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伊能靜在微博上和網友吵起來了,起因是她給大家安利了女兒米粒一直在吃的益生菌,並且表示:「益生菌可以抑制腸道有害菌,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她還說,因為給女兒補充了益生菌,每次手足口病感染症狀較輕且恢復較快。
益生菌真的這麼神奇嗎?又真的能「包治百病」嗎?
作為媽媽,這還真是個咱們都關心的話題——
一提益生菌,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它「調理腸胃」的功能了——
寶寶便秘?來點益生菌;
寶寶拉肚子?補點益生菌;
寶寶不愛吃飯,還是吃點益生菌。
好像不管是吃還是拉,益生菌統統都能「一鍵搞定」。
但它真的是腸胃的「十全大補丸」、能長期當保健品給寶寶吃嗎?
並不能!原因是——
●能用於寶寶的益生菌種類十分有限,要靠益生菌把腸道調理得很好不太現實。
● 腸道裡的天然有益菌種類本來就非常多,真要養好腸道裡的菌群,還得靠均衡的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
首先,益生菌雖然對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有一定好處,但寶寶身體健康、菌群平衡的時候,吃益生菌其實沒啥用處。
因為腸道裡的天然有益菌種類本來就非常多,比起補充益生菌,不如好好愛護它們,均衡的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
評論區裡,有一條留言特別支持益生菌能提高抵抗力的觀點,並且還自己現身說法:
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益生菌和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
其實孩子偶爾感個冒、發個燒很正常,這是他本身免疫系統完善的必經過程,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免疫力差。
想要孩子身體強健,不如踏實做好這些日常小事——堅持母乳餵養、均衡飲食、多去大自然中運動、按時接種疫苗……
這一點確實是真的。
市面上益生菌產品很多,但並並不是所有的都適合孩子吃。挑選的時候,要記住這 「四看」:
● 一看菌株
衛計委發布的《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要求添加的益生菌要精準到菌株而不是菌種。因此使用某種益生菌之前,建議諮詢醫生。
菌種菌株不在國家允許範圍之內的、或者壓根沒有標明的,別選它!
● 二看活菌數
市面上能買到的大多數都是活菌製劑,我們要關注活菌數是否達標。衛計委發布的《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評審規定》中明確規定:
● 三看製劑狀態
乾粉狀
方便食用,活菌數較穩定。
× 咀嚼片狀、吞咽膠囊
對小寶寶來說有哽咽風險,3 歲以下不建議使用。
× 液態益生菌滴劑
液態下益生菌比較容易失活,活菌數不好控制,不如乾粉來的穩定。
衛計委明確指出:
● 四看配料
注意看是否含有不適合寶寶的配料,添加了糖之類的就很不良心咯。
如果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的話,還要注意配料中是否有奶粉或牛奶成分哦。
其實啊,只要合理使用,益生菌確實是能對人體發揮有益作用的好微生物,它能促進寶寶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抑制會引起病症的有害細菌。
不過醫學證實益生菌能起到的作用只有兩個:治療急性腹瀉症狀,以及預防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其他問題,譬如便秘、溼疹等等, 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不僅如此,有些比較嚴重的疾病,吃了益生菌可能會引起更重的感染。
大概是因為爭議太多,伊能靜後來又重新編輯了最早的那條微博,並且將其中「提高身體免疫力」等說法刪除,加上了「益生菌不是藥,所以有病一定要看醫生,遵照醫生指示」等字眼。
確實,寶寶的健康無小事,千萬不要胡亂用藥、胡亂進補,徵求醫生意見才是最靠譜的做法哦!
本文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滕麗萍」審核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