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6年,不管在婆家還是娘家,我從來都沒有受過誰的氣

2020-12-22 楠夏情感說

都說女人一旦結婚以後,不管在婆家還是在娘家,都成了一個外人。

婆家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就算再快融入,也需要一段時間在過渡。而女兒出嫁娘家以後,在回娘家也是客人了。

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所以女人在結婚以後,不管是在婆家還是娘家,要想日子過的舒坦,就一定要會做人,學會好好經營各種關係。

我嫁給老公快6年了,但不論是在婆家還是娘家,我都沒有跟人紅過臉,更別說吵架了。

記得剛開始嫁到婆家去的時候,我跟公婆總共也就見了兩三次面,互相對彼此一點都不熟悉。

第一次喊除了親生父母以外的人,叫他們爸媽的尷尬,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雖然我從老公哪裡,也對公婆的性格和一些習慣那些,多多少少的了解一點。但他畢竟是個男人,心思沒有女人細膩,說出的信息,也沒有多大的用處。

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去慢慢摸索,慢慢適應,慢慢經營。從日常生活當中,去仔細觀察。

好在公婆她們倆,都是很耿直的人,不管是有什麼事情,他們都會直接說出來,不會跟你繞來繞去的繞半天,你還搞不懂他的意思。

在跟他們的相處中,我也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

老公家就他一個兒子,所以結婚以後,我們是和公婆一起住的,他們倆從來不到我們的房間去,對於我和老公的事,也都不太過問。

哪怕就是我們發生矛盾了,也是由我們自己解決。

都說一個家庭最容易和公婆起衝突的地方,一定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因為兩代人的育兒觀念有時候會不一致,導致了分歧的發生。每次我和公婆意見不合得的時候,我們都是心平靜和的坐下來,把雙方的意見都做個分析,最後認為誰說的最靠譜,就聽誰的。

所以那怕是在嫁到老公家6年了,我也從來沒有受過誰的氣。不僅在婆家如此,在娘家也是一樣。

我的上面有個哥哥,比我大上4歲,每次我回娘家時,大哥大嫂都非常高興。

因為我每次回家,也都會拿點東西回去,因為你已經嫁出去了,要是回娘家次次都空手的話。雖說父母和大哥不會說什麼,但是大哥成家有了大嫂,就不能夠忽略。

在每個的內心,其實都是有私心存在的,當你白吃白喝久了,誰都會不願意跟你來往。

但也不能回娘家回的太勤,因為你已經嫁出去了,有自己的家了,要是三天兩頭得回娘家,不僅街坊鄰居會說閒話,就連公婆和老公心裡,也是有意見的。

而且不管是公婆的事,還是娘家的事,我們都要少去摻和,能夠閉嘴不多說的時候,就閉嘴,沒人會把你當啞巴。

我們要做的,是管好自己的小家就行。只要自身的實力足夠強,那麼誰也不會看輕你。相反,如果自己一事無成,什麼本事都沒有,還整天愛蹦躂,那想來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 END -

今日話題:你們贊同文中的觀點嗎?

我是作者楠夏:你們的每一個關注或點讚和評論,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感謝你們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過來人的經驗: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不輕易幫婆家娘家
    而在這些磨難和挫折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結婚之後與婆家娘家的關係矛盾。身為女兒,嫁為人婦,一邊心繫著娘家,一邊又要維持著婆家,如此的左右為難,如此的艱辛,這便是婚姻當中最大的磨難。所以,作為女人,若是想要避開這樣的磨難,就要懂得做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婆家也好,在娘家也罷,有些事情不該幫忙的就不要輕易幫忙。
  • 過年回婆家還是娘家,這對夫妻的話,最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婚姻究竟是兩個人的事情,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在經歷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表現的很明顯。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夫妻又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爭執不休,並且戰爭很容易由兩人引發到兩個家庭之爭,誰都想為自己的家庭考慮多一些。然而過年究竟是去婆家還是娘家?
  • 婆家娘家,都不是「我們家」
    「這是你和你爸媽的家,」小安惆悵,「不是我和你的家。」2不知有多少人,把結婚視為婆家對媳婦的「兼併接納」,所以你得學會融入,儘快把自己磨合成大家庭的一份子。我覺得這種觀點很扯淡。因為傳統道德觀裡的「小我」必須順服於「大我」,否則就是自私自利,是不孝和不義的呈堂證供。大家也都理所應當地認為,做妻子和兒媳的,要以婆家利益為重,哪怕代價是犧牲自己、犧牲娘家。之前講過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個大家庭中的二兒媳。她和丈夫在省城工作,從地理位置來看,算是獨立於婆家之外。
  • 過年去婆家還是娘家?都來說說你們是怎麼選擇的?
    忙了一年,都盼著過年的年終假能好好休息一番,但年關越近隨之而來有一個問題讓許多小家庭糾結:夫妻雙方有兩對老人,而除夕夜只有一個,丈夫想攜妻帶兒回自己家儘儘孝心,妻子也希望除夕夜能在娘家陪陪老爸老媽。你能保證既不讓夫妻為難,又讓雙方老人和和美美過好年嗎? 這個問題在我們70後這一代人身上還沒怎麼凸顯,因為我們這代人大多一家最少兩孩子,所以在這方面的矛盾相對八零九零後更多的雙獨子女來說要小許多。 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對雙獨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糾結的事。
  • 婆家娘家離得近,也是一種幸福!
    很多人都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只要心中有愛,其他一切問題那都不是問題。所以就有很多人,為了愛而選擇遠嫁他鄉!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決選擇遠嫁。但是我覺得遠嫁他鄉,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兩天。嫁的太遠,以後沒時間回娘家,整個人都會有種寂寞的感覺。畢竟父母養育自己那麼多年,感情還是特別深的!
  • 大年初一先回娘家好還是婆家好?聽聽過來人的說法,很有道理
    因為在大年初一小夫妻要考慮到底應該先去婆家還是先去娘家的問題,甚至還有很多寶媽因為這件事跟寶爸產生矛盾吵架,直接影響到了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那夫妻之後的關係那可就很不好處理了,麗麗跟老公結婚已經兩年了,之前幾年大年初一都是在麗麗娘家過的
  • 年夜飯應該在娘家吃還是婆家吃?
    河南地區有一個說法是,結婚第一年女方過年要在娘家過。這是老一輩人的說法。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過法,這得看夫妻兩人的協商,還要家裡面老人怎麼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早已不是年夜飯的主角,老人們無非要的是一個「團圓」的感覺。
  • 結婚找了個河南的婆家,每天的早餐都是這4種,氣得我都想回娘家
    我是一個南方的女孩,上大學的時候在河南的一個重點學校裡上學,大學畢業以後在當地參加工作,找了個當地的男朋友,當時可把家裡人給氣壞了,尤其是父母,甚至都快到斷絕關係的地步,後來,父母看男朋友對我很好,看我們工作都還穩定就同意了我們的婚事,婚後生活甜言蜜語,婆家一家人對我很好。
  • 春節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娘家,還是離婚各回各家
    元旦過去了,春節也不遠了,好多人都在憧憬著回家舒舒服服過個好年,志剛與麗華兩夫妻卻開始陷入冷戰了。 志剛老家是安徽的,而麗華是四川的辣妹子,兩個人都在深圳工作,結婚三年了。自從結婚後,麗華一直都在婆家過年,中途曾短暫的回過娘家幾天。但是志剛因為工作的原因抽不出時間,所以是麗華一個人回的娘家。去年回婆家過完春節,麗華就曾跟志剛提過,今年春節希望能去四川過,志剛也答應了。
  • 「一點都不向著娘家,結婚三年後,我嘗到了苦頭」
    不管一個女人嫁多遠,娘家始終是她的靠山,娘家有實力,那麼這個女人在婆家也會受人尊重,否則也會被人看不起。小米,來自於一個窮山溝,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個城市的老公,在城市安家落戶了。對於家鄉人來說,小米可謂是飛上了枝頭做鳳凰。小敏在老家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已經成家了,而父母都是由哥哥嫂嫂照顧,自己也沒操過太多心。
  • 女人,在婆家和在娘家的區別
    不管你願不願意,大部分女人的生活。都最終走向結婚生子,在婆家生活,這條相同的道路。用我母親的話說:這是所有女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不然,人生就不夠完美。那麼,問題就來了。女人,在娘家和在婆家生活的時候,有什麼區別?
  • 我娘家從沒拒絕過婆家借錢,可娘家急需用錢時,婆婆:不借,沒錢
    不管是男人或婆家人不懂得知恩圖報,還是女人或娘家人忘恩負義,曾經被索取還不被感恩,不被善待的那一方,必然會心生厭煩,嚴重了就會直接導致離婚。阿良和前妻離婚的導火線,就是前妻及其家人忘恩負義:「我雖然不是他們家的上門女婿,但自從結婚之後,我真的為他們家操碎了心。
  • 婆家娘家,到底哪個才是家?
    其實我知道,老爸意思是想讓小妹在家裡跟我們在一起,但是我覺得這不是很符合現狀,妹夫在我家的時候,總感覺他在催促小妹走,一可能是他回去還有事忙,再者他當然希望回他家。 我也不能直接跟老爸說,你女兒都嫁人了,她不能總是待在娘家吧,她自己也有家。 站在婆家人的角度上想想,哪有自己家的媳婦整天待在娘家不回去的,何況對你還行,肚子裡還有人家的大孫子。
  • 婆家娘家,哪個才是自己的家
    小玉的丈夫也是,家裡所有的一切支出他從來沒有管過,小玉每次問她他要錢,就只有一句話:沒有,有的時候公婆聽到了也會幫兒子說:我兒子沒錢,你不是自己有錢嗎,你先用自己的吧。可是小玉知道,他哪裡是沒錢,只是他不願意給,丈夫一直做生意怎麼可能沒錢,錢都是公婆給管著而在公婆的心裡媳婦一直是外人,錢如果給了媳婦那怎麼得了,所以他們要把錢給兒子存起。
  • 懷孕後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有區別嗎?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
    但是一回家,婆婆七點準時喊我吃飯,每天煩都煩死了。」所以,我閨蜜決定沒事就住在娘家養胎了。懷孕後,住在娘家真的這麼美嗎?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有區別嗎?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但是到我媽家就不一樣,她不管做家務還是做飯,從來不用我,我想怎麼懶就怎麼懶。」確實,大多數婆婆都希望兒媳婦勤快懂事,有點家務都想兒媳婦馬上去做了。但是媽媽卻不一樣,尤其是女兒出嫁和懷孕後,她就更捨不得用女兒了。媽媽們喜歡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我們只有在媽媽面前才能「好吃懶做」。
  • 婚後才知道,娘家和婆家都不是家,我丟下6個月的寶寶再次北漂
    今天,我咬著牙說出這句話。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我的人生沒有大風大浪,卻像雨水浸泡的鹹菜疙瘩,苦澀、鹹臭,讓人難以下咽。 此刻,我心如刀絞。 婚後才知道,娘家和婆家都不是家。
  • 女孩子長大了是沒有家的,如果你自己不買房,就只有婆家和娘家……
    幾乎所有的童話故事裡,都只寫到王子與公主相遇,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個小時候的公主,真的會一直那麼幸福嗎?並不,當她長大了,也就沒有家了,只有婆家和娘家。童話故事才不會往後寫,尤其是一個女孩沒有自己的房子,真的很心酸。
  • 「我是獨生女,婆家買什麼,娘家也得有一份」丈夫直接和她離婚了
    娘家與婆家,仿佛是對立的存在,而女人為娘家分擔,是一個很有爭論的話題,如果處理不好,會讓女人兩邊都不討好。 而于慧知道後,也不依不饒地讓王明給自己娘家買一臺新電視,王明知道嶽父家的電視去年才換的新的,現在又換,完全沒必要。 于慧不答應,說:「既然這樣,那你把買電視的錢折成現金給我,我是獨生女,婆家買了什麼,也得給娘家買一份!」
  • 今年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你們夫妻準備好了嗎?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關於除夕夜,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呢?是現在很多身在外地的新婚夫妻每年都要考慮的難題。婆家和娘家離得遠的更是難題了,有的到娘家拜年都難。妻子偏向回娘家,說:「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回娘家過年。」
  • 農村俗話說娘家的飯香,婆家的飯長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先來說前半句,前半句是娘家的飯香,這個對於一些剛嫁的小媳婦來說是很有感覺的,她們剛剛從閨女轉變成了別人的媳婦,在自己家時,家裡人當公主養著,有什麼活不用幹,有什麼好吃的緊著自己吃,很是享福。所以,很多人結婚初期,會對住娘家上癮的,時不時的就跑到娘家去,被娘家街坊打趣後,就會說娘家的飯香。