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硬的中國對外宣傳工作正在被得到改變——最近爆紅網絡的英文短片《十三五之歌》便是一個佐證。
現代快報記者 陶魏斌 綜合
神曲「十三五」
「要了解中國的下一步!你必須知道十三五!十三五呀~十三五~十三五~十三五~十三五~十三五~~~」
這幾天,聽過這首「神曲」的大多數人都表示,已經被這一句深深洗腦,並不由自主地低聲沉吟或者放聲歌唱。
「聽這首歌會有一種著魔的感覺,越聽越想聽」「影片很歡快,能一直讓我發笑」……最先「中毒」的是國外網友。
而在國內,《十三五之歌》也迅速走紅,騰訊網上線這首歌5小時便達到300萬的點擊量,一天時間就突破了1000萬。而在QQ音樂上,這首「十三五之歌」也已被收錄,標註為「熱播的網絡歌曲」。
令人好奇的是,是誰製作了這首神曲。這個名為「復興路上工作室」的發布者一直保持著神秘,從它製作的第一個片子《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時——這部動畫短片第一次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卡通形象——大家就猜測這個自帶大量權威信息又內容製作新穎,同時名字又給人無限想像的機構究竟是誰?
事實上,梳理這些年中國對外宣傳的內容和方式,我們會發現宣傳部門也正在努力讓生硬的政治傳播變得輕快。
一首歌與十三五規劃
最先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十三五之歌》的是新華社的官方推特帳號。
發布的時間是10月27日,此時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審議「十三五規劃」。
「十三舞那是什麼舞?!」「是第13個五年計劃!」這首時長三分零三秒、被稱為充滿「魔性」的歌曲從兩個外國年輕人的有趣對話開始。
在這首歌中,「十三五」被重複了28次,並配合各種標誌的「135」畫面,成為歌曲最大記憶點,讓人直呼「根本停不下來」。
為讓外國朋友聽得懂,歌曲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採用歐美流行的「說唱」模式,一唱一和、一問一答,從十三五是什麼、由誰制定,到如何實施、如何完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貫穿其間的還有一點點小幽默,例如「十三五玩大的了」「有多大?」「像中國那麼大!」如果不是有關十三五的主題,它完全不像一首談論政治的歌曲,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民謠佳作,讓人感覺「萌萌噠」。
此外,為了讓外國受眾更有親切感,《十三五之歌》所選擇展現的視覺元素也頗為講究。MV主打的波普拼貼風格,是歐美流行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將人民幣、長城、烤鴨等中國符號展現出來,極具文化親和力。
MV「主角之一」的卡通形象,選擇了英國著名歌手大衛·鮑威。這位被稱作「搖滾變色龍」的樂壇老將在歐美家喻戶曉,由他「闡述」中國十三五,大大拉近了與國外民眾的距離。而不同膚色的手,共同擺出「135」的數字手勢,也象徵著中國與世界成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十三五並非只是自身矚目的政治焦點,也是影響世界的大事件。
究竟誰是「復興路上工作室」
《十三五之歌》是神秘的「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的第十個作品。
2013年,這個工作室推出了第一個片子《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此後,「復興路上工作室」還陸續推出「跟著大大走」之博鰲篇、萬隆篇、巴基斯坦篇、俄羅斯篇、上合&金磚篇、美國篇、英國篇等。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作品《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曾經也一度刷爆「朋友圈」。媒體報導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由時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捷帶隊的中國共產黨友好代表團出訪,在寮國和柬埔寨的交流活動中,每一場活動都會播放《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
此前,輿論分析稱,「復興路上工作室」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工作室的辦公地點在復興路上,所以就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北京市的復興路上中央部委林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中聯部等單位都在此;另一種就是如片子傳達的一樣,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意思。
不過最近,人民日報海外版登了一篇《走進「復興路上工作室」》的文章,字裡行間透露了一些信息。
文章稱:「復興路上工作室」坐落於北京復興路,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年輕、思維開闊、充滿活力。
顯然,「復興路上工作室」這名字的來源主要是因為團隊在復興路上辦公,同時,也透露這是一個年輕人為主的團隊,很多創意和策劃應該都是這些年輕人的想法。
文章還說,「我們能夠走到一起創作,原因就是大家都有一顆熱情的心,希望把中國什麼樣用活潑有趣的方式介紹給外國人。」
也就是說,這些抽調或者招聘來的年輕人,製作的作品主要對象是外國人——外宣是「復興路上工作室」的主要職責。
文章還透露,「團隊的一位成員表示,由於業務需要,他們會接觸外國客人。」這表示這個工作室的主管部門應該是經常接觸外國人的,而在復興路上,全稱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中聯部主要「開展對外交往」。
談到《十三五之歌》的走紅,工作室人員稱,「這首歌是我們幾個和製作團隊合作的成果」,看來,工作室的核心內容是策劃,一些技術性工作應該是外包給製作部門。
當然,他們的合作部門還包括第三方調查機構。「每一個片子在推出前,我們都請專業的第三方公司進行了市場調研,了解他們對中國怎麼看,了解中國多少,然後有針對性地製作影片。」工作室成員在報導中說。
外宣報導的新變化
有評論稱,《十三五之歌》的出現,擺脫了「文件式」的說教辭令,將嚴肅的政治題材軟化、甚至萌化處理,這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中國國際形象傳播的「新趨勢」。
法新社就指出,中國利用內容歡快且奇幻的音樂視頻對國家政策進行宣傳,使經濟政策因此受益。《十三五之歌》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幽默感,它還表明中國在努力吸引外國觀眾。
而美國《赫芬頓郵報》一篇題為《中國十三五的時髦宣傳片》的報導說,中國正在努力推動官方媒體走向世界以贏得海外民意支持。相比之下,《十三五之歌》以朗朗上口和積極正面的快餐文化方式宣傳了複雜的內容。
現在,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傳播機構,都在努力促成宣傳報導的轉變。
比如習近平主席在今年訪美之時,主動介紹自己的書單,並講到自己與海明威作品的「兩次邂逅」,傳遞出文藝的個人形象。
而之前,習近平在馬來西亞訪問時,也在致辭中提到馬來西亞流行歌手梁靜茹的名字,在俄羅斯接受當地電視臺的採訪時,習近平不但提到了流行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還透露說,自己「愛好閱讀、看電影、旅遊、散步,喜歡遊泳、爬山等運動,遊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特別是冰球,這項運動不僅需要個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團隊配合和協作,是很好的運動。」
事實上,接地氣、人性化、富有人情味兒的報導,獲得了人們的普遍歡迎。一些網友在看過動畫短片後跟帖稱讚:「越來越有時代的氣息」「感動了哈,純樸」「如此真實,贊啊,讓人很有認同感!」
「十八大之後,政治傳播實踐發生了諸多可喜的變化,清新之風蔚然興起,宣傳語態語調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傳播理念、內容、形式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濤甫說。
《十三五之歌》中文歌詞 (部分)
十三舞那是什麼舞?
第13個五年計劃
哦耶 十三五
每過五年
中國就規劃一幅發展藍圖
2016年「兩會」將要通過十三五
十三五
玩大的了
有多大
灰常大
像中國那麼大
就中國那麼大
哇 那是真的大
要了解中國的下一步
你最好關注十三五
十三五
那是什麼舞
十三五
中國正在努力推動官方媒體走向世界以贏得海外民意支持。相比之下,《十三五之歌》以朗朗上口和積極正面的快餐文化方式宣傳了複雜的內容。——美國《赫芬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