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截至到2016年12月7日,反映國內中藥材市場整體運行情況的綜合200指數,已從年初的2215.36點上升到2549.19點。面對中藥材價格的連續暴漲,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回應了近期中藥材漲價的現象,稱過去中藥材的價格一直偏低,適當調整中藥材的價格是必須的。
圖1:2016年12月6日,《中國中醫藥白皮書》正式發布(新華社圖片)。
王國強副主任正面回應藥材漲價問題
王國強表示,中藥材價格上漲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是我們如何正確、客觀地看待這個事情,我覺得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過去中藥材的價格一直偏低。儘管中藥材是農產品,但其他農產品的價格在上漲,中藥材的價格始終沒有調整。這種狀況直接影響到藥農種植藥材的積極性。
他表示,第二,沒有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也會使得中藥材種植的質量受到影響。所以,適當調整中藥材的價格,這是必須的,也是發展中藥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同時,有些珍貴的、稀缺藥材價格上漲,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甚至有人說吃中藥現在不便宜了。這也是一個實際情況。
圖2:王國強副主任正面回應中藥材連續漲價問題(新華社圖片)。
因此他認為,一方面,要大力推動中藥材的規範化種植、發展,使中藥能夠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形成規模化,保障供給,這方面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價格調整機制,有些價格要適當提高,但藥材產量大了以後,價格也會隨之下降。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用上中藥材,包括一些珍貴、稀缺的藥材,我們在保障供應方面要加強科研,尋找替代品,提高人工種植的能力。
官方表態背後的解讀,漏掉關鍵的需求增長因素
從王國強主任的表態中,基本可以確定官方認可本年度中藥材價格連續暴漲,主要原因一是整體農副產品價格普漲;二是優質優價定價機製作用;三是野生資源不可持續——也就是說,人為因素較少,因而像2011年那樣出手調控甚至打壓可能性很小。
圖3:2016年上半年,中藥飲片加工業營收水平領漲22個工業門類。
圖4:全球的「中醫藥熱」,也大大提升了中藥材原料需求增長預期(圖據央視網)。
關於中藥材價格連續上漲的深層次原因,王主任漏掉了最重要一條——即中醫藥產業的長期利好,造成的中藥原料需求快速增長。這其中,一方面,是大健康產業如火如荼,民眾對中藥特別是藥食兩用原料需求增長;另一方面,是行業內外資本看好中藥板塊增長預期,「熱錢」大量湧入藥材原料端。中藥材由「草雞變鳳凰」,身價倍增形成價格普漲。
認可價格浮動,是否會推動藥市行情繼續上行?
那麼,官方認可中藥材價格這種浮動,對行業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首先,官方接受藥材原料行情波動的現實 作為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中藥飲片來說,長期跟隨中藥材行情調整已成常態。本輪的行情上漲,民眾反應激烈程度遠不及2009年-2011年期間,正是因為全民醫保的普及,漲價造成的壓力多數由國家「買了單」——也就是說,民眾目前對藥材原料漲價的敏感程度已大大降低。
這也會讓官方對一定程度內的中藥材價格上漲,保持默許和寬容態度。放手由市場之手來調節,而非為平息民怨而隨意打壓。從這個層面來講,對中藥材行情是利好因素。
其次,市場之手是決定藥市行情走向的根本因素 無論官方如何表態,市場運行都跑不脫價值規律。從目前國內一片中藥材熱情來看,今後兩年將是中藥材產量的大年。多個藥材有可能因為盲目種植,最終產大於銷;再加上當前的庫存量,部分心存幻想的商家會「哪裡吃哪裡吐」,甚至再次「被洗白」。如果大家對當前的火熱景象所迷惑而忘記供需關係,那官方的表態就是利空因素!
就目前態勢看,雖然國內藥市整體行情還有繼續上升空間,但巨大的庫存和生產擴張風險正在醞釀。我中心預計在2017年7月之前,藥市可能出現拐點,業界不可不「未雨綢繆」。
故,藥市行情的波動,最終還是市場說了算。如何了解一手信息,判斷趨勢,合理調節生產,才是產地、商家和企業需做足的功課。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