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紅杉高瓴投資完這家公司 估值半年漲15倍 投資人:根本搶不到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掃地機器人居然火成這樣?

  2020年初,4億人民幣;現在,10億美金,約合60-70億人民幣,半年多時間,掃地機器人公司雲鯨估值漲了15倍之多;多個投資人對投中網表達了聽到這一消息後的驚訝。

  「營收10億,近半年,老股的估值漲了15倍,根本沒人賣,但確實有不少人眼饞了。」一位FA很直接地告訴投中網,「漲得嚇人,沒人賣老股,也沒人想融資,不少人現在倒是想按照這個估值投,但就是搶不到。」

  表現在具體的融資情況之上,2020年,雲鯨先後完成了字節跳動領投的A+輪、源碼資本領投的近億元B輪以及紅杉中國領投的C輪融資等三次融資。

  二級市場的財富效應是重要的驅動力。2020年2月底上市的石頭科技,本來發行價271.12元就創下個股首發價格最高紀錄,首日暴漲83%,到了12月中旬,甚至直接突破1000元大關,上市不滿一年,就成為A股市場上繼貴州茅臺之後的第二支千元股,股價翻了三倍。

  投中網在採訪中還發現,去年8、9份已經完成融資的一批掃地機器人企業,又悄悄地在12月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估值普遍漲了3-5倍」。

  2020年機器人賽道原本就熱得發燙,使用場景落地最好的掃地機器人的整體估值隨著銷量節節拔高。這個由消費者真金白銀投票投出來的細分賽道,600萬臺的銷量已經使得賽道進入暴風驟雨的風口之上。

  「不在融資期」的C輪投資

  「2020年3月底,我們接觸了雲鯨,但當時對方不在融資階段」,紅杉中國合伙人郭山汕告訴投中網,「當時通過ZOOM視頻,我們和CEO聊完就比較興奮。」

  郭山汕決定,即便在疫情期間,即便雲鯨不在融資窗口,他還是要立刻飛到了東莞松山湖去找雲鯨的創始人張峻彬。

  「在飛機起飛前,張峻彬還在委婉地拒絕我,怕我白跑一趟。好在,我們見面聊完之後,他對紅杉中國比較認可。我們都是潮汕人,大家也一見如故。雲鯨之前的股東跟紅杉中國合作了多次,也比較支持我們。最後在我們幾位合伙人的幫助下,推動了C輪的融資。」

  隨後,這個掃地機器人賽道最豪華的融資事件就發生了:繼2020年4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後,雲鯨智能6月宣布再獲C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源碼資本、高瓴創投、字節跳動跟投。

  成立三年多至今,雲鯨仍然僅有「小白鯨」一款核心產品,但紅杉中國依然堅持投了進去。很快,這次決策被證實了正確性,幾個月間,老股暴漲。

  有關注機器人賽道的FA就對投中網表示,「年初的時候,4億多的估值,你但凡敢投,現在隨便賣老股,就是一年15倍的收益。」

  但現實情況是,即便是雲鯨的估值翻了15倍,市場上依然找不到賣方。「關鍵就沒人賣,沒人賣老股也沒人想融資。」

  也正是因為賽道實際情況被證實,近期才會有更多掃地機器人的融資消息不斷爆出。畢竟對於投資人來說,賽道機會是既定的,基於自身的判斷和考量,果斷出手也是必然的。

  在採訪中,相關賽道的創始人就一再對投中網表示,現在還處於掃地機器人行業特別早期的時候,即便現在估值上漲,但相較於已經上市的石頭科技,還是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期待行業的進一步爆發。

  據2020年8月中信證券《機械行業掃地機器人行業專題》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在城鎮家庭中的滲透率不足8%。與同屬自動完成家庭清潔的勞務工具洗衣機相比,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約為600萬臺,而洗衣機則超過了6000萬臺。

  這樣廣闊的市場前景當然吸引了眾多玩家的加入:除了科沃斯、石頭科技等先行者以外,戴森、鯊客、萊克等傳統手持吸塵器企業,海爾、美的、惠而浦等傳統家電企業,三星、榮耀、聯想、360等科技巨頭也在增加掃地機器人市場布局。

  以美的為例,其掃地機器人相關負責人就對媒體透露,2020年公司掃地機器人銷量預計為2019年的兩倍,目前集團內已經成立了掃地機器人業務獨立子公司。

  方正證券預判,結合當前行業需求與技術發展,掃地機器人行業滲透率將隨產品完善加速提升,保守估計全球核心市場的保有量可達1億臺,為2019年保有量的3.3倍。據京東數據顯示,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3季度掃地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91%。

  快速融資的千億長尾市場

  進入2020年12月,掃地機器人公司的融資消息還在不斷披露:由利獲得梅花創投獨家投資的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銀星智能宣布完成由美的資本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哇力獲得青山資本獨家投資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

  玩家們都抓緊了資本窗口。銀星智能在宣布B輪的同時,宣稱已經啟動了B+輪融資,融資額度在2.5億,預計在2021年1月底即可完成,且還在規劃2021年的Pre-IPO輪融資。

  在投中網採訪接觸到的掃地機器人初創企業中,很多在2020年8、9月完成了一輪融資,其中很多在12月份又傳來融資消息,估值也普遍漲了3到5倍。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就對投中網表示,自己獨家投資的由利最近發展就特別迅猛,「我們9月份投的由利,雖然現在剛剛對外宣布,但其實他的下一輪應該融的差不多了,我們投的時候就沒有任何猶豫,獨家吃了一輪,現在基本上估值翻了3倍多,很多家機構在爭搶中了。」

  吳世春形容其對由利的投資屬於「一見鍾情」型。「我們一直在看機器人,這個團隊非常強,我們基本上20分鐘就決定投了,畢竟投資金額在我們相對比較舒服的階段,且後續我們還準備繼續跟進,即便估值上翻了3倍多,我們也會繼續押注。」

  這種市場溫度令很多創始人都感到驚訝,哇力創始人張珂嘉說。「挺幸運的,我們9月底開始融資,10月初就結束了,也就是剛放出風就結束了。我們還來自於成都這樣的資本『窪地』,成交的速度也比預想的速度要快多了。」

  張珂嘉對投中網表示,「我覺得可能是正好遇上了,這將來是個大行業,現在投資人紛紛關注,再加上相對是肯定有投資價值的,至於中間的過程是否順利,從速度上講,可能別人覺得我們挺順利的。」

  作為某掃地機器人融資操盤手,甲子光年副總裁李世民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們年初開始接觸某項目,8、9月份將其推向資本市場,速度特別快,剛開始推就已經融資結束了。」

  在李世民看來,現階段掃地機器人企業密集獲得融資是因為還有1到2年的融資窗口期,「同樣都是機器人大賽道的項目,掃地機器人拿到的TS就會更多,媒體也在寫,投資人也在推,越來越多人關注,整個賽道處於一種非理性的瘋狂階段。」

  李世民對投資心理的理解是,「當投資者覺得投資的價格遠低於二級市場價格,再加上項目有著非常清晰可見、馬上就能上市的方向,不妨按照當下的估值馬上投資。」

  在他看來,這一現象背後的核心因素,是科技終於服務了人們的生活,而不是搶佔人們的生存的空間。科技在過去幾年一直被詬病為資本家的工具,而現在,這個細分的賽道有著足夠的成長空間,以及可以想像得到的廣闊的下沉市場。

  千億級的掃地機器人市場

  掃地機器人誕生至今已十幾年,估值爆發的邏輯是什麼?

  首先是市場規模增長曲線到了節點。

  1998年,科沃斯創立,2009年,其掃地機器人面世,到2011年,科沃斯機器人收入也不過200萬,但到了2015年,科沃斯掃地機器人收入已經達到了3.12億,5年增長了156倍。目前公司市值在500億左右。

  另一個標的,2014年創立的石頭科技,2020年2月以年收入42億扣非淨利潤超7億的漂亮數據,頭頂「科創板發行價第一」光環成功登陸科創板,隨後市值一路直上突破700億。目前A股突破千元大關的股票僅有貴州茅臺和石頭科技。

  其次,掃地機器人是機器人賽道在to C場景裡落地最好的產品。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級在幾十萬臺,歷年累計 270 萬臺套。餐飲機器人在數萬級別,掃地清潔機器人則在幾百萬臺量級,是唯一突破百萬量級的機器人細分品類。

  第三,是不同市場的滲透率差異。

  所有投資人都對投中網提及了一組數據的對比:在美國,家庭掃地機器人在家庭中的滲透率為16%,吸塵器的滲透率為30%-40%;而中國國內沿海地區掃地機器人在家庭中的滲透率則為4%左右,內陸地區的滲透率低至0.5%。

  郭山汕就表示,如果看這4個數字的比較,紅杉相信,未來家庭機器人的空間是巨大的,過去1-2年快速增長後出現發展放緩的狀況,則是因為其需要配合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定義新的需求,當下,掃地機器人的技術已經到了第三代,中國/東南亞的硬化地面高滲透率催化了拖掃一體的家庭清潔市場。

  李世民也提到了更多的影響因素,這其中,消費人群的變化、疫情的影響,更多的想像空間,都是可以預見的疊加因素。

  他對投中網表示,家庭場景的變化,懶人經濟和老人經濟逐步發展,消費人群在不斷發生變化,對清潔質量需求也不斷分層,掃地機器人這個細分的投資賽道整體標的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貴。

  「我寧願躺著刷幾分鐘抖音也不願意去掃地,人們本能地會尋找一種更為省力和便捷的方法做家務。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掃地機器人大受歡迎。只是未來市場格局以及細分品類的市場佔有率,暫時還不能預計。」

  但同時,李世民表示,隨著掃地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產品本身附加的功能,包括看護、防盜、玩具等,都是可以爭奪市場的點,一旦相關企業可以做得越來越好,空間就會越來越大,畢竟,技術本身確實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

  至于越來越多投資人進場,吳世春的觀點或許可以代表一些投資人的想法。「現當下的數據不能說明什麼,只是先進場和後進場的區別而已。況且,在這個長跑的過程中,最終決定的並不是誰早先走了幾步,還是看誰能夠走的更快更好更穩。」

  吳世春舉例說道,「如果從中國家庭滲透率從3%提高到10%的話,就有三倍的市場空間,如果所有的地方能達到10%的話,就是一個至少在現有基礎10倍以上的市場空間。」

  他對投中網表示,掃地機器人所在的賽道,是一個千億級以上的市場。

  張珂嘉也談到,當下對於掃地機器人所處的清潔自動化行業來說,沒解決的問題比已經解決的問題要多得多,「現在類比的話,掃地機類似於手機之前BP機的時代,智能機出現前,功能機也就一年五六千萬的出貨量,但智能機來了之後,市場想像空間就徹底被打開了。」

  「如果不做產品創新,市場就是正常10%到20%的一個增幅,所謂有行業龍頭,只是證明開始賺錢了,但站在更大的時間來看的話,格力、海爾、美的這樣的企業還遠遠沒有在本行業出現,我們希望哇力機器人是行業將來的格力。」

(文章來源:投中網)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字節紅杉高瓴投資完這家公司,估值半年漲15倍,投資人:根本搶不到
    來源:投中網文丨張麗娟編輯丨董力瀚來源丨投中網2020年初,4億人民幣;現在,10億美金,約合60-70億人民幣,半年多時間,掃地機器人公司雲鯨估值漲了15倍之多;多個投資人對投中網表達了聽到這一消息後的驚訝。「營收10億,近半年,老股的估值漲了15倍,根本沒人賣,但確實有不少人眼饞了。」
  • 突如其來的硬科技賽點:年內估值漲10倍,敢不敢再押下一輪?
    踏出第一步之後,才是真正的考驗:幾年後再來審視這一波硬科技投資,當下的決策,一定是決定性的。 有人剛入局,有人掃完了貨,還有些人考慮是否該收手。引起的連帶問題是,這些正在被追捧、熱捧的硬科技企業,究竟值不值這麼多錢?手裡還有彈藥的基金,半年前投資的企業估值漲了10倍,你還敢不敢繼續押注下一輪?
  • 突如其來的硬科技賽點:年內估值漲10倍,敢不敢再押下一輪?_推薦_i...
    突如其來的硬科技賽點:年內估值漲10倍,敢不敢再押下一輪?手裡還有彈藥的基金,半年前投資的企業估值漲了10倍,你還敢不敢繼續押注下一輪?很多基金開始面對這樣的問題,酣戰至此,究竟應該是繼續追擊,還是暫時罷戰?企業上限,行業上限,估值上限乃至整盤棋局的上限究竟在哪裡?
  • 現在,教育獨角獸真貴:估值半年漲350億
    至此,這家成立僅8年的在線教育公司,一躍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太快了,估值真高」,這是不少投資人聽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此次融資,距離猿輔導上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僅僅過去了5個月。據此前的報導,猿輔導的老股東騰訊、高瓴和博裕資本都參與了這一輪融資,投資界則獲悉,IDG資本也在這一輪繼續跟投。這意味,猿輔導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隨後,猿輔導方面回復投資界稱:「對此消息不予置評,多謝關注。」
  • 2017中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榜重磅發布 深創投、IDG資本、紅杉資本...
    2017年11月28日,北京——界面聯合今日頭條首次推出「中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榜單,共有50家頂級風險投資機構上榜。在今年的榜單上,倪澤望和孫東升領導的本土風投巨頭——深創投排在第一位;熊曉鴿領導的IDG資本排在第二位;沈南鵬領導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排名第三;高瓴資本、金沙江創投、達晨創投、君聯資本、經緯中國、創新工場、今日資本則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 高瓴資本確定進入了這家公司
    前兩天 高瓴資本張磊總發布了他的一部新書《價值》,沒看到的讀者不能錯過,詳細連結:沉澱15年,高瓴的故事和張磊對價值的思考都在這本書裡。投資銀行,零售經紀業務 3. 保險業務 .國內的這三個業務分屬於三家不同的商業主體來專業運營,最近國內也開始對 銀行開放 基金和券商牌照,國內未來可能也要走混業經營模式 。投資者看到瑞銀UBS ,猛一看 還以為是 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或者銀行,其實他們也有一部分類似國內券商做的業務,為海外機構投資者開通機構投資帳戶,高瓴資本只是其中一家。
  • 字節也入局,跨境電商火過頭了嗎?
    從3月開始,SheIn要上市的消息,更是觸發了大眾對這家成立了12年B2C快時尚電商的好奇心。8月,焦點中的SheIn又完成了E輪億元及以上美元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50 億美元。SheIn預計將最早於2020年第四季度赴美IPO。
  • 又一千億巨頭來了:藍月亮首掛漲13% 高瓴10年暴賺數十倍 能成為...
    但對於藍月亮的IPO估值,不少投資者認為「過高」。按13.16港元/股定價計算,其估值水平達到了70倍靜態市盈率。   02   創始人夫婦身家暴增500億  藍月亮上市,最大贏家無疑是創始人夫婦。  高瓴是藍月亮最早、最大的機構投資人,早在2010年,高瓴就以4500萬美元獨家投資藍月亮的A輪融資,並於2011年追加103萬美元。IPO前,高瓴持股10%,是藍月亮最大的外部投資人,同時也是藍月亮的第二大股東。  藍月亮是怎麼被發現的?
  • 兩年估值翻27倍!軟銀、紅杉背書的「美版美團外賣」今晚掛牌!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晚登錄美股的$DoorDash(DASH.US)$發行價定為102美元/股,估值高達390億美元,預計籌資33.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時候,DoorDash在一級市場的估值超過150億美元,已經遠遠高於2018年的14億美元。2018年登錄港股的$美團-W(03690.HK)$現價較IPO價格(69港元)上漲3倍多。DoorDash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兩年翻了27倍之多,可謂異常兇猛。
  • 「猿輔導」估值半年漲350億,在線教育迎來狂歡?
    如果消息屬實,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將超過130億美元,一躍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而在5個月前,該公司剛剛完成上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當時估值78億美金。猿輔導估值大幅增長的背後,是近年來在線教育市場的狂歡。今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在線教育行為和習慣得以普及,尤其是 K12階段和職業教育階段的在線教育展現出巨大的市場前景。
  • 紅杉、高瓴和國資基金共同入股,君樂寶稱系正常股權轉讓
    新京報記者從天眼查了解到,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簡稱「君樂寶」)近期新增4名機構股東,其中2名分別來自高瓴資本、紅杉資本,1名具有央企和河北省建投背景。3月19日,君樂寶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次為正常股權轉讓,公司內部尚未傳達有關上市的消息。
  • 張磊和高瓴資本的魔幻時刻:基金規模超4千億 強調長期價值投資
    高瓴資本便是全球化這個經濟趨勢中的龐然大物與投資行業碰撞出的產物之一,從創辦這家公司之初,張磊就決定把口袋裡那張耶魯抬頭支票裡的美金花在中國市場上,14年後,關於全球化的洞察與連接,仍然是高瓴資本不同於其他競賽者的能力基底。
  • 蕉內成估值最高內衣公司;B站投資旗下UP主;紅杉、天圖投資高膳食...
    內衣品牌「Bananain蕉內」完成元生資本數億元A輪融資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品牌名稱:Bananain蕉內所屬行業:服飾鞋履>據36氪消息,11月13日,新銳內衣品牌「Bananain蕉內」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元生資本獨家投資,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投後估值達到25億元,成為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
  • 投資界24h|三家PE聯手投了傑士邦;上交所成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重要新聞 三家PE聯手投了傑士邦 高瓴又出手了。 這一次,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入股保險套品牌傑士邦母公司。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人福醫藥(600079,股吧)發布公告稱,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三家投資機構旗下基金正式成為其子公司樂福思集團的股東。 相比樂福思,旗下安全套品牌傑士邦更為人熟知,這是中國本土安全套品牌,由人福醫藥創辦。
  • 京東健康靠賣藥收入百億,高瓴資本300億美元估值的作業能抄嗎?
    劉強東張磊再牽手高瓴資本半年內兩次投資京東健康在京東健康的股東列表中,高瓴資本以4.34%持股比例成為第二大股東。2020年8月,京東健康B輪融資中,高瓴資本投資8.36億美金,認購1.19億股,京東健康的B輪融資對應估值約190億美元。2019年11月,京東健康A輪融資後估值約為70億美元,看起來高瓴資本投在了高點。實際上,京東健康B輪融資後估值約為300億美元,一年內估值翻4倍。
  • 一場「夢幻」的晶片投資:估值靠信仰,盡調可放棄
    國科嘉和投資總監錢思遠告訴豹變。機構會緊盯頭部的動向,一旦工商變更的消息出來,這家被投公司會迎來一大批投資機構,「大家要麼去問投資機構,投的這家公司好在哪;要麼通過工商,拿到被投公司的信息;要麼靠過去的機構關係找人。不到10分鐘,被投公司可能就會接到下一批投資人的電話,甚至沒有時間差,毫不誇張。」
  • 韓國生鮮電商Market Kurly獲1.5億美元E輪融資 高瓴、紅杉參投
    韓國新鮮食品配送企業Market Kurly的運營公司(株)Kurly近日宣布,獲得 E 輪 1.5 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高瓴資本以及 DST Global。2019年5月,Kurly曾經從中國高瓴資本獲得35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的投資。目前,該公司已獲得超 3.46 億美元融資,本輪估值達到 8.7 億美元。
  • 對話20位頂級投資人:關於2021的創業、投資、危與機,我們只能幫你...
    下半年後,中國創投生態如火如荼地恢復,「最好的時代」匆匆接替「最壞的時代」走到臺前:一級市場估值水漲船高;股市拉起陡峭的拋物線;一度趴落在谷底的蔚來汽車在年末收官之日市值翻11倍;中國VC/Pe投資人的退出高達12959億人民幣——創下十年新高。 這正是未來令人驚狂之處。敢於預測未來的人需要的不僅是智識,更是勇氣,是相信未來會來的底層信念。
  • 紅杉、君聯、北極光、軟銀中國如何看待疫情過後的醫療健康投資?
    在醫療健康這個又長又寬的賽道上,各家投資機構有不同的投資理念。本文通過對紅杉中國、君聯資本、北極光創投、軟銀中國等VC機構和多名投資人的採訪,力圖去探尋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邏輯和方向。大健康的投資邏輯十多年前,現為華蓋資本創始人的許小林,還在建銀國際產業基金總經理的任上。
  •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江湖戰況再升級
    奈雪的茶即將赴美上市的傳聞還沒平息,新茶飲市場又被投下了一顆「炸彈」——據36氪消息,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去年7月,晚點LatePost曾爆出喜茶完成了一輪由騰訊和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