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節奏的平壤,街頭能看到牛車,但路面上沒牛糞,也看不到垃圾箱

2020-10-18 家國記憶

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我們身邊的馬路上不見了馬車、驢車和牛車,從小長在城市裡的孩子,甚至區分不出來馬和騾子有什麼不同。

來朝鮮旅行,很有種穿越般的感覺,不僅僅這裡的人們穿衣打扮和當年的我們類似,更有慢悠悠的生活街頭。人們推著自行車,不慌不忙走過人行橫道線,偶爾有汽車經過,也會隔著老遠停下來讓你先走,也不摁喇叭,也不催促。一種很真實,沒有修飾的日子。

甚至不經意的時候,我們還發現在平壤街頭有牛車出現。是的,當時整車的大媽都很興奮地叫了起來:牛車、牛車,似乎是發現外星人一樣。牛車、汽車、自行車匯集在一起,卻沒有任何違和感,因為它們傳遞了一個共同的符號:不著急。

據說,這些進城的牛車是附近農場的,農場實行了「圃田制」,農民交足集體糧食後,剩餘的就能自由銷售了。導遊介紹說,這是平壤周圍的合作化農場的農民,把自家種植的青菜或者農產品拉到城裡賣,他們的農產品價格便宜,很受市民歡迎。

看著牛車慢悠悠走遠,遊客們還注意到一件事情:牛車走過的路面非常乾淨,你根本看不到牛糞的痕跡。不僅僅是牛糞,你甚至看不到一片碎紙,看不到一個飄蕩的塑膠袋。而極目遠望,你甚至看不到路邊有垃圾箱。

是的,平壤的街道太乾淨了,像是剛剛被水洗過的樣子。馬路上有軌電車經過的地方,軌道縫隙中也乾乾淨淨,沒有細小的垃圾殘留。

看到我們感嘆的樣子,導遊很驕傲地介紹說,平壤是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這裡全民都是清潔工。

這話雖然說得有些絕對,但我們還是看到,平壤街頭的環衛工人真的不多,而在金日成廣場、凱旋門廣場、未來科學家大街等公共場合,有不少打掃衛生的身影。導遊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志願者。另外,朝鮮人一早上班都很早,為的就是打掃衛生,這是熱愛城市的表現。

最後,我們還想說一個朝鮮人的好習慣:在公共場合出行,隨身產生的小垃圾,人們都會放進自己書包或者兜子裡,帶回家中,然後統一處理。這也是平壤街頭垃圾箱少,而地面整潔的原因之一。而吃零食,譬如吃冰棍兒,他們也不會邊走邊吃,而是吃完了把包裝紙和棍兒扔進售貨亭旁的垃圾桶裡再行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朝鮮街頭很乾淨,卻看不到垃圾箱
    在我們身邊,為了創建衛生城市,很多地方出現了大量垃圾箱,款式越來越新穎,價格越來越高,每個箱體上明顯標註著分類投放標誌,似乎垃圾箱越多,城市越乾淨,但是,突擊檢查過後,街頭衛生依然不盡如人意。行走朝鮮,特別是在平壤,你會吃驚的發現,這座城市太乾淨的,藍天白雲淨土,每一口深呼吸都是有氧運動,更奇怪的是,這裡的街頭你看不到垃圾箱。在平壤中心廣場參觀的時候,我們邊吃香蕉邊走,就見導遊不時用眼睛的餘光看行我們,一開始,我們估計是導遊饞了,因為來之前就聽說朝鮮水果特別貴,一般人買不起。
  • 朝鮮街頭垃圾箱很少,為什麼能做到乾淨整潔?
    現在很多地方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不少城市針對垃圾分類,新設了很多垃圾箱。在朝鮮旅行時,我在平壤街頭發現一個現象,平壤似乎很少見到垃圾箱。雖然平壤街頭垃圾箱很少,但乾淨整潔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曾經去過不少國家,在我印象中,一般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城市的衛生環境很糟。而一些發達國家,衛生環境非常好。朝鮮經濟不怎麼樣,環境卻非常棒。
  • 平壤逛街,發現柏油路面裂縫了也不維護,街上很乾淨,可人去哪了?
    從來沒有想到,行走在平壤的馬路上,會不由自主想起一句歌詞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平壤的馬路非常寬闊,並且乾乾淨淨,像被水衝洗過一樣。極目遠眺,路上幾乎看不到車輛,幾乎沒有行人。更有意思的,樓頂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牌匾,顯得格外整潔,路邊門店沒有促銷的打喇叭聲,你買或者不買,人家都不介意。
  • 大象Friday:周末的夜晚,來平壤街頭飆個車
    「祖父決定苦中作樂,他開著車帶一大家子出門探索,結果還沒開出多遠,人民保衛部的人就出現了。他們對祖父說,外出一定要事先報備……後來有一天,警方向祖父提議,要不要把汽車捐獻給國家?」 ——姜哲煥《平壤水族館》 文|秦軒 日飛 你在平壤街頭飈過車嗎?我們也沒有。那你玩兒過朝鮮人做的賽車遊戲嗎? 我們今天討論的就是這樣一款遊戲。
  • 朝鮮探秘之旅:平壤街頭中國產的車很多,中小學生只上半天課
    到朝鮮旅遊的時候,我們乘坐的旅遊的大巴是中國的宇通大巴,我發現好幾個團的旅遊大巴都是這個車。車還是比較新的,透過車窗望向窗外,能感受到平壤市區的乾淨整潔。平壤的道路很寬,綠化也很好。不少房子雖然老舊,但是被重新刷上了色彩豔麗的油漆。而居民樓上的陽臺,都種滿了花草。大街上的公交車是電車,分為有軌和無軌。公交車內的綠色塑料座椅,讓人想起我們的過去。平壤街頭中國產的車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幾乎所有的計程車,都是中國產的。
  • 從平壤到開城,經歷朝鮮不封閉、無收費站的高速公路
    除了這三大城市,給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從平壤到開城的高速公路了,說實在的,這條路整個賦予了我們對高速公路全新的認知。這條路從平壤樂浪區到開城板門店,全長172公裡,1987年12月開工,1992年4月15日通車。我們乘坐的是咱們熟悉的中巴金龍,正常條件下,這車跑高速時速120公裡不在話下。
  • 痴迷牛糞的印度人:過節用牛糞做餐具,洗牛糞浴、打牛糞戰
    每個節日都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共同點是牛糞的存在。牛糞,顧名思義就是牛的糞,一種我們避之不及的物體,印度一個泱泱大國,兩個詞之間毫無關聯,但為何兩者的碰撞會擦出如此激烈的火花?痴迷於牛糞的印度人,過節使用牛糞做餐具,洗牛糞浴,打牛糞戰。印度與牛的淵源這一切的淵源從印度的禁牛令說起。
  • 朝鮮印象行走平壤街頭,實拍當地百姓生活現狀
    全網追蹤】   在朝鮮平壤旅行的時候,我覺得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很特別。這裡的街道乾淨寬敞,但缺少生活的氣息。如果你行走在平壤街頭,會發現路人很少會攀談,或是在路邊停留,他們都是行色匆匆。
  • 走進朝鮮:平壤街頭女大學生的形象
    在朝鮮,大學數量最多的城市是平壤。平壤有十多所大學,大學生數量很多。走在平壤街頭,經常能見到靚麗的女大學生。平壤女大學生,是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們喜歡成群結隊出現在街頭,出行的時候,喜歡排隊。在平壤上大學的女孩,大部分是平壤人。外地人在平壤上大學的不多。朝鮮大學錄取率並不高,能考上平壤的大學,很多中學時代就是學霸。平壤女大學生很多家庭背景好,父母都有著體面的工作。平壤女大學生喜歡穿高跟鞋,她們髮型統一,清一色蘑菇頭。所以,在朝鮮的大學裡,見不到長發飄飄的美女。但清純的短髮美女很常見。朝鮮女大學生皮膚很好,她們不會濃妝豔抹,有種原生態之美。
  • 為趕超中國,「牛糞」也能計入GDP?竟還出了牛糞晶片
    2018年,印度GDP增長率達到7.2%,終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GDP增長最快的國家。但還沒等印度人民高興多久,美國的經濟學教授就當頭潑下一盆冷水:就你們這GDP的算法,也就只有拿來吹吹牛了!2019年中國大陸完成的名義GDP超過99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4.36萬億美元,約為印度同期經濟總量的5.04倍。
  • 朝鮮街頭的中國車,換標車很多
    平壤站,站前廣場上滿眼全是中國車,排的整整齊齊,恍如到家的感覺。特別是朝鮮的計程車車身塗裝,這顏色模仿痕跡也太明顯了吧。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崇拜也沒邊界了。再說了讓你買你也沒錢啊,朝鮮以個人名義登記的汽車大多是運動員、知名藝人和科學家,他們由於在某些領域的突出貢獻而得到國家獎勵,坐上私家車。
  • 朝鮮高速上為什麼沒有收費站?
    這條路給我們的感覺有兩點,一是路寬,也數不出來到底是幾車道,因為太寬了,路面也沒劃線。二是車少,整個行程中,看不到幾輛車,偶爾擦肩而過的,也是旅遊大巴。朝鮮高速上沒有收費站,大巴車從平壤出來後,只在上高速的路口看到一個指揮的交警,然後這一路就沒見過穿制服的。為什麼沒收費站呢?我們估計,這與朝鮮幾乎沒有私家車有關係。一切都是公家的,肉爛在鍋裡就可以了。
  • 路上吃剩的早餐扔進哪種垃圾箱?
    有不少讀者和網友熱議,等今年底鄭州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後,居民區的垃圾分了4類,但是街頭垃圾箱的分類仍然只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這樣一來,不還是等於沒分類嗎?如果街頭的垃圾箱仍分為兩類,不增設新功能,那麼,市民上班路上吃不完的早餐該不該扔到街頭的垃圾箱內?    疑問:街頭垃圾仍分兩類,路上吃不完的食物要往哪裡扔?
  • 朝鮮早高峰,一天中街上人最多的時候,4種出行方式去上班
    朝鮮早高峰,一天中街上人最多的時候,4種出行方式去上班旅遊在朝鮮,我們一天的行程開始很早,不到7點就上了大巴車,走在馬路上才發現,朝鮮老百姓太勤快了,街上已經有了很多人,不是出來買早點的,也不是遛早的,是走在上班路上的。
  • ...第一街東拓段不設垃圾箱引圍觀,我們跑去看了看遊客怎麼扔垃圾
    路邊商鋪成「垃圾投放點」 走訪發現,整個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確實沒有垃圾箱,但在相交的支馬路有4個垃圾箱,可以投放可回收物和幹垃圾。記者詢問了一些遊客,大部分表示並不知道支馬路上設有垃圾箱。可能是因為支馬路的垃圾箱與主路還有些距離,並且外形較小並不明顯,初次前來的遊客較難發現。
  • 朝鮮街頭各種卡車讓遊客大開眼界,不僅僅拉貨,更能拉人
    朝鮮的汽車數量並不多,一項數據顯示只有30萬輛,並且主要集中在首都,所以在平壤之外的地區,轎車仍很少見。但是,這並不影響朝鮮汽車種類的多樣性。特別是各種卡車,不僅僅拉貨,更能拉人。朝鮮旅遊,街頭各種卡車讓我們大開眼界。朝鮮街頭的解放車最多,很多型號我國已經看不到了,在這裡正跑得歡。
  • 直擊:印度人愛牛糞的種種怪異行為
    印度人開通高鐵的第一天,就被鐵路上的牛給逼停了,印度牛,的確很牛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印度人信教,他們認為印度教之神「溼婆神」的坐騎便是牛,每天一早,溼婆神每天會騎著牛各地送福,保佑人們的平安,你把牛殺了,當然是對神靈的大不尊敬了。
  • 印度"牛尿飲料"比可樂還火爆:能抗癌能長生不老
    部分印度人堅信,每天趁熱飲下一杯上好的牛晨尿能夠延年益壽,還能洗滌心靈。如果是處女牛,則不僅能保健,還能治病!甚至有主打牛尿療法的診所。不要以為這是沒啥文化的土包子才能幹出來的事兒,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表示,自己之所以年逾八十還精神矍鑠,就是因為每天喝牛尿、抹牛糞。
  • 印度推出「牛糞晶片」,自稱能治病,減少手機輻射,售價不到5元
    除了華為外,印度也在晶片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今年的10月12日,印度的全國牛類委員會(RKA)主席卡迪利亞宣布他們已經研發並推出了一款叫做「Gausatva Kavach」 的牛糞晶片。不過從「Gausatva Kavach」的外觀來看,我實在想不到這款晶片能搭載到哪個手機裡,估計到時候需要使用特定的手機吧,值得注意的是牛糞晶片的價格也很便宜,只要50到100盧比,划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是5元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