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官員的真實模樣,第三張圖是官員全家福

2020-12-19 正一品貴妃

清朝官員的佩掛物——朝珠,一串有108顆,只有四顆大珠,每顆大珠之間穿過26顆小珠。圖為官員合影,可以清晰看到正中間兩位官員都佩戴了朝珠,並且佩戴整齊。

圖為7個清朝官員合影,由於是黑白相片,從服飾和顏色上無法分辨官員等級,但中間兩位都佩戴了朝珠,武官需要四品以上才有資格佩戴,文官則需要五品以上才有資格,但所有的官員都只能佩戴顏色較暗得石青色朝珠,王爺們可以佩戴全綠色或金黃色絲絛,其中明黃色絲絛最為高貴,皇太后、皇帝和皇后才能享有。

照片上為官員全家福,清朝的官員工資包括俸銀和祿米,一年發兩次。如果是九品芝麻官一個月大約能拿到35兩銀子,通過米價的換算,相當於月薪1.8萬。

一個小官每月能拿這麼多銀子開始不錯的,但在當時還實行一夫多妻制度,所以家族人口還是比較多。依靠官員的俸祿想要養活整個家族還是比較吃力,所以當時朝廷還會派發養廉銀。

圖為1919年的紫禁城內,大臣們剛剛結束早朝,從雍和宮裡走出,官員們之間沒有交流,表情較為凝重。

圖為1919的清朝街頭照片,街上站滿了圍觀的群眾,前排坐著五位官員,群眾左邊男子的穿著大衣,可以判定年代為清朝末年。

眼鏡其實從元朝時期就傳入中國了,但早期的鏡片直接由水晶製成,所以價格昂貴,相當於一匹馬的價格,也導致近視被稱為富貴病。

眼鏡對於清朝官員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圖為一名帶眼鏡的清朝官員,手裡正拿著菸具。

相關焦點

  • 清朝真實老照片:官員開心坐汽車,最後一張是百年前的避暑山莊!
    清朝真實老照片:官員開心坐汽車,最後一張是百年前的避暑山莊!清朝時期的工廠,那時中國日益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體系。 清朝時期,官員開心坐汽車。清末,就有汽車出現在紫禁城了,當年有外國人送給李鴻章一輛,轉送慈禧,只是被慈禧閒置了。
  • 清朝老照片,見證了清朝女性的真實容貌
    清朝老照片,見證了清朝女性的真實容貌
  •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 圖4讓人憤怒、圖6讓人驚訝、圖9可憐又可恨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1900年6月,八國聯軍在天津大沽口登陸的情形。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晚清在街頭進行賣藝表演的男子,正在表演吞劍,看起來非常痛苦。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晚清的一個官員坐著轎子出行,三個光著膀子的轎夫吃力地抬著轎子,旁邊還跟著兩個隨從。
  • 21張清末真實照片,網友看完直言,清宮劇裡演的真能騙人
    今天來分享一組大清末年的照片,這些黑白照片反映的都是當時真實的社會場景。遠比電視劇裡直觀,真實!一個王朝最後的背影不是金戈鐵馬,而是這些百姓裡的日常瑣碎。染上菸癮的普通百姓,「鴉片的危害甚於酒精,因為沒有證據表明,酗酒會令人臭名昭著」,中國近代的屈辱也是從鴉片開始的。到清末因為慈禧太后鼓勵種植鴉片,就連市井小民都抽的起了。
  • 老照片裡的「全家福」:折射時代變遷(圖)
    小寧一家的時代縮影 左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全家福。2月18日,記者在採記中發現,南寧市各家照相館生意紅火,身邊的親朋好友也一個勁地在微博、QQ上曬全家福、老照片。記者在聆聽「全家福」感人的故事時,也感受到「全家福」所帶來的溫暖。   1 來之不易的全家福   「我們五兄妹連同自己的愛人一起,和父母照了一張全家福。這張團圓照,是我從事新聞攝影十多年來,拍的最有價值的一張照片。」
  • 百年前的老照片:帶你見識一下晚清誥命夫人,個個氣度不凡
    清末誥命夫人,身穿官服,正襟危坐。誥命夫人是指經皇帝敕封的官員之母或正室,其封爵等級皆根據丈夫或兒子的官銜高低而定。 圖為晚清時期廣州的一位誥命夫人, 清朝命婦如何能看出級別,要從禮服中間所繡圖案紋樣來判斷,圖中這位夫人胸前的補子是孔雀,由此可以推斷他的丈夫或兒子至少是三品官員。
  • 直擊清朝官員老照片:盡顯不對稱的腐朽奢靡!圖8官員給洋人下跪
    圖為清朝官員練習射箭。不過在當時,儘管你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怎能抵擋國外的船堅炮利,清朝的落後處處可見。不過人家練習不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是休閒娛樂,比如定期狩獵什麼的!
  • 清末老照片,衙役穿短褲松松垮垮,慈禧太后迴鑾時浩浩蕩蕩
    在大清王朝的土地上,有一群外國人,背著笨重的攝影器材,從城市到鄉村,拍攝了很多風土人情的老照片。既滿足了外國人獵奇的心理,又無意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史料。雖然距離我們已經一百多年,可閒散之餘,比照一下,絕不是「大致如此」,簡直就是滄海桑田啊!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9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
    現在分享一些清朝的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 圖1:清朝末期的南方女人,照片中有一個女人很引人注意,我們看到,她的腰間似乎有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其實這是取暖用的,當地人發明的竹編火籠。
  • 老照片裡的"全家福":折射時代變遷(圖)
    2月18日,記者在採記中發現,南寧市各家照相館生意紅火,身邊的親朋好友也一個勁地在微博、QQ上曬全家福、老照片。記者在聆聽「全家福」感人的故事時,也感受到「全家福」所帶來的溫暖。  1 來之不易的全家福  「我們五兄妹連同自己的愛人一起,和父母照了一張全家福。這張團圓照,是我從事新聞攝影十多年來,拍的最有價值的一張照片。」
  • 清朝上色老照片,李鴻章身後美女如雲,圖6卻讓人憤慨
    這一組圖片是上色後的清朝老照片,與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黑白照不同,上色後的老照片,人物更加細膩逼真,畫面感更強。圖為清朝時期的理髮師傅,與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理髮店不同,清朝時期的理髮師傅都是流動攤,沒有固定的門店。
  • 老照片:22大明星的全家福,每張都有故事,王曉棠那張卻令人心痛
    今天,雅清就想通過老照片的形式,來為大家展示「22大明星」的全家福。其中每張都有故事,從中我們能感受他們當時的幸福,家庭的和睦,以及天倫之樂所帶來的溫馨。但有幾張令人看後卻感到有些心酸,尤其王曉棠那張,令人非常心痛。咱們先從北影廠的崔嵬開始吧。
  • 清末時期的新軍老照片:軍備訓練並不比同時期各國軍隊差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清末新軍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清末「維新軍」正在接受軍事訓練,走入清末時期,隨著在外國列強的入侵下飽受恥辱,清政府對軍隊也實行了改制。
  • 清末真實照片,五口之家吃兩菜一湯,慈禧迴鑾留守官員跪拜迎接
    閒暇時間,整理一組清朝末年的黑白照片,這才是真實的社會場景。不像那些火爆的影視劇,譁眾取寵,搏取看客的眼淚。苦難的中國,屈辱的歷史,看完這組照片,你才體會今天的生活有多麼幸福!清末時候的百姓,穿的都是粗布衣服,綾羅綢緞也就是電視劇裡普及了。
  • 大明遺風:清末朝鮮老照片,官員穿衣服像明朝,男人束髮不扎辮子
    【圖為朝鮮王朝的官員】眾所周知,古代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如果再往前推,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那個時候漢朝就在朝鮮半島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圖為朝鮮王朝王室成員和各大臣】到了明朝,中國依然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王朝的很多事務需要明朝皇帝來批准,就連「朝鮮」這二字都是明朝皇帝賜的。【圖為朝鮮的歌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其「朝日鮮明之國」,定此地為「朝鮮」。秦漢時期的《山海經》也有關於朝鮮的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
  • 珍貴老照片:晚清一妻多妾的真實生活,圖2是晚清最好看的婦女!
    圖為個大戶人家的老爺和他的六位夫人,站在中間的那位年長的漢子是一家之主。貴重晚清老照片:一妻多妾的實在生存,圖2是晚清最好看的婦女! 2.圖為一大戶人家的四位夫人。從長相上看四位夫人都長得比擬圓潤,可能在阿誰時分,是晚清最好看的婦女了。不過從他們的頭飾來看仿佛很顯老。
  • 老照片:圖1女土匪被凌遲前,晚清窮人家衣不蔽體
    此圖為清末女匪被凌遲前的老照片。清末老照片,宮裡新選拔的宮女,身後還有太監看管。這些宮女都是通過「包衣選秀」入宮的,很多都是家境貧寒之女。宮女在十幾歲甚至幾歲進入皇宮,一般需要等到二十五歲以上甚至是三十歲才能出宮。宮中險惡,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宮鬥的犧牲品。富裕人家的居家生活。民國初年,華北一個富裕人家的居家生活。照片中屋宇庭院的擺設以及人物的穿著均十分傳統。
  • 一組清末照片,再現當時的社會場景,感覺每一張都曾讓清宮劇騙過
    一位大清官員,拿著一把扇子正襟危坐,眼睛半眯著,洋洋自得。身後是他的兩個跟班,身高不一,卻都很利索。桌上擺著西洋鍾,水煙壺。清末斷案場景,有洋人同坐,縣太爺大氣都不敢喘,任憑洋人處置。鴉片戰爭後,洋人在中國設立租界,凡涉及華洋之間的案子,均有洋人陪審,實際上洋人有決斷之權。一牆角,幾個窮苦百姓躺在柴草上抽著大煙,已經一貧如洗。
  • 清末罕見照:洋人近距離的觀看「三寸金蓮」,圖5新娘子美,伴娘團也...
    清末罕見照:洋人近距離的觀看「三寸金蓮」,圖5新娘子美,伴娘團也很美! 圖1【清朝官員和外國人互相作揖,旁邊的隨從都跪在地上】這名外國人名叫奧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蘇雅。
  • 清末老照片:大統領帶親兵出鏡,氣場強大;貴婦端坐,形象霸氣
    近期搜集了一組記錄清末(1906-1912年)北方社會面貌的老照片,包括人物肖像和生活畫面,今天整理出來展示給大家,藉此重現110年前的歷史實景。110年的時間並不算十分漫長,前後相比,讓人明白什麼叫「滄桑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