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吃苦,但學習更讓我備受折磨!乍一聽會有不少人同感,但細品之下會發現不合理處!
這是為什麼呢?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活著,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成為鈍化。
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充沛的感情。時刻去捻磨那薄弱的神經,去一次次翻新認知!這不妨叫銳化。
社會一直在進步,你也必須去學習,被動還是主動,全在乎自主性!塞涅卡說:「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
對於學習的探討,很多人有不同看法,明星亦然!
孫紅雷曾轉發這條一則新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學習成績是一切嗎,愚昧。」
十幾分鐘後,他再次更新微博,直言接受不了「唯成績論」,因為其實在「太過功利」。
兩條微博一發布,很快便引發了網友熱議。一些人對孫紅雷的立場很是贊同,覺得太看重孩子的成績,確實會扼殺孩子在其他很多方面的天分或能力。
但更多網友的態度卻恰恰相反,原因很簡單:「唯成績論」才是普通家庭擺脫現有階層最簡單、有效、公平的途徑。
對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來說,或許「唯成績論」的確不適用;但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不好好學習還能怎麼辦?
有網友甚至翻出了孫紅雷常駐的綜藝《極限挑戰》中的一個片段:
2018年6月高考前,《極限挑戰》做了一個實驗,在上海崇明中學的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所有備戰的高三學子都被召集到操場賽跑。
出發前,他們站上了同一條起跑線。
男人幫準備了六個問題,回答「是」的孩子,可以向前走6步,到達下一條線。
問題是這樣的:
1. 你的父母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
2. 你的父母給你請過家教嗎?
3. 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一門特長?
三個問題過後,有人一路向前,也有人還站在原地。接下來,問題還在繼續:
4.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出國經歷?
5. 父母是否承諾要送你出國留學?
6. 從小到大,你是不是爸爸媽媽心中的驕傲,他們是不是經常在親友面前誇耀你?
題目全部問完後,還有幾個同學留在原地。而最前面的女生,已經走了半個操場了。
回首望去,紅彤彤一大片人被甩在身後:
節目組通過「賽跑」前的預熱活動,已然向觀眾傳達了一個信息:同學們自己都還沒做太多事,僅僅由於父母努力創造的優勢,看似公平競爭的他們,早就已經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可能,你會覺得這不公平,但這就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真實人生!
每個孩子的家庭都會為TA提供生活、經濟、教育環境等等的一切,這就是人生賽道上的助力。
助力寥寥無幾的孩子,註定要通過艱辛的努力去改變這一現狀。
說起「起跑線」一事,有人言語之間透露出了「何不食肉糜」的意味:孫老師,我們的孩子跟你的孩子,真的不在同一條起跑線……
孫紅雷本人也做了回復,他認為還是要辯證地看問題,家境不好,孩子就只能靠學習謀出路;但家境好,也可能會害了孩子呢。
雖然在一些人那裡,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它真的是唯一出路,沒有高考,他們真的是沒有其他路能走!
每年高考失利的同學不在少數,很多人會有深深的負罪感和內疚感。
家境不太好的同學,可能心裡負擔更重一些!
因為,很多時候,對於家境不太好的孩子來說,不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而是如何走,才能讓父母放心,又讓自己不那麼內疚。
他們最怕的,並非是高考的失利,而是無法用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希冀。 這種難堪,給他們帶來的負罪感,才是今天心理上最難過的那道關。
現實中,見慣了太多因一時失利而消極對待未來的寒門學子。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也沒有那麼大的積極性,為了逃避父母的期望,報考離家遠的院校。
在大學裡天天遊戲,又或者被大學豐富多彩的生活迷失了自我,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
等到大學畢業之後,什麼專業技能也沒有學會,只能硬著頭皮找份低薪工作,然後工作中處處抱怨,逢人感慨:「上大學沒什麼用!」真的是大學沒用還是自己墮落,其實他心裡比誰都清楚。
寒門出不了那麼多貴子,但也要記住,不要當寒門的混子。不論高考結果如何,總要端正態度去學習,去生活!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但你要知道:混子=昏庸=墮落,但不等於平凡。
墮落的人是沒有資格說:「平凡可貴」這個四個字的!
因為平凡的生活裡充滿積極向上的態度,而不是無所作為的混吃等死!
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人生的考驗不會停止,未來,還要攀登更多的山峰,願你們一路披荊斬棘,遇見更好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