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東營策丨河口區新戶鎮肥城村:大棚「架起」脫貧路 盤活土地拓增收

2020-11-05 海報東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夢雨 王卉 東營報導

8日,新戶鎮肥城村「黃河·潤土」產業聯合體項目現場一派忙碌,27個現代化大棚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忙著焊接大棚頂層,現場一片熱鬧的景象。

據了解,肥城村位於新義路南側,地處西黃河故道,屬黃河衝擊平原地形,沙質土壤,土質肥沃。2016年底,肥城村對外承包120畝耕地,但因承包方經營不善,存在項目無人管理、土地合同沒有解除、不按時繳納土地租金、資產閒置等問題,造成了資源浪費,制約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為盤活村內閒置資產,駐新戶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和新戶鎮政府不斷地調研論證,引進和潤(東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肥城村實施「黃河·潤土」產業聯合體項目。

該項目流轉村內土地189.9畝,建設現代自動化控制溫室大棚27座,總投資約1500萬元,建設周期為4個月。目前,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該項目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改變以前鄉村振興項目由傳統的單純由政府投資變為社會資本和鄉村振興專項補助資金共同投入,成功盤活村內閒置資產,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和潤(東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已與壽光市農業局、壽光市蔬菜種植服務公司達成種植指導技術服務協議,並由壽光市提供種苗、種植技術服務支持以保證大棚蔬菜的品種和質量;同時建設高標準的淨菜加工中心,對蔬菜統一加工、包裝、銷售;與青島平度的專業銷售機構完成對接,實行訂單種植、銷售模式,下一步,將聯繫京東、百果園等大型企業過來投資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運營。真正做到了種植、加工、銷售的閉環經營模式,逐步向三產融合邁進。

新戶鎮肥城村聯合和潤(東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鄉村振興專項補助資金整合,作為股金入股企業,政府託底,實現了資金變股金;農民積極參與,家家有資本,年年有分紅,實現了農民變股民。讓農業成為了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了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了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李鵲鎮黃東村:大棚種植奔富路 拎穩群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東營市委黨校副校長王光輝到新戶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調研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0月11日訊(見習記者 王卉)10月10日,東營市委黨校副校長王光輝一行四人到新戶鎮走訪駐新戶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並調研指導新戶鎮鄉村振興有關工作。
  • 鄉村振興·東營策|後畢村:「上果下漁」增收致富 百姓生活更有奔頭
    「上果下漁」產業示範園項目現場,真切感受到這片土地迸發出的勃勃生機。據了解,東營市河口區六合街道後畢村所實施的「上果下漁」產業示範園是六合街道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總面積約3000畝,其中林果種植1500畝,主要種植桃子、蘋果、榛子等林果;淡水養殖水面1000
  • 途遠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近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會議提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途遠,立足鄉村振興實際,依託鄉村閒置資源,打造出的鄉村振興微度假目的地模版遍及全國。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在農村,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石,也是農民的根,黨的十九大提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無論是農業發展、環境綜合整治還是工業平臺提檔升級,都離不開充足的土地保障。實踐證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之一。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紅色資源與生態產業有機結合 走出「紅綠雙贏」之路
    ,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自2016年開始,杭州攜手恩施,歷經4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實現恩施州八縣市整體脫貧出列。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再接再厲鄉村振興
    8年來,幫扶11個村莊實現路通、燈亮、水清,收入越來越多,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切實築牢農村脫貧根基。一是堅持黨建扶貧領方向。多次召開黨委會、局長辦公會討論研究脫貧攻堅工作。主動爭取名額,8年累計派出11名「第一書記」、2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年齡結構從60後延伸到80後,實現扶貧幹部隊伍「老中青」合理梯次配備。
  • 王克強:流轉盤活撂荒地 拓寬群眾致富路
    本報訊 (記者韋斌 實習生陳婷婷)3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克強到南豐鎮尖嶺村委會召開座談會,與安徽商會相關負責人就尖嶺村委會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情況進行洽談。他強調,要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難得機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流轉盤活撂荒地,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發布日期:2018-12-13 07:2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新山河村位於邳州市邳城鎮,土地面積3156畝,人口5864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新調整的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發展現代產業:輸血變造血壯大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貧困村要長遠發展,基礎在產業。新山河村依山傍水,擁有270畝龍鳳鴨河的開闊水域。依託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該村多方引進產業盤活資源,引進了漁光互補項目。
  • 京溪園鎮大鹿村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揭西縣京溪園鎮大鹿村在東莞市審計局的對口幫扶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打好「精準牌」, 助圓「脫貧夢」, 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京溪園鎮大鹿村以黨建為引領,多措並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彩化苗木種植產業,大力開展紫薇種植產業項目,盤活丟荒土地,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措施落實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等保障性政策和兜底性政策,為貧困戶增加「造血」功能,確保穩定脫貧致富。
  • 河北故城 「五位一體」經營模式盤活扶貧一盤棋
    供圖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李洪儒 秦海燕)近年來,河北省故城縣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優先任務,在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緊緊扭住產業增收和擴大就業兩大關鍵,推進「五位一體」發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培育集體經濟、促進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貧困村集體和貧困戶實現大幅增收,該縣於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
  • 綠水青山 金山銀山——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該區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5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9個,營造了與世界自然遺產相媲美的鄉村風景線。該區每年還將區財政增收的20%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平均每個村投入達900多萬元,實現了全區農村用水用電、網絡寬帶、交通出行、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垃圾治理等服務100%保障。
  • 貴州大方:合作社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
    截至目前,全縣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4億元,帶動社員分紅增收2721.88萬元,為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源動力」。 盤活資源,繪出綠水青山夢 該怎麼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個坐落在風景旖旎的落腳河畔離大方縣城僅7公裡的巖下社區,依託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等資源,動員群眾以土地、人力等方式入股合作社。通過兩年努力,建成了群力生態水上樂園鄉村旅遊點及四季水果採摘園。 雪花梨115畝、清脆李50畝、黃桃20畝、葡萄大棚110個、沃柑50畝,這些規模不大的產業,成了周邊遊客的「香餑餑」。每到果子成熟時節,接待中心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採摘園的遊客絡繹不絕。
  • 鑄就鄉村振興的「黨建引擎」
    原標題:鑄就鄉村振興的「黨建引擎」 最近,省委組織部對各市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調度,並匯總了有關數據,與2016年相比,全省「空殼村」從9606個減少到270個,減幅達97.19%;5萬元以上的村從1964個增加到13001個,增幅達561.96%,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服務群眾的物質基礎,提升了組織力,強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堅強保證。
  • 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 運鴻集團繼續發力產業助貧
    幾年來,武穴市田家鎮辦事處引進的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鑄錢爐村、韓垸村累計投資逾10億元,建設棚上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苦瓜、黃瓜等蔬菜的大棚53座、面積750畝、500畝檸檬,在8個鎮處開展土地流轉26000多畝種植優質稻,帶動了當地農業改造和產業型升級,也為當地的貧困戶帶去了穩定的增收項目
  • 張曉強到陸豐海豐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生產等工作
    張曉強到陸豐海豐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生產等工作時強調 盡銳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 2月27日,市委書記張曉強深入陸豐市、海豐縣部分鎮村、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業基地,調研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農業生產等工作,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 協同創新丨「生態司法+碳匯」,順昌法院推動鄉村發展振興有一套
    協同創新丨「生態司法+碳匯」,順昌法院推動鄉村發展振興有一套 2021-01-1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源區:脫貧步子穩 鄉村產業興
    近年來,江源區聚力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推進特色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我們的玉米從選種到加工都有嚴格的企業標準,確保將玉米最好的口感保留在袋內,讓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最正宗的『東北味道』」,在江源區利民村脫貧振興直播間,第一書記姜雲和村委會副主任李願軍正滔滔不絕地介紹真空鮮食玉米。在某電商平臺上,利民村出產的眾品源鮮食玉米單件銷量已突破10萬+,在瀋陽、北京、天津、福建等地,產品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